周一消息树

今天的消息树关注战争摄影, 上周,一些新闻业内人士在这一天发起了一个活动:“没有新闻的一天”,希望借助这个活动让人们关注记者为他们的职业所做的牺牲。在近些年的战争冲突中,有越来越多的目标专门针对记者的袭击。Marie Colvin和Remi Ochlik在叙利亚就因此殉职。 Read more

继续争论

荷赛大奖的调色问题并非偶然。2011年911十周年战地摄影师James Nachtwey当年一些照片在时代周刊再次发表,色调发生了很大改变。现有资料无法证明这些照片是谁调整的,但从中可以看到,这种追求戏剧化的调色方式已经成为新闻摄影业内一种时髦,我们却应对之存疑。 Read more

好大一只荷兰豆

荷兰的那个赛再度揭晓,接下来的日子里,各种吐槽八卦定会纷至沓来。这个圈子就这么小,也难怪。 今年的评委会主席,美联社摄影部副主任Santiago Lyon,在赛后的视频采访中,有着无法掩饰的疲惫。这是一种在几天之内集中观看七万五千张照片之后,无可奈何乃至无所谓的态度,导致他的谈话,缺少一种主席的决断,显得那么随意。 这位主席可能暂时不会被问到,作为美联社的摄影负责人,如何在评选中避嫌,因为今年比赛的一般新闻单幅、突发新闻组照一等奖,这些重要的奖项都荣归美联社。主席已经准备好的,是给年度大奖答疑,疑惑的声音已经开始悉悉索索地响起来了,大奖的HDR效果太做作了,PS的痕迹是不是太重了呢,光线是真实存在的么?…… 大奖摄影师Paul Hansen来自瑞典,北欧国家作品后期都颇为重口,不过,关于巷子里的那神奇的光线,摄影师说那是突然间出现的一道光线在墙面上的反射,瞬时即逝。主席则声称,他们已经认真检查了照片的后期处理,认为其在行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整体看,这张照片这么处理还是可以。 同样被网友质疑的照片还有这张当代热点的单幅一等奖,读者认为后期显得太过。 作为荷赛评委究竟有多难,恐怕只有评委知道。我得奉劝观者放松心态,因为不论人们对结果有多失望(多数是对中标者的嫉妒,啊,那可是在5666个摄影师中胜出),结果其实在比赛开始之前就摆在那里。 荷赛是一个行业竞赛,目的是借助一个平台将新闻摄影业内的发展状况介绍给更广大的受众,并反过来促进行业的发展。这只大大的荷兰豆一年结一次果实,豆子们则必须根据豆荚的布局排排坐,阵容整齐,标准统一。 若把荷赛比作一年一本的摄影特刊,精选过去一年全世界新闻摄影好手的好照片,可能会让我们更好理解这个比赛。 经过第一轮评委筛选过的照片,都是能够体现行业标准的作品,可能有几组叙利亚的照片,也有不少巴以冲突的作品,它们之间都并不能以好坏来区分。得奖与否,排名第几,就看二轮评委的编辑方针了。 历届荷赛年度照片,女性和儿童作为照片主角居多。 年度照片就好比这个特刊的封面,做过媒体的都知道,封面是一张大呼小叫的海报,必须让任何人在一眼之间得到相同的答案:悲伤、愤慨,反战,它可能说了些什么,但没人去深究。美国摄影界新闻曾让读者竞猜今年荷赛大奖照片的路数,文章中提到,妇女们最容易成为大奖的主角,她们过去是受害者的形象,最近几年则常常以幸存者的形象出现。她们时常被孤立出来,作为个体,成为一场灾难的象征。今年的大奖,没有妇女——你说主角是男人,我看恐怕还是前景中的儿童——仍然是经典的受难者的形象。 杂志的开篇是新闻栏目,各位评委事先对哪些题材能获奖已经了然于胸,肯定来自国际上那些热点战地地区,反映当年的重大时事问题,议题已经决定了照片的格局,不会有太多意外。 当代热点这一类别相当于这本杂志的调查性报道栏目,按道理应该是重头戏,考量摄影记者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以及作为一个记者的采访报道能力,可惜的是,近些年都未有听说荷赛对这个类别有太多阐释。 体育、肖像以及自然,完全考验行业技巧,这类得奖照片就是要读者看了以后张大嘴巴,瞪大眼睛。对这几类照片的选择,内容的重要性降低,影像的出格与精巧成为获胜关键。观看得奖照片的技术指标,也就是在肖像类,才会有非佳能尼康相机的存在,体现了更多元的摄影表现力。 日常生活是这本杂志里的最讲人情味的栏目,这则又是摄影的另外一个功能——煽情,评委们可能不会发现,两年之内,他们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将日常生活类的组照一等奖颁给了同样的题材:一对老夫妇抵抗阿兹海默症。 2012, Daily Life, 1st prize stories, Alejandro Kirchuk 2013, Daily Life, 1st prize (…) Read more

