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匣

这是两个关于记忆的故事,两个年轻人藉由祖辈的照片回到过去。波兰年轻人Mikolaj Rogowski把姥爷的一堆彩色正片——都是家庭快照,重新翻检编辑;德国摄影师Ulrike Schmitz把爷爷在苏联工作的经历重构,在作品中加入苏联电影截屏,这部作品名叫《记忆博物馆》 Read more

摄影:使用与满足

1970年代,摄影师Sheila采访了当时一些著名的摄影师,其中包括布勒松、尤金史密斯等声名显赫的摄影家。访谈原本计划编辑成一个影片,却因这位女性的意外去世而戛然而止,当时她的女儿只有18个月。30年后女儿循着母亲的声音,计划对部分摄影师重做访问,新的影片名叫:一段摄影的记忆 Read more

你必须让我拍照

『你必须让我拍照』:艺术新闻的一篇文章指出,美术馆不让观者拍照的禁令已经开始在各个艺术机构松动。拍照在过去是一种证明与仪式,而现在更像是说话——我要和你说啊:“我来了,我看到了。” 禁止拍照相当于禁止人们说话,你说这该有多让人心头不爽! Read more

翻转内外

法国艺术家JR呼吁人们参与他的街头艺术,用自己的面孔代言,把内在的世界翻转出来。时代广场上的这些自拍相片,就是这个项目中的一部分。在接受纽约客采访的时候,JR有这样的发言:“人们问我,你做这个的意义何在?我的回答很简单:真正的交流。 Read more

周一消息树

四种观看家庭相册的方式:旧照片将我们拉回过去的时光,唏嘘不已。盯着这些照片,你怎么不会知道那都已经是不存在的时间呢?但你却仍然毫无理由地相信、好奇,产生诸多猜想。唉,谁敢否认这些来自家庭相册的照片不是最好的摄影呢? Read more

我的Instagram友邻:宋晖

“手机摄影对一个认真的街头摄影师来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行动方式,在稍纵即逝的日常情境中,只有手机才能完成那么快速的拍摄。“我请我在instagram里的各路朋友请写写字儿,这次出场的是兰州的宋晖 @3rdcolour ,他的instagram的帐号是songhuiphoto Read more

北京的“银矿”上

《北京的银矿》Beijing Silvermine是法国人Thomas Sauvin从废品收购站里拯救的家庭影像。近五十万张照片,时间跨度从1985年普通中国人开始使用彩色胶片一直到2006年数码开始普及。银矿里所显现出的业余者的美学观念没太大变化,变化的是他们留影的对象,从冰箱到埃菲铁塔 Read more

初三:专治滤镜选择性障碍

以前写一文章看到的,今天顺手翻译一下,内容有关instagram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小滤镜的效果分析。各位有否如此学术地研究过它们呢?还就是用指头点来点去,犹豫不决,选完了这个还惦着那个?如果你有instagram滤镜选择性障碍,以下这个秘笈专门为您准备: Instagram滤镜完全指南(A Guide to the Instagram Filters) Normal 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无滤镜”(常见标注方法是 #nofilter),  是instagram最纯粹的效果 。 用途:用于所有照片,尤其突出真实感。 X-Pro II 效果:暖色,过度饱和色调,特别强调绿色和浅绿。 用途: 你和新男友在海滩上的照片,并定能让你的旧男友嫉妒的发狂。 Earlybird 效果:褪色的、模糊的颜色,特别突出黄色和米黄色。 用途: 和你的新男友吃早午餐的照片,并定能让你的旧男友嫉妒的发狂 Lomo-fi 效果:梦幻色彩,带着一点虚化,黄色和绿色有些过饱和。 用途: 食物的照片——你刚刚烤好的饼干,做好的牛扒,等等。 Sutro 效果: 旧照片的色调,特别突出紫红和棕色 用途: (…) Read more

初一的饺子

摄影  丽霞 今天是大年初一,就在刚才,从北京回到河北兰考爪营乡过年的丽霞,传来了她的照片,清晨的灶台上是一碗碗的饺子,外甥端着饺子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拎着糕点,去给同村长辈送去。 而在江西铜鼓的春分,她新年早上的第一顿饭是昨晚剩下的,这有讲究,讨的是年年有余的彩头,但还不能忘记煮上一碗青菜和芋头,寓意是“四季常青,万事如意”。随后,要给村里每一家都拜年的队伍,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一切都在我坐在这里敲字的同一时刻发生。 摄影  晓梅 我在手机里看她们包饺子,孩子给祖上磕头,看她们说:“火苗着起来了,家里好冷,但心是暖的”,也听到她们感慨:“回家过年是想象的快乐胜于现实。” 这一次,不需要我们这些所谓的职业摄影师在那里对她们的照片指点、挑拣,发出羡慕的叹息,赞美她们的朴实无华,她们把我们丢开了。正如当初把手机交给她们的时候,最让她们感到鼓舞的一句话:想说话的时候就拍照。于是,这些照片如此自然地发出了声音。 拍照的木兰们都很俏皮,不时会给你来一个谜题,“猜猜这盆花是什么”,“这个家伙是做什么用的”, twitter上网友们还真的猜测起来:“蟹爪兰” “打农药的”…… 谈起为什么要参与这个项目,她们的答案很简单:“想把家乡的年俗介绍给别人”,“更多了解身边的姐妹”。这一下子就把照片带回到它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 我推荐很多人去看这些照片,它们才是治愈系的照片,会让人不再抱怨“年”失去了血色,年俗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它们让人好想家,怀念故乡。“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SheHome这个项目,一群在北京工作的女人过年回家,她们拍了一路,直到回到自己的家乡。照片里是中国人的新年,巧手的女人们,包着饺子,说着话儿,过两天村庄可能又会重回安静,四处奔波的人们就等着这几天的相聚…… 摄影  喜林 摄影 晓梅 摄影 丽霞 摄影春分 摄影丽霞

