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eneration in china ?

昨天仍然有四个好朋友,应邀前来逆光的办公室,现在才想起来,真应该到真正的1416
教室里去聚一聚,下一次,俺要试一次。
没有所谓正儿八经的研讨,但是我们认真的观看了全国16所院校的大学生的摄影作品。
研讨会在逆光楼下的食堂里以工作餐的方式顺利结束,给大家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我们
三个人有粥有饭,有菜有肉,一共开支10元钱。
我们做了一下午纯粹的学生。以后谁要是还想回到学校当学生,包括体验到办公室罚站的
滋味,请联系我。
就这次比赛的作品,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数字化的未来——对94名摄影专业学生作品的内容分析〉,
因为全文可能还要发在媒体上,我只摘录其中片断。
一, 宏观创作思路
“真实”影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影像本身达到了绝对的客观与真实,而是就其特性来
说,它不是虚拟的或者说是摆布的,而是从现实世界取材的。
)这类作品一共有43组,占45.7%
非真实影像,这一类影像利用了摄影器材采集影像信息的能力,但是反映的是一些虚拟的,或者
并非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影像。
54.3%
二, 微观创作方法
43组真实影像中:
有10组使用了慢速快门的拍摄手法
有7组在后期进行了比较明显的色彩校正,比如一组民工题材的报道摄影作品,民工肖像是客观
的真实,但是作者在后期将照片进行了消色处理,只保留民工衣服上的局部色彩。
有6组作品使用了拼贴的方法,将不同空间和时间里的照片进行拼贴对比。
以上这些处理方法的采用,摄影师的目的都是增加摄影作品的主观性。几乎很难找到以一种有观点同时
会又是以平静的态度拍摄的影像。
51组虚拟影像中
有38组照片都使用了人物模特,通过让模特扮演摄影师假设的角色,来传达摄影师的想法。造影而
不是摄影已经成为趋势。
有18组照片使用了数字手段对影像进行合成。另外还有5组照片进行了比较明显的色彩调整。摄影师
的创作更加依赖后期的数字化处理,而不是前期的拍摄。
我同时也将这些作品发送给其他我认识的一些老师,也会将他们的观感传递给大家。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真实PK非真实,一公一母,简单有效的二元划分法。

    不知道摄影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是不是都会提到摄影名作《人生的两条道路》?只是这幅摄影名作也是摆布拍摄的,也是“母”的。

    Reply

  2. 没有说,摆布拍摄就是不好啊?呵呵,似乎文章里并没有这样的评价。
    没有评价的原因就是二元法只是对摄影者对摄影术这个工具的认知一个分类,并没有就此对影像优劣进行分类,所以尽可能做到的只是一些客观表述罢了。
    选择什么都是自由的,什么方式里面都有好的和坏的作品。

    不过,很好,终于有人说些不一样的话来了

    Reply

  3. 真可惜半途有事情先离开,要不就能更多地学习些东西,还能和三位老师一起吃那粥那饭那菜那肉。
    您能把那ppt发给我一份吗?我想再看看

    Reply

  4. 现在不是已经有种理论出来了吗,当代摄影的7种表现形式:
    1. 概念艺术纪录摄影 (比如马六明的照片)
    2. 戏剧化场景摄影 (演的,辛笛雪曼,杰夫沃)
    3. 客观摄影 (杜塞而多夫学派的)
    4. 物件摄影(沃尔夫冈的橘子皮)
    5. 私密生活 (南哥丁+荒木,上海正流行)
    6. 历史余波摄影 (这个挺有意思,也许是最新的纪实大旗)
    7. 预存的影像(找来的图用用)

    完全可以参考这个理论,宏观上不必要再谈什么抓拍摆拍真实非真实了;微观上那些快门速度,剪贴调色之类有什么好讲的,都是些常规技巧嘛。

    Reply

  5. “所有艺术都以人的存在为基础,只是摄影得益于人的缺席”这是法国现代主义批评家安德烈巴赞的话。这可以看作我思考的一个出发点。

    你上面提到的7种表现形式很有意思,但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其实完全不同。

    对“真”与“非真”的理解与你提出来的抓拍、摆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在文章里没有这个提法。不过谢谢你提供的思路,这文章的确有不少漏洞。

