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

镜头就是摄影师的眼睛,这个比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陈词滥调。但是当我们试图给摄影行为增添更加厚重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时候,将重点放在按动快门的手与指挥双手的大脑的时候,摄影行为中的这种眼睛观看的能力,却被忽略了。
我所说的忽略是指我们应该明白“看”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看不是发生在稍纵即逝的1/125秒的时间内,而是一个在凝视、对视甚至是窥视的过程中的缓慢发生的互动行为。
因此,抛开摄影是记录历史,摄影是阐释这样一些复杂的理念,而仅仅把摄影当作一种观看,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用眼睛观看的过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最近看到几位摄影师的作品,给我印象深刻,他们充分发挥了照相机作为“眼睛”的功能,创作理念简洁但是充满力量:

(一) Nicola Dove的凝视
摄影术诞生之初,由于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低下,拍摄肖像需要经历痛苦的煎熬,长时间固定姿势并非是一件易事,一些摄影师甚至发明支架用于缓解被摄对象的痛苦。而这也让普通人更加对摄影心怀恐惧,担心自己的影像乃至灵魂真的是在被一步步吸入那个神秘的盒子,最终停留在一张相片上。
“我看到了这个喇嘛”一位策展人对摄影师Nicola Dove一张照片的评论,让Dove产生了新的拍摄想法,回到了那个拍摄节奏缓慢的年代。这套名为Observance的作品,摄影师让具有不同信仰的被摄对象直视镜头,心中默默祈祷,十五秒的曝光时间足以让相机吸收存在于这个空间的能量,让镜头中的底片和镜头对面的人发生真正的联系。
祷告的时候,恐怕是一个人最为安静的时刻,此时的凝视是神秘的灵魂的对话,相机看到了什么呢?

另外:请注意肖像工坊第三阶段的活动要求已经发布在click园地上了。

补充.刚刚发生的讨论:

“祷告的时候,恐怕是一个人最为安静的时刻,此时的凝视是神秘的灵魂的对话,相机看到了什么呢?”,这话听起来和“经过交流了解之后拍的肖像才自然才能抓住其内心”云云很像。

评论 由 zeyez — 10月 11, 2007 @ 8:32

谢谢zeyez的批评,也正好提醒读者,这篇文章很不成熟。我觉得有些想法没有写出来,而且挺难写的。嗯,你指出的这句话的确写得过于讨巧。这也让我重新考虑,摄影师的将祷告引入到摄影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阐释,是不是也是一种讨巧行为呢?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祷告的时候,恐怕是一个人最为安静的时刻,此时的凝视是神秘的灵魂的对话,相机看到了什么呢?”,这话听起来和“经过交流了解之后拍的肖像才自然才能抓住其内心”云云很像。

    Reply

  2. 我觉得长时间曝光肖像照做的最好的是paolo roversi,尽管他是商业摄影师。一直很喜欢。

    Reply

  3. 谢谢zeyez的批评,也正好提醒读者,这篇文章很不成熟。我觉得有些想法没有写出来,而且挺难写的。嗯,你指出的这句话的确写得过于讨巧。这也让我重新考虑,摄影师的将祷告引入到摄影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阐释,是不是也是一种讨巧行为呢?

    Reply

  4. 讨巧是相对于内在目的而产生的词吧,行为本身和照片一样赖于解读和多义性,但可能更赖于操作,顺利的话,可以给观看者一个良好的语境。

    有个韩国摄影师行为和这个类似,比如足球赛场曝光七八小时,他的说辞都是关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什么的,可瞥开这些,觉得作品本身能说的东西并不多。

    Reply

  5. Nicola Dove 长时间凝视的拍照, 确实有点向摄影术回归. 这些文字阐述不说. 在早期摄影术的那些干板还是其他印像,那些发黄的片更让我相信是影像的本质. [:Sao:]

    Reply

  6. “摄影师的将祷告引入到摄影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阐释,是不是也是一种讨巧行为呢?”我觉得这只是让被摄对象充分展示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对于真正有信仰的人来说,祷告时他们可能会变得沉静、可能会心有波澜而哭泣,但那些情绪都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也正是摄影师想要抓住的。所以我觉得任老师的那句话说的很到位。

