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我可以接受这样的照片。就好像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只有疲惫的身影、带泪的面庞和晃动的镜头才是真实的影像。如果摄影师是在那些人稍事休息的时候拍摄的一张肖像,而他又没有摆布被摄者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接受呢?
    换个角度讲。我们喜闻乐见传统的新闻图片,但很少有人会注意那些救助者的故事,因为他们被现场隐藏了起来。而这样的肖像拍摄让我们可以更多地去了解他们,这是摄影师的目的之一。不像那本旅游杂志一样,我认为第一财经的做法还是严肃和有意义的。

    Reply

  2. 很不喜欢的照片,最近对于此类照片极其不喜欢,虚假的灯光虚假的氛围—如果美其名曰“表现了拍摄对象的另一面”的话,那实在软弱无力,呃……噗……

    这就是我的第一印象

    Reply

  3. 其实可以拍的更好

    第一财经不是新闻杂志,做的不是新闻摄影,也不是报道摄影,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翻译不来的那个艾迪套瑞哦……
    而且我觉得灾难过后,我们需要美好的梦想和坚定的信心,这么拍我觉得我就可以接受,只是我想或许可以再细致一些。

    Reply

  4. 初看是可以接受的,画面漂亮,配合的文字也不错
    但是放在这个媒体里就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好像所有的被摄对象在他们那里都是这一种拍摄方式?那杂志的立场和关怀在表面的形式感下就模糊了。而且让人感觉这杂志闭门造车,没有往前走。
    以前1416介绍过财经类的纪实拍摄手法,值得多多借鉴的呀~

    Reply

  5. OK,假设把照片的事件背景换成911以暂时得到一个相对的客观,当你看到救援人员或者医生站在废墟前面被迫大摆环境肖像POSE,我相信绝对不会感到愉快的,至少我会不断地去看照片的背景,会去想那些废墟下面还有不少人在挣扎。。。并开始对画面感到愤怒。

    我觉得一个起码留心关心过地震本身的摄影师应该都会意识到,应该或不应该选择怎样的拍摄时机,地点和照片发表时间,用这种手法拍摄避难所,医院,重建现场,都OK,但这一次,巨大的风暴尚未平息,狐狸尾巴有点太长太大了。

    浮躁啊,这要命的,全面的,浮躁。 [:-_-b:] [:-_-b:]

    Reply

  6. 也许这样用光有些刻意,尽管这样拍有些不合时宜,但这些片子还是挺有个性的。

    看好多人把这组照片叫做摆拍,其实大家可以把这些照片当做人物照来看,摄影师只是记录了灾难现场的人物,只是它同时具有了新闻的某些要素,而已。为什么要要求所有的照片都充满苦难的意味?

    这几天有看一些网友自己拍的灾难现场,赤裸裸的流血与死亡,相对于这组照片,那是我更不愿意看到的残忍。

    Reply

  7. 我不是新闻工作者,对此也一窍不通,所以我想从一个普通的观看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照片。
    我觉得这套照片很好,原因是它同主流的(铺天盖地的)新闻、纪实报道的视角和摄影手法不同;或许就是因为这种不同,所以它成为了非主流的一种存在,而遭到了大伙的攻击。恰恰同楼上评论的相反,我在这些照片里面看到了摄影的冷静而不是浮躁。我指的是摄影,而不是所谓的“新闻报道”——是谁规定了新闻报道的片子一定要采用怎样的格式和手法呢?
    还有一点,如果指责这种拍摄是浮躁的,对于灾情无动于衷的,那么请问那种拍摄方式是可以对废墟下面的人产生直接的帮助呢?
    如果说照片不真实,那么这种不真实是同怎样的“真实”作比较呢?

    从这组片子里,我看到的是各种职业/角色的人们被暂时抽离出来展示给镜头;另外,从背景还能读到一种时间暂停的感觉——救援者不是机器人,他们也需要休息,需要思考。

    Reply

  8. 楼上有位说的好!废墟下面也许还有活人在挣扎和最后的喘息呢!

    外面你在扯淡,整灯光整人物,对!!再靠近一点!头再抬一点!。。。。

    我靠!抱歉我还是这么粗俗!你不觉得操淡么!说是越专业越冷血,但是好像不是说这样的照片的吧!?
    N多人就整双重标准,看那些真实的死难真实的照片说,太么惨了!看着这些照片就说!还不赖!!!你回去好好想想吧!要是你爸妈和儿子还在下面你就不会这么静静的喝着茶水盯着虚拟的屏幕开N多个窗口,一边灌水一边美女一边淘宝一边QQMSN的说这个道那个的了!

