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彩色透视世界——美国彩色摄影先锋

针对最近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进行的展览《星暴:1970-1980年代的美国彩色摄影》(“Starburst: Color Photography in America 1970-1980”)《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评论,评论者对此展览并不十分满意,其理由是认为此展览太中规中矩,展览的空间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墓穴”一样的展厅,展出的作品也过于编年体,并未揭示出彩色摄影被主流艺术圈接纳的真正原因。 不过,评论者所期待的一个更为“革命性”的彩色摄影发展历程的剖析,也显现出这股潮流在摄影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前在1416里也介绍过不少彩色摄影发展的相关文章,但这篇展评还是透露出不少新的信息,以下就是我根据这篇评论进行的一些编译。 “黑白就是摄影的色彩”——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 “彩色摄影是粗俗的。”——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 “拍不好,就把画面弄成红色的”——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评价威廉艾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红屋顶”(The Red Ceiling) 这就是摄影史上几位大师对彩色摄影的判断。 并不奇怪,他们一直拍摄黑白,因黑白成名,他们不需要改变;另一方面,彩色一直都被用于广告,用于逼真地促销产品和观念,这使得在艺术创作中,彩色一直被打入另册。 因此,七十年代,美国摄影圈冒出来的彩色摄影流派,其动因并非来自技术革新。因为卢米艾尔兄弟早在1907年就研制出Autochrome彩色摄影的方法,1936年Kodachrome35毫米彩色胶片就诞生了。 当新闻摄影已经从布列松那里找到理论基础,当艺术摄影也从迪安阿勃丝那里寻到凝视的角度,彩色摄影便成了摄影领域的一块待开垦的新的疆域,新一代摄影师试图为这个旧名词注入新思想。Mitch Epstein超越自己老师Garry Winogrand的方法是,用彩色去拍街头摄影。 Garry Winogrand摄影 Mitch Epstein摄影 “星暴”试图展示这一批美国彩色摄影先锋的成就,展览的策展人声称,当时并非只有小青年才大胆在创作中使用彩色,有很多摄影师将彩色作为他们的“退休项目”(retirement project),在退休之后为所欲为,比如Harry (…) Read more

工作坊学员作品:妈妈

作者:沈伯韩 按照摄影师最初的思路,这组作品的题目或许可能是《孤独症儿童QQ》。但随着对这个家庭了解的深入,摄影师改变了自己从大多数人的立场出发的偏见;从如何拍到让人看后震惊、悲伤、感动的影像, 从试图用这些照片唤起人们对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摄影师发现,最打动他的是QQ的妈妈,她内心的挣扎和蜕变,她的宽容和耐心,她如何艰难地让一个“意外事件”重新纳入正常的轨道。在她写给摄影师的一封长信中,摄影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拍摄思路。 这组照片该如何起题目呢,我想了很久,尽管和李亭葳的作品题目重复了。但是最恰当的还是这两个字吧:“妈妈”——虽然简单,却包含一切。 QQ妈妈写给摄影师的一封信: 也许读者阅读这些图文最初的出发点是对“异常”的猎奇和对这些家庭的困境和苦难的同情,但我十分希望他们读过之后能有些思考,观点会有所改变。希望他们能够更宽容地看待“异己”,更能接受世界的多元。 人类的生命形态本来就是多样化的,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异常”?这只是多数人依仗多数的优势来制定的。所谓的“孤独症”是一种疾病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孩子不是“异常”,而是对世界的感知与我们的不同而已——他们有他们的文化,就像一个世纪前英国人看我们的文化,或更多世纪前哥伦布们看印第安文化一样,他们的已经逝去,而我们的一息尚存…… 作为“正常”人的你我,又有谁敢说自己就是“正常”的呢? 唯一的不同是我们善于隐藏不同,而孩子们纯真地把不同全写在了脸上。 主流看法是,孤独症有三大特征: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但更“前卫”的看法、也是我更认可的看法却非常不同:这三个特征,并非孤独者特有的和本质的,而是由于环境(即我们)对他们的反馈和反应逐步将他们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三个特征其实是我们的作品。 总之,给别人贴标签以及非要照着某种标准改造他人实在是种不文明和不人道的行为,也许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我们连自己的不同都接受不了,又谈何接受他人的呢?那就以先爱上自己的与众不同作为一个开始吧。 东拉西扯了一堆,都是自己的偏执想法,见谅。只是希望能够有一些从多元生命形态和文化的角度为出发点的说明文字,也许对读者了解照片的深意能有些帮助。孤独症是旷世的医学难题, 病因病理病程治疗都无人能解, 但也许我们换个角度从社会人文的视野来看,有关他们的一切问题其实本不是问题——问题都只是来自于我们为己和为人设定的框架而已。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其对各种社会存在的宽容程度, 非常希望QQ在你的作品中能够唤起读者在这方面的一点思考。” ——QQ的母亲 (ofpix工作坊学员的作品到今天就全部放送完了,感谢你们对工作坊的关注。)

