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肖像?

昨天包子同学给我传来一份他的硕士论文,是对他所拍摄的大连老城这个项目的文字阐释,里面有一部分探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要拍摄肖像?

包子的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非常传统的纪实风格(他的广角使用得够厉害的),记录了生活在老城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面临的问题;另一部分则是肖像。之所以分成这样两个线索,有包子自己的考虑:

第一,作为历史档案的肖像:

摄影师James Hill拍摄俄罗斯二战老兵的纪实摄影项目用了肖像的手法,James Hill认为

在二战中有上百万的妇女在救护站工作,但61年之后,她们很多人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我认为我有责任凝聚下她们仍旧存在的这一刻,对于我来说,肖像可以完成这一工作,其他任何方式都不可能做到。

另一位摄影师Lori Grinker也在拍摄战争受害者,起初她试图拍摄这些人单独的故事,但是后来也改用了肖像的手法,对此,她认为:

这张肖像似乎就是他们所经历的人生的一个浓缩,我并不是想仅仅展示他们的伤痛,我想让大家看到他们是如何带着伤痛生活。

但是,这种很“当代的”用肖像的方式拍摄纪实摄影的手法开始遭到质疑,法国佩尼皮昂摄影节的负责人Jean-François Leroy发出如下尖锐的批评:

今天的摄影师已经全然忘记了如何拍摄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战争受害者、受到性虐待的孩童、远郊生活、拳击运动员、妓女、变性人、孤儿、吸毒者、移民等等其他一些有关社会、政治、宗教的话题。他们能干什么呢?他们只会拍摄肖像,这些照片已经让我感到厌倦。。。他们按照脚本拍摄故事,那些摆拍的照片,甚至更糟糕的,那些仿照证件照模式的照片实在是毫无意义。没有深度,毫无创造力。

Jean-François Leroy的这段话很精彩,请看三遍。

这个话题在当初我贴出戴世恒的作品猎德肖像的时候,在留言中就有争论。我想再稍微解释一下,对于小戴的这组作品评价我是基于他作为一个大四学生的标准来说的,同时小戴自己也只是从学步阶段开始尝试操作纪实摄影项目,我们的初衷都并非为了创作一部所谓“惊天地泣鬼神”的项目,我只是希望他能够完整地做一个项目,而他也达成了这个目标。至于这部作品中的肖像手法的运用,我觉得关键在于“最后的留影”——这是他用肖像的一个理由,我能体会到,小戴拍摄这部作品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理由,在他亲手把这些家庭留影交给离开猎德的人们之时,这个项目的意义也达到了,由于小戴的照片,他们得以保存一段记忆。

而随后我的另外一个学生在拍摄煤矿工人宿舍的时候,他也打算使用肖像的方法,但是我觉得理由就不是很充分,建议他可以再考虑一下。

为什么用肖像?看看今年的荷赛获奖作品,这样的方式太多了,太流行了,而有的时候也就显得太滥了。

第二,促进社会改革目的的社会纪实摄影

包子作品中的肖像风格的照片,其目的是为这些生活在此地,也许即将离开此地的人们留存一份档案。而包子的传统纪实风格的照片则秉承了传统纪实的理念——促进社会改革。

追溯到社会纪实摄影这个概念诞生的时期,这些摄影作品除了有佐证的功能之外,还有着强烈的促进变革的目的。在包子所拍摄的大连老城区内,人们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但是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城又不能简单地以拆作为结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是包子的拍摄目的。

这种拍摄方法较之上面肖像方式的纪实,在当下已经气势越来越微弱,究其原因,操作周期长、操作成本高、流通渠道少是让很多摄影师对之失去耐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Jessica Dimmock拍摄瘾君子生活的作品:九楼

但是,很遗憾的是,包子的这个目的却不是那么容易达到——这是让当代纪实摄影师倍感挫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大连当地的一家报社,其摄影部主任看过包子的作品之后,觉得话题太敏感,尤其是一个外国人拍摄的更敏感,他建议包子去拍摄京剧。

