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的,统统都拿掉

我佩服这些人的想象力,今天看到一款超级新鲜的软件——tourist remover
(游人删除软件),可以把你拍摄到画面里碍眼的人弄没了。目前我还没有玩转,
感觉是把photoshop的功能更加傻瓜化。这年头,要造假照片越来越容易。
PS;刚刚删掉了一篇文章,感觉还没有考虑成熟,呵呵,回头再写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PS,原来这样,吓一跳哈,我对删掉文章的学习心得:老师的举例使我对图片编辑的作用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图片编辑应该更多站在观看者的立场上来客观地看待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这项工作由摄影师来代劳,表面上是离观众更近了,但实际效果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毕竟大部分摄影师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这也是我昨天观点的阐述。
          关于纪实摄影,应该是一种“厚积发薄”——对今天课文的理解。最后,很想您听听对孙京涛老师《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这本书的看。法。

    Reply

  2. ps,暂且把所有类似动作都叫做ps吧,是摄影,特别是新闻摄影史上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也许以后会有更多专门的照片识别机构,有专门的专家做真假辨别。

    Reply

  3. 答复相钧,孙京涛也是我的老师,让我点评他这本书。。。嘿嘿,我得想想,然后悄悄地说,不能让他听到了。

    Reply

  4. 这次reuters在拼平遥花大力气去讨论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这在中国特别严重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中国的很多摄影记者还停留在宣传摄影而非报道摄影上。不只PS,还有摆拍,图说,新闻摄影策划。

    Reply

  5. 这方面齐杰爽老师很有研究,今年八月底在青海的时候跟他彻夜长谈到天亮。那天晚上他跟贺延老师还着实理论了一番。其实我个人也感觉,只要认真学习一下ps以及一些相关图片修改软件,修改后的照片可以让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现在最好修改IPTC的软件,可以让修改过程无影无踪,基本没有任何手段可以判断这张图片修改的痕迹。其实想想,数码时代本来照片就泛滥,有几个人,又有几张照片会有人那么严格的研究真假。

    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也许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造假不是数码时代的产物,胶片时代一样很多,暗房里面造假,你想查也没有那么容易。

    软件不过是工具而已,这样的东西对许多只是拍照片玩玩的人也许是福音,当然也许会有建立在专门修改照片基础上新型艺术家,这都有可能。假,不过是基于我们价值观的一个判断。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像一把手枪,对准别人可以自卫,对准自己可以自杀一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社会监督有用,但是用处有限。就像法律一样,起到了震慑效果,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自律,在于道德层面。

    假设这样的一个场景,你的照片在展览,有人拿入门级别的专业相机就可以翻拍,只要拍摄者技术过关,以后这张照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拍摄者就可以冒充作者。

    前段时间,看顾铮老师的《世界摄影师》,记得胶片时代就有一位摄影师是靠翻拍其他大师的作品成名的,那个时候人人都担心,那个大师会是下一个沦陷的对象。这段历史不妨翻来看看,有点意思。感觉现在发生的,历史上都曾经发生,回头看看,只是觉得我们好像都没有记性(主要是指对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的重视)。

    不是我们不自律,不是我们不道德,是诱惑太大,自律不起来,也道德不起来么?

    越是这样一个垂手可得的时代,我们发现其实离人心更近了,而不是更远了。我门越来越逃不脱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如何抉择的问题了?改还不是改,不过是鼠标轻轻一点。你点还是不点?全看你自己。

    很久之前记得老师上课教过一句话。“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要看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会作些什么?”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