    我觉得在那个现场就不应该拍这样的照片!凡是有个合适不合适,你在新婚现场大说离婚啊死人啊那是不合时宜,你在葬礼上打情骂俏那是不合时宜,现在在救人的现场拍这样的照片我认为就是不合时宜!一个财经周刊整这样的照片就是不合时宜。

    如果你有创意,请你在5年10年后经历伤痛的同胞的伤口都逐渐开始愈合,我们这些没经历过的人开始对这事开始淡忘的时候你作者在影棚里还原现在发生的这个场景,然后请当事人到场,重现那个时刻!那我佩服你!就象看过谁谁拍的战争的照片!很黑色幽默的那个!抱歉没文化记不住作者名字!

    摄影的一个重要功能特性就是重温往昔!因为我们很容易就忘记。现在那怕是一个普通人用手机模糊的拍下的残酷的照片也比这些照片更有价值。

    不合时宜。

    Reply

  9. 即使你给大众看多么残酷又真实的照片,事实上是很多人还是象你说的那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你说的那些,跟照片有什么关系?

    Reply

  10. 我在王唯一那里留的言,直接贴这里吧:

    先说说我第一印象,换一个角度来看地震中的人物是不错。但摆的痕迹太明显,就让人反感,起码让我反感。不舒服的特别是那个空降师长三个人,跟拍电影一样,而且是老式蹩脚电影那种。高明的导演如姜文是不会让这样的镜头通过的。如果真是拍电影,那么这表情动作不理想,就cut,重来。可惜,你是在地震灾害现场,逃不过其新闻现场的实质,所以你显然不能如此超脱的去随心所欲的“拍电影。”

    拿步话机的工程师也有类似的让人反感的作秀效果。那个站在帐篷前的学生,本来很朴实,但也实在被摆弄的痕迹太明显,看着别扭。

    记录俄罗斯记者的那张,用这种拍摄手法似乎就很合适。搜救人坐在废墟上的那张有纪实的感觉,也不错。三个兄弟组成临时搜救队的那张也行,三人傍在一起还比较自然,也不觉得摆拍不合适。

    另外,你提起,“我们的摄影师在面对一次次突如其来的余震和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时,仍然冷静地完成了任务”,看到下面的画面,想起在灾难的水深火热中煎熬的人,这些摆拍的照片,让人感到“冷静”得可怕。摄影师此时的冷静,真的让我寒栗。

    对不起,唯一,虽然我们算网上认识的朋友兼重庆老乡,我仍然觉得还是实话实说我的感受比较好。不过就如任悦老师那里的留言一样,有否定,也有赞同的声音。你们的东西能引发这样的讨论,也不是坏事,起码,你们勇于尝试。

    Reply

  11. 就像葛优在夜宴里的演出一样,这种降饱和后面是废墟的调子恰好在之前被我定义为男人装类的片子,可能是时尚类这种造作的片子太多了,继而我们本身有了些思维定势,觉得这样做不够严肃。如果操作的手法不会让镜头前的人们感到不快的话,这样至少比电视记者那些接人伤疤的愚蠢问题更容易让读者接受。纪实摄影师面前的废墟中照样有人在挣扎,关怀在心里,而不是在拍摄的方法上。

    Reply

  12. 感觉别扭

    1 跟时尚类风格太靠近了 让人不得不对摄影师的情感是否真实 联想起来
    2 就目前的结论而看 这套片子的主要功能就是引起了一些道德视角标准的争论(而没有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主要功能) [:Wakeup:]

    Reply

  13. 刚发现原来这里的讨论更激烈,就把我刚回复到mindermeters的贴过来吧。
    我不想对照片本身好坏再争辩些什么,我只想说的是,我们做这样一个图片报道的唯一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另一个角度告诉读者,有这样一群活生生的代表人物,在为灾区奉献爱心,他们有医生,有消防队员,有志愿者,有媒体工作者,可能从网上看不清每张照片旁边的小字,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正是因为这些平凡的人,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一个个生命奇迹。而做成类似海报的版式也是我们的编辑思路—让人们看到希望,接近公益广告吧。
    至于每个人从照片里读到了什么,那是个人的事情,各有各的感觉,我们不会去刻意追求所谓“真实”、“残酷”等太过主观的东西。
    肖像本身就是我们杂志的风格,也是优势,如果让摄影师去拍那些网上铺天盖地的现场画面,熟悉我们杂志的读者恐怕都会怀疑,这还是《第一财经周刊》吗?

