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

1416很少谈摄影器材,坦白的说,我在这方面是个白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器材并不仅仅是器材,比如徕卡——那是一种文化。

在《纽约客》这样的杂志上看到一篇写摄影的文章,爱摄影的人一定会两眼放光,更何况文章的主题是徕卡。文章题目叫做“Candid Camera The cult of Leica”(坦率的相机:徕卡崇拜)。围绕着对一台相机的崇拜展开叙述,作者显然在这方面进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比如他甚为关心摄影师的徕卡历史,发现1928年,匈牙利著名摄影师柯特兹拥有了他的第一台徕卡,而也是在这一年的11月,俄罗斯摄影师罗德钦柯也花了350个卢布购进一台徕卡。
至于徕卡和摄影师之间关系,这台不起眼的相机一直是诸多摄影师的梦中之物。文章的作者自从看到爱德华韦斯顿拍摄亨利方达的场景:两手指之间夹着一根烟,徕卡相机挂在脖子上贴着灯芯绒夹克,这一幕让他从此对徕卡念念不忘。
假如你拥有一套M系列的相机,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有两件事情可能会发生,一是一切都变得如此顺畅和甜蜜,你毫无阻碍地一张张的拍摄,在流动的瞬间中截取你的钟爱,而另一方面徕卡的设计如此精巧简洁,比起数字相机巨头尼康和佳能来说,他们仅仅将相机比起古旧的老相机体积稍微变小而已,而徕卡是那么的贴心,当你把徕卡II放在掌心,那感觉就如同抚弄你的宠物,并迫不及待地想将之带到街上去玩耍。
假如你在拥挤的街头用徕卡拍摄,那是什么感觉:
你所能听到的全部声音只是快门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它显得安静无比——这大概是徕卡崇拜者们钟爱它的重要原因,此时捕获一张照片的感觉就好似一个轻轻的吻。

将快门的动作比作一个吻,多么可爱的比喻。
阅读这篇文章的感觉让我联想起了李江树的《手感》,李是我大学时的偶像,我们宿舍学摄影的人不少,他的书一直是我们的珍藏。建议也去读下李江树版的“徕卡崇拜”。

今天早晨一直在折腾这篇长文章,但遗憾的是,恐怕我不能将之全文翻译出来,文章非常复杂,并非一两个钟头就能解决的。但是我建议英文好的还是去瞅瞅,或者如同美剧翻译组一样,大家分头包干将这篇文章给解决了。谁要翻译请跟帖,我们需要7个人。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将快门的动作比作一个吻”,喜欢这个比喻,只有真正爱摄影的人才能打出这个比喻

    Reply

  2. Candid Camera 翻译成“用来抓拍的袖珍照相机”肯能更合适。
    我最喜欢纽约客的文章了,逆光快快给我分配任务吧

    Reply

  3. 哩哩啦啦同学,这个candid的确很难翻译,以前中文里有人直接将之音译为“堪地”。你说的这个“用来抓拍的袖珍相机”的确体现了原文的意思,不过,就是文字有些长,还缺少一些画龙点睛的感觉,我刚在路上还在想这个词到底怎么翻才好。
    这篇文章的网络版第2页归你啦。完成后发我邮箱,或者到click园地的邮箱都可以。 [:^^1:]

    Reply

  4. 也给我分块田吧:) 是李江树的《手感》最终导致我中毒leica,期盼m9的出现,正在攒钱ing… [:Sao:]

    Reply

  5. 是Leica为我打开了这扇门~~
    可惜当年并不知道她的价值所在,
    精神上严重支持你们!!!
    期待。。。。。

    Reply

  6. 第三块豆腐给dell ,第四块儿给antonis,第五块儿已经被fivestone占领了。吼吼吼,还有两块儿等待认领,加油啊!!! [:Automan:]

    Reply

  7. 用我们的话叫做,放毒文章,呵呵,大家对器材的热情,远比很多有用的信息高

    我喜欢ZEISS MORE THAN LEICA

    Reply

  8. ^_^,今天有朋友在豆瓣上还推荐了这篇文章给偶

    大家都分好了?那我到时候转载到leica.org.cn可不可以呀?

    [:Admire:]

    Reply

  9. 曾经有一台莱卡放在我的包里,可是我没有珍惜,没钱的时候让我给卖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先卖机身呐还是先卖镜头,嘎嘎 [:^^3:]

    Reply

Leave a Reply to 小wt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