下一站,你在哪里?

昨天半夜到家。离开大理的时候才有时间去看展览。安哥策展的《南方十六人》,还有周庆辉的《黄羊川》我都很喜欢。尤其是后者,过两天单开一个帖子说一说。 在《南方十六人》的展场上碰到了安哥,特地向他表示祝贺,我们聊天的时候,他特别强调“展览的意义所在”。这个话题正好也是我最近关心的,我和鲲鲤摄影影廊合作,明年将策划一个展览,刚刚发布了征集作品的通告。 这个活动叫做“下一站,鲲鲤”,下一站你在哪里?下一站我们在哪里?在安哥的展场上,我时常眯着眼睛想象这些照片照片挂到白墙上的过程,墙上那些细小的铅笔所勾画的记号是一种提示……。 期待与你们的相逢。 这是一个将你的照片郑重地挂在白墙上的机会——上海鲲鲤摄影影廊的“下一站·鲲鲤”(nextkunst.licht)摄影奖,正在公开征集作品。 “下一站·鲲鲤” 摄影奖寻找捧着作品集的摄影师,为它们提供安放之地,摄影奖致力于帮助摄影师在专业的语境中阐释自己的作品,本届活动将邀请摄影教育学者任悦担任策展人。在2009年度的“下一站·鲲鲤”活动中,这个平台支持了五位年轻摄影师展出了他们的作品。 鲲鲤影廊将“展览”作为这次摄影奖的“奖品”,试图帮助在数字时代化语境中成长的新一代摄影师,体验摄影的“魂魄”和物理实体相结合之美,拉近展览的概念和中国青年摄影师之间的距离。 作品征集是开放的,作者的创作可以朝内观照自己,也可以朝外审视世界,可以朝内思考摄影的本质,也可以朝外拓展打破传统摄影疆域,我们最为看重的是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忠于自己的品质。 我们希望从众多投稿中发掘特别的你,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鲲鲤国际影廊将会让你从“下一站·鲲鲤”开始起飞。 征稿要求: 1,我们希望看到的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观点和主题,并非陈词滥调,采用适合的视觉表述方式,并非是形式的哗众取宠,整组照片风格连贯统一,而不是支离破碎。 2,投稿所需要的文件 15张-20张,jpg格式,每幅照片不超过300k。 作品阐释:标题/内容阐释/ 其他关于作品创作特别需要说明的信息。 作者简历 3,征稿信箱 next@kunstlicht.sh 4,征稿时间 2010年7月17日至2010年11月30日

