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已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已不要什么

回到家,发现邮箱里躺着几封信,是对街头摄影的疑虑,随后又看到网站上的留言讨论,本来就要刊发王轶庶的这篇文章,现在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我喜欢这篇文章。对街头摄影的严密定义是无法做出也没有必要的,我觉得这个话题最有趣的是地方应该是这个叫做“街头摄影”的玩意儿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为什么要存在。(呵呵,这句话如同这篇文章的标题一样拗口)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王轶庶文


其实在我的概念里,没有街头摄影这种分类,一个摄影者从端起相机时,他拍过的所有照片就应该是一个整体。没有形 成整体或整体感不强,只能说是作者走神了而不是摄影分裂了。即使“在街头拍照”这种活动,从字面上看,也有很多可能性。 爱抬杠的肯定会想到,交警偷拍算不算,遍地的摄像头算不算,说笑了。

但我明白“街头摄影”这种提法的意思,一转念脑子里闪过不少来自街头的摄影名作,从斯蒂格里茨到布拉塞,从柯特 兹到布列松,从弗兰克到李弗瑞兰德。。。那些史上名作能传到今天,还能让人看下去,还有可咀嚼的味道。仅仅从我自已的观 感上来说,那些值得看的照片,大多跟街头没关系,跟时间地点更没关系。然而描述好照片的传神实在困难,有时候仅仅是趣味 。布列松的那个跳过水洼的人,李佛瑞兰德的那个毛领子女人后面的摄影者影子,说明了什么?柯特兹拍了一辈子,其实都在研 究形式。能说西装肯定比中山装好看么。我只能说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比如喜欢寇德卡,他苏军入捷克却不喜欢。布列松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的,喜欢的也很少。当然喜欢罗伯特弗兰克,他的每一张照片都犹如启示。

摄影从拍摄到鉴赏,我觉得就应该是个沉默的行为。照片是很透明的,言语却很难做到透明。摄影这词有点复杂,我是 学中文的,我知道文学这个词下面可以分出上百个分类。但讨论文学的都知道,真正的文学是很小的一块,而且是用这很小的一 块衡量大多数的作家。最好的东西都是说人的,能把世界描绘到抽象层面,探讨形而上的问题。摄影更复杂,因为摄影本身有很 大的工具属性,我们现在更是生活在一个照片的世界,时时刻刻都需要照片的帮助,这时候说自已是个摄影人,真挺尴尬的。我 只能说那些能明确解释,并描述意义和功能的,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照片。好照片的迷人之处很多,起码得有神秘感,超验感 ,诚实是必须的。

拎着相机出门,走出楼外,外面各种车声哄的一声扑过来,人那么多,走路要看两边,有时地上还有狗屎,灰霾下的阳 光,是一种彩色摄影很讨厌的青白色,这是候常有一种茫然感,我往往不知道我要找什么,但我知道我不要什么。不要什么也往 往是事后翻拣照片才会坚决,这很正常,目标很明确的摄影我倒是怀疑。世事变化的这么快,中国或地球这么热闹,倒处是眼睛 和镜头。常常想,还是路边的石头更深刻更洞见,别说时代,别说当下,别说历史,就算整个人类的出现,对于任何一块亿年成 形的石头来说,那都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

但石头没有生命,活着才是体验。事情还是要做,要不怎么打发时间,何况琐事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压迫,生计生活生 命,哪个事都得捱着,排着队等着你去感受。

我觉得摄影的一个秘技是:关于题材或者想法,事前考虑的越细,越面面俱到,就越无法得到一张好照片。照片不讲道 理,道理都对的照片,肯定是干瘪无味的。当然要考虑大方向,可意义和用途掂对的过于周密的照片,有很大的可能会沦为资料 照片或文献照片。这么看来,摄影和人生这两个词多么相像。即使现在有这么多热闹的摄影形态,有那么多有趣的方案和项目, 我还是相信直觉,通感,诚恳。愿意把摄影界定为一种举起相机,与被摄物产生心电感应的行为。它应该是随机的,机敏的,冲 动甚到疯狂的(疯狂不一定体现在肢体上,更多的是心理活动)不被预期的,不含提前策划的。

说了这么多,无论怎么说,很可能在浮嚣散去后,摄影最终对于摄影人的意义,就是成为一枚枚小小的个人纪念品。我把 所有的照片按年份分类,存满了1.5TB的硬盘,约40万个文件,当然有不少走神的,有明确用途的不愿再看的,一个个文件夹, 把时间用快门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来反刍,这样好像活的真实了一点。但某一天我翻看了很多照片,发现现实和记忆在照片里 倒显得更飘乎了,摄影就是这么怪异。

(文中所配照片皆为王轶庶作品)

Comments (23) Write a comment

  1. 罗兰巴特还说:照片这种新物质,“既非图像亦非真实,一种不可能再触摸的物质”。

    Reply

  2. 但某一天我翻看了很多照片,发现现实和记忆在照片里 倒显得更飘乎了,摄影就是这么怪异。

    I agree.

    Gary Winograd made it a point to look at his images only a year after he had shot them – so that he could be emotionally detached from his images during editing.

