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总结发言

昨天的周末话题,大家聊的甚为热闹,我都根本插不上嘴。

冬瓜不怀好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笔记本屏幕光线照耀下任悦的镜片后的眼睛一行行扫过每个人的留言,琢磨着总结发言,或是又一篇文章成竹在胸了………”

我可没有什么总结发言,这个帽子有些大,戴不了。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和摄影师聊过,没有看到拍摄现场,不了解震区的情况,不知道被摄对象的状况,对我而言,无法从大的宏观方面去评价这组东西。从我一开始看到这组照片,想到的就是一些技术性的细节。

关于灾难的现场深度报道,我头脑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05年《时代》周刊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仍然秉承着《时代》遇到重大新闻时的一贯做法,他们弄了连续好几个页码的大照片,其中有一个对开页,是四张照片,四个海啸的幸存者的肖像,面对一片狼藉,照片旁边的文字则是他们的幸存故事。

这个案例给我启发很大,都知道报纸和杂志不同,报纸更注重新闻性——快、新,而杂志则强调故事、细节,但是如何从影像上做到这点,却并非这么容易。这四张照片不是一种“我在现场”的快速的记录,摄影师的拍摄速度到这里反倒慢了下来,他对每个人进行采访,画面风格统一,相互联系,被摄对象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密,真正做到了“环境肖像”的要求,这样的照片刊登在杂志上就显得很耐看。

看到第一财经他们的尝试,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这组片子。第一财经周刊的编辑和记者们恐怕也在试图摸索一种更适合他们杂志的报道风格。

有个朋友昨天在msn上问我对这组照片的意见,我是这么说的:“想法是可以的,但是做的时候没有把度拿捏好,有的照片是可以的,但是有几张不行,整体放在一起就有问题。”

这组照片如果沿着第一张的感觉拍摄下去我觉得会好很多,在报道灾难的时候,对人的关怀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传统的报道思路却总是把救灾放在最前面。当然,这组片子的意图是将活跃在前方的各种状态的人都拍到,但是这样不但给摄影记者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削弱了观点的表达。如果能够拍到哪怕只有五个灾民的肖像,它的分量就会和现在完全不同。

这组照片如果不用闪光灯就好了,或者应该把灯光的感觉隐藏起来。一方面架设灯光在现场难度大,并且容易过度强调拍照的仪式感,从而给人带来情感上的不适,另一方面,以我的经验,有的时候给杂志拍照片,让照片里的灯光显得特别绚,那是不得已的方法,因为现场环境不好,人物状态也不好,这个时候就只能通过灯光来弥补画面的平淡,取得所谓较强的视觉效果。而真正优秀的灯光的使用,通常是看不出用了灯,如果灯光效果明显,那么它就应该是一种语言,也是有它的意思表达的。

这组照片里有几张照片为了强调被摄对象的身份而让他们手持步话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主题要表达的是他们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他们的职业身份,如果要表现他们的工作,就应该抓拍他们真正工作的场面,既然拍肖像了,就要从他的面孔出发,以此为重点,试图传达他们的精神状态。

这组照片里的几张如果不在紧张的救援现场拍就更好了,因为很容易给读者一种不严肃的感觉,即使我们也理解,再忙他们也会休息这个道理,还是会有一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心思摆拍肖像啊”的这种心态。恐怕这也是很多被摄对象拒绝被拍摄的原因。

我这么“批评”人家,并不是说我到现场就比人家拍的好。我可能连和人家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也许只是一个躲在一边偷偷摸摸不断按动快门的小人物。这组照片对于摄影记者的启发在于,报道这样一个灾难事件,你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拍一千张悲惨的照片,但是你也可以停下来,面对灾难中的一个小人物,鼓起勇气和他聊聊天,鼓起勇气对他说,能不能给你拍一张肖像——这可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但是有的时候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这是对被摄对象的尊重,也是对摄影师身份的一种追寻。

我写这些不是批评,昨天和唯一也有很好的交流,她很愿意听大家的意见,有交流总是好的。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对于第一财经的照片,说点自己的看法:上面的照片表现方式,似乎有点模仿《名立场》杂志对911报道的风格,但是个人认为只是模仿到了形似,远远没有达到神似。在这种重大严肃的题材面前,这种操作方式显得不是特别高明。正如国内很多纪实摄影师模仿马格南的照片风格一样,尽管有很多照片形式感达到了类似马格南的境界,但是,如果没有照相机后面的那颗关心人性,和苦难者共吸一口气的悲天嶙人的情怀。光有形似的照片,是远远不能打动读者的。