我在国外学摄影(三)为自己拍照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三篇,分享者是Max,他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读摄影本科。这所学校是美国摄影学院派的发起地之一,著名的策展人、摄影史学研究者Van Deren Coke曾在这所学校教书,他所策划的展览“画家和照片,从德拉克罗瓦到沃霍尔”,追踪了画家如何利用照片的历史,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展览。Van还筹建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博物馆,馆藏的Walker Evans和布列松的作品都由他本人捐赠。 Max学业非常繁忙,但他还是很快给我发来了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的课程结构和他的一点学习感想。感谢他的分享! 分享者:Max目前就读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摄影方向本科。 我就读的新墨西哥大学, 学校处在地广人稀的新墨西哥州大沙漠中,摄影系是学校里的艺术学院下的艺术和艺术历史系的一个课程包,但这是美国最早一批将摄影引入大学的艺术院校之一。 艺术史系下又分成两个专业:工作室艺术(Art Studio) 和艺术史(art history), 我在工作室艺术的本科学习,要求是需要有 18个课时的艺术史和 52个课时的工作室艺术。在工作室艺术的课程中,必修基础是绘画(drawing)和平面设计( 2D design), 3D平面设计(3D design),还需要有三门课是从 基础的电子艺术(electronic art),小型金属艺术( small scale metal construction), 陶瓷(ceramics), 摄影(photography),绘画( (…) Read more

camp10倒计时(2)

热不热? 家里有一个电风扇,前两天收起来了,觉得不会用到,现在后悔了。 camp那天希望天气能够凉快一下。 camp10作品  王之涟   区区奇遇 前两天发布1号公告时候没有讲清楚,招募的音乐DJ是志愿者,让一些朋友白忙活了,抱歉。 这个活动看起来“很大牌”(???)但实际上,它是从这个博客,这个博客形成的朋友圈衍生出来的,并没有显赫的背景和资金支持,整个活动纯手工制作(昨天又弄了一天),因为针线活儿不好,每次展示的时候,都有粗大的针脚显露出来,遭到一些朋友的批判。但是,幸好我每次都会很谦虚地改进。比如说,这一次,所有照片的背景都是黑色的。 camp10的菜品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发布一下2号公告 1,camp10的具体时间是:7月31日,晚7点半正式放映,7点开始进场。 2,camp10的具体地点是:奇遇花园咖啡馆 3,  每一次camp都有一个有趣的现场人像摄影环节,我们已经尝试过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给参与者拍照,上次camp的主题是乡愁,于是便有了“证件家乡照”。这次camp的主题是“街头摄影”,因此拍摄方法也很特别: 我们会在户外支一个投影屏幕,把camp10的照片滚动投影在屏幕上,请大家在屏幕前“路过”、“停留”、“发呆”,让街头摄影师抓拍下你在虚拟的北京、上海、重庆街头的样子。 1416的老读者吕小南:)   刘斌摄影 camp不仅仅是看照片的地方,也是各种喜欢摄影,选择用摄影的方式阐释自己所见所思的朋友交流的场所,欢迎你们来。 camp10作品  枕席  foggy camp10作品  金玮   蒸腾的北京 写完公告啦!附送两条新闻: A,旧的,彩色的——在这个帖子里,有很多美国三四十年代的彩色摄影,都是博主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来的。看着真让人感慨:田园生活+正在大兴土木的水泥建筑,巨型大坝,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美国,实在是似曾相识。 B,新的,科幻的——松下公司发布公告,他们生产出了3D照相机镜头,可以接驳在相机上(但是相机机身还没有生产出来),拍3D照片。真没劲,不就是有两只眼睛的照相机么,这样还要人的眼睛干嘛。

工作坊学员作品:无所事·事

作者:李乐方 我拍摄的是我家乡小城的青年,我的朋友的生活。 每年都会有这样的几天。喝的酩酊大醉,笑的不知天高地厚。那时候我从不把我当成一个摄影师,我也没有办法把我当成一个摄影师,因为我也会喝醉。也许会有那么多精 彩的瞬间,在兄弟们都喝醉了的时候,笑的时候,哭的时候。但到了那个时候,我觉得端不端起相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也已经失去了这样的生活很长时间了,我 只想享受。

