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引子

昨天有朋友很尖锐地批评我“想钱想疯了。”于是我也很好的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疯了。” 我相信这位朋友也深爱摄影,而他假设的前提是“摄影不能用来赚钱,摄影和钱并置是耻辱的”,我觉得这种观点将千千万万职业摄影师的生计置于不顾,同时也遏制了摄影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会使中国的摄影界出现越来越多“不务正业”的现象,而这其实才是离摄影越来越远。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借用kione的话,要有“尊严的拿钱”,所谓职业化,意味着这一行业或者产业有其专业准则和生产规范,每个人都能够从自己的劳动中合理地获取报酬,以尊重摄影的方式谋生——这不是我们都在追求的理想状态吗? 一位朋友和我谈起,如果一个人耗费大量精力学习一门技术,却反而却不能以此谋生,这是可悲的。如果高校里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安身立命,这是教育的悲哀。我不认为我的目标是培养哲学家、理想主义者,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用自己所受的职业化教育积累财富、创造财富,推进这一行业的职业化,而这和他们心中的哲学理念、理想主义从来都不是矛盾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有车有房,我不认为这是耻辱。 我们穷极了吗?我觉得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师还没有获得他们理应获取的财富,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还不够“疯”,所以本教室继续讨论可能令人不齿的话题——钱

微利图库摄影师素描

1416教室曾经介绍过微利图片库的事儿,这种一美元一张照片的低廉价格让人觉得图片贱卖的感觉很不爽。不过,最近微利图库冒出一位新星——加拿大摄影师Lise Gagne,她靠微利图库发家的生活轨迹,使之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盈利情况:2003年出道,在Istockphoto图片库里存放五千张照片,平均每张照片卖出一百次,目前成为Istockphoto代理的摄影师中首位突破五十万销售量的王牌摄影师。 执着程度:此人曾经有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是网站的设计师,因为迷上istockphoto,整日沉湎其中,最终导致被公司解雇。随后便开始全心全意为Istockphoto供稿。目前仅靠图库收入已经衣食无忧。 卓越程度:比起其他微利图库的摄影师,Lise Gagne可谓是天才,因为根据PDN杂志最近的统计显示,微利图库的摄影师年平均收入在4000美金,而参与调查的八百多人中有60%的人都承认自己的年收入在1000美金以下。 独门秘籍:Lise Gagne为何能够脱颖而出,黑星图片社的分析师认为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她是全职的。除了一些概念、静物类的照片,她还拍摄大量旅游的照片,她每年都有计划的去著名的景点逛,边玩边拍。 2, 她是独家代理摄影师。她的照片只提供给istockphoto,这样就比其他非独家摄影师多拿两成的收入。 3, 她非常多产。 4, 她选择的istockphoto这个合作图片库很好,因为这是gettyimages旗下的图库,因此借着getty的营销渠道,作品更容易流通。 5, 她的照片质量非常好。 去看看这位大侠的作品吧,虽然都是一些大大大俗片,但是出去旅游也能赚钱,怎能不让人羡慕! 又:明天有事,教室休息一天。大家就自习吧。

“Photoshop”不是动词

最近网上比较热闹的一条新闻是针对photoshop公司的商标保护条例。 只要你略懂一些摄影,即使你E文再不佳,也会知道“photoshop”这个单词的意思;即使你E文再好,你也不会认为“photoshop”这个词的意思是“照片商店”;即使你再遁世,对各种暗语都一窍不通,恐怕也会对“PS”这个缩写代表的含义略知一二。 不过,伟大的Adobe公司宣布,你们对photoshop的理解都无效。 Adobe在其网站上关于“photoshop”这个商标——(注意是商标,不是单词)的使用条例中明确规定——photoshop这个词是一个LOGO而不是动词,他们还特别指出在使用photoshop这个词时的正确做法: CORRECT: The image was modified using Adobe® Photoshop® software. 正确:这张照片使用Adobe® Photoshop®的软件修改过 INCORRECT: The image was Photoshopped. 错误:这张照片被PS过。 哈哈,这实在是太后现代了。然后,有一些愤怒而无聊的网友就在Adobe的网站上搜索了一下,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原来在他们自己的网站上也在拿“photoshop”当动词玩,出现了“photoshoped”这样的说法。 其实,伟大的Adobe公司成功地在世界上生造出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动词photoshop,还在乎什么商标保护呢。而当photoshop从商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词汇,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此中的文化现象呢。反正,我觉得很有趣。