初三:专治滤镜选择性障碍

以前写一文章看到的,今天顺手翻译一下,内容有关instagram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小滤镜的效果分析。各位有否如此学术地研究过它们呢?还就是用指头点来点去,犹豫不决,选完了这个还惦着那个?如果你有instagram滤镜选择性障碍,以下这个秘笈专门为您准备: Instagram滤镜完全指南(A Guide to the Instagram Filters) Normal 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无滤镜”(常见标注方法是 #nofilter),  是instagram最纯粹的效果 。 用途:用于所有照片,尤其突出真实感。 X-Pro II 效果:暖色,过度饱和色调,特别强调绿色和浅绿。 用途: 你和新男友在海滩上的照片,并定能让你的旧男友嫉妒的发狂。 Earlybird 效果:褪色的、模糊的颜色,特别突出黄色和米黄色。 用途: 和你的新男友吃早午餐的照片,并定能让你的旧男友嫉妒的发狂 Lomo-fi 效果:梦幻色彩,带着一点虚化,黄色和绿色有些过饱和。 用途: 食物的照片——你刚刚烤好的饼干,做好的牛扒,等等。 Sutro 效果: 旧照片的色调,特别突出紫红和棕色 用途: (…) Read more

初二的面

柏林艺术家Christiane Seiffert的作品Double,每一个两联照片,都是一种相似。 Christiane从街道、建筑中寻找面孔,观察动物的表情,凝视那些平常的事物。她对着它们相面,然后展开模仿秀,仿佛爱丽丝漫游奇景的主角,各种打扮之后,她进入了另外一个隐匿的王国。  

初一的饺子

摄影  丽霞 今天是大年初一,就在刚才,从北京回到河北兰考爪营乡过年的丽霞,传来了她的照片,清晨的灶台上是一碗碗的饺子,外甥端着饺子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拎着糕点,去给同村长辈送去。 而在江西铜鼓的春分,她新年早上的第一顿饭是昨晚剩下的,这有讲究,讨的是年年有余的彩头,但还不能忘记煮上一碗青菜和芋头,寓意是“四季常青,万事如意”。随后,要给村里每一家都拜年的队伍,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一切都在我坐在这里敲字的同一时刻发生。 摄影  晓梅 我在手机里看她们包饺子,孩子给祖上磕头,看她们说:“火苗着起来了,家里好冷,但心是暖的”,也听到她们感慨:“回家过年是想象的快乐胜于现实。” 这一次,不需要我们这些所谓的职业摄影师在那里对她们的照片指点、挑拣,发出羡慕的叹息,赞美她们的朴实无华,她们把我们丢开了。正如当初把手机交给她们的时候,最让她们感到鼓舞的一句话:想说话的时候就拍照。于是,这些照片如此自然地发出了声音。 拍照的木兰们都很俏皮,不时会给你来一个谜题,“猜猜这盆花是什么”,“这个家伙是做什么用的”, twitter上网友们还真的猜测起来:“蟹爪兰” “打农药的”…… 谈起为什么要参与这个项目,她们的答案很简单:“想把家乡的年俗介绍给别人”,“更多了解身边的姐妹”。这一下子就把照片带回到它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 我推荐很多人去看这些照片,它们才是治愈系的照片,会让人不再抱怨“年”失去了血色,年俗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它们让人好想家,怀念故乡。“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SheHome这个项目,一群在北京工作的女人过年回家,她们拍了一路,直到回到自己的家乡。照片里是中国人的新年,巧手的女人们,包着饺子,说着话儿,过两天村庄可能又会重回安静,四处奔波的人们就等着这几天的相聚…… 摄影  喜林 摄影 晓梅 摄影 丽霞 摄影春分 摄影丽霞

