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马格南和VII

我们的汶川项目还邀请了马格南摄影师Patrick参与,所以最近一直和马格南不停打交道,有个图片社就是好,Patrick的一切都交给伦敦办公室,由他们和我讨价还价,他自己则度假去了。

福利说,某些老外提起马格南是这种态度:“哦,就是那个小图片社。”嘿嘿,虽然未必将马格南捧得至高无上,但是这个“小”图片社的存在,平衡着全球的纪实摄影的发展,要是马格南举步维艰,那大概就是真正讨论纪实摄影死亡的时候了。

马格南不断更新纪实摄影的概念,这不仅仅在于他们吸纳了很多根本就不像马格南成员的成员加入(这个分水岭应该是从马丁帕尔开始),“动感马格南”的出现则是他们最时髦的一次革新,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给予纪实摄影新的力量,这让马格南再次站到了潮头。

介绍一部马格南最新的多媒体作品:Alaska:An Unveiled Secret,作者是Alex Majoli,重新追溯了一段悲惨历史:1961-1987年,110个阿拉斯加Eskimo孩子遭到教堂传教士和志愿者的性骚扰。

摄影师的拍摄线索是回访当年的受害者,但是在后期制作方面,这部片子已经不是马格南早期简单的声音+照片的模式。

彩色+黑白的拍摄方法非常难以操作,但是在这部片子里,有几个片段是从彩色过渡到黑白,然后黑白过渡到黑白视频,然后再回到静态黑白照片,回到彩色——这种方式太棒了,对于一个追忆过去的故事来说,再恰当不过。  此外,同期声音的运用,风声、歌声等等,都特贴切。
现在的这种后期效果和前期的视频、音频和静态照片有计划的采集有密切关系。这似乎预示着,多媒体作品不是马格南摄影师的副产品。

另一家支撑纪实摄影发展的重要图片社就是VII。我非常喜欢vii的lauren Greenfield,她也是在纪实照片、纪录片等各个领域都展开工作的多面手,不过,我最欣赏的是她对都市体裁的开拓。

VII的Gary Knight最近拍了一些在他看来,是拍得最为开心的一部作品,《刚果肖像》。从总体上来看,受到James Nachtwey的影响,Vii的风格还是比较传统的,甚至比马格南还要遵守传统经典纪实的拍摄套路。不过,这一次Gary Knight打破了套路。他在刚果拍摄一个摄影项目的时候,做了一个副产品,把宾馆的床单拿出来,挂在街头,布置了简单的影室,邀请当地人前来拍照,可以和自己的朋友拍合影,也可以就是和自己身边的东西一起拍照。这种做法在艺术领域已经不新鲜,但VII的变化是他们自己的一种突破,也体现了摄影实践领域里的一种融合趋势:艺术、纪实、时尚甚至和商业都在产生各种交集。

另外,在成都遇到我的两个救星,杨怡陈春林,他们给我找来了手机充电器,春林的作品(相,一日之鉴)的操作方法从表面看和Gary Knight相似,但有着他自己的内涵,且规模更为庞大,我很喜欢。再找个机会单独介绍吧。

Comments (16) Write a comment

  1. 北京.巴黎摄影空间的作品,感觉和自己之间的距离很大,摄影大师们作品,对我永远是那么远,这么近…

    Reply

  2. 庄严真早 马格南在中国确实有被神话

    不过开始那几个人还是相当牛的 VII的这些挺乏味的 我看不出好

    Reply

  3. 任老师,好久没联系了,我毕业来杭州了。这边的青年时报正好在改制,招人,让我钻了了空子。实习期三个月定输赢。还是没去北京,以后说不准,呵呵

    Reply

  4. 中国人在学习精神上和日本相差太遥远了。。。比别人落后的时候,总不能把自己当“孙子”一样疯狂的学习,甚至高度的模仿,超高的模仿最后阶段蜕变成自己的东西。 总是在开始时候很“自卑”把人家忽悠上去边成神,完了,马上就“醒悟”的批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分析人家,优点缺点,局限性啊等等的。。。
    我觉得挺无聊的 ,有的时候不真的把自己按在很踏实很低微的地步,是学不来人家的精华的。 在潜心研究的时候,不失让我们没有头脑的去分析,很多道理都明白 ,任何一个事物一个艺术,一个艺术团队没有完美的,都有自己的先进和局限。问体是我门怎么去用最快的时间把他们 真正的”抽干拔净“。

