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40个字:NO.1 《当我们宣称在观看照片》

“超过140个字”是一个反微博体栏目。没有任何主题限制,就是要求作者写很多字儿。

本栏目的文章都是读者来稿,下面就是这个栏目的NO.1号文章:

《当我们宣称在观看照片》

作者:程新皓

一旦照片不再对应现实,不再拥有作者的意图,所有的猜测都是这张架空照片的合理诠释,都是它的真相。用艾柯的话说,所有的猜测者都成为了这张照片文本的“模范读者”

照片作者Lee Miller. 笔者翻拍自[英]格里·巴杰 《摄影的精神》(中文版),p.97,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前段时间在网上做过一个小测试,贴出一张倚在沙发上的女士的照片,并让观看者猜测该女士的身份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其实,这张照片是美国摄影师Lee Miller在1944年在德国莱比锡拍摄的照片。根据图片说明,画面中的女士被认为是当时莱比锡市长的女儿,为了不被苏联人逮捕,服毒自尽。而以下是网友的部分猜测:

老刘忙:战争,救护人员,累了,小歇。

wkd15jordan:战争,压力,女人,寂寞,在那个…

莫少:战争,救护人员,贫穷,饥饿,缺物资,彼备,冷,绝望,死亡

蓝翎:是南丁格尔吗?战地女神的倦怠

沈醉:希特勒的老婆啊?在地洞里面吃了一点点氰化物?啊,不好意思,把十字看成卐字了。拍护士题材片子的间隙?

速忠伟:集中营刚解救出的女人

十一映画:病号,感冒了,给穿了军大衣御寒,这姐们儿还有点胃疼

myerhu:不属于她的军医大衣,德国二战,死掉的女人。抑或是在法国的纳粹支持者?

PARK:同上,哈哈。没准还是某个影片花絮什么的。

DARKWOOD:安眠药与泻药不能一起吃。。。

无糖里脊:整体的时代感应当是二战时期。女子的姿态和表情并不安详,要么是劳累到不自觉的睡着要么就是昏迷或者已经死亡,才会有这种张口后仰的姿态。根据大衣和袖章判断,不是平民,很像军中医护人员。袖章上的文字和字体更像当时的德国。还有细节很有意思,沙发靠背上脱离的扣子,和扶手上的起皮。这个环境一段时间没有人居住,拍摄照片的地点是在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战争的地方,巷战,轰炸,占领区,等等。如果是摆拍,以上全部推翻。不过看照片的光影,更像现场的黑白胶片拍摄,摆拍的刻意性不是很大。

靡靡非柒:如果是休息这种姿势很不舒服,仰头拉伸脖子,嘴巴眼镜微张,实验下感觉是种思维呆滞的状态,环境破旧像是德国战争的环境,但是身上没有伤口,如果是服毒谋杀之类就不会有照片了,双手放在胃部也没用力,大概是受到什么精神上伤害了,比如亲人在医院死去,医生把自己的衣服给家属披上之类。

嘉武:对历史白痴,只能读出这是旧时一休憩外国女子, 画面构成对比有变化,光线过度有层次,形象刻画细腻。

吕力NEF力叔:战争的医疗人员。想到四横遍野。压力颇大

amzhou:看上去像医务人员,看上去不像在医院里,看上去很疲惫。

望穿三峡:我感觉是一个女人,死了

羊大为美:这个,不会是慰安妇吧……或者是《西西里的美丽》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那类型角色?看环境像是被轰过,可能是医护人员,军官们还在看沙盘戳地图,她抽空睡一会儿。

shone:这个确实像是二战时期,而且无糖里脊说得有理。但我以为,按下快门毕竟是一瞬间的事,这个表情有可能是过渡性的,就像我们平时连拍会拍到一些没有想象过的表情一样。我觉得,反倒是她倒卧的方式传达出了一些信息,应该处于极度的疲劳或痛苦中。精神上的失控应该会颓然一些,我认为不该是这个躺姿,大概是疲劳过渡的昏阙吧,又或者是药物作用下的痛苦。