    一句话总结:“无论什么表现方式,在充满温情与故事的图片面前,没有谁能发表什么狗屁意见”

    Reply

  2. 各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照片后边所要表达的精神所服务的。相机后面要有善良的心,才能拍出充满人文关怀的照片,才会让读者感动,而不是然读者受到单纯的视觉刺激。 [:^^1:]

    Reply

  3. 同意任悦老师对灯光的建议,这灯用得太明显,在这样的环境下,让人不舒服,也许太“过于仪式感”,或流于做作。

    不过任老师建议全拍灾民,固然可行,但如果真要做这么一个专题,拍各种角色任务的人也是挺好的想法。关键还是如何处理他们在现场的角色状态,动作和与环境的关系。

    不过,timing显然是让这个专题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推出来,真的太早,也“不合时宜”。

    Reply

  4. 老师就是老师,总结得真好。

    那种时刻,
    那样的现场,
    那样的灯光,
    感觉真的很仪式,
    很难从情感上接受。
    太不合时宜。

    摄影如作文,
    不能引起共鸣的东西没有太大意思。

    Reply

  5. 逆光总结的好哇~:)–:P
    一场大灾难拷问我们的灵魂。
    不是崇洋媚外,但时代杂志的这个报道的确更有水平。水平从何而来如何成就的呢?我不知道。其实我猜时代这套和之前第一财经周刊的那套都有一个共同初衷:就是每一个个体角色都是一个人。但是时代这4张照片看起来更加自然友善。
    凡事一教条就没劲了,拍照片打灯光这件事也同样。
    期待老王的归来,期待他的故事。

    Reply

  6. 如果摄影师足够牛比,用这种肖像的表现方式,是非常出彩的。但是,如果表现的不到位,就容易招非议。

    说实话,目前国内的摄影师,找不出有这个实力用这种肖像的方式来完成这样一组照片。

    做为同行深深感到,我们的工作方式太不专业,投机心理太重。

    灾区一路,看到了无数像疯狗一样的摄影记者,至今为止,印象深刻的照片只有路透一个外电摄影师拍的几张特写照片,以及拍摄婚礼遭遇地震的网友照片。

    其余,大都是浮光掠影。

    Reply

  7. 逆光看照片看得好仔細。
    這是批評時認真面對對像,一種尊重。
    迫使我也再一次仔細重看了這八張照片。

    直視相機的有六張,凡直視的都比較耐看。

    就攝影而言,幾乎可說和相機及攝影者encounter的,
    都有好下場。一寫入魂,發生在攝影者和被攝者正面面對。

    楊工程司那張我個人認為沒拍得夠好,純選景問題;
    救援人員那張是最特殊的,被攝者沒有直視相機。
    原因很明確,他身旁還有一位災民呢!

    牛師長那張,也是特別的。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這張倒是耐看。
    (但調性不一定合於整系列。)

    看完了使我必須想,是甚麼原因使得總體被削弱了。
    調性和樣本當是主因之一。

    棋下過後覆盤才能精進,可惜我不知總體樣本,
    但這機會對攝影和編輯都是寶貴的。

    1.如果全是拍小朋友,可能受指責就不會這麼大了。
    但原則上我個人是反對因為怕被指責就這樣做。
    所以原構想比這個建議好。至少沒比這個建議差。

    2.拍有任務在身的救援者,
    難度可以想見:溝通時間欠缺、裡面也涉及權力邏輯。

    3.半身或更緊的視覺心理上更接近的拍法:
    這個壓力更大。不論是對攝影者和觀者而言。

    冬瓜的提醒真好。很有縱深。
    我個人懷疑社內編輯(及方針)能不能接受。
    於是在此我要替攝影者爭取更大的權限,
    也要鼓勵他:你已經做得不錯。
    (各位如不信可將非直視照片略過,
    或將正職救災人員稍略過,
    應該可以覺得整體會變完整了。)

    我能理解雜誌攝影的拍攝對像常常溝通是不夠的,
    於是照著一種拍法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
    但如果能深入、再深入,
    那個掌握全盤或最多實質理解的人,
    其詮釋權應該更大。

    要嘛就有一位編輯、美編或小組指導,
    以他/她和現場者的接觸為準:
    他和所有能聊的人都聊了,
    攝影者只是執行者。
    如果只有攝影者和燈光師,
    應以攝影者的感動為準。
    攝影師不應從採訪退位,
    不然是無立足之地的拍照機器而己。

