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周

1, 著名的Corbis图片社在更换了总裁之后,经过若干年的动荡不安,似乎真的开始要发力。Corbis先是创建了一个微利图片社:Snapvillage,力图与新媒体时代新的图片销售模式接轨。紧接着在上周又传出大规模裁员消息,大约有16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15%的人失业。其中一些业务部门,比如“指派任务”部门(完成媒体、广告公司的派遣任务)则被连根拔除,Corbsi准备全心全意经营在线图片库。

数字:
全球第一图片社Gettyimages 员工总数1750人,2006年收入8亿美元
全球第二图片社Corbis 员工总数950人左右,2006年收入2.51亿美元

2, 一直与新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今日美国》,培养出的图片编辑也非常了得,它的图片编辑Coburn Dukehart近日离职,成为美国公共广播网站(NPR)历史上第一位图片(多媒体)编辑。

借着新媒体技术,广播——这种似乎已经被挤压到边缘的传播形式在今天开始重新焕发活力。Coburn Dukehart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要将广播节目视觉化,她会在NPR的网站上增加更多的影廊,加强带声音的幻灯片故事的播放。

Coburn Dukehart的工作变化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媒介融合的案例。广播已经不再是广播,影像也被融合其中。

3,墨西哥艺术家Pedro Meyer发表言论,他指出哪些认为纪实摄影在今天已经走投无路的人,是一些忽视变化,思想僵硬人的悲观想法。在他看来,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各种职业都在变革,为什么纪实摄影工作就要永远都是那种老一套的样子呢?他给当下仍然从事纪实摄影工作的人支了一些招儿:

A- 关注本地新闻,走到社区中去听听大家都在讨论什么,从中找到有视觉感的故事进行挖掘,但是一定要注意,要同时站在国际视角看到本地新闻,这两者的充分结合将有利于你开拓国际市场。

B-给你拍摄的照片增加附加值,比如当你给图片编辑或者出版商展示照片的时候,你还可以给他们看一些打印出来的照片,或者把照片用PDF的形式展示。总之要帮助你的客户,教会他们使用你的照片。你还可以自己打印图书给客户看,这种方式在婚纱摄影师那里已经非常常见了。

C-将自己视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单纯意义的摄影师,这会使你眼界大开,还可以发掘很多潜在的客户。

D- 假如你的暗房技术非常好,你仍然可以在新媒体市场分的一杯羹,因为用打印机打印照片仍然需要这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甚至你可以完全通过扫描照片工作谋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且非常有价值。

E- 给你的照片加入声音,很多网站都需要这种传播形式。

F- 不晓得为什么摄影师总是挖掘一些老少边穷的题材,其实都市里也有很多可以报道的故事,我认为VII图片社的 Lauren Greenfield的工作很有启发,她拍摄的女生文化以及中国的首富阶层都非常有意思。

J- 如果有人以杂志对图片故事失去了兴趣为借口,我认为这完全大错特错了,虽然一些传统杂志的确对图片故事失去了兴趣,但是越来越多的新杂志不断涌现,去报刊亭看一下,数一数那里的新杂志有多少吧。

K- 如果你去看看电视,你就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了,一些大型的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失去一些观众,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看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少了呢?我不这么认为,人们开始在不同的渠道看电视,比如Youtube,DVD,或者其它网络媒体。市场的确在变化,但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并没有改变。

看全文,点击这里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Pedro Meyer的建议是很好的。纪实摄影一定要以现实社会为土壤,如果你不够接近,不够敏锐的话,很难出漂亮的作品。

    Reply

  2. 慌着去猎奇,必定麻木了周遭的事物,秋日下班后能真正停下来看看落日的有几个呢,普遍还只会组词,能造句了以后会把故事讲的圆满。

    Reply

  3. “普遍还只会组词,能造句了以后会把故事讲的圆满。”
    其实做到能看的,全中国也没几个,去看看摄影专业出身的新闻从业记者都拍了些啥,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Reply

  4. 「其实做到能看的,全中国也没几个」
    這句話可能適用1980到1990的中國。

    我個人的看法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90年代以後大概就是這個勢頭。
    Be Cool and See.
    We will see.

    Reply

  5. 不是我眼光高,真的
    拍的好的人不多的
    不是跟过去比,是现状不能让人满意

    Reply

  6. 當然不能讓人滿意。
    現在我也不覺得有成熟風格化的個人,
    以及以後的很多的這樣的個人,(通稱Master,or Masters)
    所形成的國風,
    有像日本和墨西哥那樣,
    有出來了。
    但不用急。
    我這代,應該看得到。

    Reply

  7. 二十年磨劍,一代更勝一代,
    這是中國的強處。我台灣尚有所不及也。
    寫當代中國攝影史的,保證刺激。

    Reply

  8. 老少边穷也需要人拍,但是那些总是打着“人文关怀”的伪旗帜不停地往西藏跑,不停地拍摄烂房子、老头和农村题材以及悲惨命运的摄影师们,也应该换个角度去看看这个世界了。有的时候,出发点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出来的东西就或许就完全不同了。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