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布列松出了一本书

好不容易抽出半天时间,去国图看了几本书,其中就有史泰德再版的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

国图的英文原版都要在网上预约,去国图看书就有那么一种赴约的感觉,最终的结果你拿不准。

到的时候,书已经在阅览室等着我了,非常宽大,得捧着,里面还夹着一本册子——这倒是个意外——竟然是来自摄影史研究者克莱门特•谢胡[(Clement Cheroux)的导读。

不得不在这里说一下这一位先生,很年轻,才47岁,法国人,去年刚刚被任命为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的高级策展人,掌管着令人钦羡的展览场地,这之前,他是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摄影部的总策展人。

作为老乡,Clement自然不会放过对布列松的关注,他曾写过一本小书,名字很简单,就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里面没有太多的废话和叽歪,借助详尽的历史档案与史实梳理了这位摄影师的一生。(注1)

这本附在布列松再版摄影书《决定性瞬间》之内的册子,也是一样的文风——没有太多的废话和叽歪,极尽所能地满足了我的渴求。关于这本书出炉的前后,几乎没有什么细节没被涉及。

渴求?是的。与此书相约是因我有极大的好奇心,它是布列松摄影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但却被洗刷至只存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决定性瞬间,书本身的样貌,似无人关心。在今日盛行的摄影书文化浪潮里,似乎也就正好有了足够理由去看看这本书的实体:布先生对书有什么要求?是否也如他对照片一样苛刻?

翻开Clement的导读,我如同遇到知己一般会心一笑,文章里跳跃出这样的字眼:“具有物质属性的摄影书”……

还有什么比这种感觉更愉快的呢?此刻,我就捧着这本书。

就让我们在翻开这本《决定性瞬间》的同时,也同时翻开Clement的导读吧。

bresson-1

  • 1,摄影师的圣经(A Bible for photographers)

这话说得大,却也不奇怪。这是布列松好友卡帕的评论。Clement将这句评价作为此文章的一个总引语。当然,此话要放到历史语境里去看,因为这本书产生的那个年代,摄影界其实并未独立,是艺术的附庸,文字的附庸,如此一本完成度颇高的摄影师代表作,自然成为范本。

我喜欢Clement的写作方式,他如同审视一个人去审视一本书,并将之联系到布列松本人对人物肖像摄影的理解,布列松说,对一个人,我想要引介其存在于衬衫和皮肤之间的样貌,Clement说,对一本书,我要阅读存在于文字之间,页面之间,图片之间的那些内容。

书是具体有形的,这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此摸得着的物件展开分析,而非看待一组作品。一本书为一组照片提供了语境,这位历史学者则为《决定性瞬间》这本书的阅读提供了语境,将之放到摄影师创作生涯里,历史脉络里,以及摄影书出版的历史之中。

  • 2,物性(materiality)

Clement文章打头就提出作为物件的摄影书应该怎么看,他觉得至少有这样一些要点:

厚度(thickness)
外观 (outer aspect)
触感(handling)
版式(layout)
印刷质量(printing quality)

这篇文章的论述也围绕这几点展开。

  • 3,渴望书

文中引用了很多摄影界人物的谈话,当然,也有布列松本人的言谈。关于这本书的诞生缘由,布列松本人有极大的主动性,他一直渴望着用书来承载作品。与马克吕布的通信中,布列松谈到,杂志会被扔掉,甚至包裹食物,但一本书则可以幸存。而且,他向来也苦恼于不能控制自己作品在杂志上的版面和照片的编排。

布列松早就提出,这些美好的照片不应只是为了展览的墙面,应该印成书。这位少年时期就涉猎大量文学作品的读书人,对书有特殊感情也毫不奇怪。“欲望旺盛”的阅读者,这是布列松传记里的评价,追求自己摄影作品集的文学性,这也变得理所当然。

bresson-2 《美丽的印度斋浦尔》Beautiful Jaipur,布列松1948年在印度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内容是其为法国新闻社在印度工作时候所拍的照片。75页,64张照片。也有人将这本书视为布列松的第一本书,在这之前一年他还有一本展览图录由MoMA出版。

大概从1933年开始,他就不断寻找机会出书,这在当时的摄影师里颇为前卫。他在法国和美国都曾寻求合作,还在美国联系了著名的设计师Alexey Brodovitch,但在1952年《决定性瞬间》出版之前,他只是印过小册子以及和博物馆合作出版图录,这本书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他的第一本正式的作者摄影书。