唐城:我感觉是睡觉。

amcandmus:死掉的女纳粹

伯纳丽:死了

afterimage:某某品牌,最新时尚大片!讲述了一个女军医吸毒过量,死在沙发上,身上穿着这个品牌的大衣,表现了这个品牌有致命的吸引力!

sophieinhd:为什么我想到了居里夫人 = =

莫非:我觉得这个像二战时期照片,她的袖套说明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后面的沙发这么大但是又有破洞,可能是苏联,她的表情也不知道算不算痛苦,或者是在胃痛,或者是要生小孩了。照片有可能想说的是她自己也救不了自己。

猜测是五花八门的。从护士到演员,从小憩到死亡。其中有的猜测很接近“事实”,有的猜测则离题千里。当然,最后我们被图片说明告知,这是一位二战中自杀的德国女士,身份是莱比锡市长的女儿。——然而,这很可能也是假的。很快,就有网友在留言中指出:“这张照片里的,并不是市长Alfred Freyberg的女儿,而片子全景里,的另外几个死者是有枪伤,并不是服毒而死。Alfred Freyberg并未被拍到,描述乃Miller的失误。”至此,这张照片似乎再也无法成为一种确证,甚至连证言般的图片说明都变成了说谎者。“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确乎是我们在后现代的语境之下必须面对的问题。

此时,我们不妨来做个假设——这是一张凭空出现的照片,这张照片没有作者,它的背后没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历史,它仅仅是一张二维的图像。带着这个假设来看,之前对这张照片的各种猜测又是什么样的呢?

“护士”——为什么不呢?她穿的大衣上,带着印有红十字的袖章。

“集中营刚解救出的女人”——为什么不呢?她神情憔悴,又穿着一件似乎不属于她的军大衣。

“女纳粹”——为什么不呢?她的面部有着日耳曼人的特征。

“演员”——为什么不呢?这当然可能是一个二战电影的片场。

“小憩”——为什么不呢?她闭着眼睛,双唇微启,脸上带着明显的倦怠。

“死亡”——为什么不呢?她的双手好像因为痛苦而扭曲,而脸上的表情中也隐隐透出不详。

……

在这个假设之下,所有的猜测似乎都是合理而自洽的了。而其实,对这张照片的解读远远不止这些。画面中的人可以是任何人,事情可以是任何事情,不必合理,不必自洽,一旦照片不再对应现实,不再拥有作者的意图,所有的猜测都是这张架空照片的合理诠释,都是它的真相。用艾柯的话说,所有的猜测者都成为了这张照片文本的“模范读者”。

然而,一张照片必然对应着某个逝去的时间(先撇开数码影像不谈),同时也必然存在一个潜在的作者。我们在谈论和解读一张照片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触及照片背后的历史,也不可避免的会触及照片创造者的意图。再回头来看那些对照片的猜测。虽然猜测五花八门,但其中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对历史背景的判定:这应该是二战时代,或者是在虚构二战时代。在照片中,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也同样存在于我们之前构建起的经验之中,于是我们便能据此对照片背后的历史进行判断。比如服装的样式,比如衣服的袖标,袖标上的文字,比如人物的发式,比如人物的表情,比如人物的姿态,比如漂浮的烟雾,比如脱落的纽扣,甚至包括这张照片的材质和样式,作者拍摄的视角与构图,也能与我们经验中的与某段历史相关的照片类型对应上。而照片中某些风格的存在,甚至能引导我们将之归于某个特定作者的名下。

但我们经验中的符号又并非完全共享,所以,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照片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猜测。对那段历史了解较深的人,能够解读出更多的细节,而这时对照片的猜测就已经非常接近“事实”:

无糖里脊:整体的时代感应当是二战时期。女子的姿态和表情并不安详,要么是劳累到不自觉的睡着要么就是昏迷或者已经死亡,才会有这种张口后仰的姿态。根据大衣和袖章判断,不是平民,很像军中医护人员。袖章上的文字和字体更像当时的德国。还有细节很有意思,沙发靠背上脱离的扣子,和扶手上的起皮。这个环境一段时间没有人居住,拍摄照片的地点是在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战争的地方,巷战, 轰炸,占领区,等等。如果是摆拍,以上全部推翻。不过看照片的光影,更像现场的黑白胶片拍摄,摆拍的刻意性不是很大。

而这并非意味着那些看似粗浅的解读不具备合理性。事实上,如果本身不存在逻辑矛盾,每个人的解读在他们自己所知的范围内都是自洽的。导致人们认为解读存在正与误的关键,仅仅在于人们对照片存在作者、照片背后存在历史的确信。

由此观之,在观看照片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面对照片本身。观看者所面对的,是一个三重文本:照片的图像文本本身;我们对于照片背后那个逝去瞬间所依附的历史的想象;我们对照片作者拍摄意图的想象。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面对的照片更像是一张上文所述的“架空的照片”(除非我们实际见证了照片的拍摄,经历了照片产生的那段历史,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同样也无法完整的了解被拍摄的事件的所有细节,无法完整的了解作者的所有想法,于是同样的困境依然存在)。观者所看到的历史,是基于观者个人经验所构建的历史。此时,照片不再能被简单的当做能指,照片背后的历史也不再能被简单的当做所指。那种不考虑观看人个人经验的对照片的符号学解读是不能成立的。由于观看者的个人经验在观看照片的过程中必然在场,对照片的解读更接近一种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现象学研究。在观看的过程中,同样的照片对不同的人将产生不同的意义,观看者的经验,包括对照片的历史和对作者的认识与想象,甚至包括观看的场地,当时听到的声响,包括观看的过程本身,都在参与这种意义的构建。而这样的意义,也是不可公度的。如巴特所言,每个人的死去都伴随着与他相关的照片的意义的死去。从此,照片不再是这张照片。

但还是让我们回到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对于我的意义何在?我看到一位女士,她斜倚在沙发上。沙发上有一个脱落的纽扣,被一根线悬在半空。旁边的扶手起了皮,空气中弥散着烟雾。我被告知这位女士已经死亡(而且是服毒而死),但她又是如此真实,似乎只是仅仅睡去了一般。如睡去般的死亡。这是一种微妙的状态,就像是薛定谔的猫一般,生与死的叠加,睡去的死者好似要在下一秒钟睁开眼睛来。作者无疑是在场的,我在观看着她的观看。我在如她一般在观看着这位如生的死者,观看着这轻细的浮尘,观看着沙发脱落的纽扣。安全的,在六十多年之后,观看着。图像、我经验中的历史、我想像中的作者,照片的这三重文本构成了如此微妙的张力。于是,在电脑前的我,恍惚中进入了照片。

参与超过140个字这个栏目很简单,发来你的文章(ofpixcamp@gmail.com),与摄影有关的,无关的——你愿意和大家分享的,只有一个要求——它必须是一篇长文章,需要码上很多字儿。

Comments (11) Write a comment

  1. 作为世界的镜像,那么读解的过程就避免不了需要对这个世界本身的认识。
    曾也想码过一篇借助于shore的the red bull那张照片讨论这种架空的感觉的多与少,对于大众认识景观摄影的文字。不过deab的实验更有意思。

    Reply

  2. 哎呀……从来都是如此……如果你真打算拿照片说事的时候,往往就发现没法说了……照片就是这么回事……注定是片面的肤浅的

    Reply

  3. 这个评论太虚无了。

    照片怎么就片面肤浅了呢?所有的么?

