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视频抓图文章,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文章后的评论。推荐看“张笙”的发言。
翻译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想起上课的时候常和学生念叨的两段历史。很多今天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实,在它们到来的时候其实都经历了艰难的过渡。
A 35毫米相机的应用
小巧便携的35毫米相机在1920年代诞生之后,并没有立即取代摄影记者惯常使用的超级大相机。新派和旧派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一次,美国摄影记者协会当时的主席被逼问:“什么是你现在使用的巨大的相机能做,而35毫米相机不能做的事情呢?”这位主席二话没说就坐到了他的大相机上。

B 照相印刷术的应用
虽然摄影记者可以拍到还原现场的画面,但是由于印刷技术的滞后,照片只能经过报社的雕版工人的制版,然后才能印刷,雕版工人们会对照片进行合理想象,加上很多原始照片上没有的东西。1880年,当可以不经过雕版工,可以直接将照片印刷在报纸上的新技术诞生之后,并没有让出版者们欢呼雀跃。这项技术在各家报社里都得到了冷遇,出版者担心用机器制作的照片替代手工制作会让读者认为照片的艺术性降低,同时,他们还在头疼大批的雕版工人如何安置。

对于视频抓图的出现,我没有使用过这项技术,因此我也没有发言权。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下结论不能太早。但是,毫无疑问,我们这一代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将会面临很多重大的变革,而且有些变革已经毫无争议地发生了,比如数字替代传统胶片。
一切转变在使用中发生
一种艺术形式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被淘汰
毕竟电视没有取代收音机,摄影没有取代油画,话剧在电影大潮中仍然生存着
预见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可以提前站在一个高点,但也不至于急着卖掉你的相机
還有人用大相機來拍體育和突發新聞嗎?
拿來拍體育是有的。還用反沙姆定律拍,
還得了新聞攝影獎。人家可是有顧到快門時機的喔。
拍突發這年頭用手機才叫第一手啦。
他有一件事保證是大錯特錯了。
這可能救得了新聞攝影,但絕對救不了攝影記者。
(如果新聞攝影需要救的話)
人人都是新聞記者,攝影記者的年代早就到來了。
街角監視器和照相手機才是王道啦。
只能感叹 科技发展的太快了 HDV早已出现还在继续发展 任意的25帧中总会有你想要的画质可以得到保障的放在以前往往是妙手偶得的画面 但传统的坚守者依然会存在 专业和业余的界限也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呵呵 自媒体了
to fivestone 越来越多的“幻想”在接近现实。2050年Fivestone Jr.的故事也许不久以后也会实现。
另外,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认识不少清华帅哥,我一直觉得清华里的摄影人味道完全不一样。
to 霸王,那个,那个,我觉得这种变化也不是绝对的,起码不像你想得那样绝对。而且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新闻摄影领域的变化。这个领域的摄影报道要求信息量大、速度快,这个其他门类的摄影还是略有不同的。
to Ki-one ,无可否认,市民新闻对新闻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我的看法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摄影这个职业的消失,而是这个职业需要更加高的职业化,你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比如文字、视频报道。
电视业面对其他媒体的视频报道,该有何感想呢?
呵呵,本人现在就在电视台工作,因为活动或节目的宣传需要,在提供给报社通稿的照片中很多就是直接从视频素材中抓取的某些“精彩”的一帧——确实很方便。
恩,老师说的有道理,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应该区分,是这两个名词吧? 总记不清…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