  • 4,作品全集

原本我以为这样一本涵盖摄影师从1932到1952的作品,差不多是其最旺盛的创作阶段,整理这批照片会相当困难。但据Clement介绍,这本书的出炉似乎相当顺利,书的启动是1951年,1952年1月布列松开始选片,三个月做出样书,1952年4月布列松找到马蒂斯看了样书设计好了封面,7月22日法国版正式发行,10月22日美国版发行。

整理照片的干净决断,似乎也说明了布列松对自己的拍摄想法已经锤炼得相当成熟。

这本书是美国和法国两个出版机构合作,其中法方出版人特里德亚(Teriade)早在1930年代就和布列松相识,他是一个关键人物,他主持出版的Verve杂志,关注现代艺术,向法国公众介绍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等艺术家,杂志的一些封面也是由这些艺术家设计。布列松这本书的封面是马蒂斯的画作,这也就不奇怪了。一位摄影师的作品由著名画家设计,这的确让不少人感到相当吃惊。(注2)

henri-matisse

henri-matisse1

马蒂斯给Verve杂志设计的封面

美国人西蒙(Richart L.Simon)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他的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Simon and Schuster),就没有那么文艺了,这里出版的书颇为注重实用,这也让美版的书和法国版本的书存在一些差异。

此书不仅仅是法国,美国两家出版社合作,其中还牵涉到不少人的努力,从文字编辑,照片制版,到印刷,Clement算了算,至少是15个人通力合作的结果。

  • 5,合同与收益

干货来了。

布列松与法国出版社签订了很详细的合同,这是他咨询了卡帕之后的决定,合同包括这本书的版权归属,版税分成等等。在这里,Clement给出了几个数字:

  • 印量:法文版3000册,英文版7000册。
  • 作者稿费:大约533美金,相当于时下的4600美金。
  • 图书售价:12.5美金,相比此书的非常讲究的印刷质量,价格并不昂贵。

双方商定了第二版的分成是6/4,布列松拿百分之六十。但很不幸,这本书从来没有做第二版,大概也是因为这本书的销售不温不火,在美国第一个月铺出去的量是3500本,虽然不是很差,却也并非爆款,让出版社也没有太大热情再版。(注3)

  • 6,这一本书

bresson-7

首先是非常大,开本是37*27.4厘米,这样的开本是为了尊重布列松最常用的35毫米底片(24*36mm),从而版面适合一个横片对开,也适合左右各一张竖片。书的用纸也相当讲究,用的是当时最好的印刷方式。

沃克伊文思当时在纽约时报曾撰写评论,对这本书的印制大加赞扬。威廉姆艾格斯顿也曾提到,比起照片的构图,他最初对布列松的照片产生兴趣就是惊叹其制作质量,黑的部分没有死黑,白的地方也不是死白,这种调性让照片更有力,在报纸上看不到这种效果。

  • 7,版式

全书156页,内容分别是作者前言,第一部分照片(来自西方世界),第一部分的文字说明,第二部分照片(来自东方世界),第二部分文字说明。美国版还有一篇出版人Simon写的后记。

bresson-11

bresson-12

书的版式其实很简单,照片被充分展示,总共有四种不同的基本版式:

对页两个竖片(一共28个页面)/横片对开页(一共19个)/对页三张照片,两横一竖(一共13个)/对页四张照片,四张横片(一共2个)

  • 8,排序

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但在内容上也按地点分成了西方和东方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1932到1947,一共60页,63张照片。
  • 第二部分1947到1952,一共68页,63张照片。

其中1947这个分割点是马格南图片社成立的时间,以此划分,之后的布列松更偏向以一个摄影记者的身份展开工作。为了整体内容的需要,布列松的几张名作竟没有出现在里面,包括那张骑自行车路过拐角的照片。

  • 9,标题

breson-9

此书法文版(上)和英文版(下)标题不同。

嗯嗯,嗯,重点来了。标题是怎么来的呢?

