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牛市

俺的博客老是上不去,最近各种各样的消息却不少。

第一, 牛人Andreas Gursky的牛市

Andreas Gursky一向是收藏家追捧的对象,他可以让你的钱袋鼓鼓。最近,一个匿名买家出价两百四十八万美元购买了Andreas Gursky的作品99美分,这张拍摄于2001年的作品,展示了一个便利店的宏大景观。这项拍卖创造了在世摄影师作品的最高纪录,并且离今年2月份刚刚创下的爱德华斯泰肯的两百九十万美元的纪录就差一点点。这幅作品由两张照片构成,宽度达22英尺。如同Gursky一贯的风格,照片后期修改得十分厉害,几乎消除了透视。拍卖会上的作品目录上将Gursky比拟为另一个安迪沃霍尔。作为Andreas Gursky作品代理画廊Matthew Marks,他们拒绝透露摄影师作品在画廊成交的历史和价格,并且声称这幅在市场上拍卖的作品并非出自画廊。

Andreas Gursky于1955年在德国出生,他的作品风格是客观写实主义,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研究日常生活。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公寓、音乐会拥挤的人群、证券交易所等等日常景观,犹如上帝在旁观。2001年纽约现代艺术馆展出了他的43副作品,奠定了他的艺术地位。

原文链接:这里

第二,牛博对牛人

马格南提名候选人也是教书匠的Alec Soth最近贴了一篇叫做《人都哪里去了》的文章,评价了几位牛人,说得也挺过瘾,翻译出来以飨大家:

“这期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个96岁传奇建筑摄影师的作品,他的名字叫Julius Shulman,文章探讨了摄影师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他摒弃了其他建筑摄影师的做法,那些人的作品中都是空无一人的建筑,但Julius Shulman的照片中却有人的存在。这位建筑师谈到,很多建筑师看到照片里有人都十分不满,认为这将降低建筑的品位,但他却非常乐意在照片中出现孩子啊猫啊狗阿,为什么不呢?这让照片与生活更加接近了。

很多艺术家和纪实摄影师的观点都和传统建筑师的手法非常接近,他们也不愿意有人的存在,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Andreas Gursky。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棒的摄影师(不过我也感到其他很多摄影师都对他并不喜欢,大概是因为他的拍卖价格高得过于邪乎了)我欣赏他的上帝眼,以及和他类似的很多摄影师比如Thomas Struth, Peter Bialobrzeski, Candida Höfer,但我觉得他们的照片似乎有些走极端了,因为我发现,我越来越渴望看到照片中有人的存在。我渴望看得不是价值两百四十八万美元的99美分,我更希望看到Brian Ulrich的作品。

Luc Delahaye也是另外一个我欣赏的摄影师,他也有Gursky的上帝之眼,他的照片里总有人存在。可惜这种风格已经不在了,几年以前他在画廊展出作品的时候风格大变,这种变化和市场有关,他的照片被打印得很大,售价在一万五千美金左右。为什么描绘真实生活的照片如此不受欢迎?为什么对于人的存在大家如此恐慌呢?

当然Luc Delahaye也许尝试把纪实风格和艺术结合起来,但是这又怎么样呢?难道要让摄影作品和艺术市场结合起来就必须在照片中消灭人的存在吗?(问得好,问得好)我觉得人们对在照片中的人的存在这个概念完全误解了,照片中的人也许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这正是摄影这种媒介的力道所在。

我思考这个问题是从卡迪娜飓风的灾难照片开始的,很多摄影师的作品都特别棒,但是我很快意识到,为什么在这些影像中人都不存在了呢?卡迪娜的例子让我更加坚信报道摄影的力量,自然报道摄影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仍然希望照片能够和现实之间互动起来,除了毁坏的家园,我还渴望看到人的命运。

那些建筑师害怕有人存在的照片,因为他们怕这会压制了建筑本身的力量,我也想知道艺术世界里的人是怎么想的,是不是照片中人的存在也会压制艺术的力量?


Comments (10) Write a comment

  1. 还是风尚所致吧。这种风尚自有其道理:http://www.jmcolberg.com/weblog/archives/002412.html。即使我身边也有“业余”摄影师真诚执著地不愿意用人来直接讲述人的故事。(当然,市场的推举和维护,使一种观念、目光、手段成了时尚)

    对我来说,有时候画面里人形的作用,只是给出 了一个空间尺寸的参照物而已,有时又是为了表现这个空间的此时此刻是个人少到几乎没人的时刻。反正,照片里有人,并不总是表示我关心这个人。(当然,这都是就我的“风景照”而言)

    Reply

  2. 我觉得,alec soth本意并不是说话面中需要人的存在,如果把人作为符号放进去,也未必就是真的有“人“了。他所提倡的应该是对人的真正关心吧!当然,这也并不是大多数当代摄影师所关心的,因为毕竟风尚已经变了。。

    Reply

  3. 有时我觉得“人“的存在能使画面有生机,使图片“活“起来。

    Reply

  4. 这也是摄影师无奈的选择吧。时代变了,人们已经不能够再坦然(或者别得什么词)面对陌生的镜头。甚至人物的行走和存在,都会多少使得照片变得舞台化——所以要么是干脆拍摄舞台化的照片,要么是等人们都走光了,摄影师才会松一口气按下快门吧。其实摄影师和镜头对面的人都越来越紧张,所以估计“人”将越来越局限在私摄影中。

    Reply

  5. 摄影师与被摄对象在任何时代都处于矛盾关系,只是今天的摄影师更加缺乏耐心罢了。

    Reply

  6. 无人是对建筑,对所环境的解释,有人是讲环境和人的关系,有与无要看作者的取舍。

    Reply

  7. 下文提到的摄影家,比如Gursky作品里的人都很多,有些照片甚至充满了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说《人都哪里去了》??

    Reply

  8.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超过140个字——古斯基照片之外

Leave a Reply to kaitakumato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