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世界

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名叫《选秀以及陈词滥调词汇表》的文章,其中陈词滥调之一就是拍摄灾难之后的切尔诺贝利。灾难造就了一个荒芜之城,使得切尔诺贝利不仅成为一个灾难旅游之地,也变为无数摄影师的掘金之地,如果搜索“切尔诺贝利,纪实摄影”,你会找到一大堆照片。

不能否认摄影师们的报道之心之切,但所谓“后灾难(aftermath)报道”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一个窘境。

比如,下面这些照片,你能分辨出是由哪几个不同的摄影师,在哪些不同地点拍摄的么?

1

2

3

4

5

6

这个比较也许并不是很公平合理,它们是从作者的成组照片中抽离出来的,脱离了作者的语境,甚至脱离了文字,其意思可能仅从画面上不能准确表达。但当我手忙脚乱地给这些“灾难”和“废墟”分类,它们却眼花缭乱地混在一起没有任何差别,令我头疼和沮丧,这使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篇文章《与经济危机中的“视觉冲击力”对抗:请停止对废弃城市的猎奇》( The Case Against Economic Disaster Porn: Stop slobbering over abandoned cityscapes!)

文章的标题中用了一个‘disaster porn’的短语,它的意思要比我翻译的“视觉冲击力”厉害多了,porn指的是情色图片,是藉由让感官愉悦,从而使得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在作者看来,灾难视觉让观者感到的震撼和色情图片对读者眼球的冲击,本质上是一样的。

《停止猎奇》这篇文章主要批评了摄影师对底特律在经济危机中的萧条景象的片面观看,他们只关心废墟,对这里的人毫不关心,文章中谈到:

“照片可能会比那些深入报道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记住,它们用来给文章配图,让读者了解底特律的经济衰败。但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展示了一个静态的,毫无差别的底特律。它们可以引起关注,但引人关注只有在激发人行动起来改成错误,这个第二步的基础上,它才有效,而这些照片和来自其他城市类似的照片,它们让这个城显得已经完全无法修复。这些照片被当作艺术品,看起来似乎非常吸引人,令人震惊,却完全不能激发人们的行动。”

激发行动——作者对这些艺术家的要求太高了,在我看来,他们甚至连问题都不想提出,只是将之扔给读者,或者说,他们把自己放在了上帝的位置上,俯视芸芸众生,将一个无解的难题抛出来,然后跑掉。这样的宏大叙事,在文学创作里,有几个人敢写?摄影师怎么就这么胆大?

一位读者在文章中下面留言:

因为获得了某种准入途径而看到一些东西,我不觉得这就是其作品的成功,因为废墟的一部分力量就是来自你对废墟的发现——这些地点是被遗忘的,萦绕着死亡和贫困,谁都想偷偷看看这个可怕的地方,尤其是当人们不能进去的时候,我想会有人会付费去进去参观。

这个评论说到了点子上,这些照片的力量并非是来自作者,而是来自被摄对象,归根到底,满足的是人们的偷窥心理,也并非是美学或者报道产生的力量。

另一位媒介艺术家也写过同样的评论,他将这称为“情色灾难视觉”(Ruin Porn)

“情色灾难视觉让人在观看遗弃事物的时候获得感官的满足,展示了某种遗弃的诗意。旅游者来参观遗弃,而不是来被遗弃。这就是我们在看底特律照片的时候的感觉,一种视觉的猎奇和偷窥。但在照片之外,底特律却一直就那样被废弃在那里。”

这种观看的无动于衷,使得看这些照片和在剧院看戏一样,事实上“灾后”的场景本身也犹如好莱坞大片的现场一样夺人眼球,让摄影师难以逃出视觉惊奇,最终使得摄影师的照片只能不幸沦为千篇一律的“布景”,无论是后911,还是后切尔诺贝利,后新奥尔良,以及即将到来的后日本,恐怕都是一张照片。

观看废墟和对奇异风光的迷恋本质没有什么差别,也许你不能逃离对其的好奇,但请不要为这些照片贴上所谓“艺术”和“高尚”的标签,而且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人生道路上的年轻人,应该始终对“形式”保持某种警醒,甚至是刻意的远离,因为“感官世界”到处是陷阱。Walker Evans爷爷,60岁拿起宝丽来,并且乐呵呵地劝说年轻人不到60不要用这个玩意儿“做作品”。(兴许他这种武断是对的。)