Mochila的生意经

Mochila是一家出售图片、视频、文章等媒介信息的网站,这是对这个网站最简单的描述。但是Mochila的生意经并不是如此简单。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网站的消息是从阿里克西亚研讨班上,实际上,这是我那一天的最大收获。美联社前摄影部主任文阿尔比索是这个网站的顾问。 Mochila的用户主要由三部分人构成:广告商、内容提供者、内容使用者,和传统的信息提供商比如通讯社或者图片社不同的地方是,它引入了广告商的参与,从而在这三者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有趣的交易平台。 Mochila的盈利模式有两种,一个是传统的,即内容使用者付费购买内容,Mochila和内容提供者共同分享利益,此外Mochila还有一种独特的交易方式,下面就以一张图片的销售过程为例进行分析: 1,照片提供者将照片上传到网站 2,广告商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照片在其中附加上广告 3,照片使用者如果愿意同时刊登广告,则可以免费使用照片 4,广告商付费 5,照片提供者、照片使用者以及Mochila网站共同分享广告费 这两天和网友Mar谈及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Mars认为“其实网络并不是不具备更进一步深度报道的能力,只不过当它承担这种能力后支出与收益不能持平,利益的驱使或许是阻碍网络媒体往深度报道发展的重要原因。”我认同这个观点。而今天介绍的Mochila,它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搭建营销模式,不管它是否能够成功,却为网络媒体的内容营销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 网址: http://www.mochila.com/

明信片里的秘密

看美国摄影杂志的博客久了,就会发现这群人作为美国摄影界的舆论领袖,是摄影师们尤其是年轻摄影师渴望引起注意的一群重要人物。这些编辑大人们不断收到各种摄影师作自我推销用的CD、明信片(据说每天每人收到的明信片有10张),但不幸的是恐怕这些个人推销产品中的大多数都被这些人丢进了垃圾桶里,不过,最近杂志编辑Jack Crager却破天荒地为自己收到的一些独特的明信片专门撰写了一篇博文。 编辑先是收到一些画面非常模糊的明信片,没有任何文字,这引起了他的好奇,等了几天,又收到另外一张稍微清楚的,但是还是不知所云,又过了几天,这次清楚一点了隐约可见一些灯光,最后,清晰版终于来了,是两个骑着摩托的人,是一个商业摄影工作室在推销自己。这让一个编辑大失所望,他用尖刻的话语评价说:多么僵硬的照片。不过Jack Crager倒觉得这种创新的手法至少在吸引注意力上获得了成功。 由于摄影师们对明信片的需求如此强烈,美国专门有这种设计公司,现代明信片公司(Modern Postcard)就是其中一家,他们最近搞了一个摄影明信片大赛,参加方法是在4月30号之前登陆他们的网站,上传三张你的个人作品,比赛一共分三类:艺术、摄影、设计。他们会在每类中选出前五名,然后让读者投票,获得第一名的可以拿到1000美元的奖金。上传作品是不收费的。——本来还想推荐大家去玩一下的,刚刚看到一行小字——参赛者仅限美国本土,呵呵 网站地址点这里:http://www.modernpostcard.com/spotlight/