“成功摄影师指南”

记住,以下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如果你非要对号入座,引起相关沮丧情绪,摄影师Thomas Vanden Driessche 概不负责。 Thomas是一位比利时摄影师,学新闻出身,做报道摄影,给媒体供稿。有一天,他家附近出现了一个古里古气的快照亭子,他钻进去,鼓捣了一个卡通连环画,主角是一位摄影师——这部漫画的题目叫:《四步成为一个摄影师》。 这书会告诉你“如何四步成为一个当代摄影师”,“如何四步成为一个战地摄影师”,“成为一个观念摄影师“,”成为一个杜塞多夫流派摄影师“…… 四步成为什么都很扯,你也会看出来,这本小书其实是在讽刺那些以成功学为指引的功利主义摄影师,而事实是,很多人还真的就是这么四步走,而且都——成功了——如他们所愿! 如何成为一个当代摄影师 第一步:用你能找得到的最烂的相机拍摄,如果手头有前苏联那种老式俄罗斯相机,这是你的财富。 第二步:使用过期胶片,拍摄你周围最无聊的景观和无聊的时刻。假如你还有幸和学生一样可以夜夜笙歌,那就白天睡觉晚上出没,喝点儿小酒,嗑点儿药,这也就成了。别忘记每组照片中都要至少有一张裸照。 第三步:蓄胡子,戴大眼镜儿,这跟是否近视没关系。衬衣扣子总要往下解开一粒。 第四步:一定要信心满满,照片里别有丝毫幽默(除非你的名字叫帕尔),记住要非常非常之严肃,保持自己下一系列作品的神秘。 如何成为一个战地摄影师 第一步:要穿老式皮夹克,戴一条购自阿富汗喀布尔的围巾。你在前线的亲密战友一定是徕卡M系列,数码相机会夺去你的一条胳膊或者腿。你同时要了解,此刻你已经加入了一个非常私密的俱乐部。 第二步:还是要蓄胡子,大胡子,尤其是你从阿拉伯之春的战地报道刚刚回来的时候,即使不能这样,胡子也不要刮太干净(除非你的名字叫纳切威),和学摄影的女学生来些缠绵,你还不是马格南的成员,姑且将你的痛苦溺死在香槟里。 第三步:回来以后就千万别拍照。如果你的家人非要因为你是摄影师而请你拍照,就用手机给他们来两张快照。记住,摄影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要是有个姑娘和你来真的,那赶快寻找下一场冲突,立即动身出发消失在战场里。 第四步:尊重两种人:获得荷赛的,和没有得的。他们有的是大嘴巴,有的很奇怪,但是,真正的战地记者是以命来换取证言。 这位摄影师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幸福摄影师指南”,以身作则展示了四步走——找一个好太太,做一个好生意,生一个好孩子。 不过,要是文章这么结尾,实在太中学语文了,还是毒舌好看,看更多:点这里。          

Alec Soth:行驶在平原上

Alec Soth/Magnu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去年秋天,著名摄影师Alec Soth(小青年的偶像)应《纽约时报》周末画报的邀请,为其关于美国北达科他州繁盛的石油经济这篇报道拍摄照片。编辑晓得他有着公路旅行的爱好,所以,这家伙就一路开车从明尼苏达去了北达科他,沿途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这篇报道最近刊出,是当期杂志的封面故事,报道的标题为《地球上最幸运的地方》(The Luckiest Place on Earth) 杂志编辑顺带对Alec Soth做了访谈,聊了聊照片背后的故事。其中Soth提到了他对自己近几年创作中那种过渡沉溺在个人情绪之中的警觉和逃离。 最近疏于更新博客,今天早上把积累文章上万的reader(没那么夸张啦,但也得有五千)翻了翻,有点儿想再出发的意思。就从搬运这个访谈开始吧。原文在这里。 Alec Soth/Magnum,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这个拍摄任务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大概一年以前,我觉得我的摄影变得有点太过自我沉溺,我对那种twitter式的自言自语感到厌倦,开始做关于美国中部一些小的故事报道,它们大都是以当下的经济大萧条为背景,报道这些城市里那种脆弱的现状。所以,当杂志找到我拍摄这样一个反过来的故事——一个经济大发展的地区,我非常渴望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我知道你特别喜欢开车四处溜达,为什么? 开车是让我逃离的一种方式。大量的时间里,你只是缩在汽车座位上,风景从身边掠过,这让我逐渐进入到一种拍摄的状态。而如果是飞往目的地,我会感到似乎身体到了某地,但头脑却丢在后面。 那就说说你这几年的公路旅行? 我过去习惯在汽车里独处,几乎所有我的早期作品都是一个人开车出去拍摄的。当我身边有助理或者作家的时候,我会有些不自在。不过这几年,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发生,所有后来我也乐于旁边有人在,他们会让我避免一些唯我独尊的倾向。 (…) Read more

