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amp13 放映名单

《Hey Lady,欢迎女性摄影师》 Photo Camp 13放映名单

每个摄影师的作品都已经像photo camp12一样传到网上了,不过,为了让大家保持现场观看的新鲜感。我会在放映结束之后把链接再放出来。

以下是摄影师名单和作品的阐释,方便您在观看之前对作品有所了解。

photo camp 13 就在今晚!

1. 焦冬子   《穆斯林的女满拉》

作者联系方式:495793567@qq.com

(作者作品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在网络完全公布)

满拉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学校学生的称谓,以男性居多。女满拉是一个少数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群体,见过她们的人为数甚少,了解她们的人更少。她们不分年龄都可以到清真寺或者女校进学习,年长的女性一般是抽出空闲时间集体学习。她们不是为了学历或者工作,只是要学习伊斯兰教的信仰与做人的道理,学习如何按照安拉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她们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的大西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她们穿长袍,戴盖头,状如阿拉伯国家女子,在学习期间很少外出,日常生活就在清真女寺或者清真寺的女校内(女寺或者女校都是男子禁入的),做一日五课,学习《古兰经》《圣训》和其他相关的宗教课程。在假期她们可以出哲麻提,到各处的清真寺去宣教也学习交流。

当她们到非穆斯林聚居区时,常常招来好奇的目光和疑问,“你们是修女么?” 她们不是修女,除了虔诚的信仰之外她们有和同龄人一样的生活。年轻人有她们的活泼天真快乐忧伤,年长者有她们的持重操劳。在经过两到四年的学习后,她们中只有少数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留学,一部分作为宣教的老师被派到别处,大多数还会回到自己的家里过正常的生活,要结婚成家,要相夫教子,还要耕种劳作或者做其他的工作。她们与非穆斯林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心里有了虔诚的信仰,有了可托靠的真主,显得更加从容安详。

在中国这片宗教信仰稀薄的土地上,她们的存在是一个奇迹。

这群平凡的人,简单的生活,以他们最单纯虔诚的信仰平衡着生活里的艰辛与困苦,感动着一个外来的窥视者。当镜头对准一张张严肃虔敬的面孔时,忽然觉得自己的多余和空洞。日子悠长悠长都在心里装着,她们说,该去礼拜了,其他的所有都可以放下,只要面朝天房,感谢祈祷自省。

一段迷失的记忆,颠沛流离的旅途中我停靠在她们的港口几分钟而已,她们的故事她们的沉默和着几千年的光阴,都埋在层层的黄土之中,我试图挖掘,最终无法读懂。她们在我心里,我在她们身旁。生活,从左向右,一格一格从容不迫。列车终将带我离开,穿越黄土高坡穿越城市乡村穿越生离死别,在寂寞又冰冷的生活里穆斯林的多斯达尼是我不能回避的前定。

2.  沈木槿  《阵风六级》

作者联系方法:mujintree@126.com

作者作品链:这里

这组作品,是我对自己生活的北京东五环周边世界的观察。

我在意寻常事物的陌生。

一切日常碰触的人和物,在某个瞬间,可能有其不寻常的面目。

这些触动我的细节,既作为一组片段样本,就急遽变化中的中国城乡结合部的个人化记录;

又在对具像的瞬间一瞥中,进入某种超现实的想像,并发现事物间的隐秘联系。

摄影,是我重构世界的一种方式。

3.  连芷平

作品链接:这里

作者联系方式:个人网站

作品一:《岛》

这是刚过去的夏天里自己穿过的最熟悉的那些衣服。

有时候床像海洋一样让人孤独,人在床上就像一座孤岛。

作品二:《七天零一夜》

在土耳其和希腊等地有一种古老的占卜传统,传说巫师能够通过观察杯底剩下的咖啡预测命运。而在这个系列中,杯底的液体是经血。

4. 江玥   《厨房》

作者作品链接:这里

作者联系方法:ziyou617@hotmail.com

这是我曾经住处的厨房。那里,窗台上的花映在水池里,炒菜时留下的油迹附着在白色的瓷砖上;有一天我从菜场回来,欣然看到绑在青菜上的红丝带;砧板上新鲜辣椒的色彩也那么动人,还有冰箱里的剩饭,角落里积了灰的酒瓶,懒洋洋的等待洗漱的锅……看见这些照片,便让我想起在那里度过的时光。

