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外学摄影(一)理性与感性

这是我在国外学摄影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事实上,我们在探讨如何在国外学摄影这个话题的时候,也是在讨论如何在一种规范的学风之下学习观看,“看的规矩”是否存在,如何存在,摄影中的理性(自觉)与感性(直觉)如何平衡。

曹良宾的这篇文章正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他对“一种可阐释的观看”提出质疑,在文末,那个有关“天真”的故事显得意味深长。

感谢曹良宾的参与,希望更多的朋友分享你们的学习心得。

分享者:曹良宾,曾在台湾视丘摄影艺术学院学摄影,目前在美国纽约Pratt学院攻读摄影MFA。来自台湾

个人博客:这里

个人网站:这里

MFA 学什么教什么

(MFA 为 Master of Fine Arts 的简称,一般译成美术、或艺术创作硕士。)

以我有限的了解,美国大学提供的 MFA课程,多为跨学科 (interdisciplinary)的学习。虽然我申请的是摄影的 MFA,但实际上每学期摄影的必修课只有一堂。我可以任意选修其他艺术学科的课,毕业展里头就算一张摄影作品都没有也没关系。想做什么,自己作主,自己负 责。

Inner/city 曹良宾摄

「作品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你希望观者怎么看你的作品?」「你所拍的,所关心的究竟是什 么?」上述几个问题,是 MFA学生常碰到的问题。对不少美国的同学来说,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多能侃侃而谈。就算偶尔遭受到批评,也多能解释自己的想法,即便有时候听起来像是自我防卫。

摄影评论与 New Forms的课堂,主要以此讨论、问答的方式进行。这里的老师同学大都十分和善客气,也会建议一些与你想法接近的艺术家作 品。简言之,MFA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得学会如何清楚表达自己做的是「什么」(what do you do),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系统或说词。我感觉,在这里做一件事情或作品,似乎一定得要有「自觉的、清楚的理由」(conscious rationale)。若你无法一一答辩解释,或是气定神闲的合理化,那么将会给人思考不成熟的感觉…,至少是我在这里的个人经验。当然,有时候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

也许 Pratt 的老师是希望学生思路清晰,论据充分,同时提供更多作品的参数 (parameter),以帮助观者了解作品。但是,我总会怀疑这些创作者主动提供的参数与作品本身的关连性,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所强调的价值有些困惑。 我怀疑艺术可以被证明,或创作过程中的所有经历与思维可被言明。有些时候,那些听起来自觉且清楚的理由,很可能只是后见之明 (hindsight) 或涂脂抹粉过的事后想法 (afterthought)。创作者不自觉的比例可能远比自觉的部份来的高。我感觉,「能被我们指称言说的」(what can be said) 与「就在那里的 / 作品本身」(what is actually there),经常有段差距。然而,这里的师生似乎十分看重语言表述的能力。好像「光看」无法「致知」,「知」只铭刻在语言里头。

过度强调创作者意图与诠释的结果,那 「终极的意义」(ultimate meaning / 语自 Roland Barthes) 所形成的霸权,很可能使得观者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与判断能力,同时也限制了作品被当作文本阅读,具备通往多元意义之渠道的可能。这时,观看作品好比进行一 场艺术的鉴识科学,作品中各项视觉元素与细节的意义,仅止于探求或揣测作者的原意。

Inner/city 曹良宾摄

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想法,也仅是一个意 见。与其雄辩自己做的是「什么」(What I do),创作者不如谈谈自己是「怎么」做 (How I do it),分享那流动、难以浇铸塑型的经验知识 (know-how)。我感觉,当作品是「什么」能被创作者以文字定型时,作品大概也就只剩下那个「什么」,此外,什么也没有。而作品本身体现于语言以外 的另一种「知」的姿态,已经被压迫的什么也不剩了…

看照片

回想吴嘉宝老师于视丘所教授的课程,至 今仍对我阅读摄影作品时的帮助甚大。有趣的是,许多观念跟我在 Pratt 所学习的雷同。甚至,是许多 Pratt 的老师所不及的。

每个人有自己偏好的观看的方式,在此提 供 Pratt 摄影史老师建议的方式:

一,描述照片的内容 (describe the picture)。二,待在照片里 (stay in the picture)。

这两个方法很简单,实际上却不容易做 到。通常,我们愿意给一张照片的时间十分短暂,可能只有几秒钟之久。再者,当我们一眼感觉「看不懂」的时候,很容易便将它略过;然而,当我们一眼便感觉 「看懂了」,心中少了疑问的你我,很可能忽略了许多重要细节。我们鲜少真正的「停下来」,看仔细。