    我说的摄影师的“冷静”其实是表达我个人对这位几乎从没做过新闻摄影的80后小孩的佩服,事实上在拍完那张母子的肖像后,摄影师告诉我他快受不了了,这些人太可怜了。在拍摄过程中他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他能强迫自己静下来去和被拍者聊天,记录下每个人的姓名、年龄,以及所有的细节,请他们花几分钟时间让我们拍一张肖像,这不是每个到达现场的人都能做到的。

    在这里我要感谢大家对我们这个初创杂志的关注,我们也愿意听到更多的声音。

    Reply

  14. 我kao,摄影师都受不了了还能这么冷静的拍照片?这当然不是每个到达现场的人能做到的的,只有冷血的人才能做到。

    如果说不是记者的问题,就是编辑的问题,冷血的编辑需要这一套虚伪的照片。

    Reply

  15. 第一财经周刊是第一财经周刊

    新闻周刊是新闻周刊

    人民日报是人民日报

    各有各的路子,欢迎百家争鸣,别整海天一色

    有人叨叨比没人搭理强,好事情

    Reply

  16. 我不认为他们采用了摆布,灯光,这样的摄影手段,就判定,他们是浮躁的,虚假的。
    相反,我认为这也是认真的一种态度。

    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很多所谓追求真实的新闻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到,被摄者对镜头的抗拒,反感。
    我认为这个摄影师是粗暴的,入侵式的。

    我同意回帖中的一部分观点:摄影师可以做的更细致些,更成熟些。
    不过,这是一个80后的摄影师。

    回帖中的另外一些观点让我想起从小到大教育者们在主席台上声嘶力竭强调的那些东西,泛道德的感情像大麻一样,你会为自己的正义感而感动,而不是灾区那些人的真实命运。

    [:Wakeup:]

    Reply

  17. 我赞成潜游的观点,
    在那样的现场,整这样的东西,非常不妥当!
    也许过几个月,过一年半载,你再来这样,我能接受,
    但是在救灾现场这样整,
    我非常反感!

    Reply

  18. 从编辑角度来说,这样一个策划的初衷我认为是可行的。但,这组影像在当前的环境中无论如何是不舒服的。不舒服的原因,我认为是主体在影像中的形式过于夸张了,这种夸张确实有一种刺痛感,让主体脱离了环境,咄咄逼人。再平实一些,再多一些包容力,让人物融化在气氛中,让气氛感动读者。在自然力面前人类是脆弱的。

    Reply

  19. 我在前线,我的感触太多~~~我想尽快回来!

    如果我还有兴趣的话,我会写写,但是你可能看不到我一张照片。

    灾难几乎被当成新发现的金矿,太多的人拿着铁锹赶来,咔嚓咔嚓就挖起来,很兴奋的样子~~

    我原来说过,这里不适合创作,劝说个人不要急于赶往~~再想想再等等~~多去一个就要分享一份资源,你看到一个士兵是如何背负辎重吗?

    我知道我并么想明白,我只带单位的数码~~回来再说

    Reply

  20. 有手法,没想法!我会原谅摄影师,但不会原谅此专题的编辑与他的导师!——“孝弟忠信,礼仪廉耻”啊!

    Reply

  21. 嗯…我发个言……

    我是先看的照片,第一反应是感觉还行,从肖像角度来说,挺《财经周刊》的,财经类人物肖像往往意味着符号的堆积、夸张的光线、精致的构图和版面设计,力图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这组也不例外,但做得也就…那样吧。然后我再看那些认为不好的留言,一句“不喜欢”的我没话可说,纯私人的,别人不好说,其余就是拼逻辑了。

    首先,这个case我想必然是前期花工夫去策划的,是花了时间和心思去琢磨的,在这个大道德价值观难得的空前统一的时期,我想《第一财经周刊》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去主动做不合时宜的事情,除非疯了,那么初衷就不应该怀疑了。

    然后,咱们很难从照片来判断摄影师当时的心态,那些去表现苦难的摄影师的心态未必就是同情和焦虑,未必就比这位摄影师的更合时宜,我倒更愿意相信他心里的纠结和挣扎比其他摄影师更大,毕竟随大流在行为和心理上都是容易的。

    第三,拍摄对象显然是在有暇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拍摄的,那他们就应该是在休息待命,拍摄耗费的时间不至于耽搁救援,你们总得让人休息休息吧。

