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任悦,当然你也可以叫我逆光。但是千万别叫“任老师”,虽然我的确是一个老师。
别把这个博客当作教室,虽然1416在现实中的确是一个教室,它是我大学上第一堂摄影课的教室名称。
这是大家一起探讨摄影问题的地方,我希望能够让自己一直保持上第一堂摄影课时睁眼看摄影的感觉。
我有一只大大的哈士奇狗狗,每天早上5点钟趁周围邻居还在睡觉的时候出去散步,因此,我的blog的发布时间是每天清晨7点到8点左右,呵呵,真是 超级勤奋。
我是任悦,当然你也可以叫我逆光。但是千万别叫“任老师”,虽然我的确是一个老师。
别把这个博客当作教室,虽然1416在现实中的确是一个教室,它是我大学上第一堂摄影课的教室名称。
这是大家一起探讨摄影问题的地方,我希望能够让自己一直保持上第一堂摄影课时睁眼看摄影的感觉。
我有一只大大的哈士奇狗狗,每天早上5点钟趁周围邻居还在睡觉的时候出去散步,因此,我的blog的发布时间是每天清晨7点到8点左右,呵呵,真是 超级勤奋。
讀你的文章,獲益甚多,衷心感謝你的努力去經營一個如此實用的網站,新年快樂,願你這年及之後的日子都生活愉快。
谢谢你,新年快乐!
是台湾人吗?
想详细了解西班牙摄影节情况
喜欢这里。看到有趣的,也看到共鸣的。谢谢。
如果不小心看到无法共鸣的,也欢迎吐槽 [:^^3:]
吐槽被粉丝追打怎么破?//admin又一次路过… [:Bow:]
嗨!逆光你好!今天第一次去上研究生新闻摄影课,好开心!期待下周再见!
哈哈,今天我是晒家底儿大行动,一年就一回。这个教室和那个教室都热烈欢迎你哈。 [:Yeah:]
Hi 我是北外国新的同学,下学期想去旁听课,如果你是人大本校的同学,可以和我分享下课程安排吗,我的邮箱sophyhui@yeah.net。多谢啦。
上一条是回复@orangepku 哒(好像艾特不上==)。任悦老湿如果看到提示也求回复吖,非常想去听您的课,离得也不远哈哈。
信息和风格都很喜欢
[:Yeah:]
逆光您好,最近老师布置了一项摄影作业。模仿大师作品,自己也去拍一张,感觉好难完成,求指导,多谢!
啊,难道我开了一个栏目叫做:我爱问逆光?
我认为老师留这个作业是为了让你更多了解摄影大师,而不仅仅是模仿。请翻开《世界摄影史》(内奥米•罗森布拉姆),从头看一遍,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家伙,看看他怎么拍照,有什么风格,然后再模仿之。
一般来说,straight photography流派比较好模仿,静物居多,街头摄影你动用的人力成本就比较高,可能最容易模仿的是martin parr 吧,但你要有一支环形闪光灯~~
微信帐号1416教室我怎么一直搜索不到.是不是字母帐号呢?可否弄个二维码放上来.
不许偷懒~~
确实收索不到
哭···忘了是公众账号···后来者记得要搜索公众账号啊
[:^^2:]
第一次看你文字,这次我不刷存在感,我想问哈有意思的书
这次我不刷存在感,来问哈有哪些有意思的书
一般中医都木有隔空问诊一说。你身边有什么书?就抓起来看吧。 [:Yeah:]
逆光你好。
我是一名常驻在非洲的摄影爱好者。非常喜欢1416教室。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摄影世界。
如果你有什么和非洲有关的想法或者项目,我非常愿意参与帮忙。
哈,好啊。也欢迎follow我们的instagram,账号是ofpix,里面时不时的也会发起一些活动。
为了follow你们创建一个instagram吧
逆光
你好,请问你今年在RUC还开设了摄影课吗?外校学生是否可以旁听?谢谢:)
RUC 每年都有课,这个学期的课程已经基本结束了。下学期来吧,可以旁听。
任悦老师,您好,我想请问您,多媒体报道我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传统新闻报道作品融合多种媒体,并在可视化平台上展示,以达到更好的转播效果吗?其是传统印刷媒体与新媒体共存共荣的一项举措?是为挽救传统媒体的消亡?那多媒体作品有具体的分类吗?摄影是否作品中必不可少?还是只要达到宣传效果,也可以制作一个网页加点图形文字,运用交互手段达到宣传效果就行?那么荷赛新闻比赛中,多媒体类奖项要求必须包含静态摄影作品,那么多媒体报道的作品是否依赖以新闻摄影?其还遵守摄影的基本原则?