因此,耐住性子一五一十扫描照片的内 容,成了阅读照片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步骤。描述照片的过程中,部份的细节也许使我们产生某些想法的连结,但是在尚未阅读完毕之前,或许可先将想法记下,继续 待在照片里,直到看清楚照片的全貌。如此,所得到的理解可望更加成熟与完整。

Non Two/不二 曹良宾摄

除了上述的两点,我想另外补充两点我个人 的方式:记住感觉、思考感觉。对我而言,观看照片时最初的直觉与整体感 (holistic impression),往往很微妙的影响我之后的阅读方向。当然,直觉可能是「错」的,但并不代表是无价值的。它,以非理性分析的方式,提供我们对所见 的影像一种全面综合的考虑 (an overall “take”),或模糊的迹象 (inkling)。可惜的是,许多人常「很理性的」压抑了这项天赋,对它唯一的思考是:它不重要,没什么用…。

这整体感或直觉来去飞快,往往微细的让 人意识不到它。大量的讯息平行的在瞬间进入眼帘,像是同时向观者投掷许多的球,只有两只手难以招架的你我一时不知如何反应。而当下彷佛见著了什么的观者, 想说却又说不出,像是同时想讲两、三件事情这般难言。接下来,只得一次一件事的将影像中层层的复杂难题渐次的描述,才得以解开。

Non Two/不二 曹良宾摄

此外,我个人的经验是,第一眼感觉有趣 的影像,可能在多次观看之后变得不再那么吸引人;一开始令我感到困惑、不悦的照片,在仔细阅读之后反而令人思考的更多。我感觉,观看影像时该避免人云亦 云、心口不一的浅阅读。思考感觉,且「思觉平衡」独立的深度阅读,或许是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最终,培养自己对越来越细微的事物,感受越来越深刻的能力 (to feel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或许应该说,只是找回自己与生俱来的感受能力(sensibility)。

赤子之心

“The moment a little boy is concerned with which is a jay and which is a sparrow, he can longer see the birds or hear them sing.” — Eric Berne

「当一个小男孩关心的是,哪一只是麻雀 哪一只是松鸦,这时的他,已不再看见鸟儿或听见其鸣唱。」

最后,我想分享一则小故事。一位年轻人 前往拜访年事已高的艺术家 Henry Matisse。在年轻人临走之际,Matisse 把他叫住,并说道:「年轻人,请保守你的『天真』(guard your naivette),有一天它将是你所拥有的一切。现在的我,正准备行囊前往另一个世界。」

各位对摄影有热情与理想的朋友们,可能 从某些人的眼中看来是相当「天真」。但我想,能够找到一件自己有热情去做的事,这样「天真」的生活,或许才能从中深刻的体会自由与真正的做自己。祝福各位,也谢谢各位。

Comments (23) Write a comment

  1. 小孩子就是感性 就象摄影作品是“艺术界”里的小孩子一样; 既然不过是复制第二现实 谈那么多理论有P用; 当摄影只成为手段,没有所谓摄影作品,才能找回赤子之心

    Reply

  2. 为什么,我们随便从街上抓一个拿相机的,都会告诉你艺术是“说不得也”的,他们却从最烂的到顶尖的都在让学生做“P用”的事情,为什么?没准他们真的在走向没落哦。

    while,什么是“正经”摄影画册?

    Reply

  3. 恕我直言,一直以来我有个疑问,正好借这篇文描述一下:

    就拿女兵专题和这一页上曹良宝的照片来对比,女兵照片有内容,而后者的这些看着怎么这么空洞呢?因为看不出有什么内容,所以我就无法得知摄影师要表达什么。再拿女兵专题来说,我从这个专题里面能看到女兵的生活,并且通过在这些画面我能感受到女兵的感情。

    此前在1416也看过不少和曹良宝作品类似风格的,我不知道这样的作品怎么去理解。[:Orz:]

    Reply

    • 有时艺术作品是借助形式来表达情感的,你不能欣赏所有作品都用惯常的手法去寻找作品的内容是什么,针对不同的作品应持有不同的欣赏方法。如果仍旧觉得困惑,我建议你去看Richard Howells的《visual culture》这本书,我记得任悦姐也推荐过这本书,里面对如何欣赏各类型的艺术作品讲的非常浅显和透彻,希望能对解除你的困惑有所帮助!

