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人的观看

今天原本要翻译《英国摄影师法律指南》,看到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副教授Dennis Dunleavy刚刚发表一篇关于数字技术的论文,正好,我最近也在《中国记者》上发表了《数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文章,姑且把我们两个人的观点都展示在这里

Dennis Dunleavy的观点:

1,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信息的生产更多、更快、更便宜。数字相机的反复观看,随时编辑,随时删除,以及照片即时传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摄影的工作方式。

2,过去5年内,95%的日报都采用了数字相机。我们可以把数字技术应用对摄影记者的影响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效率提高,鼓励创新,同时摄影记者和被摄对象的关系也更加亲善。

3,今天,新闻摄影已经完全从胶片时代转向数字时代,这个过程花了大约20年的时间,80年代我们还把胶片扫描成数字格式,到90年代中期已经完全转变成使用数字相机直接采集信息。

4,促使这种转变迅速发生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a,对图片的掌控度更高,b,即时,c,便宜,d,数字照片的品质提升很快,e,环保。

5,虽然数字技术使摄影记者终于可以在提高时效上不再发愁,但是这同时使他们的工作节奏更快,更有急迫感。他们可能因为随时观看避免犯错误,但是这同时也会影响拍摄的进程。

我的观点:

1,两个摄影记者的体会——美国《新闻报》(Newsday)的摄影记者迪克•卡洛斯(Dick Kraus):“数字技术可以让我尝试更多的拍摄方法,一旦技法有问题,立刻就可以纠正。”白宫摄影师库斯•尤舍尔(Chris Usher):“我时常觉得自己拍得太多了,因为一次总统的会见,我会把所有和总统在一起的人都拍到,但是我却不能为每一张照片写准确的文字说明,我总不能都写‘某年某月总统记者招待会’,那么其实这些没有具体图片说明的影像,大多都是无效的。”

2,影像采集——丢失的“原始文件”。数码相机让我们免去了一些烦恼,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约束,其中最重要的是图片编辑失去了对摄影记者拍摄原始文件的掌控。对原始底片的阅读不仅仅是对每一张照片拍摄情况的确认,同时还可以通过图片之间的连接了解摄影记者的拍摄过程,但是如今这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3,影像使用——后期处理的度如何把握。虽然我们对哪些后期处理方法是可用的,哪些处理方法是不可用的有明确规定,但是改变反差虽然是可以允许的,却仍然会带来麻烦,如此看来,今后我们不但要坚持对使用数字手段篡改新闻照片的行为继续打假,同时也应该在如何把握调整照片的尺度问题上,展开深入探讨。

4,影像传播效果——受众走到前台。数字技术改变了传受双方的距离。从前,我们了解受众对照片的意见只有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读者来信,互联网的普及却使网络成为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介质,而2005年发生的“下雨天摔跟头事件”或许可以作为受众从后台走到前台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互联网给受众以发言权,他们因此可以对获知的信息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反过来影响传播者的态度。 可以说受众走到前台,给予了新闻摄影业内人士一个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监督自己的一个机会,有利于新闻摄影的良性发展。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数字影像的普及让摄影师的饭碗越来越难端了:)摄影师的神秘被揭开,大众对摄影师的水平评价更加尖锐化,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逐渐受到挑战。

    Reply

Leave a Reply to 夏宇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