1,从最后一个问题回答起来吧,荷赛的多媒体评选是一个实验性的项目,这两年一直在改进。包含静态摄影作品的需要恐怕也是因为这个比赛的传统是基于新闻摄影的。我觉得你的提问是想了解摄影在多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自己感到,静态的视觉报道仍然需要,并且传统的一些新闻摄影理念在其中也有延续,但是它更多会和其他媒介共同作用,以及融合,并非那么界限分明。
2,多媒体报道的定义,我觉得你的描述是可以的,事实上,因为处于行业的变革,对此也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义,实践也在不断摸索前进,发展变化,比如,2006年左右,媒体更多是把静态和动态混在一个播放文件里,并且基于摄影部们来制作。但是现在逐渐已经分开,形成单独的视频制作和静态的照片采集,各司其职的分工。
3,纽约时报的一些尝试正在为媒体探路,比如通过网页的自动响应,让观看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顺畅的阅读文字,视频,照片。这是当下的一种多媒体报道发展的趋势。
老师,您好,针对您第一个回答,我想请教您。那么是否转向多媒体报道是传统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多媒体报道中摄影、摄像、剪辑、网页等技术同等重要,荷赛和VII图片社以及mediastorm网站的多媒体作品,在我看来都比较注重静态摄影图片的运用。所以有些作品注重图片,有些注重视频,有些注重交互,只要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就行?
针对您的第二个回答,我请教您一下三点:1形成单独的视频制作和图片采集,各司其职的分工,那其不是又变成有人负责摄像,有人负责拍图片,最后再由剪辑师进行剪辑?那这些是报社新闻摄影记者的新转型吗,意思是一个摄影记者不但要会拍还要会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编?还是说报社重新组成一个团队,招纳各类型人才?感觉和电视采编人员的工作类似了?
2.这里的多媒体报道是只针对传统印刷媒体的网络媒介融合变革?
呵呵,不能回答你了。问题太大。因为里面涉及到:新闻摄影本身的产业转型,摄影师个体的转型,媒体本身的转型,这几个逻辑在你的提问里交织在一起就麻烦了。
我觉得呢,你如果想要知道摄影记者面对新媒体怎么转型,不应该在我这儿找答案,应该先到媒体里探访一下。看看变化有无发生,记者都怎么变。如果没有变化,那就问一下为什么没有变化。关于具体业务的问题这样来观察最清晰了。
教室之前的文章供你参考:
后工业时代新闻实践中的视觉报道:http://1416.me/15452.html
继续活着,摄影记者的数字化生存:http://1416.me/15401.html
骑手背后:纽约时报多媒体报道The Jockey的制作:http://1416.me/15437.html
今番宿题遭遇滑铁卢,来这里散心:)
今日总结是:
摄影最终需要的是一种感情。有时候过于执迷于场景,却忽略了生活中打动人的是什么。摄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操纵机械的过程。
就像看一座城市,你爱她,她就会很美,你淡漠,她就黯然。
以上:)
楼上,经你提醒,我觉得about这里完全可以开发成散心后花园。
其实,照你所说的,把“摄影”两字换做其他也成立,但问题就是,现如今谈“感情”真真是太奢侈了。那一座座城,你会爱她吗?