“成功摄影师指南”

记住,以下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如果你非要对号入座,引起相关沮丧情绪,摄影师Thomas Vanden Driessche 概不负责。 Thomas是一位比利时摄影师,学新闻出身,做报道摄影,给媒体供稿。有一天,他家附近出现了一个古里古气的快照亭子,他钻进去,鼓捣了一个卡通连环画,主角是一位摄影师——这部漫画的题目叫:《四步成为一个摄影师》。 这书会告诉你“如何四步成为一个当代摄影师”,“如何四步成为一个战地摄影师”,“成为一个观念摄影师“,”成为一个杜塞多夫流派摄影师“…… 四步成为什么都很扯,你也会看出来,这本小书其实是在讽刺那些以成功学为指引的功利主义摄影师,而事实是,很多人还真的就是这么四步走,而且都——成功了——如他们所愿! 如何成为一个当代摄影师 第一步:用你能找得到的最烂的相机拍摄,如果手头有前苏联那种老式俄罗斯相机,这是你的财富。 第二步:使用过期胶片,拍摄你周围最无聊的景观和无聊的时刻。假如你还有幸和学生一样可以夜夜笙歌,那就白天睡觉晚上出没,喝点儿小酒,嗑点儿药,这也就成了。别忘记每组照片中都要至少有一张裸照。 第三步:蓄胡子,戴大眼镜儿,这跟是否近视没关系。衬衣扣子总要往下解开一粒。 第四步:一定要信心满满,照片里别有丝毫幽默(除非你的名字叫帕尔),记住要非常非常之严肃,保持自己下一系列作品的神秘。 如何成为一个战地摄影师 第一步:要穿老式皮夹克,戴一条购自阿富汗喀布尔的围巾。你在前线的亲密战友一定是徕卡M系列,数码相机会夺去你的一条胳膊或者腿。你同时要了解,此刻你已经加入了一个非常私密的俱乐部。 第二步:还是要蓄胡子,大胡子,尤其是你从阿拉伯之春的战地报道刚刚回来的时候,即使不能这样,胡子也不要刮太干净(除非你的名字叫纳切威),和学摄影的女学生来些缠绵,你还不是马格南的成员,姑且将你的痛苦溺死在香槟里。 第三步:回来以后就千万别拍照。如果你的家人非要因为你是摄影师而请你拍照,就用手机给他们来两张快照。记住,摄影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要是有个姑娘和你来真的,那赶快寻找下一场冲突,立即动身出发消失在战场里。 第四步:尊重两种人:获得荷赛的,和没有得的。他们有的是大嘴巴,有的很奇怪,但是,真正的战地记者是以命来换取证言。 这位摄影师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幸福摄影师指南”,以身作则展示了四步走——找一个好太太,做一个好生意,生一个好孩子。 不过,要是文章这么结尾,实在太中学语文了,还是毒舌好看,看更多:点这里。          

还乡计划公告:黄油青年会议里的乡音

还乡计划公告三 周日下午两点,青年志:黄油青年会议。 活动是开放的,豆瓣的活动链接在这里。 嗯,一群人,一起来用乡音聊聊天儿吧: Section 1:还乡项目故事分享 1 任悦,OFPIX摄影工作室发起人 -2012年发起还乡纪实摄影项目,召集全国各地不同的摄影师参与,并策划了还乡摄影展及还乡盒子 -“这个城市是你的故乡,四处都应该留有你的记忆,一些外人看不到的,正在消逝的历史,只有你才能看到,而且你拥有很多外地人不能接近的拍摄途径。” 2 糖匪,还乡项目摄影师 -拍摄上海老北站方圆5公里,通过“认识家乡认识自己” -“离开故乡的时候,才知道家门口的路是有尽头的。它们在哪里中止,我就心就留在哪里。” 3 熊三,还乡项目摄影师 -拍摄广东台山,通过拍摄家乡“挽救消逝的记忆” -“在广州长大的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习惯地逃回老家,投进它温暖的怀抱。像是埋进父亲温热的胸膛,你能准确读出心跳的频率,却又不能道出它的思维。奇幻就在于此,你们是如此之近,又如此遥远。” Section 2:开放讲者分享 现场观众一分钟还乡故事分享:现场观众分享一个最难忘的还乡故事(还乡最高兴的时刻/最难过的一个时刻)。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