宝丽来:富有争议的拍卖

就这两日,上千张宝丽来名作将在Sotheby拍卖行的拍卖,这些捐赠作品,变成了商品,很快就会从它们最初的收藏者——宝丽来创始人Edwin Land手中溜走。 Sotheby专门为这场拍卖会建立了一个影廊,在这里你能看到一连串熠熠闪光的名字:Ansel Adams, William Wegman, Andy Warhol, Imogen Cunningham, Robert Frank, Helmut Newton, Luigi Ghirri, Chuck Close  Robert Mapplethorpe。 Robert Frank 亚当斯(Ansel Adams)是这个宝丽来档案库的促成者,他和Land有着35年的交情。在宝丽来研发初期,亚当斯是公司顾问,受雇成为这个新式胶片的专业测试者,档案库里数量最多的也是他的照片,大概有八百张照片,其中四百张是宝丽来作品。 Ansel Adams 亚当斯帮助宝丽来建立起这个伟大的资料库,收集了当时一些著名摄影师的宝丽来作品,也纳入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新锐摄影师的作品。到了六十年代,这个项目甚至发展成一个艺术家支持活动,一些年轻的艺术家试用宝丽来产品,奉上自己的作品。 当艺术家把作品交给宝丽来公司时,期待的是一个日益丰富的宝丽来作品库,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宝丽来和他们使用者的创新思维。但随着宝丽来公司江河日下,这个美好的愿望最终破裂,公司被售卖给Petters Group Worldwide集团成为一个糟糕的转折点,这家公司的ceo最近因为商业欺诈欠下高额的债务,宝丽来收藏变成了抵押品。Chuck (…) Read more

工作坊学员作品:夹缝里的青春

马天天: 夹缝里的青春”, 他们没有被现实驯化,也没有在乌托邦里沉醉。他们的青春在这两种生活的落差中是尴尬的、孤独的、矛盾的、无能为力的,也是快乐的、充实的、赋于激情的——我很想用镜头记录这群人的生活 作者网站:这里

工作坊学员作品:《城》

从今天起,我将陆续刊登1416工作坊学员的作品,这也是camp9的放映作品。仍然非常怀念工作坊成员在北京聚会的日子,当时在一种繁忙的状态中未能来得及细细品味,现在倒是时常闪回过去的一些片断。 这些作品不是学员的最终作品,有的仍旧是一个开始。在公开放映的时候,我们接受了现场观众各种不同角度的批评。有的时候,我觉得批评的频道无法对接让人抓狂,而转念一想,这些毫无功利之心的批评其实挺珍贵的。所以,我怀念这个工作坊的大部分原因也即是在此,每日热闹地讨论想什么,拍什么,怎么拍,那个时候我们都很纯粹。 好了,我不啰嗦了,作品在此: 1,陈文俊  《城》 我在寻找和记录,大家发生在广州的故事,对广州的感觉,以及在广州生活的状态和方式、方法。并希望通过这个摄影项目,把“味道”找出来,因为我是一个对广州失去了“味觉”的人。 I try to find out and record people’s stories in Guangzhou, their feelings and the ways for living in the city. I feel hard (…) Read more

这样的非洲

今晚,有一个足球要在非洲“爆炸”登场。报章报道,有些中国记者在南非遭到抢劫。而我却忽然意识到,去年,“黑色”超越“黄色”成为美国艺术市场宠儿,除了奥巴马,也有聪明人对这个即将引来万众瞩目的喧嚣的足球场的期待。人们如同炒作大蒜一样,“抢劫”非洲市场,期待黑色明星迅速升值。 我从收集的链接里翻出两枚,是我喜欢的拍摄非洲的摄影师。我希望我对这些照片的喜爱并非如同那些西方人热衷某些中国照片一样,是被照片里的异域景象所震惊,而不是对人的关注。不过,这话说得过于无聊,有谁,会对陌生人轻易表示“人道主义“关怀呢? Viviane Sassen,荷兰女摄影师,小的时候跟随当医生的父亲在肯尼亚长大。成年以后,重返非洲,摄影成为她用来追溯回忆的方式。作品《凤凰树》,《紫外线绘图本子》 Francesco Giusti,这个链接什么时候收藏的都不记得了,摄影者仿佛是个意大利人,他的照片都没有图片说明,翻看照片,回忆起当时喜欢的是照片的艳俗和非洲人那种旁若无人的耍宝气质。