负能量满满~~~ [:^^3:]
楼上专注吐槽好多年哎哟!心塞
楼上专注吐槽好多年哎哟!心塞@_@就像课上曾经说到Philip-Lorca diCorcia,展示的是他用黑暗中的闪光灯抓拍路人的照片,虽然实验性的风格、大片的即视感让照片颇抓人,我倒是更喜欢他拍摄的那一组洛杉矶男妓的照片,甚至还残忍地标上了价格,一度想印成明信片自藏。感情在摄影师身上,大概是这样子吧。
恩?。。原来是内部滴同学。 [:^^2:]
唉,让你失望了 [:Automan:]
为毛失望?不明白。。。
任老师,您好,最近在准备新锐的影赛,现整理照片一辑,求定位,谢谢!
http://www2.xitek.com/topic2014/xinrui2014/article.php?id=2857&ds=7
附注:投稿前没有弄清楚导师制是什么回事,于是蒙了一个。
问题已在邮件里解答~ [:Yeah:]
任老师,您好!QQ邮箱收不到回信啊。我可否用另一个邮箱与您交流,sam.1982.00@hotmail.com
任悦老师,在你的网站程序中安装上Remove Google Fonts References这个插件就不慢了。
Thanks 🙂 已安装~ [:Yeah:]
试一试看是不是飞——快——》 [:Yeah:]
在这学期课表上看到任悦这个名字~喜欢这个部落格还有这些照片,期待周三在逸夫楼见到你XD
嘿嘿,欢迎来到1416教室~~
您好,任老师,看了您发的最新文章《新闻照片何以成为证据?》很受益,可以转载到我们的网站上吗?
你是?如果是个人博客当然可以。但如果是媒体,还请先联系原作者授权
哦,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您,不是个人博客,是媒体。
任老师,我是一名年轻人,常来1416逛逛,很谢谢老师的分享。
我拍了一些照片,题材是关于LGBTQ的,想开始做一些投稿,望老师指点。
http://www.chenqiu.me
这个角落好特别,仿佛在喧嚣中发现一个安静的小区,居民安闲,园区静好,想说的东西和说出的东西距离很近。奇怪的吸引力。
俺是80年代的红砖小楼,有点儿旧了,但是这个居民区的特点除了安静,还有就是相当有邻里的气息。。。欢迎你来!
Mike说得多。。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读到《旅行的艺术》中介绍Hopper Edward的画,当时的一个想法“这就是摄影的油画版啊”,百度Edward时发现了1416教室,惊异于还有博客存活,而且是高质量的博客,不知道有无微信公众号或LOFTER/Instagram?
欢迎到访,原来百度也能百度出教室,既然你也用instagram想多了解Hopper可以用一下google。微信公号倒是有一个:renyue1416,不过,还是常常来这里吧,要不,俺也不能一直悄悄地存活着。
谢谢任大大~希望继续更新,每次都能够在1416里面找到新世界的希望~所以请继续update~,有木有微信平台什么的,很想关注下~耶,明年大庆打算怎么大庆~是线下聚会么(想到酱紫突然好兴奋),哈哈,我这里坐标苏州,外面阳光正好,微风拂晓,希望之光蔓延。嘻嘻(不知不觉貌似都关注了3-4年了~耶,继续上班去),任大大加油!
苏州哈,前年我还在那儿住过半学期,很喜欢苏州,当时一个人都不认识,早知道当年就在苏州开网友见面会了。呵呵。也许明年不留神儿,大庆就过去聊,经常这样。。。
今天搜索SVA 书单意外看到这里的,感觉像发现了一片宝地似的。虽然“任老师”的更新速度已经几乎静止了。。但是还是让我觉得十分珍贵。。。
呜呜,你用了‘静止’这个词儿,其实是蜗牛一样前进,还是一步步前进滴。。。
老湿啊,网站有个bug,搜索的时候,点第二页总是会蹦到博客的第二页而非搜索这个关键词的第二页。不知道您知道不?
