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中国热

北京的阴霾不散,每天早上胸口疼痛,感谢各位的关心,天气好了就组织活动我们一起休息一下。昨个给李达发布了假消息,说今天不写博客。不过,看到了一些东西,还是忍不住要写了。

两本书,作者为两名英国摄影师,分别拍自上海和北京——想一想他们会拍什么?

北京——建造鸟巢的工人,上海——一个物欲横流的城市。

Helen Couchman从去年年底开始拍鸟巢工人,名叫《工人》的这本书这就已经出版了,赶得上中国盖楼的速度。她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一个固定的位置拍摄工人的纪念照,一共拍了143个,所有的照片还都洗印出来赠送给被摄对象。关于她这个项目的创作声明,她的网站上有中文介绍

Adam Hinton是英国一个著名的纪实摄影师,他横跨商业广告、图片库、新闻报道几个领域,下周我会详细介绍一下。Adam Hinton最近的工作轨迹是从巴西的贫民窟转战上海,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纪实摄影师这些年的发展轨迹,从传统经典的黑白影像,到彩色的更为个人化的表达,从边缘化的社会选题,到对全球化消费主义的控诉。

2005年开始,Adam Hinton每年花几个星期到上海拍照,上海给他的印象是这样的:

上海有几个著名的景点,被摄影师反复拍摄,已经成为了类似旅游景点的地方,比如下面这个著名的高架桥。要拍到这个场面,只有一个很滥俗的角度,你爬到这里,就会有一个女人找你收费:200美元。

我虽然是个大个子,但是走到那里我都可以很快让自己融入人群中消失,但是在上海不行,我就像一个巨大的美元招牌,不断有女人靠过来。反正那些人不是向我兜售女人就是劳力士手表。

于是,Adam专门捕捉的霓虹灯下光怪陆离的上海,都是一些怪异的色彩,《Lovin’ It》这本书最近也赶在中国热潮中出版。你可以在他网站的个人简介里下载两本摄影杂志对他的访谈。

这股中国热潮,使得我们能够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所处的世界,很好。不过,这其中也有太多急功近利的作品,那么多凝视中国的眼睛,并没有太多新鲜的目光。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这么早就笔耕劳种了,还不多休息。
    我计划在2010年用人文的感受带进商业。 现在还是踏实的四处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积累下。
    等您身体好了,有机会参加您的活动。 [:Automan:]

    Reply

  2. “从传统经典的黑白影像,到彩色的更为个人化的表达,从边缘化的社会选题,到对全球化消费主义的控诉”,得,全面总结了所有议题。

    Reply

  3. 的确,看上去也并不怎么新鲜。一个中国的摄影师拍这样的题材似乎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Reply

  4. 这个这个。。。。
    以后不要放假消息了。。。。。我一觉睡到两点半才起来。。。

    没事就多休息一下嘛~

    那个worker还没天老拍的好呢
    哈哈~~

    我更喜欢的是上海的那个,物欲横流啊物欲横流,全球化几乎成了各个文艺创作的领域,真是块大肥肉。

    Reply

  5. 学习了,了解的越多,发现和其他摄影师的距离也越大.
    还有思虑过多,容易伤身,建议多到室外活动.
    我每周一次60公里的单车骑行,身体很少不适,除了喝酒以外. [:Automan:]

    Reply

  6. 60KM是从哪里骑到哪里啊?想起来还挺大一工程。我是每周争取健身房去3次,每次练一小时。

    后面几张特别特别地像有时候想要删掉的那种。表打我。 [:-_-b:]

    Reply

  7. 这两天北京都是阴雨绵绵,的确是让人心情低沉,第五张反射的带大盖帽穿风衣的影子很有点儿”含义”.

    Reply

Leave a Reply to while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