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句题外话,据说Holga的英文名字是来自中文“好光”,但后来人们将之翻成中文,却称其为“猴哥”。这可倒好,猴年的时候,“猴哥”却不在。 Read more

再说句题外话,据说Holga的英文名字是来自中文“好光”,但后来人们将之翻成中文,却称其为“猴哥”。这可倒好,猴年的时候,“猴哥”却不在。 Read more
这种完全没有金钱和权力左右的“事业”,只能用奢侈来形容,这个原本非常简单的事儿,现在变得如同呼吸新鲜空气一样困难。 Read more
MoMA的摄影收藏从1930年开始,并于1940年专门建立了摄影部。目前有两万五千幅藏品,其中不仅包括艺术家的作品还有记者、科学家、企业家甚至是业余爱好者的照片。纽约城内的另一家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尽管这里独立的摄影部建立时间比起MoMA来更晚(1992年),但其摄影收藏则从1928年就开始了,目前也有两万五千幅藏品。 Read more
上周一,在操办一次摄影工作坊的过程中,Charles Harbutt因为肺气肿去世,终年79岁。在其1974年的书Travelog中,他撰写了后记:《我不拍照片,照片拍了我》(I Don’t Take Pictures, Pictures Take Me) Read more
很多摄影师的作品已经远远超出了摄影,而这似乎也是一个摄影变化的佐证,摄影不再是从前了,或者说,已经不止于摄影了。 Read more
学者维利里奥(Paul Virilio)曾把显微镜、透镜和天文望远镜归类为“视觉假肢”,而自拍杆实则也是一种用来辅助拍摄的“假肢”。 Read more
对于“新锐”这件事,我向来无感。我猜想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新”对我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年初有家媒体约稿,大家都觉得我是在年轻人的群体里呆着,仿佛也沾了年轻的气息。硬着头皮写了一篇,我想趁机也捋一捋思路吧。文章放这儿,大家多多指教。 Read more
我要说的,当然不是“那条裙子”的颜色。 Read more
博物馆以及艺术中心里的摄影部主任们都在忙活什么?据说随着摄影在艺术界地位的提高,主任们也都逐渐获得了从前没有过的优待。
我还非常好奇,艺术馆和博物馆——这些严肃正经,代表大众高尚趣味的空间,都会选择悬挂怎样的摄影作品。
我邀请一直为大家做展评的钟华连姑娘,对2014年的摄影秀场做了一个整理 Read more
当我们再度和这个略显“古老”的名词照面,它最好价值是把我们拉回摄影历史的长河中,再度体验当时“摄影作为艺术”时面对的质疑,以及它如何在与绘画的纠葛中找到摄影媒材的特性。“如实摄影”(狭义的)也并非就此被淘汰,但在我看来,摄影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和交流工具,像如实摄影中的直接记录、几何构图、对焦锐利、影调丰富、细节清晰和极少特殊暗房效果只是一种手段,就跟写文章一样,暗示,比兴,象征,白描……你总要想着该用什么手法来传情达意,但这也只是构成文章整体的一部分,关键是要对应文章主旨,你想说什么,你想表达的思想观念,不然一堆花拳绣腿的技巧只会弄巧成拙。 Read more
Lewis Baltz称安塞尔·亚当斯更像个会拍精美照片的商人,而韦斯顿则是在试图去做一个艺术家——在他的小屋常年钻研着他感兴趣的东西,安静,严肃,没有太多功利。Lewis Baltz最初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韦斯顿,但很快就感受到这世界已经在变化,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拍摄被城市化浪潮侵蚀的小城,之后一直保持着对快速变迁的世界的敏感性。 Read more
15至17世纪的佛兰德斯艺术和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一直是荷兰人引以为傲的历史,而荷兰艺术家常把这种自豪感深深印刻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同时也越来越多的荷兰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一荷兰传统。这次展出的不少当代静物摄影采用了数字时代的技术和手段,对荷兰的静物传统以全新阐释,或是形式借用,或是实验造像。 Read more
要有Photo,但更要有Show,这就是《秀照片:塑造摄影史的那些里程碑式的展览》(Photoshow: Landmark Exhibitions that Defined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这本书所谈论的主旨。
书的编者Alessandra Mauro是一位策展人,目前在意大利Contrasto出版社担任总编,这本书在该出版社出版之后,又被Thames & Hudson于今年10月引进推出,可见其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Alessandra Mauro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的时候提到:“(对摄影作品而言)最为首要的是要被展示出来,这种展现是通过展览的形式出现,所以,这就是我做这本书的动机,将展览看做一个考察摄影史的关键元素。”Alessandra Mauro为我们掀开了另一种研究摄影史的路径,并且和马丁帕尔从摄影书的角度看摄影史的观点颇有几分共通之处。我记得马丁帕尔曾感慨摄影史的写作太拘束,太粗鄙,那么Alessandra则为我们带来一个新的角度。 Read more
普林斯是个麻烦先生,每一次出场都伴随着各种争议。瞧瞧人们都怎么称呼他:再挪用大师(The Master of Reappropriation),非凡的艺术挪用者(Art’s appropriator extraordinaire)。以上这些颇为艰涩的词汇在世俗的口中,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一个高贵的偷窃者。 Read more
亚当斯的好朋友Imogen Cunningham曾在这个咖啡罐里种了一株大麻送给他,抗议他的过度商业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