呜呜呜,我知道的。。。所以,我每次都是自己在后台搜索。。。
哈哈哈哈哈,逼急了倒是可以去google限定网址搜,不过还是早点解决好啊~
看完了1416教室的全部文章,好感动哇~也许曾经在哪场影展上遇见妳,之后能遇见的话,希望有缘当面道谢,谢谢妳带来的共鸣与感动~
By the way,真心感觉Thomas Dworzak是一位灰常有趣的蜀黍哇~玛家最有趣的蜀黍应该是他与Martin Parr了吧~
嘿嘿,都看完了用了多久哇。谢谢你的到访。不管怎样,我们已经在这里遇见了。这里的文章都不是应景之作,所以,这种遇见还是蛮开心的。
我觉得吧,马家大叔都挺可爱的,没事儿拎出来一个凑近看看,都浑身是戏。别当大师看,否则就都不有趣了。
半夜翻到老师的博客,感到一种学摄影以来难得有的动容(上次是深入了解王文澜的作品,嘿嘿)最近拍东西好像有点找不到重点甚至随波逐流?没灵感 没灵感 没灵感 每次出去都觉得自己在瞎跑 一星期拍出来一张片子 有点儿浮躁啊。新闻摄影结课以来感觉吸收东西少了反而有点不适应 以后要常来1416看看啦?
灵感是自然冒出来的,求之不得。求之不得的时候就放下呗。课程结束了,摄影交流木有结束。话说真开心在这儿见到你,尽管我自己最近似乎有些懒惰。。。羞愧中,去面壁了。
还是想称呼您为任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新闻摄影新人。目前已经工作6年,也在主流媒体发布过不少的图片稿件,但总是感觉自己的图片缺少很多的内容。看了您的很多文章,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小学生面对博士生导师一样,自己需要面对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这些,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去学习,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问题已经邮件解答。多看书,总是没错的。
师姐好,我叫刘皓,也是人大的学生,我是人大商学院的。由于对摄影的狂热喜好和执着追求,希望能够加入您著名的1416团队,希望能够为我所热爱的摄影和生活添姿增彩。我的电话&微信:18201688790
俺没有队伍,每个人自己都是自己的领队。既然狂热就快点儿跑哇。
逆光老师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哈哈,欢迎呀!那啥不早就认识了嘛,干嘛这么客气。
逆光大大,1416课室有rss订阅源吗?
不好意思打扰了,自己找到源了,这博客真棒
24
在此地收获了许多感悟与知识,感谢您~
任老师您好,很多摄影大师都喜欢自拍,我在8-16岁之间不愿意别人拍自己,也不愿意自己拍摄自己。您喜欢拍自己嘛?是否珍视别人拍摄的自己的照片呢?我挺好奇别人在看照片里的自己(指肖像)的感受(*^__^*)
我肯定说不上喜欢拍自己,但我对拍照还是比较抗拒的,这大概是对摄影的过于了解?或者就是自我认知还没有达到认同。哈哈。
刚上完影像技术课就发现宝藏博客,谢谢逆光!
哈哈,还能找到这儿来。欢迎~
今天找不到拍摄灵感,我从这里的第一条留言一直翻到最后一个,这种感觉挺有意思!
等待新文章出现!没有的话..没有的话我再翻翻前面的…
还有这种操作。啊!新的文章在哪里?
逆光你好,我是初入新闻行业的一个摄影记者,想问一下您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摄影记者,这里的好指的是真的可以心手眼都能做的快准好的那种,可能我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儿笼统有点儿大了,但我就是个新手也问不出很高级的问题了,想听您尽量说说,我很想听听,谢谢啦!
因为是个新手,我建议你需要先找到自己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然后或许才能逐渐接近“好”,因为“好”本身就是一个变动的标准,不可笼统概述。
老师您好 前天刚好有在翻您编著的《图片编辑手册》 今天在知乎查资料的时候就很巧的跳到您的网站了 特意过来留言
欢迎到访!因为时常宕机,这里已经来客渐渐稀少,新朋友不多啦。
逆光老师好。我是在之前钟学者讲座中给学生推荐您的奇遇阅览室,很赞,来这光顾就像遇见一本本摄影书,饱览一段段好奇的故事,摄影如奇遇啊
好久不见温文尔雅的老钟了。我也在这里写的少了。
昨天看书提到,罗兰巴尔特(也就是摄影如奇遇这句话的始作俑者)非常喜欢用“奇遇”(也可以翻译成历险)一词,用以表达“思想实验”的不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是照片的一种特质,读摄影书也是一种不循规蹈矩的阅读……哈哈,说跑题儿了,反正就是,希望以后的写作能够继续吧。欢迎你的到访以及感谢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