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中:Susan Meiselas

我曾和一些人说过,一个摄影师一辈子可能只能操作一部纪实摄影作品,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因为你必须和你的被摄对象在一起,生活中增加了各种各样新的关系,更加沉重的是,似乎没有一部纪实摄影作品会有正式的终结。但是昨天去ICP看了Susan Meiselas的个展,我想,我应该改变我的看法,或者说,苏珊是例外的。

Susan Meiselas. CARNIVAL STRIPPERS. Farrar, Straus, Giroux, NY 1976.

这个名为In History的展览,是Susan Meiselas的个人回顾展,涵盖了她的三部作品,《嘉年华上的脱衣舞女》(Carnival Strippers ,1972–76)《尼加拉瓜》(Nicaragua ,1978–present)《库尔德斯坦人》(Kurdistan 1991–present)

我花了两个小时呆在ICP地下一层的这个展厅,这个女性摄影师和她所做的一切,令我由衷地敬佩。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当我们试图让纪实摄影艺术化,或者强调其个人化,甚至必须用眼花缭乱的所谓多媒体才能让纪实摄影工作重新振作起来,大家都应该仔细审视Susan Meiselas的工作,她对摄影中“纪实”精神的阐释和拓展,让我体内很多似乎已经沉寂的细胞重新变得活跃,在参观整个展览过程中,不断有这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对的,就应该这么做。”

《嘉年华上的脱衣舞女》是苏珊的早期作品,她混迹于脱衣舞女中,拍到了她们真实甚至是非常私密的生活,这是很多摄影师开始纪实项目时候惯常切入的选题,以及采取的报道方式,但是苏珊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她在拍摄的过程同时展开录音采访,对脱衣舞女、她们的男朋友,老板娘等等展开访谈,作品展览的时候,现场的背景音就是这些人说话的声音,而她的这本画册,里面的文字也是这些访谈的文字整理。我在现场看到了苏珊录音用的磁带——你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就已经开始做当下时髦的有声摄影作品了。

《尼加拉瓜》是她加入马格南之后的作品,应该是她的成名作,作为一个战地摄影师,她报道了尼加拉瓜的内乱和冲突。你会看到,这部作品的开始时间是1978,但是仍然没有结束,因为就在最近,她和另一位纪录片导演重返了尼加拉瓜,她拿着自己的画册,四处寻访当年自己照片中的人物,在展览现场就有她随身携带的那本画册,每一个找到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影像旁边签名,画册的页面上布满了蜘蛛网般的各式笔迹。这部名为《Pictures from a Revolution》的纪录片今年刚刚发行。此外,在2004年,她还发起了一个重构历史的活动,把自己当年拍到的作品做成大幅的半透明的海报悬挂在城市各处,历史与现在叠加。看到照片中战火纷飞的景象,街头的人们驻足,沉思,它们似乎真的将人们带回了历史。

重构历史项目的现场照片

苏珊最伟大的作品应该是,《库尔德斯坦人》(Kurdistan 1991–present),在报道伊拉克库尔德斯坦人所遭遇的种族清洗的故事时,她萌生了新的想法,如果影像能够作为一种证据,它是否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见证。她不断从各处收集人们的家庭肖像、老照片,建立了一个在线的网站(www.akaKurdistan.com),网站至今仍然在运转。她同时出版了Kurdistan: In the Shadow of History这本画册。在展览现场,苏珊收集的原始照片与她拍摄的屠杀现场的照片混杂在一起,一部由三个大屏幕投影出来的多媒体短片,讲述了这个项目的由来。策展人说,这个项目在摄影、记忆、过往、历史之间建立起了联系。这同时也是苏珊个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从此开始,她从一个摄影师转变为一个对老照片和历史影像充满兴趣的策展人,不断探讨这些照片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整个展览的照片以及对苏珊的文字采访都已经结集出版,书名就叫做《in history》。

在深夜完成这篇博客的写作,我觉得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我是一个很没有历史感的人。但是苏珊让我更为真切地触摸到纪实摄影的精神,我的老师曾经教过我,你要站在当下,拍一部给几十年后的人们看的作品。而与此同时苏珊又告诉我,你还可以站在几十年后,用你的作品连接现在与过往。这正是纪实摄影作品的力量,也或许是它永远无法结束的一个原因。

延伸阅读:孙惊涛的《苏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中美洲及其人权》(很重要的文章,惊涛老师真不该停下来)

Comments (13) Write a comment

  1. 看了感慨良多阿~~~~~

    也许是丧失才倍觉得应该唤醒~~~~好多人都中途下车了~~
    没有比信念丧失更可怕的了~~~ [:Cry:]

    Reply

  2. 只要是flickr的照片,我这都显示得好慢啊,不晓得其它同学是不是也这样?看不了图片。 [:Cry:]

    Reply

  3. 对纪实摄影的探索,孤独与反思伴随始终,对外界的纪录,也是自我发现的旅程。“穿越历史的迷雾,我们仍需夹衣前行”(《他乡之税》)。

    Reply

  4. 不断有这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对的,就应该这么做。”“我的老师曾经教过我,你要站在当下,拍一部给几十年后的人们看的作品。”

    逆光准备拍什么?老看你讲他人不讲自己。

    Reply

  5. “当我们试图让纪实摄影艺术化,或者强调其个人化…才能让纪实摄影工作重新振作起来”,想想真是很无奈,再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诸多客观理由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像苏珊、像老纳等等这些大师们内心那种超乎寻常的坚韧和执着,或者说是中国人所讲的那种深沉博大的悲悯情怀。我等普通之人,往往小我战胜大我,更谈不上无我之境了。
    今天下午,我没事翻看去年从马格南上下载的布列松的片子,与最近任老师介绍的一些新星摄影师相比,老布如放在今天,乍一看真是太普通了,如白水一般,更谈不上个性和艺术化了。但是,看老布的作品,浮躁的心情很容易静下来,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太多的身边普通细节往往视而不见,伸长了脖子去寻找别处的惊奇。
    一直在琢磨布列松的作品到底在什么地方看起来极其寻常,而又不同寻常。实际上关于老布的解读,各种观点数不胜数,但我觉得马克吕布的一段话,说得最到位:
    “布列松曾说过,许多精彩的名言。但他从来不谈他最根本、情感的动机。他的全部作品,没有任何其它摄影家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他比别人多的不是几张,而是比别人多十倍、二十倍。从20岁开始,他就有一股冲劲,天天一大早出门,逛巴黎或去加尔各答或有任何有新鲜事情发生的地方;去看学生示威、菜农罢工、画展揭幕、工会聚会或到一个画家朋友家去,一边讨论绘画,一边为画家拍照,没有偷过半天闲。在谈摄影时,他很明确的说过他给自己的纪律,他有名的‘几何’说,曾是他一片文章的题目《不是几何学家,无权进来》。但是如果只有这个形式,布列松的作品会很空洞。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使他的作品丰富、博大——他却从来不谈这种热情,只有他一个人的作品,能称得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正因为他从未想过作见证。”
    这才是真正的布列松,“他从未想过作见证”,说得太好了,正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
    很久没说话了,今天哈了点酒,又说多了,呵呵
    任老师,他乡多保重:)

    Reply

  6. Pingback: 1416教室 » 从某处来,但无处可去

  7. Pingback: 从某处来,但无处可去: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 - 格调

  8.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拯救记忆

  9.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重访历史

  10. Pingback: 歪批荷赛:有九万八千张照片没得奖 | 1416 教室

Leave a Reply to 曾在北京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