图片的价格为何越来越低

昨天谈到微利图片库,这是从美国兴起的主要针对摄影发烧友和普通的影像消费者建立起来的营销渠道。对于专业的新闻摄影图片和创意类图片,当然不会廉价到1美元,但是从总体上看,自从Getty这样的大鳄鱼进入图片市场以后,全球图片销售总量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单张图片的销售价格并没有上升,反而在下降,也就是说,摄影师本人并没有从图片库获得财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媒体正在通过掠夺版权的方法掠夺摄影师利益,从前一些自由摄影师为媒体拍摄的图片版权应该由自由摄影师本人享有,但是媒体正在通过一些不平等协议将之据为己有,这种现象已经频频发生。 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盖蒂图像何以成功?是新财富杂志的一篇报道(点这里),分析了全球最大的图片库盖蒂的敛财之道。文章的作者认为盖蒂卖照片比亚马逊卖书盈利模式更佳,其中有这样的分析: Getty Images商品的供应商一般以个体(外部的摄影师、电影拍摄者等)而非联盟的形式出现,他们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Amazon.com的商品由出版社和音像制造商供应,议价能力比较强。 昨天有朋友提到摄影师职业联盟的事情,看起来,建立这样的行业保护协会其实很有必要。

一周一周

一块钱的照片你买不买?——图片微利时代来临?! 1, “你是在拿我找乐吗” 这是自由摄影师Ami Vitale谈及自己的照片卖出8美元的价格时的反应。Ami的照片在Getty出售,她近来频频接到这种令她不可思议的帐单,她认为这一定是她的照片在中国出售时的价格。“我并不是十分在乎钱,我只是觉得这个价格对于图片太不尊重了。”不过,目前正在积极从事图片营销事业的文﹒阿尔比索(Vin Alabiso)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摄影师应该从容应对不同的图片平台,微利图片库(Microstock)也是一个平台,通过规模效应也可以产生利益,这种8美元的交易又不是摄影师自己去谈,都是图片代理在操作,所以也没有什么尴尬的。 2,“中国的微利图片市场环境已经相当成熟” 这是图片行业的专业咨询人Jim Pickerell 访问中国之后发表的一番感慨。对于他图片市场的最大秘密就是中国,他实在难以想象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市场潜力?来中国呆了10天以后,pickerell先生终于有了一个大概印象:中国目前每年的图片市场销售量大概只有两千万美元,其中一半来自商业图片一半来自新闻编辑图片,这和美国大不相同,美国大量的图片收入来自直邮杂志等商业小册子,但是中国的商业图片主要销往广告牌和挂历。中国的图片销售价格非常便宜,一个整页的广告图片只有200美元,而整页的新闻图片只有63美元,中国上海的一家图片库2月份卖了三万张照片,平均每张价格不到10美元,而更多的人宁可在互联网上找图片也不会购买图片。这样的市场环境只有靠微利图片库来拯救了。 3,“我们的海外推广将从日本开始,一直到中国结束” 著名的微利图片库iStockphoto的当家人Livingstone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描绘自己的商业扩张前景。iStockphoto的照片销售价格创下了历史最低——1美元一张,但是却给无数业余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生意越做越红火,引来了Getty的关注,去年被Getty以5千万美元并购。目前,这家图片库每周有3万5千名会员上传3万张左右照片,平均每2.5 秒钟就有一张照片被购买。谈及专业摄影师对这种微利照片的仇视,Livingstone说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已经有专业摄影师在他们这里注册,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但是事实证明他们也能赚钱。 要不了多久,1块钱——而不是1美元的照片应该就会在中国出现,到那个时候,摄影师们,当你收到5毛钱的稿费时请千万别吃惊。 国外其他微利图片库: Fotolia, Dreamstime Shutterstock

开卖新闻照片?