    就这篇文章里的这张照片来说,我觉得它很神秘,所以才能引发诸多联想,它和现实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得它可以让人凝视许久。

    哎呀……从来都是如此……如果你真打算拿文字说事的时候,往往就发现没法说了……文字就是这么回事……注定是片面的肤浅的

    Reply

    • 嗯,照片这件事就是那句话:“你懂的”。
      有认同感的观众,无需解释,一看就懂。
      没有认同感的观众,你对他解释再多也没用。

      照片决不能完整地反映现实,照片只反映了被摄物体所有特性中经过选择的一个方面。——弗拉基米尔.尼尔逊

      我不是在抬杠。我是在强调某些方面。

      相对于文字与照片的问题,我能想象到的就是,照片比文字直白,直接作用于大脑。文字需要大脑转译。照片(传统意义上的)与现实世界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你不能凭空造出一张照片来。文字呢,可塑性则大多了,有点像绘画和照片的区别。其实我说这些也不新鲜吧。更多的结论我不敢下。

      等砖来。

      Reply

      • 谈一个观点的时候要讲逻辑,为什么原因而谈,有什么目的,要说明什么问题,最忌讳的是一概而论,比如,泛泛说“摄影”;或者以二元对立的方法来比较,比如“摄影”和“绘画”比较,“摄影”和“文字”比较。这不是一个正确的论说思维,这样讲事情是根本讲不清楚的。

        你的留言是跟在这篇文章之下的,想必应该是对这篇文章有感而发。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基本上是从现象学出发,探讨阅读者和照片媒介之间所发生的各种不可测的化学反应,这是来自摄影媒介在表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一旦拍下照片就会脱离现实,但又因为摄影媒介和现实仍旧有某种锚定关系,因此又似乎存在一些可以把握的确定性,从而最终使得这个媒介和阅读者的沟通变得微妙。我想这是这篇文章所提到的一个摄影媒介的特点。在我看来,这是摄影的神秘和趣味所在,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会在这个灰色地带发生。

        至于你谈到的片面,肤浅,和表意不清,等等在任何一个媒介都可能存在,片面肤浅,曲解现实,和直白的绘画与文字,人类恐怕也生产了不少,谈论这个话题,就要看从哪个角和哪个场合来论说。比如如果探讨媒介的宣传效果,照片所做的恶事可能就比较多了。

        关于视觉和大脑之间的关系,也许你应该看看阿恩海姆的东西,比如《视觉思维》,里面讲得很清楚,视觉并非是一个纯粹的“直觉”过程——比如你所谈到的,眼睛看到照片,就会直接作用大脑会得到一个表层的形象,视觉里面也包含着很多“知觉”过程(也许就是你说的转译),我们在观看的时候里面也包含着辨认和思考,即使看照片也是如此。
        只不过,因为人们的视觉素养不同,视觉文化的习俗不同,这种视觉思维也因人而异,但仍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摄影=表面观看。

        Reply

        • 首先,感谢任老师的回复。
          然后,说正题。
          关于这篇文章,我的看法呢,首先我觉得他态度很严肃,这值得肯定。其次我觉得他的阐述很罗嗦,这是我的个人感受,我读起来感觉无趣。请原谅我的直截了当。
          我第一次留言很短,几句话,表达了一点感慨,其内容与这篇文章的作者想说的很接近,我并未否定什么。当然我敲的字少,难免让人误会。
          看到你的留言之后,就多敲一些字,阐述了一下我的看法。

