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相机交给那些需要相机的人

葵葵建议我去看一个影展。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主办的“稻米之路II——五个稻农的镜头”巡回摄影展,所展出的101幅图片均是由从未碰过相机的云南稻农在过去一年中所拍摄的关于自己的土地家园的照片。

我最早接触这种类型的摄影形式是上荷赛学习班的时候,女摄影师Zana Briski在拍摄印度妓女的照片的同时,为生活在那里的孩子举办了一个摄影培训班,随后发给他们每人一部简易相机,最后的作品甚为惊人。后来,国内还有广东摄影师周浩曾经把相机交给打工的农民工。

这类活动的作品,往往给我们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视觉经验,新鲜而又自然——在我看来成功之处是它是一个多方合作的成果,非职业摄影师以初次体验的心情,毫无职业摄影师的矫情,拍摄自己的生活,随后,图片编辑和策展人则从专业角度挑选编辑照片,双方的合作即保持了原始创作的真纯与自然,同时又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

这种合作之所以说是完美,因为在平日里难得一见,但凡让业余爱好者有意识的去做摄影,那些特把相机当回事的人,从来不关照自己的生活,在惯性的概念里,摄影无非是花花草草。另一方面,纯粹的无意识拍照,如果没有经过有意识的选择,零落的照片也不能显现出力量。 有些个体能把无意识和有意识在一个人身上结合起来,比如以家庭快照起家的大师拉蒂格和南格丁,或多或少就是这种工 作方式的体现。

把相机交给那些最需要相机的人——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上面提到的红灯区孩子的摄影活动,摄影师Zana Briski将这个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坚持了下来,她创办了kids with cameras的组织;印度加尔格答,海地,耶路撒冷,开罗,kids with cameras组织为那些身处边缘的孩子开办培训班,他们希望通过使用相机表达,让这些孩子建立信心与希望,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想象力。所有的活动的照片都结集出版,同时还拍摄相关的纪录片,纪录zana在印度红灯区和孩子们学习摄影的片子”生于红灯区”(born into brothels)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Zana是如此幸福,而在摄影之前,和摄影之后,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Comments (11) Write a comment

  1. 策展与把照片堆积出来的展览不同意义在于策展人在重新结构重新定义这些影像。
    站在观看者的立场上,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照片在拍摄时候是“无意”的,但是当它们脱离被摄者,被我们看到的时候就是“故意”的,也许你就不会再对真相的问题穷追不舍了。

    Reply

  2. 实在不明白摄影为什么会有“有意”和“无意”之分,为什么这些红灯区的孩子们拍摄的照片就都是“无意”为之?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决定相机镜头的指向和手指按下快门的时机,最终得到的照片绝对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当我们在这里有意无意的讨论“有意”和“无意”的时候,讨论者自己首先已经给自己定义了一个“有意”的身份了。

    Reply

  3. 呵呵,进入一个形而上的讨论了。
    我觉得我所谓的“无意”是凭着自己的本心拍摄,没有任何为他人观看准备的心思,而“故意”则考虑图片的传播需要,希望被别人看到。
    自己的选择与把自己的选择的结果传达给观众有的时候是完全两回事。

    Reply

  4. 任老师我刚要写五个稻农呢!来看到你写的,我算了吧,写不过你。
    我们的约会在你没课、身心轻松的时候——当然最好风和日丽。
    提前告诉我,我安排地方。

    Reply

  5. 小波老师也要写哦,视点不同,风格也不同,俺喜欢您的文字。

    更期待咱们的约会了。

    Reply

  6. 任老师你好,看了你的把相机交给那些最需要的人,很受启发,结合时下五位稻民的影展,想请您写一篇"草根"摄影的文章,不知您有无兴趣.哦,我是大众摄影的编辑徐静.

    Reply

  7. 真巧,最近我也在朋友那看了“稻米”的画册:)
       最大的感叹是,他们的画面怎么如此专业!——我猜想这肯定是经过外人重重挑选和PS后的结果,但这不妨碍农民们在图片中流露出有别于“专业摄影师”的独特感情(仅限某些照片)。
        我在想,相对于所谓的“专业图片”,这些照片有什么独特的价值?是什么让它们区别于“专业摄影师”的作品?(两问题都没想出来。)
    那,它们改变了什么?
        我想,也许最大的改变发生在拍摄过程中,拍摄者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身与周遭,并知道用另一种方式发出声音。

        最近有组矿工自拍的照片,下月初来广州展出,协办方的朋友托我给他们出一个版,我欣然答应。不过让人最最失望的是图说,很大部分是组织者模仿矿工的口吻写出来的……    汗……
        组织者的认识与执行真是相当的重要呀…

        说了一大堆,赶紧看看zana的活动先。

    Reply

  8. 不知道你们谁去看了,反正我是去了,来北京看的第一个展览,我来回过了两遍,感觉问题还是挺多的。上面的讨论有些感念化了,不具体。我对那个展览的感觉是,那个老外编辑被一些中国人给蒙了,那些照片没有想象中的实际意义,是一种扭曲的,非正常的农民生活。跟任老师后面举的那个例子相差十万八千里。
    当然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不单单是摄影的问题,更多是摄影之外的问题。

    Reply

  9. 同意小荷的观点,这个活动和ZANA的不是一个概念,究竟是什么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评判.
    无论如何,这个活动引发了大家对摄影及摄影意义的讨论,虽然这是个庞大复杂的话题,但确实很重要,值得每个摄影人冷静思考~

    Reply

  10.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让影像发声(三):这台相机是你的,拍你想拍的吧!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