接着昨天的文章在马格南的博客看下来,我发现更加有趣的一篇博文,遭到一些读者痛斥,因为这是一篇来自artprice不着调的关于卖新闻照片的事。 位于法国的艺术品价格网站(artprice)对近十五年新闻摄影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趋势进行了数据统计: 这个飙升的曲线显示,新闻照片的市场价格已经翻了五倍,同时artprice的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照片的主要买家仍然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 艺术品价格网站分析了新闻摄影作品逐渐受到买家关注的几个原因: 第一,在传统的认知里,新闻照片是纯粹的以记录事实为目的的照片,信息价值是唯一的价值。但是1950年代开始的荷赛彻底转变了公众的看法,通过一年一度的比赛,荷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新闻摄影美学标准,并且成功地对自己的比赛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推广,从而改变了公众视野里对新闻摄影作品的认知。(这是我看到的对荷赛最佳的评判。强烈认同。)随之而来的是在博物馆里展出新闻照片,充分显示了新闻摄影图片的纪实和美学的双重价值。 第二,一些伟大的新闻摄影工作者,他们的影响力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影响力。比如布列松、卡帕、杜瓦诺、埃文思、马克吕布等等,这些摄影师逐渐将他们的名声散播到新闻圈以外,一些文化机构、基金会对他们的宣传,使这些人以摄影大师的形象,而不单单是摄影记者的身价出现在历史舞台。 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但是这篇文章把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都归于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这是让我觉得有些不着调的主要原因,这似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大好的“钱”景,但实际却海市蜃楼。在文章里可以看到两个隐含的事实: 第一, 目前新闻照片里市价最高的是多萝西兰格拍摄的排队领救济面包的人们,照片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现状。买新闻照片就是购买历史,但是买照片的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因此多少可以推论出照片的题材应该是美国人关注的历史才有可能成为热销的作品 第二, 谁也不会想到,罗伯特﹒卡帕卖价最高的照片不是他自己拍摄的照片,而是卡帕的自拍像。所以买家关注的不是新闻摄影作品本身,而是创作者的个人魅力。 当一样东西成为商品总会有很多问题,艺术商品当然也不例外。布列松在接受访谈时被问及对自己被列为世界最有名的摄影大师有什么感受,他吹了一声口哨,说:“扯淡!”(bullshit)新闻照片能够在艺术市场上产生价值,我觉得其实质来自很多“偶然”,绝对不是新闻照片的“必然”价值。没有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是为拍卖或者博物馆生产的。但是当这样的论及新闻摄影的市场的文章出现在马格南的网站上,你还真觉得有几分悲哀和无可奈何呢! (1416教室关于artprice网站的介绍艺术的价值是否真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有问必答之——gettyimages是否向自由摄影师开放?

bresson @ 2007-01-08 14:45:有个问题想问逆光老师,听说GETTY去年底开始接收自由摄影师的照片在其网站上销售,您了解相关信息吗? 经过信息检索,回答如下 要成为gettyimages的签约摄影师很困难,gettyimages并不随意接纳自由摄影师的作品,但是出于竞争的考虑,从草根里淘金,gettyimages确实从去年年底开始接纳一些自由摄影师的照片,但是门槛仍然很高,具体的途径如下: 第一, 花钱买空间 Getty建立了一个叫做The Lifesize Collection的空间,任何一个人只要支付每张照片50美元的空间费用,就可以将自己的照片上传上来,通过gettyimages强大的销售系统出售,每个人最多可以传40张。 Stockphototalk的Andy Goetze替摄影师算了个帐,假使你一共放40张照片,平均每张出售两次(这是一个保守估计),每张照片平均100美元(也是保守估计,仅限于出售给互联网媒体和电视)你一年可以卖出8000美元,但是按照getty的协议,你只能拿到30%,这就是2400美元,然后还要除去2000美元的空间费用,你可以赚到400美元。 注意:这个算法是按照美国图片市场的价格计算的,中国国内的图片价格可能只有这个价格的1/10 因此,对于非常了解市场行情,同时也是职业或者准职业摄影师,你的照片以创意为主,目标客户是广告的话,这也许是一个平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这个链接上传:http://contributors.gettyimages.com/ 第二, 从istockphoto进入 Istockphoto是getty去年收购的一家专门卖廉价照片的网站,这里的照片1美元起,非常便宜,这种模式也让很多摄影师觉得没有活路。Getty从这里接受照片实际上是通过海选政策,如果你能在这里成为钻石会员(照片销售量达2500次),就可以向gettyimage传5张照片。但是成为钻石会员的难度很高,目前也istock里只不过有一百来个。 从总体上看,getty并没有完全向自由摄影师开放,但是正在逐步酝酿接纳草根中的精英,成为它盈利机器上的螺丝钉。

