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觉实验室初体验

早几个月发布了一个“创新视觉实验室计划”,这个计划一方面是对教室以前做的专题“杂志摄影双周记”的呼应,希望能够和摄影师一起共同探讨杂志摄影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当时的招募启事所提到的,希望能够借助《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平台,帮助青年摄影师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们的计划究竟执行得怎样?现在就和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因为报名的学员大都同时选择了“肖像”和“图片故事”两个项目,所以我们将其合并变成一个综合的孵化期,为期为六个月:

1,针对学员现有作品逐一点评

实验室学员 李英武作品

点评:

用我和一个年轻摄影师聊天时,他提到的一个词儿来形容李英武非常合适:野蛮生长。 我所理解的“野蛮生长”是对在一种混乱的没有法则的现实中,年轻人仍然迸发自己一切创造力去工作的精神状态的描述。

看得出,李英武很少对自己的拍摄任务妥协,每一张照片都和上一张有所不同。摄影师控场能力很强,这对拍摄人像是一种重要的天赋。

不过,英武颇有些85后的“自恋”心态,所有的照片都要打上自己的logo,而且有的很夸张的放在照片正中,嘿嘿,这正如作者的照片风格一样,照片非常张扬,每一张都在跳跃。我是很喜欢,但也有些怀疑,这些用画面的特殊技巧制造的“视觉冲击力”,会不会有一天被用尽了呢?也许我是多虑的,因为到了形式用尽的时候,年龄和阅历带来的沉稳自然也会体现在摄影师的照片中。

2,指定阅读:

请顾问老师提供图书,画册,摄影师作品的阅读清单,请大家阅读。

作业:

摄影师要完成指定阅读清单中的十项。

提供一份阅读报告。

(因为我们的实验室还处于初期实验性运作阶段,目前我们动用的导师资源还主要是《中国企业家》杂志内部的力量)

书单之一:

直接看各种摄影集是最直接的吧。看多了好片子,嗅觉与品味格调就会自我建立。

一系列大师访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背后的观念,寻求理性共鸣、观念建立。

多读人文历史书。可以建立对人类的常识与视野。

——《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 李岷

3,顾问出题

帮助摄影师建立经济视角,同时提高摄影表达能力。

作业:

1,尝试经济话题的视觉化:用报选题的方式,寻找经济话题,制定拍摄计划。

2,人像:更广义地理解人物肖像。

3,小型图片故事,学习视觉语言的组织结构方法。

题目之一:

指导你身边一个从来没有拍过照片的朋友给自己拍一组照片,对照自己,看看自己对摄影到底懂多少。

实验室导师 郑福利

四,简单拍摄任务

根据《中国企业家》选题,完成一些简单的拍摄任务。

案例一《奔驰顺风车》

实验室学员 吴育琛 为杂志的“图解”栏目拍摄的图片故事《“奔驰”顺风车》

点评:

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讲述一个企业家坚持数年搭载附近居民去上班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当下北京日益恶化的交通和环境现状,目标是通过讲述这一个人的故事,唤起杂志的主要读者群——企业家们的社会责任心。

在完成这个选题的时候,摄影师需要照顾杂志开篇图的需求,拍到一张能够纵览这个故事的打头照片,摄影师在这一点上的完成度很高。另外,在展开故事的时候,为了避免故事变成这个企业家自己生活的流水账记录,摄影师在故事里加入了另一个线索——搭车人,给每位搭车人单独拍摄肖像,并同时采访他们平日耗费在路途的时间成本,这都让故事的脉络更为丰富。

案例二:《中国速度》

实验室学员 屠春摄  沪杭高铁  杭州

实验室学员 周仰摄   沪杭高铁 上海

实验室学员 陈文俊 摄  武广高铁  广州

实验室学员 田为摄   京津高铁  北京

实验室学员  田为摄   京津高铁天津

点评:

以上这组照片也是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图解栏目拍摄的,是来自不同城市创新实验室学员的联动。

这个选题的难点在于考验摄影师个体的采访突破能力,因为被摄对象都要摄影师个人在车站找寻,而且还要符合杂志所要求的“商务人士”的要求。选题策划的时候感觉在车站拍摄可能会给摄影师带来很多麻烦和限制,但是最终的作品还是反映出了摄影师都有一定的把控现场能力。

创新实验室遇到的问题:

做一个活动,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人数多少,坦白地说,我们的实验室人数并不多,目前一共有十个学员,他们能够坚持下来实属不易,但他们能否坚持到最后,做出一组自己像样的作品来,这个仍然是未知——因为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觉到,对于一个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年轻人来说,在包裹他们的重重重压之上,似乎不可能再放上任何附加任务。这个现实也许是无解的?或许我们必须在夹缝中生存?

而这个无形的实验室,缺乏一些面对面的交流,缺乏硬性的指标性的压力,在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方面就更显得有些被动。我想着,这个实验室可能还要再用猛药,再增加更多的化学试剂。。。

不管怎样,我们还在努力。今天写这篇帖子,除了汇报,还要展开新的招募,欢迎加入!方法仍然参照之前的帖子。

Comments (11) Write a comment

  1. 太多作品是为了拍照而拍照,缺乏创意。
    一个好的作品,是先有创意而非先有任务。不得不承认,中国大多数杂志的图片都惨不忍睹,为了说而说,完全没有essay。好的故事不是去一次现场就能获得的,而是经常性的,不断审视选题和角度。

    其实和做记者差不多。多问问几个W。
    这一组有些勉强。希望下一组有些惊喜。毕竟是个好事情。

    Reply

  2. 同意阿三,图片太过呆板,缺乏灵气,例如《中国速度》,完全没有速度感。似乎接受任务以后仓促上阵,一味作为任务来完成,那就变成了一个技术工,提供出来的充其量也就是合格的产品了,工业味十足的影像产品

    Reply

    • 呵呵,在问题的地方我也说啦,我们有很多让摄影师自选的练习,但是他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压力都很大,只能期待他们慢慢做出来。放在这里的杂志的活儿,作为练习之一,是很仓促,发出来,就是供挑刺的,并非是在“夸赞”。

      但我有一困惑,每天看同学们的分享,转载很多国外摄影师的创新视觉,有活力的图片报道,但是,在现实里,有谁在做报道,谁在拍摄不一样的照片,那些不呆板,有灵气,摄影师主动创作出来的,反映我们现代生活的故事都在哪里呢?我对此很渴望了解。

      眼界高并不代表手高,这其实是两回事儿。

      Reply

  3.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从来没有好的作品是先创意的,先创意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创意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他是内容定下来了,或是主题定了,或是作者内心希望表达的东西定下来了以后,寻求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才是摄影的创意。而在任务下进行创意,这和广告的创意其实本质也一样,是一种表达模式,不是任务下的创意不好。
    是话我觉得是我没有拍出创意,我的构思不好,而不是在这个任务下去寻找创意是不对的。为什么不积极的去想,为了说而说,本就是对自己思维的考验,这就像每一次会议的拍摄,如果每一次我都能自信说自己拍到了一张没有任何一个摄影师会在的角度的照片,我觉得我会很开心了。

    Reply

Leave a Reply to 任悦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