    还有,我觉得那个当代摄影的7种表现形式,实际上是把当代摄影给解构了,因为按图索骥,每个人马上都可以投入到当代摄影的生产中。

    Reply

  6. 这个数字统计是有意义的,至少能反映出一些现在所谓“摄影专业”里的一些变化。

    但同时,摄影的比赛却又是无意义的。这个由主导者所制定的规则和标准建构在上一代对摄影的理解或误解之上,因此,所谓Regeneration是带有评判分类意味的划分,这个无端的假定甚至还暗示着参与者必须与“这一代”——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内容上——划出明确的界限,而Regeneration一代恰巧成长于视界无限膨胀、技术无限可能的时代,这种莫名的分类压力和青年的存异志向结合在一起,似乎就是现状。

    真实与非真实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似乎确实没有必要讨论下去了,因为我们无法确认1/60和1/125哪个更真实些,作为一个时间的切片,一个过程的“私生子”,摄影在本质上并不是真实的。摄影真实的力量实际上来自于它所面对的真实而转瞬即逝的生活,因拍摄对象的实在而真实,这个“真实”修饰的并不是摄影或相机,而是对象与目的。

    雷兰德有两条路,贝耶尔也在一百多年前就进行了舍曼式的创作,只是时光流转,它们又被再次穷尽的艺术史推上前台,这就如同每个领域所必须面对的一样。二战后世界和平了许多年后,众多曾被打压的弱势思想开始活跃,曾经弱势的不一定是不好的,只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和成长背景,当再次面对一个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时,任谁都会显得有些失措和难以理解。

    虽然需要增强细分的形式理论学习(我也试列过九种艺术摄影中的范式),但我不认为摄影就马上必须要抛开一切去进入针对形式的理论中,形式理论只是一个方面,一种学习和批判的技巧,是加深对摄影史认识的同时掌握创作能力的一种方法。摄影只是装在身上的一个器械,如果新的一代在尚不能足够清晰的认识周围,环境以及对自己的创作有更深入的思考之前,去借助和依靠纯形式所带来的视觉把戏,其结果只能陷入形式的重复和自我消灭中。

    作为与Regeneration对立的一个词,对这一代似乎应该有更多讨论的空间,也更应该是矛头指向,在视觉大融合的这时,那些已不是学生的主流者是我们更应该注意的,因为Regeneration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一代自身的迷惘所引发并恶化的,相反,居于弱者的Regeneration所呈现出来的变化或者说开放的态度,却是这一代深深缺失的。

    印象派肇始的现代艺术运动追求的就是形式和技巧,而后被更为深入思考和反省的当代艺术击溃,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正在“Regeneration”的摄影还距离艺术史一个世纪,我们都知道,跑步进入某个“社会”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毕加索和莫迪里阿尼,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杜尚。

    Reply

  7. 仿效是对的,多少年后能否野逸地出来就另说了。
    有机会到你那里当回学生!

    Reply

  8. 谢谢busoni的回复,而且也谢谢上面CARABINEER的发言,我想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但是目的却都是善意的。
    真的也可能是假的,而假的也可能是真的,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每每谈到摄影的真与非真,就似乎触动了一颗炸弹,仿佛回到了摄影的史前时的争论。而我有的时候真的觉得我们对很多摄影问题的讨论可以回到摄影史前时看看,比如了解一下斯蒂格利茨的创作生涯。
    媒介即讯息,在摄影工具已经全面数码化的时代,如果谁还执著要回到过去的年代,那真的是老朽的可以了。不过,当你看到一些可能是未来的摄影的精英们,他们首先就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无论是从“真”的影像还是“假”的影像里都没有,而这种矫情都是从哪里来的,当take photo变成make photo,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沉浸在技术狂欢的新一代是不是又成为技术的奴隶呢?
    你为什么拿起“相机”拍照而不是使用画笔?对于很多人来说无非照相是个很容易的活儿罢了。对于大众影友来说,这是个普遍的心态,而如果职业领域的人也是这个心态,那就玩完了。
    正如摄影史前时的两个分支画意派和写实派到今天仍然都各自生机勃勃,我们今天也没有必要打压哪一个,抬高哪一个。这是一个萝卜青菜的问题,对于我来说,记录下来——我喜欢相机那种傻傻的有些笨拙的态度。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