          关于你最近的回复,我的看法如下:
          1.我并不认为我不讲逻辑,当然的确,我分两次敲了一些字,有一点跳跃。在看过你的回复之后,我依然没有感觉到我自己敲的那些字有什么问题。
          2.我之前并未把摄影和其他表达形式联系对比,是你先对比的,你提到的是文字……之后我才对此回应,但我的确无法下太多结论。
          3.所谓发言前提,基本上是针对这篇文章所提到的,传统意义的照片,如作者所说的非数码照片。不过我得承认,我并未强调此事,我是给人一种在言说“泛”摄影的感觉。
          4.你认为有意思的事不代表其他人也会认为有意思。当然我并未否定你的第二段陈述。
          5.关于你的第三段陈述,我认为你把这事说绝对了,我对你的这种不屑态度并不意外,我不认为所有媒介特点都一致。
          6.关于你的第四段话,我没明白你想说什么,仅仅是向我推荐一本书吗?谢谢,有时间的话我会试读。
          7.关于你的最后一段话,这里有我的不解:照相机拍到的难道不是事物的表面吗?观众怎么看那是观众的事,事实上从科学角度讲,所有照片,不管我们常说的好照片还是坏照片,都是一样的照片,拍到都是事物的表面,不对吗?观众看到的照片,看到的不也就是事物的表面吗?至于他有什么样的反应,那是他的事,你不能规定观众必须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解读照片吧?也许你并未了解我敲的那些字的意思。“表面观看”这样的短语我从未提及,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既有概念,也不知道是否是你给我的概括,如果是,那我想是你误读了我的意思。
          8.总体感觉,我实在不太明白你想表达什么意思?是想说我的理论水平幼稚?缺乏系统?我表达能力差?还是想说我说的是谬论?或者我说的某些具体看法有问题?我希望你能针对具体问题批评。
          9.老师的责任是不是纠正学生的所谓不正确看法?如果学生的看法和你不一致,你一定得给他掰正喽?
          10.再重复一次,我不认为我的观点和这篇文字作者的观点有多少出入,也许只是我和他的说话方式不太一致。当然我也表达了这样的讨论并不太新鲜的意思,但我不认为不新鲜就代表没意义。我相信你也对此肯定,所以才把这篇文章贴出来。
          11.字越敲越多,如有不敬,请真谅解。

          Reply

          • 若无交流的需要,而只有争论对错的愿望,那就没法讨论了。呵呵。在这里的只言片语该有多少漏洞,又该有多少是没有抓住对方的话题主旨而跑题了呢。如果我们是从这些言语出发,恐怕争论就无休无止了。

            如果我不知道你是谁,恐怕就不会出来说话。因为我知道这是tingting同学,因为私下就有交流,一起谈过摄影,所以才想着,噢?他怎么这么想,我们应该谈谈。
            不过,看样子,效果并不好。

            不说啦,见面再说吧。敲了这么多字,连一个基本的共识——要讨论什么——都不能达成。浪费这个时间干嘛呢。呵呵。

            我没有一丝觉得你不应该发言,不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的意思,这恐怕不是我的风格吧。这个世界,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我只是想和你交流一些对摄影的看法,分享我的感受,比如推荐那本书,都是我希望让你知道我所知道的更多关于视觉的事情。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如果说话双方能够看到表情,听到语气,感叹词, 恐怕交流的内容要完全不同吧。Tingting同学,我敲这些字,不是在某个教室里,不是在大学生辩论赛的赛场上,而是在家里,早晨,喝着茶,眼前还能浮现出你胖乎乎的样子,这下你该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吧。

            哼哼,你千万别长篇大论了噢,见面谈。 [:-_-b:]

  4. 补充解释一下所谓肤浅一说。

    相机拍到的只能是“表面”,所以照片中的内容只能是“肤浅”。但的确有些照片被贴上“深刻”的标签,那其实不过是观众解读的结果,事实上那已经跟照片本身关系不大。

    照片更多的是体现拍摄者的choice和selection,类似管中窥豹的过程,容易发生盲人摸象的效果,容易歧义百出,所以有时候作为“证据”的照片真是不靠谱!尽管照片本身具有和现实世界或曰真实紧密相关的属性。还记得前两年卡帕那张士兵之死被人拿出来质疑的那当事么?另外在电影Blood Simple(血迷宫)中,就有一桩代表性的案例:私人侦探使用造假照片来换取佣金……说到照片造假,便又是老话题了,再继续说下去估计肯定会有人嫌我烦。

    所以有时候用照片发言,需要一句潜台词“你懂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根本没法用照片较真,只能依赖观众对拍摄者的信任。

    就这些。等转来。

    Reply

  5. [:-_-b:] 说实话,自打昨晚敲完那么多字以后,我的心一直是七上八下的……好像我意识自己到自己做了一件过火的事似的……嗯,不知道是巴别塔的缘故还是寂寞惹的祸……好吧我就不卖乖了……回头见面的时候再聊……

    Reply

Leave a Reply to tintinwong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