    4.令我吃驚的是,被攝者中只有一位是女性。

    Reply

  8. 5.關於不合時宜。
    從留言和我在msn上問人,
    都有一致的結論:如果再晚些發表,
    時機上也許會更好。

    個人認為冬瓜的引用句已說到點子上去了。
    沈澱的方式有很多種。有時慢會更有力。

    很多重大事件在多年以後認真回看,
    依然有很重要的義意和收穫,
    要怎麼處理「回頭看」則攝影者很可想想。
    其中一個回視的基礎是當時的感覺和細節。

    Reply

  9. 第一财经的照片只看到技巧,没看到内容!
    时代杂志的照片就老练得多!
    我觉得得一个摄影师的拍摄观点,应该和自己的真实观点相同!摄影师,你的照片体现了你的观点吗?
    这照片,绝对可以晚一点再拍!这时候拍绝对是添乱!

    Reply

  10. 遗憾看不到上面的图片,不然会更明白文字表述。对这方面不太懂,但觉得任老师的话很有道理:如果是5位受灾者就好了。大胆的尝试和不同的声音总是好的!

    Reply

  11. 几天没来,就发生了这么多事,好不热闹,一口气看完,历时1个小时,别笑我,我有阅读障碍,任悦(你既然不喜欢别人叫你老师 那我就不叫) 武钢 潜游 冬瓜还有几个人都分别说了我看完图片后第一时间想说的话,但我还是憋得慌
    我的第一感觉是:图片拍得不好,技术 想法 人物状态的控制尺度都有问题,(特别是那两张拿电话的还有最后的俄罗斯记者的照片,说实话,让我作呕,它们让我想起了春节回乡看家乡电视台里播放的恶俗的静态软广告,只见画面里是一个商厦的老总手拿电话机面对镜头做呆滞状,画外音传来:金LING(读2声)商厦总经理PEI(读2声)小光携全体员工为J市人民拜年)…此外,时间 地点也不理想。但报道方式,我认为是可行的,我个人认为如果选择棚拍,依旧保留被摄者身份的原貌,灯光的运用和人物的状态再把握得自然得体,那么,整体效果会更理想.既然选择非纪实性质的图片风格,那就更应该精致一些,纯粹一些.关于打光的问题,我突然想起了土门 拳 说过的一句话: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人忘记手段.
    我还想说,图片质量的高低与80后无关.
    最后,我真诚地建议王唯一女士能够携贵刊的全体员工虚心认真地拜读一下新版的《论摄影》,有百利而无一害,相信我,你们会做得更好,我真心地希望你们的刊物能做得像时代周刊一样出色 专业.我相信这个事件的影响是积极的,祝你们好运 [:Yeah:]

    Reply

  12. 再补充一句,先声明,我说的话是对事不对人:)
    烦请英文好的人,在用汉语发言的时候最好不要夹杂英文单词,如果非要写,请注明您个人认为此单词实在无法用汉语将其“信 达 雅”或者不够“给劲”地表达出来,”OK” [:Bow:] ?

    Reply

  13. to olive 我以前没有听说过,不过,看网站发现这也是一个致力于和平的NGO组织,他们请的摄影师都不错。呵呵,让我评价什么呢?

    Reply

  14. 这些照片更糟糕!

    我猜测这些照片拍完之后,摄影师的助手肯定要给这些南亚人付钱。你们说这些照片就看起来舒服多了,那恐怕是因为海啸不是发生在中国,如果有人这次在缅甸用如上方法也拍一组,然后打上,和谐、力量,幸福,希望,重建一类的政治词汇,你们一样不会产生不适。

    不是灯光的问题,也不是手里拿不拿对讲机的问题,这些只是技术问题,也许时代周刊的摄影师傅在技术上比第一财经的80后摄影师傅的技术上稍微娴熟点,也许纽约的编辑比北京上海的编辑品位稍微高点,这都改变不了这些图片的本质。

    Reply

  15. #

    对于第一财经的照片,说点自己的看法:上面的照片表现方式,似乎有点模仿《名立场》杂志对 911报道的风格,但是个人认为只是模仿到了形似,远远没有达到神似。在这种重大严肃的题材面前,这种操作方式显得不是特别高明。正如国内很多纪实摄影师模仿马格南的照片风格一样,尽管有很多照片形式感达到了类似马格南的境界,但是,如果没有照相机后面的那颗关心人性,和苦难者共吸一口气的悲天嶙人的情怀。光有形似的照片,是远远不能打动读者的。

    一句话总结:“无论什么表现方式,在充满温情与故事的图片面前,没有谁能发表什么狗屁意见”

    评论 由 小屁 — 5月 24, 2008 @ 9:41 上午
    ========================
    看来以后做摄影记者先政审三代,
    录用时,不用看技术了,看人品,道德是否又红又专
    是否有颗悯人悲天的心就行了
    看来lz被媒体洗脑洗的太白了