最后公布一下上面照片的答案,这里面好几位摄影师的东西,其实语意脉络都是非常丰富的,我在这里并非批评他们,而是批评那些断章取义,并列拍十几张灾难大片的猎奇式样的观看:

1. 作者 Chris jordan 照片拍自水灾后的新奥尔良。(这位摄影师还有一系列作品,都是围绕人和自然的关系展开探索的,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2.作者 Guillaume Herbaut,照片拍自切尔诺贝利  (昨天罗宾留言说,这位摄影师十年九次探访切尔诺贝利拍照,他的作品也是一个整体)

3. 作者Robert Polidori 照片拍自切尔诺贝利

4.作者Robert Polidori 照片拍自新奥尔良

5.作者Yves Marchand and Romain Meffre ,照片拍自底特律

6.作者Donald Weber ,照片拍自日本 (这位摄影师也拍过切尔诺贝利,但是他刻意拍摄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热闹富有生气的城市,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

Comments (22) Write a comment

  1. 这篇文章值得仔细读,反复读。抛不开猎奇,就看不到废墟背后的东西。

    Reply

  2. 单纯的感官和单纯的理性都是不靠谱的。但是我认为感官是第一步,没有让人看的欲望的照片注定是一张失败的照片。

    Reply

    • 嗯,同意你的看法。不过,文章中有一句话可以回应你,如果没有第二步——也就是你拍这个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不一定是激发人的行动),那感官的这个第一步就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负面的。

      我不喜欢很多这类照片的摄影者站在上帝的角度思考,如果我们在灾难现场都卑微一些,以及面对具体问题思索,也许能够看到其他一些东西,我想这些照片也应该有让人看的欲望。

      Reply

  3. 底特律是一座鬼城。四月某日在经过这空荡荡的鬼城,心底有种恐惧,从未有过的恐惧和紧张,感觉和照片5很接近,让我想起小时候半夜跑到电影院看《半夜歌声》的情景。。。这是不是ruin porn?不能轻易下定论吧?我想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照片会读出不一样的意思。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也很值得讨论。形式是否那么可怕,以致于我们要那么警惕?如果搞摄影的或其他视觉工作的不讲形式(构图、光线、色彩等),那为什么要做摄影呢?媒体为什么要请摄影师,而不让他们的文字记者同时摄影呢?中国人总讲平衡(balance)。这个词是陈腔滥调,但有时候还真不得不想老学究那样说一句,要保持平衡啊。 [:Cry:]

    Reply

    • 较之内容,形式更容易以形式的方式复制,所以要警惕,并非是抛弃。

      Reply

  4. 这让我想起丁丁问本的一个问题:“你有多少照片普遍意义上的灾难照片?”(大概这个意思),本说:“大概80%。”。我觉得很多东西(比如切尔诺贝利),因为其特殊性,所以会蕴含有更多的意义,也更得到人们的关注,同样会有更多的摄影师去拍摄照片。然而一个事物的信息量毕竟有限,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摄影师都能拍到不同的场景,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不人道的。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允许单纯的模仿,我们仍需要那20%。只有拥有那20%的摄影师,才是好的摄影师!

    Reply

  5. 不同意。
    分类为灾难和废墟确实没啥差别,但片子本身是有差别的。
    这么偷换概念的去陈述自己的观点,不是高明的手法。
    另外,disaster porn跟porn所造成的冲击根本是两码事,
    不能因为都有了冲击就把两者混为一谈,其本质根本是不一样的。

    Reply

    • 不同意这几个字挺干脆的。呵呵。
      因为我过于贪心,每天都要写新博客。所以写这种观点评论性质的文章,肯定会有论证不严谨的地方,所以,你这样的批评的声音就非常有必要。可以校正我的偏见。

      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在一些细节的地方我的表述可能还要再斟酌。从总体意思上来看,我想谈的是,对灾后景象的观看,多少是满足了人类的偷窥心理,这种偷窥的欲望是心理和生物体层面上的,而非理性的。在从前,资源稀缺,拍摄途径和传播途径不通畅的情况下,这些照片都被我们看做是好照片。但是现在的时代已经发生改变,人们看得多了,也看得远了,类似这样的表达是否应该被称作“好照片”?借着当下的新的形势,我们应该对之有所思考。

