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像发声(三):这台相机是你的,拍你想拍的吧!

几个志愿者把一些胶片傻瓜相机带给云南一所边远小学的孩子,他们开设摄影课堂,让孩子透过取景框来观察世界。

并非只是把相机当做玩具,他们非常用心地启发孩子观看生活中所热爱的人,事,物。

“这台相机是你的,拍摄你想拍的吧!”我能想象,这个小小的特权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这篇文章是“让影像发声”沙龙的第三篇文章,在这个系列里,我们关注那些用照片帮助人的摄影师和他们的故事。

作者:Velma Cao

2009年,我带着5台胶片傻瓜机,39卷胶卷,来到云南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同乐完小

受Zana Briski 拍摄的纪录片“Born into Brothels”(贫民窟里的小小摄影师)以及之后她创办的“Kids with Cameras”公益组织的启发,我也决定在支教的短短几天中,教会孩子使用相机,让他们记录自己的生活与身边的人。

  • “真想开心地到处拍照”

第一节摄影课是在8月8日。我拿出事先打印好的将近六十幅照片,这些照片是Zana在印度红灯区教那里的小孩拍摄的,因为他们与同乐完小的孩子们年纪差不多,也一样生活在贫穷且缺乏教育资源的状况下。

我让孩子们自己把照片先贴在教室的墙上,希望他们能够动起来,并且从一开始就能与照片有种亲密感,而且同学之间的互相走动互相交流手中的照片也能够促进大家对相片的关注与意见沟通。

照片贴完之后,我又要求孩子们继续走动,仔细地观察每一幅照片,并且写下“最喜欢的”、“喜欢的原因”以及“如果自己有机会,将希望拍摄什么内容”这三个问题。大多数孩子非常活跃,但是仍然有一些孩子(特别是女孩子)非常腼腆,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前后左右地看周围的照片。

小纸片收上来之后我发现,最受欢迎的一张照片的内容是小兔子,其他受欢迎的大多也是动物类题材,因为当地人家每户都养了许多动物,孩子从小就接触小动物,与自然也就愈发亲近。在孩子们交上来的反馈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孩子的答案,他最喜欢的照片是一棵树,因为“它会自己长大。”也有一位女孩子,在答案后面也加了一句“真想以后能像姐姐开心地那样到处拍照。”之后从校长口里了解到,这位女生是5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在我们走的那天,她也从家里带来了梨子、苹果和刚摘下的新鲜核桃给我们吃。但她很腼腆,从来不与我们说话。

  • 去他们认为最美丽的地方

照片欣赏完之后,我把孩子们分成5个组,让每个志愿者带领一个小组,用自己手上的数码相机来让孩子们尝试拍照。有四个组的活动都在操场上进行,但是孩子们对画面的把握还是不太好,最后甄选出的照片质量都非常一般。而另外一个组,去了田间拍照,孩子们很开心,在田里的时候比课堂更加活动。因此在第二次上课时,我就让孩子们带领自己队的志愿者,去他们认为最美丽的地方。

在第二节课田野活动开始前,我先给孩子们说了前一天的作业情况,并且将颇受欢迎的几幅照片都再一次给孩子们展示了一遍。原因在实战拍照前,若是能看到几幅优秀作品,将多少有些启发。展示完之后,我就给孩子们演示了一下胶片相机如何装胶卷,如何拍摄等问题。

孩子们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在第三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让他们自己装胶卷,来测试他们的学习效果。班上大多数的同学都举手希望能够自己来装,并且有很多男孩子都跑上讲台来抢,并且装得也是非常好。不过,上这次课的时候,我们一行7人都已经累趴了,因此部分出于偷懒的原因,我决定让孩子自己组队去进行主题拍摄。我给他们的主题分类有“大人”、“小孩”、“植物”。非常遗憾的是,我当时头脑不清醒,竟然忘记了“动物”这一项最不该忘记的。

虽然只有3节摄影课,但是作为一种教育的尝试,通过摄影的方式来发掘孩子对外界的观感表达,它是个极好的媒介。我并不认为某些城市里普及的多媒体能够真正对教育的效果产生积极作用,这里的孩子们学习资源极其缺乏,再加上政府对此投入不大,所以以摄影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与热情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

  • “我也要一台照相机”

支教完成之后,我们还分配了7台机器(加上我自己带上的一只胶片傻瓜机和一只数码机)给了比较有摄影天分的孩子拍家庭生活,要求他们于约定的时间地点返还。当时分配相机的时候,我尽量在私下单独跟有任务的小孩交代,但是其他的孩子们见到相机都非常激动,都会凑过头来,其中也有许多非常希望得到相机的孩子不能如愿以偿,这让我多少都有点沮丧。

有一个小男孩从二楼往一楼喊住我,让我给他一个相机,我把自己的数码相机给了他。在借给他的两天中,我还时常担心收不回来,因为他家非常远,而且也没有电话。但是最终他还是非常准时地归还了相机。照片冲扫出来之后,我们发现孩子们拍得最好的还算是动物,还有家人朋友。

每个孩子上交的照片内容都非常不同,每个孩子的生活是不同的,观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些都能够从他们的照片中略知一二。

  • 照片成了我与他们对话的方式

这次山村授课让我明白了照片的力量何在——它让拍摄者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人与景,置身世外地来体验生命。我也看到了生活在闭塞的山区的孩子无穷的想象力,照片成了我与他们之间对话的方式

但是这个活动仍然有一些问题,我作为组织者,并没有积累起足够的文本材料,来支撑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没有能够很清晰地理清每一张照片的拍摄者。我希望这个项目之后能够继续进行。到时候,希望能够有更加专业的摄影者参与,能够在1-2个月较长时间内进行此项目,就地冲洗照片,及时地给孩子们的作业反馈,更加有利于他们在摄影上的学习和进步。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相机和胶片提供给孩子,能够有机会能够带领孩子们走出那座山,到外面走一遭,再用摄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 你能做什么

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来做这样的活动,而且目标人群可以不局限于孩子。以下是我的建议:

方案一.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人群→收集相机&胶片→前往该地→教会他们如何拍照(对于拍什么可能需要一定的指引)→收集照片→对于选择的理由以及项目的心得、成果进行交流

方案二. 将相机和胶片寄到一些当地的乡村建设机构,与他们进行充分联系,委托他们将相机和胶片教给村民和孩子。到时回收胶卷,再看情况选择如何冲扫。

更多孩子的照片:这里这里

谢谢Velma的分享,如果你也有故事,请发给我 ofpixcamp#gmail.com

Comments (17) Write a comment

  1. 我本周在尝试将一台小数码交给一些柯尔克孜的打工青年做记录呢,未来将给更多的人尝试

    Reply

  2. Pingback: Tweets that mention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这台相机是你的,拍你想拍的吧! -- Topsy.com

  3. “这次山村授课让我明白了照片的力量何在——它让拍摄者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人与景”
    这个很重要,也是摄影师很难做到的,我自己觉得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自己至今也没做到。继续努力把。

    Reply

  4. 嘿嘿,每隔一段时间,教室里就会来一个读者,把老帖子都翻出来再看,再评论。小水,你就是这样一个家伙。通过你,我们就又可以温故而知新呢,热烈欢迎 [:^^3:]

    Reply

Leave a Reply to 枕席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