我不知道自已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已不要什么

回到家,发现邮箱里躺着几封信,是对街头摄影的疑虑,随后又看到网站上的留言讨论,本来就要刊发王轶庶的这篇文章,现在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我喜欢这篇文章。对街头摄影的严密定义是无法做出也没有必要的,我觉得这个话题最有趣的是地方应该是这个叫做“街头摄影”的玩意儿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为什么要存在。(呵呵,这句话如同这篇文章的标题一样拗口)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王轶庶文 其实在我的概念里,没有街头摄影这种分类,一个摄影者从端起相机时,他拍过的所有照片就应该是一个整体。没有形 成整体或整体感不强,只能说是作者走神了而不是摄影分裂了。即使“在街头拍照”这种活动,从字面上看,也有很多可能性。 爱抬杠的肯定会想到,交警偷拍算不算,遍地的摄像头算不算,说笑了。 但我明白“街头摄影”这种提法的意思,一转念脑子里闪过不少来自街头的摄影名作,从斯蒂格里茨到布拉塞,从柯特 兹到布列松,从弗兰克到李弗瑞兰德。。。那些史上名作能传到今天,还能让人看下去,还有可咀嚼的味道。仅仅从我自已的观 感上来说,那些值得看的照片,大多跟街头没关系,跟时间地点更没关系。然而描述好照片的传神实在困难,有时候仅仅是趣味 。布列松的那个跳过水洼的人,李佛瑞兰德的那个毛领子女人后面的摄影者影子,说明了什么?柯特兹拍了一辈子,其实都在研 究形式。能说西装肯定比中山装好看么。我只能说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比如喜欢寇德卡,他苏军入捷克却不喜欢。布列松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的,喜欢的也很少。当然喜欢罗伯特弗兰克,他的每一张照片都犹如启示。 摄影从拍摄到鉴赏,我觉得就应该是个沉默的行为。照片是很透明的,言语却很难做到透明。摄影这词有点复杂,我是 学中文的,我知道文学这个词下面可以分出上百个分类。但讨论文学的都知道,真正的文学是很小的一块,而且是用这很小的一 块衡量大多数的作家。最好的东西都是说人的,能把世界描绘到抽象层面,探讨形而上的问题。摄影更复杂,因为摄影本身有很 大的工具属性,我们现在更是生活在一个照片的世界,时时刻刻都需要照片的帮助,这时候说自已是个摄影人,真挺尴尬的。我 只能说那些能明确解释,并描述意义和功能的,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照片。好照片的迷人之处很多,起码得有神秘感,超验感 ,诚实是必须的。 拎着相机出门,走出楼外,外面各种车声哄的一声扑过来,人那么多,走路要看两边,有时地上还有狗屎,灰霾下的阳 光,是一种彩色摄影很讨厌的青白色,这是候常有一种茫然感,我往往不知道我要找什么,但我知道我不要什么。不要什么也往 往是事后翻拣照片才会坚决,这很正常,目标很明确的摄影我倒是怀疑。世事变化的这么快,中国或地球这么热闹,倒处是眼睛 和镜头。常常想,还是路边的石头更深刻更洞见,别说时代,别说当下,别说历史,就算整个人类的出现,对于任何一块亿年成 形的石头来说,那都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 但石头没有生命,活着才是体验。事情还是要做,要不怎么打发时间,何况琐事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压迫,生计生活生 命,哪个事都得捱着,排着队等着你去感受。 我觉得摄影的一个秘技是:关于题材或者想法,事前考虑的越细,越面面俱到,就越无法得到一张好照片。照片不讲道 理,道理都对的照片,肯定是干瘪无味的。当然要考虑大方向,可意义和用途掂对的过于周密的照片,有很大的可能会沦为资料 照片或文献照片。这么看来,摄影和人生这两个词多么相像。即使现在有这么多热闹的摄影形态,有那么多有趣的方案和项目, 我还是相信直觉,通感,诚恳。愿意把摄影界定为一种举起相机,与被摄物产生心电感应的行为。它应该是随机的,机敏的,冲 (…) Read more

什么是街头摄影?

