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外学摄影(七):无力的影像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七篇文章,作者王文静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新闻摄影,做了几年自由摄影师之后赴法国留学。尽管她的摄影作品将在第六届金边摄影节展出(展览主题是亚洲女性摄影师,一共有15位摄影师参展),她声称自己本“来是想出国学摄影,结果学着学着就走歪了,而且越来越歪……”

法国学校学校分为两类,“ecole”:学院和“universite”:大学,ecole的教学体制和国内美院差不多,而universite则偏重理论的学习。

我就读于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t de Bourges(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位于法国中部。

法国美院一般会有design和art两个专业,布尔日美院则只有art (造型艺术)一个专业。本科三年,研究生两年。我在这里重新读本科,从08年10月从2年级开始读,目前刚刚三年级毕业。

法国美院系统最大特点是不按照媒介分专业,也就是说不会分为油画/摄影/多媒体之类。工作方式是学生提出所谓的“problematique”,可以理解为提出问题,寻找表达的主题,然后通过一个forme来说明,这个forme就是所用的媒介,影像、声音、文字,只要你觉得能够表达主题,就没有任何限制。

所以我“不是在国外学摄影的”,或者说本来想学摄影,结果学着学着就走歪了,而且越来越歪。

不过,学校的摄影评论课程却是我的最爱。我对当代艺术摄影、摄影师、艺术家的认识,大部分都是在这堂课上得到的。老师Pierre Savatier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他会从图书馆找艺术家或摄影师的画册,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把一个主题串一遍。有时他会发一篇文章,一本书的节选,或者某期艺术杂志比较好的文章让我们回家阅读,下次课一开始进行讨论,然后他再介绍艺术家作品。到了新学期之后,则升级为不再是他发文章,而是我们自己找文章,发给他和同学,然后他根据这篇文章讲课。

Pierre差不多是我们唯一一个摄影老师(目前又来了一个),他是做物影的,这个唯一的摄影老师经常开玩笑说自己不会拿相机拍照。

学院对我们作品考核的框架是:作品+表达(présentation)+参考(référence)。老师会问我们这样几个问题:

—-(Problematique)提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用这种形式(Forme)

—-怎样进行工作的?你的方法是什么?(methodologie)

—-作品之间的联系

—-某些细节说明了什么

——最后会留下参考(Reference):艺术家、哲学家、小说、漫画。有个绘画的老师看完我的作品让会让我读一些小说,而往往这些小说是我以前读过的。

点评摄影作品也是如此,Pierre 要求必须用相纸把照片打印出来,在电脑屏幕上或者在普通A4纸上的照片他一般不看,随后他首先会看你为什么要用摄影这个媒介,你把这个媒介当作一种表达工具, 利用它来讲话,还是在讨论这个媒介本身是什么?然后他会把你的作品放在艺术史或者摄影史中,帮我们剖析其所涉及的语境,以及这一问题是怎样发展的,参考的艺术家都有谁。

基本上,他在帮助我们分析你为何用摄影这个媒介,利用这个媒介的方法,之后的可能性是什么这样几个问题。当然他不是在作品上贴标签,而是提供一种开放的联系,帮助你找到你自己的方法和你自己对摄影或者影像的认识。我记得我刚到的第一次课他就问我为什么来, 如果是只学摄影,尤其是技术,这个学校不适合你,因为完全讨论的是不同的问题。

除了Pierre,其他老师都不是做影像的,但他们更加会打破照片的框框,站在这个媒介以外看问题,通过别的媒介对影像本身进行补给。

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愈发感到影像的无力感。从二年级第二个学期,我问自己摄影是什么?为什么我要用这个媒介?就此卡住。我有一整年没有拍照片,或者更长。

事实上,到法国的第一个学期末,我读了Jean Baudrillard的《摄影,或是光之书写》,就此把我之前的对于影像接受的一切推翻。

新闻的,媒体的,关心的是够不够冲击,是不是假照片,角度,光线,可是却从来都没问过图像本身有没有能力去说明强加于它身上的一切,Baudrillard称为共谋。不管是让图片光线亮丽也好,或者给他灌输了多少个内容也好,都是图像被迫接受,被迫表达,可能它什么都说不了,不过是我们在自欺欺人。