    充分交流之后拍出的肖像就能自然了吗?我看不一定。如果我是Nicola Dove,我会取好景后背过身去,静静等待15秒钟过去…

    Reply

  7. To deadhead :paolo 的摄影是用大画幅的宝丽来拍摄的,他照片的景深是用移轴和光圈控制的。跟Nicola的拍摄方式不一样。
    他的确是当今时尚摄影的大师。
    To zillch,韩国人是没有什么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你提到的那个摄影师,不就是在学杉本博司么? [:-_-b:]

    Reply

  8. 15秒的曝光时间?祈祷中的15秒?
    如果在相机后面是一块大大的镜子,让被摄者在凝视自己的过程中拍摄?
    或者,被摄者凝视着面前的偶像(或所爱之人)?
    或者,在相机后是一幅美丽的画作?
    又或者,让被摄者凝视着一块写着复杂公式证明题的大黑板?
    ……
    有很多种凝视,不同的凝视中,人们会有不同的神情,相机捕捉的就是那样的神情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不管是在祈祷也好,还是在凝视什么,甚至是用眼神跟某人交流的时候,人们的表情都会时不时进入呆滞状态。最后,用十五秒时间曝光出来的照片,很有可能,恰是比较呆滞的15秒……
    总觉得问题不在于凝视(祈祷)的时长,而在于捕捉比较经典的时段(千万不要那呆滞的15秒!),不管是1/250秒还是15秒,总是要捕捉。如果让祈祷者祈祷,拍摄者只管按下快门,让相机静静的曝光,背过身去,什么都不管了——那就太不够“摄影”了! [:Orz:]

    Reply

  9. 要拍摄出被摄者的内心,那是最难的艺术——但值得追求!

    不管是祈祷还是交流,都不过是手段……
    1/125秒的时间是稍纵即逝的,但15秒难道就不是么……
    “相对论”——凝视火炉的时间跟凝视美女的时间——

    另外,祈祷的时候,为什么眼睛是睁开着的呢?我认识的信徒都是闭着眼睛祈祷的……

    又,呆滞,虽也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可是它不活泼,缺乏生趣,它不该是常人的内心常态……

    有语无伦次了……啊 [:-_-b:]

    Reply

  10. 看,是一种过程,嗯。
    但哪些情绪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什么样的眼神表达了内心最深沉的思想……深邃而隐秘的那些东西——需要摄影师的眼和脑去判断……啊~又兜回到陈词滥调中去了,不好意思……

    总的来说,逆光老师的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

    Reply

  11. 呵呵,fish你那么晚了还在琢磨这些费脑筋的问题。不过,我还欠着和你的一次约会呢。我一直记着呢。

    Reply

  12. 霸王别激:拍摄方法上的差异能造成观众观感的差异吗?抛弃技巧不谈,从Paolo的模特目光中能感受到更多的东西。

    Reply

  13. 第一次15秒的观看是捕惑的,当思考拍摄者的表达意图后,重新再观看这些照片,捕获和意义不存在了。我更喜欢摄影师Eve Arnold 1979年在中国拍摄的一张退休的老者这张照片,构图是一样的,也是黑的背景中浮现出一张脸,(从magnum网站上可查看到)照片链接: http://www.magnumphotos.com/Archive/C.aspx?VP=Mod_ViewBox.ViewBoxZoom_VPage&VBID=2K1HZOLJ99FFO&IT=ImageZoom01&PN=9&STM=T&DTTM=Image&SP=Album&IID=2S5RYDZMJGLA&SAKL=T&SGBT=T&DT=Image

    如果说相机能映射人的灵魂和内心,映射的更多的是拍摄者的内心。

    Reply

  14. To:Deadhead.Paolo的确是当今人像摄影的大师,他的作品的独特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独特的拍摄技巧。如果Paolo没有用大光圈,没有精心布置眼神光,如果他没有用宝丽来大画幅相机,没有这些完美技术完全服务于拍摄内容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些杰作。

    Reply

  15. 呵呵,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左右,还不算晚啊,总是要干活到夜里的,嗯。终于能够上来看看,想想……发现跟不上了,要恶补啊!
    逆光老师还记着我们的约会,好感动!:)逆光老师什么时候有空呢?期待中……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