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4倒计时(1)

camp4投稿基本结束,进入整理阶段。这两天我一直在编辑照片。北京那头文轩也在忙。

一些基本的事情已经定了,现在先发个小通告:

时间:6月19号,晚七点半

地点:奇遇花园咖啡馆儿

camp主题:业余主义

以下事情也是你来参加camp要知道的:

1,每次camp都需要大家带一些东西交换,我们交换过光盘、手工书、以及明信片。

2,本次camp将直接交换五寸照片(六寸也可以啦)

3,你会发现,我们现在拍的大多数影像已经不再变成物理的照片介质存在——或者,这已经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camp4希望大家都能奢侈一下,把你喜欢的照片打印出来(一张就可以),背面写上你想说的话,如果愿意的话还有你的联系方式。

4,所有的照片在你来的时候都集中放到一个篮子里,走的时候随手摸走一张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诚征现场摄影师一枚,之前的天空,nan,木槿,分别试验了宝丽来,奇诡的大头,换装照,都有轰动效果。反正现场来的都是您的试验品。报名从速,被忘记提交你的拍摄方案。

欢迎大家来camp玩。

我这两天有点儿写不动博客了,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就在家好好编编camp的片子。你们也可以到图虫上看部分的camp4投稿,讨论还是挺热闹的。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再次向任悦老师报个名 同时希望借此机会了解广大年轻摄影人对于纪实摄影的认识 为我们的纪实摄影大讨论寻找年轻人的声音 [:Automan:]

    Reply

  2. 如果需要,大家可以到西单展厅来打印,就以前参加CAMP的经验,一人一张A4,我还是支持的了得。

    Reply

  3. 六月十九日,期待啊期待啊,期待看到大家的作品。不过不知道,是投稿了就可以放出来吗?

    Reply

  4. 关于拍照。我瞎说一个,用长时间曝光拍人像,每个人坐椅子上,争取不动不眨眼,30秒,看看能不能拍出老照片的那种光晕。

    Reply

  5. 希望能从南京赶回来参加!收到文轩的邮件说入选了呢,哈哈

    Reply

  6. 一口气看完了这次提交的作品,任老师太不给大家面子了。一句话总结click的评论:好作品没有,但也都挺好的。哈哈。

    我一直在想,任老师定的格调总是要求是一个完整的系列作品?既然是camp的形式,我不觉得每个人用一个完整作品的形式能更利于讨论,比如我看到的闪电贸然侵入的照片,很多人看完就说一个字,模仿。而已经脱离了内容去评价。这样,一个形式的选择不当,结果内容全被抹煞。起不到进一步讨论的意义。结果可能会跟前几次(我都是看事后讨论的)一样,突然迸出不着调的讨论声音,大家也不习惯。同样,我还看到一套城市雕塑的作品,作品基本雷同,主题有一定的反思价值,但雕塑的背景都是高耸的楼群和排列有序的窗户,是让大家讨论主题,还是讨论拍法?显然,这个传上的系列,更容易引发大家对拍法构图和表现的讨论。主题在哪里去了?和贸然侵入的闪灯会有一样的效果。

    为什么不可以是那种散乱的作品?既然是业余主义,怎么着也应该显得业余一些,搞得很专业那种完整的作品,显然不是业余爱好者能快速把握的。有进一步突破的动力,可能第一来自于对器材的快速掌握(数码解放了很多人),第二来自于对视觉的纯粹追求,他看到了好看的,拍到了好看的,就满足了。至于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期待打动人或通过某些人的文字和编排后赋予了打动人的特质,都不能使他获得突破的动力。这样不如让他背着相机,像扫大街一样地拍过去。日本的摄影师久保田博二的拍法,跑中国来扫机关枪一样乱拍,当时中国的同行不可思议。但散片通过时间的积累后,主题就突显出来了。中国当时只是他的拍摄地域,但经过20万张胶片的丈量后,很快成为了一个单纯的主题。我觉得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拍照去了和家人留影,给自己情绪做备注外,有意识地多拍一些散片,不是什么坏事情。

    另外,每个人带一张照片去交换么?08年我似乎没拍过有记忆的照片。

    Reply

  7. keenkang:
    「很多人看完就说一个字,模仿。而已经脱离了内容去评价。这样,一个形式的选择不当,结果内容全被抹煞。起不到进一步讨论的意义。」

    「….是让大家讨论主题,还是讨论拍法?显然,这个传上的系列,更容易引发大家对拍法构图和表现的讨论。主题在哪里去了?」

    我原本也想對個別作品提出看法,
    不過投稿件數不少,先對keenkang的想法及其他相關提些回應。

    keenkang的第三個重點是業余主義跟散片廣泛多拍。

    我建議大家可以再仔細重讀一篇任老師那篇業余主義。Jeff Wall版的Amateurization和任老師的業余主義有很大的差別。我個人的理解是J.W.的轉向業余是對專業者(藝術家和攝影家)的提醒和對創作趨勢的梳理。

    我能想像任老師的兩難。這裡大部份的熱情參與者屬於業余者,我的理解是她應該是希望拍的人(至少投稿者)用一種專業的手法和態度去拍攝和整理一個有主題的系列,可是又擔心這種拍法又會落入「專業性」的固定框架。(當然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猜想。)