也早就有人谈到纪实衰败的原因,有哪个广告商愿意在自己光鲜的广告旁边陡然出现穷人的面庞呢?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关于肖像的表达方式也是有很多种办法的,我想在技术层面的手段不同也会呈现不同姿态.最直接简单的感触就是,我们像册里普通的家庭肖像,简单,但是很容易打开我们的感情和记忆,这似乎是一种很有效的对”进入”照片(或一组照片)的引导手段.但是我想肖像仅仅能够作为一部分…

    Reply

  2. …在人类面部丰富的肌肉群所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人类面肌较其他动物发达,与人类大脑皮质的高度发展、思维和语言活动有关…
    我一直不喜欢肖像作品,摄影也好绘画也好。我觉得特别是现代人肖像越拍越表面了。我经常因为拍人拍到脸而不得不剪裁,或者剪影处理,我觉得应该看重的是肢体语言,是其他行为。如果我的老师非要强迫我拍肖像,我有两个选择,睡眠肖像和死亡肖像。就像Jean说的那样。我一直在思考,假如CGX是荒木的话…… [:^^2:]

    Reply

  3. 这年头,归根究底来说摄影不过是一种娱乐形式,(或许证件照还没有消亡的时候还算上一种功用,我一哥们的公司已经开始手指指纹刷卡了!thinkpad上早就用了!接下来或许是人类眼睛虹膜扫描识别什么的。。相当科幻啊。。。)不管是自命清高或的纪实新闻摄影,是平易近人的快照或者是lomo,在现在来看不过是类似K歌的一种发泄行为,就好比07年2月的男人装因为封面sexy好看而卖了几十w册出去,娱乐么,能那样也很NB了!综观历史,啊~人类总是在给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各种各样的标语,标签,注释,什么的,我们无一幸免,所以还是轻松点吧,其实真正能成为大师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和我们生产的大量垃圾最终也会变成垃圾,消失在广袤无尽的宇宙中~~~~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轻松的自娱自乐的玩儿了!哈哈哈

    我一个姐妹,内天一伸手腕子,给我说,你看我的新手表好看么,我一看,噢米茄!我说好看,多少钱?她说2W多。嗯,但是我还是喜欢原来的那块,那个其实是男款表。。Y家里是开房地产公司的,小P孩开奥迪A4上班儿,平均2个月出国玩一次,留学回来,她知道我喜欢拍个照片儿啥的,就问我,听说拍照片挺贵的,你挺有钱吧,我看你拍个不停的,我说,考,你看我要是有钱能这么爱好拍照片么?我业余爱好,没别的!她说那天天我也买个专业点的相机,你帮我挑吧,我说成,她说什么好,我说你买单方还是什么,她说我就买个小DC里最好的,我要是拿个像XXX(另外一朋友,记者)那样的多傻啊!!!拍个照片网上发发就行了!哈哈哈

    这个是真的,其实啊,很多时候别人根本没法理解别人。
    ”这是为什么哪?“(小沈阳儿的口音)
    去土豆网上搜小沈阳。。。

    Reply

  4. 站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立场角度看待“摄影”以及“某种形式”的摄影,意见会矛盾或冲突,这很正常,却与对错无关。

    Jean-François Leroy的话结尾虽然有些绝对,但如果是批判盲目追求肖像表现形式的现象的话,俺还是赞同地~~

    Reply

  5. 啊! 我今天才看到那個古城生活。
    昨天點了沒出現就沒等了。

    他廣角用的好是好….. ;
    不過我個人會認為,
    很多耐看的照片都是接近標準鏡拍的(特別是人像),
    這道理是很妙的。
    不過沒用廣角就沒紀實感了。
    這又是另一件奇妙的事。

    講到人像,我還是最愛古典派,像August Sander。
    我朋友曾在一沒落小鎮透過村里幹事搜集到一本老相簿,
    裡面幾十年前無名攝影師拍的人,
    靈光閃現,即閒適,人物又帶點個性,
    人在環境裡,有一種永恆停駐的味道。
    就是August Sander的那種味道。

    大概像書法一樣,
    沒那時代,筆再好也沒那種書法出來了。
    (書法我個人是最愛伊秉綬那種,強到不行啊~)