Camp10的主题定为“街头摄影”,陆陆续续收到一些照片,照片当然都是街头拍摄的,可是这些作品却让我有些困惑,究竟什么是街头摄影,应该如何给其一个定位?我发现难以将之表达清楚。 Garry Winogrand摄影 一个最为形而下的角度,从字面的意思来看,一切在街头拍摄的照片都应该归类为街头摄影。万物皆自然生长,并非种植在一个个格子里,可以对之进行精准而科学的切割,“定义”与“分类”面对活生生的生活往往是徒劳。从这个意义上讲,布列松爷爷的东西是街头,弗兰克大师的作品也是街头,甚至神经兮兮的阿勃丝女士的照片也是街头。不过,即使用这样一个大篮子装着,“街头摄影”这个名字还是透露了它的一些气质:没有城市就没有街头(street),街头摄影是人类在不断扩张的钢筋水泥的建筑夹缝中找乐子。 但是,站在另一个形而上的角度,“街头摄影”有其帮派,也有其帮规。在这里介绍一个街头摄影网站“In Public”。网站已经成立10年,刚刚出版了一本名字就叫做“10”的画册。网站创始人这样分析街头摄影的特点: 1,从总体上讲,街头摄影师的拍摄没有任何预设的“主题”,他们从来不会为了去拍照而拍照。 Lee Friedlander摄影 2,街头摄影的魅力之一,每一张照片的拍摄都是在对一个瞬间精准的控制和一个完全凭借直觉而按下快门的行为中产生,是一个审慎交织着冲动的过程,融合了看似矛盾的两种思考:理性与感性。 3,街头摄影还孕育着另一对矛盾,摄影者的拍摄有的时候是有些“癫狂”的,他们半醉着走在街头,看到的是现实,拍下的却是他们心中的超现实。 4,街头摄影师的拍摄往往是一种移情,当他们沉浸在对街头人生的观察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看自己的人生。 Joel Meyerowitz摄影 我在前一阵子突然爱上了街头摄影,这一方面源于我对城市生活的迷恋——没办法,从村里出来的,比较土气——我很希望通过那些活生生的街头影像发现我目前新生活的模样。另一方,这又是我对北京没有街头摄影的困惑,不过,有人已经给我了一个答案,北京不可能有街头摄影,“公路摄影”还比较靠谱。 当过每一条马路都气喘吁吁,当每一个人都对你的镜头充满敌意,当每一股人流都是在地下铁冲进冲出,你会知道我为何如此怀念街头摄影。街头摄影是人肉味儿的,不是塑料,不是金属,也不是机器。

