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日本:有用的照片

昨天和几位朋友聊天,谈及灾难影像,谈到摄影者和观者面对灾难场景的麻木,以及照片再也难激起人的同情怜悯之心,不免有些悲观,此时一位朋友讲,不妨将这些照片封存起来,任由时间去发酵。

说到发酵,我才发现,说这个的时候,我们正在大碗喝着豆汁,几位年轻人无法忍受其酸腐气,几乎是捏着鼻子将之喝下去。

人说豆汁是“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这一“说不出来的味道”兴许正是对这个充满暧昧气氛时代的最好应和,而它制作过程中的发酵和沉淀,也可以说是对流行的速食文化的一种抵抗。

我一直在找一些日本灾后的报道,没有看到特别好的,也许这个时间还太早了一些,从整体看,这个话题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谈话主题。

我希望找一些有用的照片,这样说不免有几分呆气,怎么叫有用呢?我觉得,我大概是针对那些让信息过载的新闻报道中的照片而言,它们太多了,太快了,很快就被消费然后忘记,看起来是有用的,其实是无用的。我有一种农民的思想,我想找那种扎实的管用的东西。

早上看到两个还算是有用的例子。

日本最大的出版商Kodansha和日本红十字会联合推出了一个iphone和ipad的应用程序:《311日本海啸摄影报道》,这个售价99美分,包含音频报道的电子杂志里集纳了 Dominic Nahr, Adam Dean, Shiho Fukada, James Whitlow Delano, Paula Bronstein, Jean Chung 和 Keith Bedford的照片,后续还有Pieter Ten Hoopen, David Guttenfelder, Giulio di Sturco, Ko Sasaki, Jake Price, Guillem Valle, Ryo Kameyama.这些摄影师的作品正在制作中,一共将有14位摄影师的120张照片包含在内。所有销售收入都会捐给红十字会。

这个app我会买一个,其实这些影像并非是我喜欢的,仍然带有一点过于将灾难灾难化的感觉,但当我购买它们,我会感到,因为这一经济行为使得作为观者的我以及摄影师的这种隔岸观火的不道德的观看,使得这种紧张和无奈,得到了一些消解,让我们和受灾的人有所和解。你当然可以说这种思考很笨,但我实在觉得周围太缺少实用有效的东西了,什么都过于体面和表面。

在buzz上曾经看到朋友转载了一些海啸过后从现场抢救出来的物品被认领的照片,其中有大量的家庭相册。

《时代》周刊的博客也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摄影师Toru Hanai 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一个临时中心拍照,在这里,人们花大力气做的一件事情是整理从泥水和废墟中抱出的家庭相册,将之冲洗干净,再晾干。这个项目的负责人Satoko Kinno是当地的居民,他是一个研究纸保护的专家,毕业于著名的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

Toru Hanai摄影

这位艺术研究者大概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所学的艺术知识会在这里有用。

上面画面里的小孩最终被证实安然无恙,她的父母也很好,这本相册会送还给这个家庭。

该怎样去理解这个繁忙的家庭相册拯救中心?你是否会去认领,寻找遗失的家庭相册?对于多少带有一些悲剧色彩的人生,你原本就无力抵抗,灾难影像再大声音的呼号也无济于事,此时,那本平淡的家庭相册,大概才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最有用的照片。

Comments (6) Write a comment

  1. 当时看到这一组家庭相册的照片,觉得做这件事太有意义了!帮别人找回忆。

    Reply

  2. 雷同的摄影师制造雷同的照片。对灾难有不凡认识的人,可惜又未必是摄影师。

    Reply

  3. 日本人對照片的認知是相當清楚和執著的,
    他們很多人從避難所重回海嘯廢墟,
    找自家的照片或挖出任何看到的照片,
    不論是家庭相簿或掛在牆上那種有裱框的照片。

    單單是俗民對照片的這種認知概念和行動,
    就相當的驚人。

    Reply

  4. “因为这一经济行为使得作为观者的我以及摄影师的这种隔岸观火的不道德的观看,使得这种紧张和无奈,得到了一些消解,让我们和受灾的人有所和解。”
    也许灾难影像对受众的情感唤起作用会带来更多的援助,不知道这是不是灾难摄影的价值所在?是摄影记者该追求的吗?
    专门收集整理家庭相册的工作很让人感动,还有什么比留存一个人的记忆重要呢?这毕竟是一个人的自我参照系。去年我的硬盘坏了,很多年的照片可能都找不回来了,对我这比现实的崩塌更可怕,现实我能感受,历史却往往只能记忆和想象,如果中介都没了,可能就回不去了。

    Reply

Leave a Reply to 丽君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