还乡计划公告:黄油青年会议里的乡音

还乡计划公告三 周日下午两点,青年志:黄油青年会议。 活动是开放的,豆瓣的活动链接在这里。 嗯,一群人,一起来用乡音聊聊天儿吧: Section 1:还乡项目故事分享 1 任悦,OFPIX摄影工作室发起人 -2012年发起还乡纪实摄影项目,召集全国各地不同的摄影师参与,并策划了还乡摄影展及还乡盒子 -“这个城市是你的故乡,四处都应该留有你的记忆,一些外人看不到的,正在消逝的历史,只有你才能看到,而且你拥有很多外地人不能接近的拍摄途径。” 2 糖匪,还乡项目摄影师 -拍摄上海老北站方圆5公里,通过“认识家乡认识自己” -“离开故乡的时候,才知道家门口的路是有尽头的。它们在哪里中止,我就心就留在哪里。” 3 熊三,还乡项目摄影师 -拍摄广东台山,通过拍摄家乡“挽救消逝的记忆” -“在广州长大的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习惯地逃回老家,投进它温暖的怀抱。像是埋进父亲温热的胸膛,你能准确读出心跳的频率,却又不能道出它的思维。奇幻就在于此,你们是如此之近,又如此遥远。” Section 2:开放讲者分享 现场观众一分钟还乡故事分享:现场观众分享一个最难忘的还乡故事(还乡最高兴的时刻/最难过的一个时刻)。

还乡计划布告栏:她们就要出发

摄影 聂O_O 我们请一些在城市打工的女性,拿起手机拍摄她们的回家之路。热心的朋友给我们提供了几台智能手机,很快,照片就将从归途中发过来,其中显现的是她们回到故乡的感受。 我们还在调试参与者的帐号,她们的照片应该在instagram/twitter/weibo 这几个平台上同步,现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两天,在instagram里已经能够看到她们的各种言语。昨天本来非常疲惫,加之北京糟糕的天气,心情非常沮丧,但突然在instagram里刷出她们的照片,顿时一扫阴霾。 当时帮助梅子开weibo帐户,面对自己空白的页面,我说你写点儿什么吧,这是你的第一条微博哟。转了一圈过来,发现她写下了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我和老师在麦当劳。” 说出此时此地你在做什么,是twitter创始人在互联网上划出这样一个方框让人们任意书写的初衷,而最终的目的是,要给每个个体以表达的自由。 下面就是我们活动部分参与者的instagram和weibo帐户,你可以关注她们,以及借着这个机会去认识她们:   weibo:木兰喜林  instagram:mulanxilin   weibo:木兰梅子3147336862 Instagram:xiaomei13   小碧:Instagram   qiuyidao   weibo:春分_木兰  Instagram:chunfen2013    weibo:木兰海英  instagram:mulanhaiying   weibo:木兰丽霞     instagram:mulanspring instagram:biyueqin instagram:huangling2013 共有的twitter帐户:SheHome   (…) Read more