as i see it

一个偶然的检索,在科勒公司的主页上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广告摄影作品。然后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起来。 这些广告并不是普通的摄影作品,作品来自于一个叫做“as I see it”系列,是科勒公司持续了15年的一个活动,所有的作品都是邀请一些先锋的艺术家和摄影师完成。科勒的目的是要达到艺术和广告的完美结合,达到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建议大家找一本书来读读,叫做《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从实证到象征、隐喻, “看”的作用不可小觑,正如这个系列活动的名字——as I see it(目光相遇的时候),科勒公司希望通过这一些系列创意广告摄影作品,帮助消费者解读自己的产品,看到产品背后的其所代表的文化。 我继续检索了参与这个活动的摄影师,发现摄影师Hugh Kretschmer在抱怨,他谈到摄影师受到了企业的很多限制,并不能放开了去表达,一切都在企业设定的概念里进行。看来,科勒对这些视觉信息的控制非常严密谨慎,目的明确,所谓艺术和广告的结合,归根到底还是广告。 继续检索下去,发现了一篇博士论文,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个学生,他的论文以科勒这些照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当这些形象出现在女性杂志上之后的传播效果,发现今天女性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变化,更能够反映出人的商品化,人的异化,以及对物欲和性的渴望。(作品链接

自由啊自由

自由摄影师之二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两年时间主要都在外面拍照了,当时那种状态很自由。以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 自由摄影师最困难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和对方谈价钱,以及要债。我拿到最低的稿费应该是零,有不少媒体 在拍完照片以后就杳无音信。国内媒体很少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优质客户,一般都要等杂志出版以后才 能将稿费回笼,但是有的时候这种漫长的等待等着等着就没有边际了,像我这种脸皮很薄的人,去追讨债 务也是觉得难以启齿的事情,因此至今仍有多笔债务没有收回。我拿到的最高的稿费,其实不是为媒体拍照, 而是为企业拍摄公关照片,拍一个跨国公司的老总肖像,一张照片3000元,对当时一个学生来说确实 是一笔巨款,但是我现在知道这种拍摄任务对于一些职业摄影师来说,开价将在上万元以上, 呵呵,还是被黑了。 关于钱的问题,对于自由摄影师来说,一定不要羞于启齿,自己工作的定价问题,心里要有一个数, 以下是财富杂志中文版的艺术总监在中国寻找自由摄影师的时候,关于报酬,询问摄影师的几个问题, 这可能是大家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 1, 你的费用是按小时还是按单次费用计算? 2, 封面拍摄收费是否不同? 3, 你的费用是否包括交通、耗材的费用。 4, 如果我们的任务是一整天,拍摄完人物肖像以后还要去工厂拍摄,你的费用如何计算 5, 如果我们需要一些你以前拍摄的照片,用在我们的杂志上,费用如何计算?