    就个人而言,批判m 和ng 和vii ,panos 都回有一大堆的话,甚至我说,看bresson 的片,现在真实没有感觉。但是我依然很崇敬他们的摄影师。要学习的太多太多了。
    我们越没有在纪实摄影,人文摄影的层次上,也用”这个小图片社“的话语的高度。
    想在这方面有点建树的国内摄影师 ,请踏踏实实的,反复看这些网吧 ,不会有错误的,je crois [:Bow:] 。。。

    Reply

  5. 严重同意SULI的话。其实都还是,也都应该去进入认真的模仿阶段。(有天赋有能力冲出重围的天才除外)我们从小受的文化教育,决定了大多数人的认知层次相对起点较低。
    只是国内的理论摄影家太多,爱说教,搞的高深莫测似的。
    当代艺术的热闹泛滥,让很多急着靠摄影吃饭的人,都没头没脑的到处乱扎。充满后顾之忧的社会福利体制让更多人没安全感,尤其更加急着寻找摄影赚钱的机会和角落。进一步丧失真正的目标。

    Reply

  6. 在中国马格南不是神化了是什么?

    举个简单的冽字,你翻翻豆瓣这所谓的代表中国新鲜文化人群的收藏,马格南的小组多少人,你再去研究一下别的类别的摄影的小组是几个人。

    中国人不学无术不也就知道个马格南吗?

    不反对有人就好这口,这是个人问题,那么那庞大的崇拜人群是什么?美名其曰“学习”。

    那么好“学习”了。还说什么?继续学呗,好好学习。

    Reply

  7. 其实有些人严重超越了一个层次,你又何苦烦恼和生气下面的人做那些凡人俗事呢。
    有不学无术的人在忙着他们不学无术的研究,看个乐就好了,比如大师笑话笑话平庸的人 。这也无可厚非哈。
    没有办法,有的人就还喜欢ng 呢,甚至还有喜欢拍摄红花绿叶呢,没有办法,这个世界需要各色人等从事各个行业。
    能力高的大师就做那些引导艺术发展方向的事情吧 ,那些为了工作而拍摄的垃圾事情,只有让那些不学无术的中国人完成了,比如我了。 实在无奈,被上层人等笑话笑话,恶心恶心也正常。没有办法啊。。。
    说白了,人分369等,苯点的就只能看个小佛爷就当神仙供了。。。 [:Bow:]

    Reply

  8. 今天,玛格南成了时髦的名词,但玛格南的精神在这个国家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和乐于传承?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经常感到困扰,我们所表达的总是社会所希望的,这就是在看到外国人拍的少林僧人让我非常震惊的原因。
    我说,凡是不可说的我们去拍摄吧。这不是一句随便的话。
    在许多摄影网站,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技术探讨和糖水片。当一朵荷花被穷尽了手段进行描绘后,我不知道荷花还剩下什么。摄影作品中能产生让我们难忘的《爱莲说》么?
    我对商业摄影表示敬意,并且相信中国人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只是像新闻一样,纪实摄影在中国呈现出非常古怪的状态,尽管我们也不缺少这方面的能手。主导思想决定了我们的新闻选择,同样也决定了我们对拍摄内容的选择。

    Reply

  9. 多一个人喜欢玛格南总比多一个人认为纪实摄影无用要好。

    我不觉得玛格南在国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存在问题,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经过的阶段,也因为我们没有玛格南。

    Reply

Leave a Reply to ren yue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