    Lance Lee / 北摄

    Reply

  3. 神秘,超验的片子是挺有趣,不过看多了也就那样,都是摄影师妄图躲避现实的现实性、逻辑性,靠瞬间、切断前后达到一种让人觉得很了不起的感觉。

    而神秘和超验却恰恰和诚实是矛盾的,有些神秘,摄影者自己知道也就在那一瞬间是那样,世界99%都不是那样,用那一瞬间的神秘去记录现实,谈何诚实呢? 难道说对你的内心诚实,那你对现实诚实么?

    我拍北湖渠就有一大批片子用机械的方式,每走10步在街上拍一张,我不怕自己的照片沦为资料照片。我知道那里生活的孩子,在很多年之后看那些照片,会喜欢看那些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呆照。

    Reply

  4. 我觉得摄影的一个秘技是:关于题材或者想法,事前考虑的越细,越面面俱到,就越无法得到一张好照片。

    —我觉得纪实摄影的另外的一个秘笈就是:周密的计划性!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大师,在不断等待和拍摄后,知道他拍到了他想要的那个瞬间!比如马格南的大师阿巴思(好像是他)说过:在高潮来临之前,他开始连续拍摄,直到高潮结束…..另外,周密的计划性拍摄的代表,我觉得是萨尔加多,他的《工人》《移民》和未来将出版的《原始》,无一不是精心计划的结果。还有很多用大画符拍照的人,比如《oil》《中国》《人造风景》的摄影师一定知道他要什么,他不要什么! [:Sao:]

    Reply

  5. there’s many ways of documenting real life, not just the straight photography way or the street photography way….

    神秘,超验的片子是挺有趣,不过看多了也就那样,都是摄影师妄图躲避现实的现实性、逻辑性,靠瞬间、切断前后达到一种让人觉得很了不起的感觉。

    Many photographers preach this approach – “Use photography to make the ordinary look extraordinary, and make the extraordinary look ordinary”

    神秘,超验的片子 – mysterious, surrealistic images.
    Their strengths are in making the viewer take a 2nd or multiple looks at the same image – and discovering more each time they see.

    cheers, Lance Lee | 北摄

    Reply

        • 你难道是老外?那你就太强啦。
          超验是超越经验,意为经验界限之外的。和surrealism有点像,但不能等同。
          我已经给你发邮件了。

          Reply

          • I am a Singaporean Chinese. so chinese is my 2nd language, i’m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超验是超越经验,意为经验界限之外的。

            sorry, looks like my chinese is really limited. I can’t really understand that.

            btw, what does 超验 mean in english? is there a word for it?

            thanks for writing to me via email. Glad to be your friend.

            btw, my portfolio’s at http://www.lancefolio.com

            hope to meet you one day, and other friends here too

            cheers,

            Lance 北摄

  6. 马克吕布爷爷是个明白人,他“顽固”地确信自己要什么,并终其一生用实践去完善(口误,他老人家还在世,罪过!)。他老人家说:“自以为在为历史提供见证完全是一派胡言,一张照片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在公共汽车里随便说的一句话更重要,我们拍摄的只是些细节,是这个世界的一小角而已,即便把许多细节拼起来,也不能产生一个观点,更不是一种价值断。”这话鲍昆大叔听了一定很不爽吧?
    摄影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马爷爷和鲍大叔都知道自己要什么,王轶庶大叔(或者大哥)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也算难能可贵了。有人喜欢拍摄之前考虑得面面俱到,有人喜欢凭直觉去拍,其实怎么拍不重要,能感动人就好。就像栗宪庭说的,他父亲去世了,他在墙上挂个父亲的帽子寄托思念,每次看到帽子就有一种感动。至于别人是否能感同身受,那是别人的事情,于我无关。摄影也如此。除非你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和体制合谋,那么就连你所使用的拍摄器材和拍摄画幅都是被要求的。
    唉哟,说跑题了,闪了。

    Reply

  7. 其实街头摄影至于我是一种发泄,是一只按快门的行动,而且我认为街头摄影通常是“失败的”产物,因为你被这个画面感动,按下快门,妥了,但是往往有的时候真正被感动融入那个氛围之中的你是没有闲暇按快门的,当然我说的是“纯闲的蛋疼”的街头摄影,工作在街头,不算。

    Reply

    • 郁闷,有句话忘说了,补充下:基于我上面的话,我也认为街头摄影的最终效果,和你的器材,所处的地域关系都不大,真正关系大的是你的心情。

      一家之言,有异议的欢迎破口大骂。

      Reply

  8. 支持王轶庶(态度明确吧!)。“我觉得摄影的一个秘技是:关于题材或者想法,事前考虑的越细,越面面俱到,就越无法得到一张好照片。”本人很认同这句话,自己在观看时的经验就是随性的、偶得的片子很难看,都是很难逾越的。有一本宝丽莱25周年的画册,我看了很多边总是越嚼越香。波拉片很难事前计划周密的,它的美是诗性的,是要品的。
    当然有计划的也有很多好片,不说大师了,曾翰的《酷山水》黑明的《知青》我都很喜欢,没计划不可能,摄影有时还是靠天吃饭呢!控制和随性中间的度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Reply

  9. 我觉得他的最后一段说的很好,我也很赞同其实未必要将摄影的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艺术不是科学,不是做外科手术,最近看到一句话,很喜欢, You will find it, and it will find you, just start, somehow, anyhow, but: start.
    -Paul Graham, Text for Yale MFA graduation book, Feb, 2009.

    Reply

Leave a Reply to gaozheng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