      Reply

  6. 我很感谢大家在这个帖子下面的讨论。虽然只是写这几行字,大家一定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吧。

    我感到,这样的对话和交流,时下已经越来越少。箴言,笑话,牢骚,趣闻都太流行了,但人与人之间真正有效的交流却变得罕见,这不是我喜欢的互联网。

    Reply

  7. 其实心理和生物层面的满足也没什么不好,理性地去偷窥也不见得就高尚。

    当这种照片是稀缺资源的时候,初拿出来给大家看时,满足的一定也有偷窥心理。所以,针对于照片,我个人的理解是最好不要分析别人的片子究竟满足了身边受众什么样的心理,以及这种满足有没有理性。照片就是记录,是让人看的,不是用来分析佐证的。

    而针对于不同受众来说,这种片子看得多的人,再看到一样的片子,可能会略过不看,也有可能会考虑如何警惕这类照片所存在的形式感复制的问题。对于没看到这些片子的人,这些片子对他们依旧是稀缺资源。

    互联网就是个平台,愿意交流就有交流,各种借口就没得交流,看开啦。

    Reply

    • 这里其实主要分析的是观者(专业影像工作者)的心理,我想他们的视觉素养应该走在前面,应该具有更多的批判性思考。

      这里的理性,可以换一个更为实在的字眼就是“叙事”(当然,也并不能完全涵盖)。如果不能叙事,照片的效能就没有达到。对于一些日常的拍摄,可能会无所谓,如果事关灾难,这种无效信息的堆积,并不能解释这些可能会关心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故。摄影者则应该思考有无更好的传播方式。

      至于后面对互联网的牢骚,呵呵,我看蛮开的。但是要说的话还是要说的。嘿嘿。

      Reply

  8. 廢墟派對攝影記者說:
    你是到得比我早。
    但也離開得比我早。

    對形式保持警覺或遠離的提醒重要。

    關於這點我想到一個問題:
    如果我教攝影,我會告訴比我資淺的人(只能這麼稱呼了),
    你應該或多或少做一些攝影語言上的形式化訓練嗎?
    我不確定,不過個人覺得這應該是中級課程了。
    說不定每個攝影者都經過這個歷程。
    可確定的是如果要進到這個階段,
    則應提醒形式的侷限是要小心的。

    廢墟本身的「魔幻力」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做的人一多,
    形式化的陷阱跟風格障礙也很高。

    關於甚麼(這裡是照片,照片!!??)引發行動這個假設,
    應該是越來越被質疑了。
    我懷疑應該是認知會引發改變,不過就算這樣能否引發行動是個疑問。
    (可能造成改變的行動來自怪胎或某些頑異的生物。喔喔~)

    Reply

  9. 从一方面来说,或许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另一种沙龙了吧。
    不过,觉得还是值得去值得拍的。
    不过说实话,到了切尔诺贝利,确实发现,满足的,是自己的眼睛。。。。。 [:Orz:]

    Reply

    • 要看摄影师的目的是怎样,如果摄影师追求照片的公共价值,社会意义,可能就不能满足于一两次表面的拍摄。

      Reply

      • 赞同。就像帖子说的,摄影师不要把自己当成上帝。我觉得既然不是上帝,不如把摄影师当作拿相机的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就要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不同的摄影目的),为了获奖、个人兴趣、纯记录、信仰、公众价值……这是个人的自由。不过要警惕的的确是对作品本身的关心度远超过对所拍摄内容的关心,这种以摄影来赢取荣誉或价值的功力心应该在纪实摄影师心里戒掉(当然除非你是商业摄影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Automan:]

        Reply

    • 以前在博客里就说过啦。因为平常还要上班,大量的工作要做,这里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写作。如果再做camp活动,基本上就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点评大家的照片和个人摄影项目,非常抱歉。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你可以和身边不懂摄影的朋友聊聊,和他们阐述你的拍摄想法,探听他们的感受,会得到更好的启发。

      Reply

  10. "观看废墟和对奇异风光的迷恋本质没有什么差别,也许你不能逃离对其的好奇,但请不要为这些照片贴上所谓“艺术”和“高尚”的标签,而且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人生道路上的年轻人,应该始终对“形式”保持某种警醒,甚至是刻意的远离,因为“感官世界”到处是陷阱。"

    Reply

Leave a Reply to ren yue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