我感觉自己在朝着一个又大又空泛的方向走着,摄影是什么,还没找到答案,我暂时拿不起相机,而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是现在做的东西:

1.The infusion

Jean Baudrillard说图片是对现实的注入物:Infusion,特别是媒体里的图片,它们没有复制现实,而是创造了另外一个包围在我们周围的现实。我想,不仅是图片,媒体里所有的信息都是如此。

2.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twitter版

twitter的出现标志着信息的瞬间性,我们往往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要接受新的资讯。

2009年,两个美国学生开始把每本经典书籍总结成一句twitter消息发布在网上。我也做了一本书,把本雅明整本书重新编辑,像twitter的信息发布一样,每页一行,140个字符。然后把每一列的字符压缩在一起,就变成一个不可辨识的黑点。

在这个咨询爆炸的时代,我们尽可能压缩一切以节省时间,我们知道得越来越多,却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并且以为知道了就是了解了。

3,饱和记忆

法国摄影杂志《étude de la photographie》里一篇关于爱好者摄影发展的文章,曾提到数码影像普及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在建立一个影像乌托邦,没有丢失,没有选择,没有删除,保存生活里的所有瞬间,形成过分饱和的记忆。”相较于挂在墙上的家庭照和影集,这些在电脑中膨胀的数据们更多的是像档案一样被封存起来,被观看的次数越来越少,用来启发回忆的功能也逐渐丧失。

我把电脑里所有图像没有选择不要安排全部随机投射在透明塑料纸上,十几张相同影像,再形成反射叠在一起,逐渐模糊,晕开,形成影像泛滥的饱和记忆。

Comments (21) Write a comment

  1. 三个作品里面都用到了说明文字,没有文字的话,就很难懂。或者说,文字成了主题,图片在为文字做帮助。

    Reply

    • 觉得主体、首要表达方式是装置,图文都只是辅助表达方式。可能因为习惯了这样的图文出现在展览的导览册上,有点先入为主。

      就装置而言,挺喜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整个思考过程的结果—-这几件装置(最后这个不妨说是散开在时间轴上的一个装置,影像是积累了各个试点上装置的总和)—-都挺美的。

      Reply

  2. 摄影的定义更为广泛,我们不能用以往老方式去对待摄影,更不能用老思维对待新事物,我不能说出作品的好坏,但我能感受到作品的存在,文字只是一种导读,能否感受作品的意思,关键还是要关注作品本身

    Reply

  3. 這三個作品都很不錯呀!

    你需要看一些「肯定論」的,哈哈哈!!

    ps.約翰伯格看你是看了哪本。
    啥撈子「另一種影相敘述」就不必了。
    在下對這本書的評語是:
    要學剪接您應該拍Video啊!看甚麼前朝遺物/史前遺物!

    Reply

  4. 我也是在法国的ecole系统里学设计的。看了你这篇文章,简直太有同感了。中国的教育是教你怎么去做,而法国则是教你自己去提出问题,并自己去给出恰当的答案。这点上,不仅我们中国学生,类似思想体系出来的亚洲学生都比较吃力。我现在的阶段是在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设计?自己还拿不出答案,所以也好久没有碰设计了。。。

    Reply

  5. 其实只是为了谋生,不好意思说出口而已,美其名曰艺术云云,仔细想想其实没必要表达什么,因为当一个人想到什么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一切,剩下的都是浮云罢了……

    Reply

    • “因为当一个人想到什么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一切,剩下的都是浮云罢了……”挺玄的。。

      Reply

  6. 呵呵,感觉这种方式很好,但是更喜欢美出自自己的眼睛的观点

    Reply

  7. 摄影对我而言,是一种记忆。把那些触动我的瞬间定格,形成记忆碎片,是抽象转换成影象的结果。
    我对法国的教育方式很感兴趣,谢谢你的分享。

    Reply

  8. 没文字注解的话,我真的是一点也看不懂,我还是比较肤浅….
    o(︶︿︶)o 唉~~~~~~~

    Reply

  9.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给你一面白墙(4)

Leave a Reply to 丸子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