    Reply

  16. 我要说的,现在不做,以后永远都不会做!
    就这么简单。
    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纸上谈兵式的谈出来的

    Reply

  17. 评论 由 小屁 — 5月 24, 2008 @ 9:41 上午
    ========================
    看来以后做摄影记者先政审三代,
    录用时,不用看技术了,看人品,道德是否又红又专
    是否有颗悯人悲天的心就行了
    看来lz被媒体洗脑洗的太白了

    评论 由 小白 — 5月 26, 2008 @ 11:14 上午

    ------------------------
    哈哈,成骂坛了。
    不扯了,继续潜水。
    期望有行家来说话,不要总是君子发言(动口不动手的人)
    不过貌似真正牛比的摄影师都不说话,只是看,然后笑

    Reply

  18. 你太过分了,该说的都让你说完了。
    我的感觉是,很讨厌国内现在这种风气。杂志上为了表达自己的观念,肆意动用摄影的技术性,不管用在企业人像,还是用在灾区报道,都是可耻的。用在企业人身上,一些照片闪光灯打得就跟机场高速上夜间的广告牌一样令人不快。用在这次地震灾区的环境人像上,不要说主题分散太过扯淡,即使延续5个受灾群众的拍法,也令人难过。跟时代这一系列的照片比起来,实在是要多令人生气有令人生气。犹如一个人从大上海穿着婚纱过到灾区去拍婚纱照一样可笑,可恨。大家应该记得非典时期的婚礼这么搞怪和令人痛骂的照片的,这个第一财经周刊的抗震救灾的报道,就不仅仅是搞怪,更不是什么独特风格了。
    讨厌为了图片而配故事的行为。应该是有了故事,配一张图片。就跟TIME的做法。

    Reply

  19. 看了上面的一个留言,想起名利场公布的911的照片。那个系列不是一个记者拍摄的,只是选择了有共同特诊的照片,编辑到一起罢了。风格跟这个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时代大家感觉不唐突,一方面它尽量在后期做深编辑的功夫。另外,同类型图片,缩小成跨页的1/4,目的也是为了不唐突受灾的人。
    灾难中表达痛苦是新闻,灾后表达痛苦就是做作造假了。
    这个第一财经周刊的报道,让我想起IBM的一系列广告,每个主角都戴着一副拳击手套,站立在混乱不堪的办公室中。
    这灾难报道不实广告,不知道摄影师要表达什么呢?

    Reply

  20. Pingback: 到底该如何报道灾难? - 康康的博客 - kangblog.cn 囫囵生活之乐

  21. 哪个康康?
    从mindmeters看到这里,一通大炮,给自己blog做广告?

    太过分了…太烂了…很讨厌…肆意…可耻的…令人不快…太过扯淡…令人难过…实在是要多令人生气有令人生气…一样可笑,可恨…这么搞怪和令人痛骂的照片…不仅仅是搞怪,更不是什么独特风格了…讨厌…

    挺认真的按时间序列看留言,到这位兄台这里,感觉又地震了一样,通篇忧郁愤怒压抑焦虑,地震之后的心理伤害?

    Reply

  22. 这里太热闹了,赶了个晚集。

    我想谈谈一个纯属个人的体会。这种照片的拍摄思路,我去灾区前的确有过,而且我要是带了灯去的,我想着是不是可以拍一组环境人像,就像以前经常做过的那样。

    17日,我到了北川,这个往日无比美丽的县城如今就是一个人间地狱,我看过无数电影版本的世界末日,哪一刻,我眼前的一切比虚构的电影恐怖十倍。近万人的救援队伍穿行在废墟中,静瞧瞧的,几乎没有人说话,也说不出话。诺大的山谷中,充斥着浓重的尸臭味,让人要不停提醒自己才能集中注意力。

    在充满尸体和尸体碎片的北川穿行,我甚至都不愿举起相机,我宁肯做个志愿者也不愿做个记者。我不想用相机从这些可怜的生命上剥夺他们最后一丝尊严。

    从北川回来,我再也没有动过灯光环境人像的想法。我无法说服自己在哪一刻举起相机,我无法面对那些还处在极度悲痛中的人们。我受不了,我选择放弃。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决定,一个在经历过最悲惨现场后的决定。