5.  靳华 《我的大家庭》

作品链接:这里

作者联系方式:个人网站

我出生在1976年10月的唐山,地震刚刚结束,被摧毁的基础设施都还没有恢复起来。母亲说,地震当天她在厂里,一同值班的老师傅感觉不对拉她一起逃,前脚刚离开,后脚屋就塌了。震后家里就开始重新修盖房子,对于刚出生的我来说,这个重新修建的家跟我有着同样的年龄。我有一个双胞胎妹妹,人都说一逃逃出来三条命,更多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惜父母去世的都早。这个摄影项目的展开和拍摄的初衷,是出于我对父母的怀念。

我二零零七年底来到加拿大温哥华。一个人在外求学,陌生和孤独让我想家。先想父母,想妹妹,再慢慢的,想还在河北老家生活的奶奶、叔叔、姑姑、婶婶、舅舅、舅妈,以及我的堂表兄弟姐妹们。一个人的时候会有时间和空间想很多事情。父母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给他们拍过一张照片,懊悔不已。但是我想我还有一个大家庭,还来得及给我父母的兄弟姐妹们,我的叔叔姑姑舅舅们,以及他们的家庭拍照;他们构成了“我家”。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他们的经济,文化,教育背景和生活方式都不甚相同,但同时又有着如此亲密的血缘关系以及微妙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大家庭。

如今,这样的家庭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了这种庞大家庭结构的萎缩。三十多年过去了,第一批独生子女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而他们的孩子们将不会象我们一样有叔叔阿姨舅舅姨妈以及堂表兄弟姐妹了。时代变迁和中国特殊的发展轨迹改变了传统家族树的密度和形状,这种改变,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并且在社会经济文化层面,在人们的价值观上具体体现出来。

我想用影像纪录下我的大家庭,给我的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以及他们的孩子-我的兄弟姐们拍照,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缅怀我的父母。有许多属于父辈这一代的东西值得我们珍视和保留,我想用我的影像来留住这些正在逐渐逝去的。

6. 赵晓猴   《流沙》

作品链接:这里

作者联系方法:zhaoxiaohou@gmail.com

流 沙(2007-2011)

微不足道的个体,在空气中沉默。所有自由与信仰,在如细沙般流逝的岁月中,死去。

不语,却又填满空洞的时光。

7.  柳熹  《being a war photographer》

作品链接:这里

作者网站:这里

作者联系方法:danielleshock@gmail.com

这些照片不是让人看到痛苦的画面,而是提醒人们,应该时刻充满感激,和给予他人,充满欢喜心和爱,停止伤害。

8.  李豫英  《艋舺租界》

李豫英特地为camp制作的短片:这里

作者博客:这里

作者作品链接:这里

「艋舺」其实是一个已经过时,在正式文件上不存在的地名。但是这个名字在民间还是普遍被使用着,指的是台北市西区以龙山寺为中心的一小块区域。

在台湾,「艋舺」这个名词和「乱」是画上等号的。它彷佛就像是拥有比较低的地势,那些在现实生活里爬不上去的弱势者,就掉落了这个盘底。

艋舺的流莺多、游民多、老人多、贫户多、流氓也多,有了这些多,当然警察也就不得不多。种种的负面因素,使得艋舺成为台北市开发最慢、地价也最低的一个区域,有人甚至视它为「台北市的布鲁克林区」。但是也正因为开发的脚步迟滞,反而使得很多古老的元素──譬如老建筑、老产业──因此还得以保留下来。

「乱」和「老」成为了艋舺这个地方的基调,混搭出了某种相当独特的人文氛围。尤其在龙山寺对面的艋舺公园周边,白天总是聚集了大批无所事事的人,他们有的老、有的精神疾病、有的肢体残障、有的失业、有的无家可归……,大家在这里相互取暖,也一起苦中做乐,整个街头热闹轰轰的,俨然有着一种奇异的乐园氛围,整个街头既落魄又快乐。

艋舺有着它自己的独特空气和人文景观,在这个失序的乐园里,隐然也有着一套属于它自己的江湖律法。这里的人,甚至似乎连长相都和别处的人不太一样。因为它的独树一格,和它所在的整个台北──乃至于整个台湾──太格格不入,彷佛是自成一个国度,因此我私自称呼它为「艋舺国」,或者是「艋舺租界」。