还乡计划布告栏:她的轨迹和故事

当听说我要去一个公益机构给那里的打工者讲手机摄影,周围很多人都表示了完全的不理解。这还用教么?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一些地方并不当然,要把这件事让人们知道,该有多难? 摄影 聂O_O 我和OFPiX团队的摄影师从今年三月开始,和公益组织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合作,在北京的城中村北七家举办摄影工作坊,鼓励这里的打工者用相机作为发声工具,表达情感,说出自己对这个城市的看法。在掌握了基本的摄影语言之后,我迫切感到,这些影像声音还缺少一个传播的通道。 那段时间正好我自己也在用instagram,拍照、说话、抒情、感慨,这种沟通方式让我很着迷,回想起在木兰教摄影时候,她们一个个拍照时卡嚓一下然后互相分享的那个快乐的样子,我就特别想要让她们也体会在instagram上交流的这种乐趣。 我的项目实施的并不顺利,在微博上发起的募捐旧智能手机的活动效果不好,最后在詹老师的帮助下,3G门户网的李劳给我们提供了3台手机。 我能够预料到的困难是大家对智能手机、照片分享以及微博的使用会比较陌生,此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根本没有想到,还有一个更大的困难——这里不但找不到无线网络,连手机信号都时有时无。据说在村里最困难的时候,一天连一条短信都发不出去。 摄影 璐璐 那天来了很多姐妹,举着自己的手机围着我,迫切想要看看我所描绘的这个新世界,而我却焦虑地一次次点击连接,一次次显示失败。这也让她们有些失望,询问我是不是回家拍照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这里距离北京市中心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信息公路却没有铺到这里。我似乎遭遇倒了一个凭着个体的热情无法解决的问题,沮丧,甚至是怀疑,这个活动是不是太“洋气”了呢? 后来我们转战肯德基,麦当劳,最终在那里找到了一点点网络安营扎寨。一起坐车子出村的时候,晓梅说她一定要学会怎么用,她说自己向来对新事物充满渴望。晓梅真的非常聪明,借助那微弱的信号,她拍下了第一张instagram照片,在自己的第微博上写下第一条话语:“我和老师在麦当劳。” 在我们一群人忙着的时候,一个跟着过来的大姐突然对我说:“你能陪我去买一台手机么?”“现在?”我感到非常吃惊,“对,现在就去,到隔壁去买。” 她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说自己起从来没有和丈夫要过任何东西,但随着孩子长大,缺觉得孤单,她很想了解更多,希望表达自我。 这一天,将近六个小时,我们只注册了七个人的微博帐号和instagram帐号。还有很多人,看得出有些落寞,因为她们的手机还是最普通java系统的,“用了四年了,还很好用呢。” 这台手机,她们身边最高科技的工具,我们要她们学会用这个小屏幕和世界联结,有必要么?该有多难呢?这些问题也许依然会引起一番争议,但它已经开始了。 我们做这个活动的意义何在?引用一起去参加培训的聂O_O小朋友的一段话吧: 木兰的人们要“团结”,以求互相支持和前行。当然这种“团结”并不敌对任何人,木兰只是想为那些散落孤单的“城中村”的个体提供一个地方,让他们感到温 暖与有力。有一个木兰的大姐,算是木兰的积极分子。她原本在苏宁做销售做得很好了,但是因为女儿突然没人照看了,自己只能辞了工作带孩子。辞职之后,她参 加木兰,参加活动,在晚会上带头表演节目……她要强的性子在木兰这里得到了维系和满足,嗯,如果没有木兰,或许她们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真得会很失落吧。其 实木兰,本质上是给这个城市边缘的孤单势弱的人们,提供一个社群(Community),让他们找到与社会的连结,找到自信,找到归属感。 打开我的手机,我已经看到她们的一些只言片语了,信号显示,我们正在联结中…… 还乡计划2号公告: 第二季还乡将会和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合作,让在城市工作,春节返乡的女工拍摄她们的回家之路,即时分享。手机向内,故事向外,我们期待这些流动的影像打破固有的看与被看的关系,填补人与人之间的沟壑。经济情况造就了信息的富有者和贫瘠者的两极分化,我们也想通过这个活动探索新的传播技术是否能够让城市的边缘人群受益。我们试图填补知沟,希望指尖上出现的这个视界,能让人们真切体味城市打工者的生活。 近期我们将会公布这些项目参与者的微博帐号和Instagram帐号,请大家关注她们,和她们交流,支持她们利用这个平台发声。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