全美十佳摄影助理

你是从哪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呢?对于摄影这样一门存在一定技术含量的手艺来说,从学徒工开始也许是一个选择,当然,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摄影助理” 美国摄影杂志近日评选出了十佳摄影助理,这些年轻人从他们从事摄影助理的生涯开始就表现出一定的天赋,和大师一起工作,为著名的媒体或者公司拍照,让他们更加如虎添翼。当助理一方面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一些小活儿,这比白手起家要容易些。但是有的摄影师也告诫从事摄影助理的年轻人——不要当助理当得太舒服。有人做助理的时间非常长,有的人离开了助理职位发现自己仍然难以起步,这些人当助理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 在国内摄影助理更多出现在一些为时尚杂志拍大片的摄影师以及部分商业摄影师身旁。商业摄影在国内的发展刚刚起步,摄影助理当然也仍然难称之为一个行业。在美国,当摄助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据说也有薪水能拿到六位数美金的,但大多数低于美国平均工资水平。按照工作年限可以将摄助分为三等:一等摄助工作有五年助理经验,二等三年以上经验,三等一年到三年经验。 在纽约的行情是, 从事编辑类摄影(给媒体拍摄) 一等摄助 200-400美元一天 二等     175-200 三等     100-150 从事商业摄影(拍摄广告) 一等   300-500美元一天 二等   250-350 三等   200-250 详细情况可以点击这个链接http://www.popphoto.com/americanphotofeatures/2642/the-best-photo-assistants-in-america.html

荷赛大师班又研究——摘抄

我喜欢在具有文化冲突的地方拍摄照片。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也拍摄商业图片,用赚到的钱来养活自己,资助自己拍摄纪实摄影作品,有的时候我也能够拿到基金来拍摄照片,但是很多时候我在负债经营我的摄影。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曾经为美国国家地理去拍摄亚马逊,整整耗费了5个月的时间,这是我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奢侈的任务,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以后也再也没有遇到。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有的时候,你以前的工作可能给你以后获得任务带来机遇。因为我拍摄的墨西哥边境的照片,时代周刊在做一个有关这个题材的特别报道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我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的拍摄方式是,当我闻到哪里有照片的气味,我就在这块地方转来转去,假如有一个地方有很好的背景,我就在这里等待合适的前景。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我还仍然拍摄胶片(2004年),因为只有胶卷才能给我熟悉的感觉。 ——马格南摄影师 Alex Webb 小型相机可以带来很多便利,比如不像大个儿的数码相机那样引人注意。在那种很敏感的政治会议上,一个穿黑衣手持莱卡相机的摄影师甚至可以隐没在四处的家具陈设中,丝毫不会引人注意。 ———时代周刊图片编辑MaryAnne Golon 和音乐产业一样,新闻摄影工作也被数字化时代彻底改变了。在1980年代,图片编辑可能会跑到机场和港口,就是希望能够早一点儿拿到照片,快就可以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但是在数字时代,依靠网络的优势,独家性的概念几乎不存在了,到处都是照片。图片社生存的关键就是提供大而全的图片供应,更便捷的检索方式,让客户能够迅速找到需要的图片。最终的结果是,大的图片库越来越大,而小图片库则濒临灭亡。 ——路透社图片编辑 Ayperi (…) Read more