    第四,这些照片的意义何在?受难的人和救援的人不是4万、5万、10万那样的数字,他们是活生生有名有姓有家人有房门钥匙有爱喝的饮料的具体的人,记录下个体,把个体抽离出来落到地上,即使只有一个两个,那也是有意义的。而此组照片的灯光和部分姿势确实或多或少使主体有了一种间离效果,使得他们脱离开了自身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行为,过于强调符号,我想这是摄影师仍需努力的地方,这里不存在戏剧性。

    第五,任何一个没去过现场的人,对于灾区的认识几乎全部来自于影像,我相信照片从来真实,但从来不是全部的真实,我们在苦难的照片下获得一种关于受灾的共识,但它仍然是影像带来的,那它就不是全部的真实,从其它影像和blog我们还看到要喝可乐的被救学生,问医生要扑克和瓜子的灾民,那不是合不合时宜,那是事实的一部分,照片关乎事实,但仍然只是一张照片,而已,所以两种照片哪个更真实,几乎可以排除出讨论之列。

    第六,这些照片触怒了谁?我相信不是被拍摄对象,想象一下多年后他们拿出这张照片,他们有的应该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在那儿努力过,并且看上去还不错。那是灾民?照片里7/8的对象是救援人员,救援人员对灾民意味着希望,并且人物不猥琐不懈怠不消极,难道受难的人不需要这个?显然也不会触怒了救援人员,前面说了,拍摄他们应该几乎没有对救援造成障碍(我承认我不确定,但你我都没在现场),忙于救援的人必定没有机会出现在这些画面里。与照片和灾难相关的人都没有被这组照片触怒,那它们触怒了谁?我们?那些表示自己感到恶心的人们?不去亲临现场感受事实却以一个“了解事实”者的身份指责一个去过现场完成任务的摄影师的我们?应该么?于事有补么?

    第七,拍摄风格来说,习惯性思维这样的时期应该是徕卡味儿的,得是黑白的,自然光的,写实的,但这不是标准,这不是唯一,卡特里娜飓风之后联系图片社也同样有美学价值大于纪实的作品。

    第八,当时当地记录下关乎真实的一切,就是合时宜,即使那看起来有些像标本,有些符号,事后的搭建场景摆拍即使看上去再还原,那不是当时当地的真实。合不合时宜这个阀门在媒体手里,拍,不关乎时宜,它们总是安静的不大声的,不是婚礼上喊出来的死人话和葬礼上的嬉笑,但发不发,确实要慎重,发了,那就是喊出来的声音,是会被大多数人听到的,如果反对的声音是大面积的,我只能说《周刊》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不够周全,选错了时机,但对拍摄者,不存在问题。

    最后,一句话,各位高抬贵手,不要再逼出一个中国的凯文卡特来了。

    我这里所说从前期、摄影师、是否耽搁救援、真实与否、照片的意义、观者反应、拍摄风格到合乎时宜考量了一下,深更半夜,难保周全,日出后再细思量。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有了这么个机会,让大家都感同身受地把摄影放在现在的境地下去考量(这话该打嘴巴子)。

    倒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笔记本屏幕光线照耀下任悦的镜片后的眼睛一行行扫过每个人的留言,琢磨着总结发言,或是又一篇文章成竹在胸了……… [:Bow:]

    Reply

  22. 这次灾难得以引发的情感很单纯,就是同情,感同身受,并且在不断放大,因为这是天灾。而以往这种重大时刻人们准备好了的愤怒、激昂、道德评判这次却似乎没有出口,而一旦某个人某件事激起了这样的情绪,后果可想而知,这是我所担心的。同情不断滋长的同时,总有些别的东西蠢蠢欲动,理性,是唯一让我们稳步前进的良药。

    有点离题了。

    Reply

  23. 再想想,觉得以上所述还是有漏洞,真是“我们几乎在说任何一句话时,都不能不是腹背受敌的。在刚刚表达完思想的第一秒钟内,就会产生一个念头:需要另外一篇文章,来表达与其相反的意思。”

    潜游所说的照片是不是Jeff Wall拍摄的《死去军人的对话》?桑塔格认为“其思想深度和力量堪称楷模”。

    我倒很想知道,假设《第一财经周刊》因此组照片真如某些人所说的不堪而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刊整顿,各位又会作何感想。

    我甚至有些怀疑在这个时刻那些由于不以激起观者同情为目的的照片遭受观者唾弃的原因,会不会是因为观者未能从这些照片里获取本该产生的同情心,“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