为什么是摄影

从王轶庶的博客辗转看到这个链接,已经是过去时的事情了,去年九月,美国旧金山当代艺术馆(SFMOMA)做了一个亚洲主题的摄影展:当代摄影(中国,韩国,日本),展览的策展人采访了参展的艺术家,请他们回答同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选择摄影,这一媒介的独特性如何影响了你的艺术表达?” Hirovo Kaneko  野餐系列 这个问题简单,却又十分有力,把这条旧闻翻出来,重新回味。 以下是部分回答: 1,冯斌 中国古代的圣贤孔子曾感慨时间如流水,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我看来,照片却是这样一种捕捉“流动”的媒介,它比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态都更能直接地指向现实。 2,骆丹 从很早开始,我对世界的观察和认知就是通过影像完成的。我的记忆里有着大量的视觉碎片。尽管这个世界存在多重选择,但当下我仍然选择摄影这条道路,因为摄影可以连接我头脑中的旧时影像。摄影给我带来强大的力量,是一种和自我交流的方式,它给我提出问题,帮助我解答问题。透过摄影的窗口,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系列谜题,答案有的时候是明朗的,有的时候又是模糊的:如同记忆一样,他们并不可靠。我相信,答案总是在这扇窗的里面或者外面,而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扇窗。 3,陈侬 当下,把眼睛里看到的世界用摄影的方式表达出来,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不过,我并不认为照片可以成为世界的镜像:由于每个人的洞察力和视角的不同,所有的事物都蕴含着不同的观点,不过,也有可能说,照片带给我们的是一些原始的素材。正因为是这种复杂性,摄影强烈地吸引着我,我喜欢凭借直觉去寻找照片,让它本身的特质自然生发。 4,王轶庶 很明显,世界在其表象之下仍然蕴含着令人惊奇的秘密。 生活是一段旅程。摄影是一种通过可见之物来理解不可见事实的方式。我尝试想象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视界,试着探索那些非常基本的观念和法则。这些照片就是我探索的例证:他们是指向那些隐藏的秘密的问题,同时也是我所得到的答案。 5,Miyako Ishiuchi(日本) 我选择摄影,因为我痴迷暗房。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这些艺术总是在光线之下诞生的。而做一张照片,所有的可见光都必须关掉。即使一点点光线都不允许存在。我对这个事实而感到惊奇,而且你还要看到,自从这一媒介被发明出来之后,它那源于19-20世纪的科技,摄影化学以及机械特质到今天仍然存在。 一张照片是你看到的现实的表象的复制品,但是照片里的影像又是超越取景框,表现了艺术家个体,蕴含着多重的意图,广泛,深入并且美丽。我拍照的目的就是要把观者的目光从摄影的复制现实的技术层面挪移开。 6,Asako Narahashi(日本) 我是学油画的,但是我对呆在屋子里面等待油画晾干而感到厌烦!大学期间我还和一些同僚一起组成团队拍摄电影,但是我更喜欢独自工作。我被摄影所吸引,因为它是快速的,它的及时反馈,系统的工作流程,给我带来一个把室外活动和室内活动良好的平衡起来的生活方式,我可以出去拍照,然后回来呆在暗房里独自印制照片,没有团队工作,每一个过程的处理都可以单独完成。 7,Hirovo Kaneko 照片是时间和空间,观者和摄影师之间的桥梁。 它就在我们面前,但是却来自另外一个时间和空间。与其他媒介相比,照片从不隐藏它们的出处,它有着准确还原世界的能力。照片和人类一样都在自发和适应能力上面达到一个很好的层面,它还能够激发一些不可见的事实,情感,情绪,历史感,和社会批判。 我想,正是这些特质让我投入了摄影的神秘的工作当中。

我们不是木头人

五一的时候,一堆人在一起晒太阳,一个小朋友逮住身边的人问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可以(且必须)选择一个你要去做的工作,你会去做什么?” “去博物馆当看门的。” 这是Taca的回答。 这使得我想起在纽约的一次经历,当时正在大都会博物馆里的图书馆看书,突然走进来一个保安,熟络地和图书馆里的管理员打招呼,安静坐下,开始翻阅图书…… 那个人可能是未来的Taca,或许是博客里曾提到的在博物馆打工的摄影师 Jason Eskenazi,但也可能是这本杂志——《swipe》的一个编辑。 Swipe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守卫们自己创办的杂志。这群艺术品的看管人——我们眼中的“木头人”,展品旁边的“展品”,其实早就因为整日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而蠢蠢欲动。 一天,博物馆保安 Jason Eskenazi被乏味的安保工作折磨得无法忍受,他走到同事Dave面前说:“我们应该做一本杂志,名叫《看守的存在》”。 Jason Eskenazi的摄影作品 《Swipe》最终诞生了,从编辑、设计到里面的作品,参与者全都是大都会博物馆的看守。翻看这本杂志,你会发现这些“存在的看守”并非是只会回答你问路问题的普通人 Carlos Delgado,本科学的是艺术,杂志刊登了他创作了一些以一战士兵为主题的水彩和水墨剪影。他将博物馆的看守工作形容为硕士学习。白天你在墙上查看各种名字,晚上回到家里在网上检索。“在这里,我很快乐,真的。” Philip Padwe,做过艺术设计的工作,但本科的专业是诗歌,杂志刊登了他画的一些文学家的肖像。Philip已经在这里工作两年半了“如果你每周在艺术博物馆呆40小时,你会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 他们不是木头人,我们也不是,这些艺术品看守的艺术创作,或许正是对所谓“艺术”一个微妙而内涵丰富的阐释。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