Kate Moss被摄影改变了一生的女孩

昨天汗衫提到纪实摄影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广告,这个话题可以延展开很多东西。 其实纪实和广告的渊源应该追溯到纪实和时尚的关系。时尚摄影大量采用纪实风格的作品,从而促使广告摄影也步其后尘,我想在这里讲一个故事。 英国女摄影师Corinne Day的摄影生涯备受争议,起初她只是一个周游各地的模特,后来她开始拍照,拍身边的同事,并且得到了面对年轻人的杂志“The Face”的青睐,杂志社让她去拍点时尚摄影给他们看,Corinne Day跑去找到她的朋友,也是一个模特公司的,但却是刚刚被从大街上捡回来的流浪儿Kate Moss,当时只有14岁。1990年the face杂志的封面刊登了Day的作品,kate moss瘦骨嶙峋,没有传统模特的美貌和高贵,但是充满流浪气质,她表现出的青春期的颓废立刻风靡英伦,开创了一种叫做”grunge”的风格(英文中的俚语意指难看难闻,肮脏丑陋的东西,也是摇滚乐的一种风格)。1993年Day又拍摄了kate moss,这次是在她脏兮兮的公寓里。kate穿着肥大的外套,这一系列作品再次改变了时尚摄影的风气,这种被称作’dirty realism’(肮脏的现实)的风格成为全球流行的时尚风格,并且影响到了广告摄影的表达。 随着Day名声鹊起的同时,kate moss也成为至今仍然十分活跃的超级名模。从一个流浪儿童到时尚天使,kate moss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女郎。2006年9月开始在荷兰的foam摄影博物馆将举办一个叫做The Kate Show的展览,其中包括不同摄影师拍摄的kate mass的作品。而这个展览的目的,则是“希望能够揭示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媒介的力量” Corinne Day仍然坚持她的风格,她打破了80年代在时尚摄影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唯美风格,用一种非常随意,无所谓的态度拍摄,挑选反传统的模特,彻底打破主流媒体中一贯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此外她还用十年完成了叫做Dairy的作品,记载了她和她朋友的私人生活,这部作品让我们记起了南格丁。 回到我们谈的话题上来,美国昆士兰大学的Ellie Rennie有这样一个结论,时尚摄影中的纪实元素确实在不断增加,随着从画报时代起新闻摄影优势地位的建立,新闻摄影的美学色彩被渐渐重视,并且有一部分作品可以提升到艺术作品,实质上,在今天一些原本水火不容的形态,比如时尚摄影和报道摄影,则呈现融合状态。而这种变化的缘由,可能来自于一些最简单的动因,正如Day自己说的:“时尚杂志已经刊登了太多关于性和诱惑的东西,我希望能够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增加一些现实色彩。” Corinne Day 个人网站 http://www.corinneday.co.uk/profile.html The Kate Show展览新闻稿http://www.foam.nl/index.php?pageId=311

那个性感小家伙的照片

一张照片究竟能带来多少财富?   围绕着安吉莉娜-茱丽,和布拉德皮特,这对明星夫妇,以及他们的宝贝女儿,媒体间展开了一场硝烟味甚浓的战斗。   首先是著名的图片库getty,他们拿到了为新生儿拍照的独家权利,但是至今这位摄影师是谁也无人知晓,因为据getty的总裁介绍,照片究竟是什么样,只有图片编辑和扫图员两个人知道。   为这种神秘性付出代价的是《hello》和《people》两家杂志。据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报道前者耗资3百五十万美元购得了婴儿照片在英国的独家发布权,而后者则花费五百万美元获得了照片在北美的独家享有权。   但是让这两家杂志几乎吐血的是,在他们的杂志还没有上报摊之前,hello杂志的封面照片已经在互联网上泄漏,随后被多家八卦网络以及博客转载,迅速在网络上流传。   尽管两家媒体通过律师的帮助一些网站删掉了照片,但是还有一些著名的个人博客仍然不为所动,Gawker的个人博客头条就是“夏伊洛(孩子的名字)的战争”他说:“你在博客上弄一张那两名人和孩子的小照片,就有律师来找你麻烦……”      乱糟糟的现实却不能阻止这孩子照片的生财之链的壮大,意大利名利场杂志购买了这张照片在意大利的独家发布权,在澳大利亚,获得此权利的是new idea杂志。     没有几个大师的作品能够以千万美金的价格成交,我看这位摄影师还是一直隐姓埋名为好,免得被同行的口水淹没,当然,我们也不能酸葡萄说些酸溜溜的话,因为事实是严肃新闻摄影早就不是主流,全世界热卖的都是明星名人照。   更多详细信息请见“http://www.pdnonline.com/pdn/newswire/articl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002649835”而这一次pdn的报道破天荒没有配照片,是啊,千万美金版权的照片,哪敢随便登,愿意目睹珍贵照片的人可以上 people的官方网站http://people.aol.com 以及hello的网站http://www.hellomagazine.co.uk/,在这里我也就不侵权了。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