      Reply

    • 其實女兵那個拍得很現代。
      純淨抽離中,人又在那裡。
      這裡所謂的人是被攝者和攝影者。

      人的感覺竟然還在這種這麼乾淨的畫面裡,
      這是女兵這個作品中作者的功力和成功處。

      事實上之前我就想說,
      我不擔心這個作品是現代性很強,
      因為作者也同時在拍錄像。
      我期待錄像部份給這麼乾淨的平面影像帶來一種平衡。

      看影相時不要被文字/主題所限。
      曹先生本文提醒你:先靜下來看。

      Reply

  4. 至于看和不看,看懂和看不懂,表述和传递,可以参阅李泽厚的美学讲座。
    里面说的很清楚,什么是美,为什么会产生美,观众怎么阅读美。也就是本博说的,否则成为了“艺术品的科学鉴定会”
    西方理论对中国而言,翻译体看的很拗口,意思表述看的很累。所以,读本文也觉得很累。
    至关重要的是,学院派的观点和大众的审美、趣味总是有差距。而且,某项作品被挂着大师的头衔之后,往往变得神圣和神秘起来。最后的讨论,变成什么是美,摄影表达什么,诸如此类的原始问题。
    按照我的理解,要读懂摄影作品,首先是大量阅读大师的作品,有了标准之后,再来看摄影,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当然,要达到自成一家的说法,非要有足够的底蕴才行。
    每次CAMP聚会,最后的讨论都成了鸡同鸭讲。比如上次对于小清新的讨论,实在无趣的很。讨论到最后,仍旧是几个老问题,什么是摄影,什么是美。什么你的美不代表我的美,这些言语都成了拌嘴,不成学术讨论,毫无意义。 [:Yeah:]

    Reply

  5. 小金豆说得有道理,可以先看看视觉文化那本书。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接受能力太有限了,本来汉人对外来文化应该是很宽容的,可当今的人们似乎都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不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

    Reply

  6. 赞叹1416请到了曹良宾,为此鼓掌,这样的人,这样的表述,是这两年中少有的清晰准确描述艺术摄影的文字,让我感受到差距,谢谢曹良宾。重要谢谢任悦老师,改版后找到方向了。
    象我等没有条件再去国外学习的人,曹的赤子之心的真话就很难得,象他的起点和悟性的也在少数,
    我看到他们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思路清晰,始终强调这点很重要,并且说不明白也确实是想不明白拍不明白。理论先行怎能是p用?

    各位看客,如果欢迎这样的人来说话,为什么不顶一下?

    Reply

  7. 曹良宾所术的言说和不能言说的矛盾问题。

    曹良宾所说的MFA老师不断提出的问题是针对创作者的:「作品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你希望观者怎么看你的作品?」「你所拍的,所关心的究竟是什 么?」,这些问题,对于一个艺术作品而言,在创作之初或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已经完全解决掉了。而不是在创作后看着画面对自己的一番辩解。
    这些问题的提法的好处在于在创作初期或过程中,就逼迫自己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在脑子问题清晰化,才能走向清晰地表达道路。而在创作后,说出这些想法后,作为老师或者旁观者就可以看到一个人想表达的和他已经表达的之间的差距是多大。

    而曹良宾所说的怀疑,并不能否认这些问题的合理性。曹亮宾说:“我怀疑艺术可以被证明,或创作过程中的所有经历与思维可被言明。有些时候,那些听起来自觉且清楚的理由,很可能只是后见之明 (hindsight) 或涂脂抹粉过的事后想法 (afterthought)。”

    首先,回答那些问题时,艺术家必须是真诚的,如果是艺术家强说辞,那就是无效的。
    其次,即使一个艺术家回答出了这些问题,也并不是衡量作品成立的标准,还要看逻辑、看表达、最终效果。作为观者,知道了艺术家的这些文字,只是去了解其作品的辅助性文本,并不是全部。当MFA老师提出这些问题时,并不是要拿着这些问题不看作品而为作品打分,而是努力使创作者清晰化。

    当然,以文字去过度阐释作品是非常糟糕的,这在劣质批评家的展览前言里经常见到:他们不管艺术品本身的质量如何,只要堆砌一些符合逻辑的艺术名词,就想为劣质艺术品正名,赚点稿费。

    但,作为MFA老师的角度和劣质批评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MFA老师是严苛地对待创作者,要把人逼得理屈词穷,以使人在思想和和表达上获得一种进步。而劣质批评家是想替劣质作品贴金,这时,作为观者和创作者都要长100个心眼,别被他们骗了。

    Reply

  8. “对我而言,观看照片时最初的直觉与整体感 (holistic impression),往往很微妙的影响我之后的阅读方向。当然,直觉可能是「错」的,但并不代表是无价值的。它,以非理性分析的方式,提供我们对所见 的影像一种全面综合的考虑 (an overall “take”),或模糊的迹象 (inkling)。”
    很赞同他对直觉的说法,大师的东西我也是先“直觉”一遍,喜欢就是喜欢,再多的文字说明也是白搭! [:Automan:]

    Reply

Leave a Reply to Aaron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