9. 刘静雅  《延期逗留》

作者作品链接:这里

作者联系方法:noway_00@hotmail.com

外籍家佣每周日会在公共场所聚会,地点位于香港最奢侈的名店外。外籍家佣绝大多数是女性,是这些不断寄钱回国的人在支撑着她们本国的经济。外籍家佣在远离故国的地方工作,心怀希望在两年的工作合约结束之后,能有机会返乡两个星期。许多外籍家佣有相对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因为本国经济不济,她们必须背井离乡从事家佣工作。

《延期逗留》这个摄影专题植根于我对住在香港一间收容所里的一群外籍佣工的关注。之所以住在这里的这些女人,或是工资长期被雇主拖欠或是遭到雇主(性)暴力侵犯。合约终止之后,她们并没有回国,而是开始了和前雇主的官司之路。与此同时,她们的挣扎还来自于她们自身低下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许多的社会陈规。她们之中的一些人在收容所长期滞留。

我希望通过这个长期专题来探索外籍佣工身份中的不同面向:宗教,家庭,性向,以及她们与故乡的联系与断裂的关系。我同时也探索她们的情感空间:她们的迷惑,失落,恐惧,希望和尊严。这些时刻组成了一首外籍佣工的异国之歌。

(完)

欢迎大家来现场讨论和观片,时间是今晚七点,在奇遇花园咖啡馆。

活动中将分成男女两组分头讨论,然后再集中交流。

Comments (17) Write a comment

  1. “而在这个系列中,杯底的液体是经血。”CAMP最重口味作品诞生。。。。。

    Reply

  2. 雖然還沒有看到所有作品,
    可是感受到一種純粹的凝視和專注在其中。

    Reply

  3. Camp13收得仓促,有些话放在这儿给刘静雅的《延期逗留》。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较深入的接触香港菲佣(拍摄与之相关的电视节目),她们虽身处底层,但天性乐观,并有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及有效的社团组织,并非所有弱势群体都是一种面相,可以尝试表现她们从信仰和互助机制中获得的力量。

    Reply

    • 昨天是为了照顾大家赶车,是收得有些仓促。也没有机会和你聊两句,遗憾。

      Reply

      • 找个夜猫子的主题,从晚上十二时开始讨论,直至日出. [:Bow:] 大概能畅所欲言了.第一次到camp的现场,气氛不错,人气旺、观点棒,值回茶钱了。

        Reply

  4. 很精彩啊,不能到现场很遗憾,等待你们结束后的讨论的作品展示。

    Reply

  5.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Photo Camp 13,当世界男女有别

  6. 谢谢你的建议和你对作品的关注智能!没赶上到场交流,就在这里和你交流一下拉。

    我绝对不想以受害者这样的角度来处理这些女工的生活,相反我非常钦佩她们,并且时时感受到她们所传达的能量。她们十几岁就离乡背井往返不同国家从事家佣工作了,香港并不是第一站。而打赢官司的人里面,回来香港继续从事家佣工作的也并不少见。做出离开和留下的决定都不简单。

    菲律宾和印尼都是受到宗教强烈影响的国家。一个遭遇性暴力的女工曾经哭着对我说,如果不打这个官司,将来回国有谁会娶我?当时我也几乎哭了。她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笃信传统男女性别角色。

    她们正如你所说的非常乐观。而我对这个群体的乐观的理解,是她们生活在香港这样一个对东南亚移民充满强烈忽视和偏见的地方仍然能欢歌,是她们离开自己的国度和家人决定往返异国从事家佣工作。

    她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回去了又为什么要一再离开?香港有来自全球的移民,来自第一世界国家的移民所得的待遇与这些女人所遭遇的区别有多大?如果不做出政治层面的改变,这些女工所遭遇的暴力(身体的,精神的)还会再发生吗?

    上周日我刚刚参与了一个收容所的一个活动,之前支持收容所的教堂要把捐赠给收容所的空间租给其他ngo。。。。。

    我把她们看作朋友,而非弱势群体。想说的话太多太多了。拍摄仍在进行之中。希望有一天能呈上比现在更好的作品。

    Reply

  7.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周一消息树

Leave a Reply to 柳大猫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