成书之前作者早就开始着手想标题了,到各种地方去寻找灵感,布列松一共列出了45个备选。对其的内容分析相当有趣。

  • 12个提到了即刻(instant)
  • 11个有关时间(time)
  • 6个有关鲜活(vivacity)
  • 4个有关瞬间(moment)
  • 3个有关眼睛(eye)

看了这些关键词,布列松的拍摄哲学则可见一斑。

当时在名单第一位的是蹑手蹑脚(tiptoeing),最后选中的标题是第二个images a lasauvette,据说是形容街头小贩被查执照时候匆忙逃跑时候的一个词儿,但到了英文版就有些翻译困难。此时,前言里引用的红衣大主教Retz的话“世界万物皆有其决定瞬间”也就解决了问题。

在后来的访谈中,布列松曾提到,这句话是出版人特里德亚(Teriade)推荐给他的,并非是他自己读到的。

  • 10 ,文字部分

这本书里的文字还是相当谦虚,比如画册最开始就有一句话:书中的图片并不代表所拍摄的国家的普遍形象。

当时很多摄影画册都请作家,艺术家操刀写序,摄影师自己写文章的并不多见。不过,布列松也是被逼出来的,法国出版社专门派了个编辑督促布列松。出版社的意思是想让他写一篇How to风格的照片,介绍自己书中照片的由来,但布列松并不想涉及那些具体的技术细节。他以第一人称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拍摄经验,布列松说自己写文章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自己的那些摄影师同行。当时这种文字,来自摄影界人士的自我表白的文字并不多见。这篇小文,后来不断被各种摄影文论集选用。文字不是很花俏,很实用。布列松的传记里有这样的评价:”展示了他对所有技艺精湛、富有纪律性的工作方法的偏爱,……抗拒对既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生存方式的摄影作纯理性的探讨。”(注4)

  • 11, 最后,两个世界

Clement为我们呈现了这本书的大量事实,也分享了他的观点,这本书里存在很多“两个世界”。

这包括出版社的理念不同。前面提到,美国出版社特别注重实用,出版人是发烧友,所以美国版的后记是他写的,里面谈了大量布列松的技术实践,用的药水啦,放大机啦,相纸等等,他原本希望布列松本人谈,这显然不太可能。这篇后记法文版就没有。

两个版本,布列松文字序言的开篇第一句也因为出版社的理念不同而略有不同,这也是挺有趣:

  • 法文版:我对绘画一直抱有热情,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每周四和周日都在画画……
  • 英文版:我,和其他所有的小男孩一样,因为一台布朗尼相机而闯入了摄影的世界……

这两个世界也体现在这本书想要针对的读者上,布列松希望其不仅仅是一本艺术书,同时也能对爱好者有用,但是又不能变成实用类图书。这个纠结的想法最后也找到了缓冲地带。

这两个世界当然更是布列松本人的创作生涯的体现,最初的作品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那时候更为注重内心,而后的作品则走向外部世界,那是受好友卡帕的影响,也是当时的世界局势所促成。

bresson-19

布列松之后还和特里德亚合作出版了第二本摄影书《欧洲人》,书的封面是米罗设计。他的出版生涯其后主要和出版人Robert Delpire合作,在将近50年里出了大概10本书。这家出版社也是1958年法文版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的出版社。

Delpire曾谈到自己和布列松的合作,他说这其实很简单:“书的形态、平面设计、排序以及照片的安置,这都由我拍板,但照片,其整体的选择,自然是要布列松来决定。”

以上,就是我昨天津津有味的阅读。如果这勾起你一点点对摄影书的阅读兴趣的话,那就别坐着,赶紧去找一本书看。(注5)


注1,Clement的这本Henri Cartier-Bresson可以在亚马逊上购买英文版,中国摄影出版社也将之引进,中文版名为《摄影射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注2,Verve杂志,1937年创刊,一直到1960年总共出版38本杂志,法文和英文双语,其涉及艺术家都鼎鼎大名,文字供稿者也不乏海明威,乔伊斯这样的著名作家。

注3,史泰德2014年复刻了这本书,基本上以极尽的可能再现了这本书的原貌。

注4,布列松的这篇文字后来收录在光圈出版社的The Mind’s Eye:Writings on Photography and Photographers这本书里,也有中译本《思想的眼睛》,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注5, 我之前写过到国图看书的技术贴,需要更正的一点是,国图的外文阅览室已经搬到了国图的南区二层。