    Reply

  6. 哪个广告商愿意在自己光鲜的广告旁边陡然出现穷人的面庞呢?
    Benetton。他們故意的。

    Reply

  7. Pingback: 色谭·杂谭——Royal的Blog空间

  8. 看了包子用传统纪实手法拍的片子,我觉得技术啊什么的都挺好,但就是喜欢不起来。我觉得他广角用的太过了,一个系列看下来,会有头晕的感觉。而且,片子调整的像杂志大片儿一样,细腻的让人难于靠近。

    再说肖像这一组。我觉得人物和背景的搭配很重要,二者之间的关系,或协调或冲突,都会让片子更加耐看。我觉得他在环境的选择上可以再仔细些,让场景再开阔些,让信息再多些。个人比较喜欢穿绿色addidas裤子小女孩、蹲着的老头、小女孩抱着小孩儿坐在阴影里的这几张。最后一张其实还不错,但那种意味表达的有点直接了,呵呵。

    最后说肖像。我觉得肖像就是要表现人的精神特质,某种使其成为他自己的东西,从古典的油画到当代的摄影,莫不如此。而将拍摄对象置于某种环境之中以达到对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描画则是环境肖像的基本。以环境肖像的手法做纪实摄影不是没有可能,但如果不与被摄对象厮混许久,不能让他/她在镜头前真正释放出“自己”来,只会流于形式。

    一个朋友曾告诉我,他看了许久sander的片子,忽然觉得照片中的那些人“有如父兄”,我想这四个字就是肖像的魅力所在吧。

    Reply

  9. 另推荐大家看看royal的这篇文章,http://www.royalshi.com/archives/338/,真的不错!

    要感谢trackback技术啊 [:Admire:]

    Reply

  10. 把对人物的影像特写都拿“肖像”二字概之,未免狭隘,对于对比和认知也许有用,但把“为什么是肖像”做命题就有点“伪”了……
    仅用即有手段来表达和仅关注表达是否使用的是即有手段一样有失明智,包括包子和Jean-François Leroy(让-弗朗西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

    Reply

  11. Pingback: 1416教室 » 讨论会通知

  12. Pingback: 同一种调调

  13. 当我看到包子拍摄的题材,大连最后的老城区和不是大广角镜头就是现在流行的肖像式照片时,就自以为然地认定这个作品一定是考虑到商业宣传来选题和拍摄的。或许英国某个媒体对此感兴趣或愿意报道,就好像很多外国人喜欢看电影《老井》、《红高粱》,来北京喜欢游胡同似的,所以特别选定破旧的老城区迎合一些人对此的好奇。但是和包子交流后,才了解到包子做这个片子没有考虑过商业宣传和媒体报道的问题,并在听他讲了拍摄后,很真切感受到他在9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对那里的人产生的深厚感情,他很想通过这些照片的传播,能有更多人来关注那里并能为改善那里的人们的生存环境做一些切实有意义的事。

    又想起《猎德村,最后的留影》这个作品,不知道这个相对四平八稳的作品有媒体感兴趣愿意报道吗?

    在1416教室看了这么多有关纪实摄影的文章,自己对纪实摄影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我们对纪实摄影都只是泛泛地关注其拍摄手法,和照片本身的话,那真是太悲哀了。像包子拍摄的这个以反响现实生活题材并引发社会关注促进社会发展变革为目的纪实摄影其实也挺多的,但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都是专业媒体整体运作策划的。在出版时都会规避一些特别敏感的画面和话题。摄影师个人在没有任何赞助或基金支持情况下长时间来拍摄这样的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确是不多,也很难运作。记得在财经视觉上看到一篇《他们的“大学”》的文章,讲述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大学梦来实现脱贫的故事。文章中的部分照片来自“爱心•王搏计划”举办的名为“走出大山”的摄影展。

    王搏已走出大山,大山里的孩子又有几个能实现大学梦走出大山呢?那些未能走出大山的孩子就一直这样的活着,等他们老了,他们的孩子,他们孩子的孩子都要这样的活着?包子会离开大连,大连的老城区还在那,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么的改变呢?这种改变要经过多长时间的等待呢?

    包子的这个作品还未能找到愿意出版的媒体,这样的纪实摄影作品就好像在缺氧的房间里点燃的一颗小蜡烛,要想烛光不息,要打开更多的窗户,释放多一些氧气,更多一些蜡烛。

    这里涉及的问题太多,一时写不下去了~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