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板——我是谁,开启我们的职业生涯

按照进度,我在以前断断续续和大家讨论过两个问题,一个是观看的方法,另外一个是荷赛大师班的研究系列。

现在大家都进入拍摄状态了吧

我们也应该进入第三个话题——我是谁?关于拍摄主体的研究的探讨。

今天的年轻摄影师面临很多的机遇,有更多走上国际化舞台的可能。作为这个系列的开篇,我选择了两位国外图片编辑关于本土化摄影师需求的一些观点。

时代周刊图片编辑 玛丽安戈龙  发言地点:2004年大师班讲座

十年以前没有人会想到在拍摄波兰的时候,找一个波兰摄影师,或者到中国找一个中国本土的摄影师,但是现在大家会这么办,
关于这些国家一些陈旧的观点已经不存在了,媒体对本土摄影师的期待更高,这也同时告诉我们,如果你要在传媒市场维持生计,你必须先扎根于本土。

德国国家地理图片编辑 露丝  发言地点:2004年亚欧青年摄影师研讨班

中国题材是GEO近年的报道重点,我们主要通过中国的通讯社和摄影师本人购买照片,但是我们通过网络看到的专题,许多
已经被其他媒体采用过,有些较为新颖的,只有部分图片符合用稿标准,当通过通讯社和这些作者取得联系,讨论补充拍摄和与
他们派出的文字作者配合的问题时,大多数中国摄影师因为语言交流的障碍而不能胜任。派遣一名摄影师到中国拍摄需要极
大的费用,同时存在语言和环境等问题。(引自周邓燕 《河内之行》)

德国国家地理图片编辑 露丝  发言地点:2006年青海摄影节
逆光提问;阻碍中国年轻摄影获得为国外传媒任务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回答:语言问题。

平面媒体这几年受到资金的困扰,不断压缩开支,摄影师也不能无所顾忌地全世界乱跑,这的确带给本土摄影师更多出头的机会。关于露丝的回答,我有不同看法,十年前语言可能真的是中国摄影师最大的问题,但是十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之所以还给国外图片编辑这样的印象,一方面她们对中国摄影师仍然抱有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中国摄影师也缺乏推销自己的能力和渠道。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真觉得自己的语言还是问题,那就狠下心来,赶紧解决掉,不要让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再成为问题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察看左边的网志分类,可以看到整个小石板招生的情况,以及所有课程。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在线课堂,虽然招生结束,但是并不妨碍一起学习

    Reply

Leave a Reply to 赵亢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