    还是摘些文字这里吧,具体的回自己地盘写去算了……

    ─ 误读和误记,以及意识形态对照片的重新利用,将使它们变得不同。

    ─ 人们对身体受苦的图像的胃口,似乎不亚于对裸体图像的欲求。

    ─ 一涉及到照片,大家都是彻底的真实主义者。

    ─ 改造是艺术的本质,但是摄影作为灾难和应受谴责事件的见证,如果它看上去像“美学”的,也即像艺术,就会备受抨击。……这种观点认为,一张美的照片会分散对其严肃对象的注意力,把注意力转向媒介本身,从而削弱了照片作为纪录的地位。

    ─ 美化是照相机的一种经典运作,而这往往消除掉我们对被展示的东西的道德反应。丑化,也即把某人某物最糟糕时的模样展示出来,则是一种更现代的功能:道德说教,它使人做出积极反应。

    以上,与此组照片无关,与此话题的展开有关,我坚持这组照片从影像角度来说不够好的观点。

    Reply

  24. 喜欢这种尝试,但具体操作上,我想还有不少改进的余地。

    大家的愤怒和厌恶也许来源于一种预设的认知:这种风格似乎只该出现在时尚大片、广告摄影、财经人物肖像等等中,而不应该出现在报道摄影中。但,如果这种影像一开始就出现在报道领域,大家还会有现在的“不合时宜”的想法吗?当眼前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残垣断壁、血腥和哭泣的时候,我想,出现一种不同的观看、呈现方式是难得而可贵的。不流泪不代表不悲痛,有时,表面的平静可能蕴含着更为剧烈深沉的情绪。

    具体到这组照片,我喜欢母子和坐在废墟上的营救人员这两张,安静而有力量。我的理解,这组片子的出发点是想凸显“人”,那些身处灾区的个体,以小见大,带出这份杂志对于这次灾难的一种观察记录方式。不足在于拍摄和后期处理。灯光的运用还不够讲究,有些人物也许在拍摄时沟通不够,显得有些僵硬造作,配文也许能再斟酌下。后期色彩调的不大舒服,再自然些会更好。另外,最后一张记者的我认为可以不要,换个其他的也许更好。

    有关媒体如何报道这次灾难其实有很多可以说的,我欣赏他们的勇气,拿出这样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毕竟,安静地和被摄对象聊上一会儿,很认真地给他/她拍一张肖像要比用超广角镜头对在人家面前拍一张变形的照片要温情和易于接受的多。

    ——-

    仔细读了冬瓜同学的发言,有见地,尤其是28楼的第6点和29、30楼。这份报道以及大家的反应真是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Reply

  25. 显然没有考虑读者的感受,也许再过一段时间,灾后重建的时候摆拍一组人物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这种被时尚写真影楼用烂的影调反到被新闻摄影所崇尚,为什么不严谨了?

    Reply

  26. 看了大家的发言,更多关注在影像之外,也就是透过照片体现出来的摄影师的意识和行为,而不是地震本身。摄影师的拍摄意图跟观者的反馈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样的偏离事实使得这些照片的价值自然体现出来了。从“地震”角度来讲,似乎“不合适”。但是引发了我们的讨论和思考,是否摄影师这种“无心插柳”的做法可以是“弄拙成巧”? 这样的“偏离效应”似乎不是摄影师的本意,否则那就成了摄影师“预先设计”,我们这些讨论自然也成了他“行为艺术”的组成部分。如此如此,大师大师。 [:Bow:]

    Reply

  27. 看了照片和上面的留言,真是内心复杂
    我最初也有点立场,但看了上面的留言,就基本没有了自己的立场
    感觉这个说的也对,那个说的也在理… [:-_-b:]

    Reply

  28. 一直都认为一组照片应该摆放在它的语境中阅读才是正道.不晓得以上各位有多少买了第一财经周刊?如果把它单独抽离出来是否会有违它的本意.
    这组图片的构想原本就是杂志的一个部分,满足杂志本身定位和前后结构的联系.或许它的质量有待探究.但是做为报道已经充分的表明了立场和态度.
    那些呼天抢地的悲伤是否是真正的沉重?更多悲伤的人们只是恍然若失地站立在原地.这些是我从电视所能看到的,却是被媒体给忽略的.
    媒体是否太强大了,也太自以为是了...也许读者只需要客观的表述来帮助理解事情的真相.煽情还是算了吧,当它成为了工具,人们也就慢慢变成了木头人.
    这一切与冷静无关,与自制有关.

    Reply

Leave a Reply to cyanney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