    以上是我个人的选择。不代表对这组照片的评判。

    说到这组照片,我说几点。

    第一,没有必要太愤慨。
    因为摆拍的人物当中没有真正的受难者,只有受难的现场(说实话,这些现场对去过现场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像现场,这个也有可能是摄影师的回避,他也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什么,也许他没有进入最核心的灾区,这仅仅是猜测)。所以镜头最准这些人物还可以接受。但人物的选择显然太主旋律,这个不喜欢,最不喜欢的是影像表达出来的情绪太主旋律,这个就是大问题了。这组照片带给我的感受,跟我在灾区的感受不一样。

    第二,这种类型的照片(不是说“这组”)拍摄时间值得商榷。

    认真看过海啸那组片子的人都会明白,那组片子是海啸过去一个月(记忆中)后拍的。那个时候经历过灾难的人都走过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可是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家园了。摄影师选择这个时候拍是很人性的,可是地震刚刚发生后,人们的心态都非常不正常,很悲痛,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应该插入他们的生活,这样实在是残忍。当然不要忘了我说的前提,前提是拍受灾的群众,也就是类似于海啸那组片子中的人物。一财的这组片子中的人物选择很多都不是受灾的群众,因此横向的可比性基本没有,这是两组不一样的东西。

    但不选择拍受灾的人,片子的意义就值得商榷了,他们才是最应该被拍摄的,但这种冷静的拍摄显然不适合在地震刚刚发生之后,这个时候摄影师和被摄者都是不冷静的。但像是一财的人物选择,如果错过了第一现场,事后在摆拍就会显得更假,更无法让人接受。因此选择这个适合拍也是可以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拍?读者才能更好的接受。

    怎么拍是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这次不是我解决了问题,是问题解决了我。于是,我选择不拍。

    这组一财的照片,从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推到了火山口,这注定是个毁誉尽有的巨大挑战。

    第三,表现形式值得商榷。

    这是个不停重复的年代,什么都在重复。新闻摄影本身的实践探讨也接近末路,国外多年前亦有新闻摄影已经死亡的说法,的确,此言不虚。

    这是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我们什么没看过,什么好的表现手法都会在短期内出现大批模仿者,国内国外亦然。

    所以,“像”是个常规,“不像”才是个巨大课题。借助时尚的手法拍纪实,借助纪实的手法拍时尚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但至少在国内,这个分寸掌握的还是个问题。

    商榷之一,后期要不要这么做?处理成黑白呢?
    商榷之二,人物姿态是不是可以换一种处理方式?对灾难现场人物肖像的处理似乎有“生套”商业环境人像的嫌疑?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以前看过一组,美国卡特丽娜飓风灾后的一组人像,从成片来看,像是电影剧照,难度很高,是我看过的最类似这个题材的拍摄,拍摄人物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跟海啸的不一样。但这里没有办法发片子,以后再说吧。

    一财的尝试还是值得嘉许的,走些弯路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总要有人迈出这第一步。但对与这种难度极高的选题来说,拍好的可能性的确不多,某种意义上讲这不是一个安全的选题,风险太大。

    国外操作这类选题的编辑和摄影师都是那些经历丰富的老家伙,对与还很年轻的我们,经验,这是一堵高高的壁垒。无法逾越很正常。在这次地震面前,中国绝大部分杂志的表现令人失望,包括我们自己的。

    一财是有勇气的,但接下来的路改怎么走,是我们这代人应该给出的回答。

    Reply

  23. 再看这个东西,看到lacad的评论。看来我最好把我的个人blog给删除了来回一下。说我做广告,那实在是不懂blog的人在这里以小人之心吧。那是wordpress的Pingback 功能。只要我在我的blog中引用了这个链接,就自动pingback回来了,谈什么做广告?我那blog就没几个人点,用不着做广告。加个个人blog,只不过是给不认识我的人又想知道这个发言的人到底是谁留个去处。所以这个评论我就不留website了。
    另外,我个人对那几张图片实在觉得幼稚。我有资格用那些语言来形容,起码我个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其中经过lacad的剪辑的忧郁愤怒压抑焦虑等,确实是看到类似照片后的心理伤害?怎么拍和怎么编,本就是一个媒体的自由,就跟年轻人可以哈韩哈日一样。但不能就此怀疑稍微不哈韩哈日的批评就是为了一个姿态,或者为了打广告?
    从摄影或者从报道的角度看这个照片,或者按某些人希望看到的批评角度来批评,就已经显得多余了。
    这里真够热闹,热闹到我留完言,还不得不多次刷新看精彩评论的程度。 [:Yeah:]

    Reply

  24. 《第一财经周刊》这次做的四川地震报道和这组有类似处,但逊色许多,很不严肃,看得人不舒服。 [:Automan:]

    Reply

Leave a Reply to kangkang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