Comments (19) Write a comment

  1. 感觉博主语言风格大变!哈哈哈也没有大变啦,就是觉得有种台湾风味······另外在教室的文章里,有时候说布勒松,有时候说布列松。大家如果想看论及他的博文,要注意两个词都搜一下喔~

    Reply

    • 写太少了的缘故。

      这个译名啊,本来是要着手写一篇文章。因为最近似乎翻译界在统一译名,所以也就遵循此规范了。貌似还是标注英文原名更靠谱。

      Reply

      • “写太少了的缘故”,这句和下面一段之间的留白真是······一种淡淡的沉重。新华社有个分支(好像叫译名室什么的),出过两本辞海那么厚的外国人名词典,明天正好去公司,可以翻一翻。他们一直主张按那个来规范,之前还专文论述为什么要用“特朗普”而不是读音更接近的“川普”。但在现实中恐怕不能这么一刀切,很想看看围绕一个译名,博主会说什么呢?

        Reply

      • 昨天查了新华社译名室编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9年第一版),里面对“Bresson”的翻译,既不是“布列松”,也不是“布勒松”,而是“布雷松”。其他带有“Bre”的法语姓氏,绝大多数也是按“布雷”来翻译的。

        Reply

        • 然而,布列松在其历史上若干个译名中都没有“布雷松”这个称呼,而以后估计也只能叫布列松了。。。

          Reply

  2. 说到布列松总会想起“小老头”三个字。他对摄影的描述可说是出神入化了:这台神奇,轻便的相机既能让他遁形于闹市也可以方便他在关键时刻拔腿就跑,通过忘记自己来记录拍摄对象于千分之一秒内的情绪和画面的形式之美。

    Reply

    • 这个形象没有错。

      我一直都记着他那本书“the mind‘s eye”的序言,叫做“the Lightest Baggage” , 这不仅仅是指他拿着的轻便相机,也是说他的心态,不带任何负担地行走,最为依赖的是一双眼睛。仅凭一双裸眼!

      不过很好奇,你们这些小朋友也会喜欢布列松,这个小老头现在似乎已经无法让年轻人理解,因为他对摄影的理解是那么的“古旧”。

      Reply

      • 哈哈,我可喜欢这个“小老头”,他拍摄的拿着酒瓶子的骄傲小男孩还有毕加索的肖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桑塔格在《论摄影》里“吐槽”他严谨的摄影态度,比如说他对黑白摄影的坚持。我觉得这就是他可爱的地方吧~固执的人总会让一批人嗤之以鼻都让另一批人喜欢得不行。据说如果不是罗伯特卡帕拉他成立马格兰图片社,他的成就主要就集中在理论层面了,看来要好好谢谢卡帕。
        《决定性瞬间》一书中还提到了他对新闻摄影的看法,摄影虽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是对事件的“入侵”,但相机定格飞速流转时光的特技却是那么迷人。
        作为“小朋友”,“小鲜肉”什么的还是太腻味儿啦,我还是更喜欢这种带着点复古沉香、无力地和时间抗衡的力量。

        Reply

        • haha,这类照片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们似乎经常会发生改变,每一次看都能有新的观看体验。

          Reply

          • 常看常新呀~经典的东西才有的特质。
            最近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还是能哭出来,以前是因为要背下来为自己哭,现在是……被戳到后为人哭。

  3. 經典之作複刻重出最近可流行了。
    另攝影集攝影書也漸漸進到了炒作的階段。

    Reply

  4. 以前在https://www.amazon.cn/购买过中译本《思想的眼睛》,拿到书的第一感觉是买了本盗版的:)

    Reply

    • 如果可以还是买英文版吧~~ 中文书真的要在装帧上好好花一些心思了。

      Reply

  5. 很棒。我在搜索什么东西的时候偶然发现了1416教室,先一口气读了几篇,然后保存这个域名。非常棒。

    Reply

  6. 我在法国,前两天去老书店,看到一本前两年复刻的法文版居然要300欧。。哎 只能去买淘宝本英文版了。
    大学时候看过珍藏布列松,感觉他的风格确实改了不少收到时代的影响。本来是个艺术家A,后来变成了艺术家B。

    Reply

    • 这本其实买复刻版足够了。

      布列松真的很耐人寻味啊。每次琢磨,都让人感慨人生。

      Reply

Leave a Reply to 北京动物园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