    目前我看到最接近J.W.版的amateurization是同路拍的「青年」系列。因為他的網站讓我理解他是專業攝影。Metal1944的「Comforting Sounds」和忠升的「城市崇拜」也近之。

    講回模仿這個問題。
    我個人是很不反對兩件事的,事實上要完全「很不反對」這兩件事,很多人可能不認同。但我要聲明我雖很不反對,但沒有完全的就無條件認同。

    第一就是拍別人拍過的題目。
    這還跟同時有兩個人幾乎同時期拍同一(或極相似)題目的「撞題」不同。(例如中國的天主教據我所知至少有三個人拍,最少有兩位很出名。)

    這裡是指,這個題目很多人都拍過了,而你還是願意再去拍。
    最好的例子就是精神病院。世界上很多名家或名頭沒那麼大的都拍過,我相信以後還是會有人繼續拍這類題材/題目。

    第二就是,用別人的用過的手法,去拍照。

    我個人對以上這兩件事的建議是:
    你最好清楚你在做甚麼,而且最好要有足夠的理由。
    通常拍別人拍過的題材比較容易有足夠的理由–這是我認為;
    而用別人用過的手法,更容易遭受質疑。

    我不反對用前人手法去拍的原因是:
    學書法都會臨字帖,學到更高段的還要學王羲之。
    最後成家的應該是在吸收王字之後又擺脫他的。
    不過在一筆一畫臨寫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實質經驗跟所得。
    對攝影來說,可能所有畫冊都是我的老師,
    當然如果是照著手法上來拍的話,情況又不同,所得和只是看畫冊也不同。

    我認為真的模擬,或當被質疑用別人用過的手法,
    最好都去做好範本分析。這樣收穫最大吧。

    這次投稿有兩件手法似曾相似:一是「肉博街頭之回龍觀」,另一是針孔投影室外到房間的「”視”用面積」,我同意keenkang提的:內容就沒法討論了嗎?

    個人認為因為拍的對像不同,反應不同,還是有意義的。(肉博篇)「”視”用面積」拍的雖以個人臥室為主,但不全都是臥室或個人住家。成果是很有意思的,也有其獨特性–我認為他的獨特性更高於肉博篇。我個人建議作者owen_vision如果不是稍為修正論述,就要挑選更多樣本:當然這樣是累和不簡單的。

    另外照片上可以看到某些貼掛上封布的動作,
    可能可以再考量。
    這就涉及拍法的討論了….主題和拍法,我個人淺見是,這兩個可以分開討論,但有了成品後,就可以具體討論兩者的關聯。

    Reply

  8. to keenkang

    我考虑的从来不是一个静止的作品。
    我想的是,我要在camp这样一个活动上放照片。
    那么就要考虑照片和观者之间的关系。

    你说我的评价是也好也不好,这就对了。站在摄影者角度上都好,都有意义,都有点评的角度,都有可以展示的理由。
    但是站在观者的角度,他们应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和他们经验不同甚至相反的,有启发的,等等——这样一些作品。camp不是用来挑刺,争论,纠正错误。等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多的观众,似乎很难达到这个效果,因此观点明晰的完整作品。才最有效果。

    至于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业余主义的这个主题恰恰就是要强调内容。不过很多时候,内容和形式也是不能分开的。城市雕塑的形式雷同,就是因为他的内容依然没有把握到位。

    交换的可以是任何时候的照片。

    Reply

  9. to kione
    我说的业余主义并非是因为参与者都是业余而无奈。用简单的话说,就是试图让大家更为关注主题而不是形态。但是很多投稿作品,在主题上就无法探讨,就更不要说形式。

    Jeff Wall版的Amateurization和任老師的業余主義有很大的差別
    这句话我很不明白——camp的业余主义包含多个层次,jeff wall这个也是其中一个。而我自己没有定义什么业余主义。

    但是我觉得你的理解,或者是我表述不清,而导致你的理解有偏差。他的业余主义的最位典型的体现就是Edward Ruscha的作品,以及我最近帖子里所提到的“原始性”。同路的作品是用了原始的方法,但并非有原始性。

    文字太复杂了,很多话讲不清。

    Reply

  10. 晕倒。我是不是看了太多的新闻图片,又喜欢很多艺术图片。结果如现在的流行词“纠结”了?

    我想,这次虽然收到了这么多的照片,讨论时应该跳出这些照片,才算没耽误大家的功夫。否则,就不要凑一起讨论,倾听。只需在网上看一张一张传上的图片就好了。

    [:Automan:]

    另外,我回kione
    形式和内容的雷同,其实没什么的。很多女孩子都喜欢背LV,不同的女人背同一个LV,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她们自身对背着LV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远处有个LV,总归是给很多人有想象的空间。不是非得在沙漠上建城才叫建设。拍照这个事情,如果不是工作,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效果。即使你给人新娘拍婚纱,模糊不清看不到脸,但如果每一张都是放大到1米的大图,也可称之为风格。

    Reply

  11. 走的时候随手摸走一张,回家后一看 是自己的 [:Automan:]

    Reply

  12. Pingback: 1416教室 » “的地得”不分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