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停留?关于新闻摄影的一些闲言碎语

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可能给新闻摄影以及相关工作者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我们是否应该要求每一张新闻照片的生产都构成一种知识生产?是否要对每一个新闻摄影记者都有着社会学研究者,民族志文本书写者的要求?

就比如中国的煤炭依赖那张照片,它可能会激发很多的想象,但其实又和雾霾的关系语焉不详,至于怎样看待“煤炭依赖”和中国当下煤炭行业的不景气的现状,这恐怕还需更多背景资料,这都是这张照片不能解答的问题。这是新闻摄影的一种局限却又不是缺陷,因为没有哪张小照片是全知全能的。

我说这话并非无奈,也绝非反话。因为我们不能忽视,新闻摄影工作者向来并未给予这样的空间和这样的身份,没人给他们赋能,从而可以对一个话题展开深究。长期深入报道好像一直只是为行业内那屈指可数的精英所准备。我们把改变都压在摄影记者个体的能动性上,有那么一些时候,我觉得我们那种恨铁不成钢是残忍的。除非时势演进,体制上有根本的改变,但照目前来看,大部分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和职业要求就是满足我们的资讯需求。那么,也就无须哀怨,那无数的新闻照片都将只是作为信息流的一部分,每日都会被冲刷和覆盖。

有什么理由,有那么一些照片却被留下来了呢?它们是否有更多比其他照片更需留下来的原因?站在这个角度上,荷赛就是一年一度的劳模颁奖大会。如果要不这样想,就会钻进一个牛角尖,对这些获奖照片存在诸多不满,产生怨气,它们可能无法对当年大事予以深描,也不能代表任何影像新潮流,因为所有新的形式都会被证明是旧的。而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现实。

大概之前,我就是这样评荷赛的,我埋怨它赋予自身太多光环,回避了平庸的现实。我不想纠结于某张照片为何得奖,因为比赛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这当然会被人看作是酸葡萄心理,毕竟我自己没有得过奖,更不要说是做评委。

但其实,我是非常喜欢荷赛的。不过喜欢的不是“面上”的那个,而是“背地”的那个。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荷赛的资料库。这里建设得非常妥当,除了早期照片有一些缺失,大部分获奖照片都已数字化。由于tag也做得很好,很多时候,你点击一张照片,还会带出一连串相关照片。我喜欢阅读这些照片,它们很耐看,这一帧帧静态画面,让你可以从任何地方再聚焦——人物姿态、表情衣着,其中似有无数信息。也难怪,最近读了一些伯格的文章,我觉得他对一张照片的信息探秘相当沉醉。

PSS2 AL

《母亲和儿子》Mother and Son    Photo by  Denis Dailleux,2011年肖像类获奖作品,这张照片收纳在荷赛的Features栏目的“family”特辑中。

去年,荷赛还推出了一个非常棒的栏目,但仿佛没有人知道。这个名为Features的栏目,位于collection这个频道。荷赛的资料库管理员(姑且就这么说吧)把档案照片再次进行整理,形成不同主题的特辑,比如“食物危机”,“越南战争”,在这里,历年的获奖照片辅以简单的文字介绍,构成一个小话题的图像简史。当然,这里更擅长的是新闻摄影的历史,比如图像中的政治人物,连续照片的运用等等。其中还有一个主题是“匿名获奖者”——想想看,有谁愿意在这个名利场上隐姓埋名……

荷赛的这一“新产品”让我惊讶地发现,在60年的积累之后,这些照片竟有了提供给历史学者钻研历史的可能。甚至,它们其中的偏颇,那些没有被留下的照片,也因为这些留下的照片而得以映照。

关于为什么要停留这个问题,在荷赛的资料库里,我多少得出一些结论,当这些承载着公共话题的小碎片进入公共场域,它们就有了开放给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之进行探究和整合的机会。或许也可以说,在这里,荷赛为我们建构一些知识和共识提供了砖和瓦。

wpp2

荷赛Collection里的一些专题集纳,目前还比较简单和粗糙。与此同时,这个资料库也开放给所有访问者,可以建立自己的账号集纳照片。

不过,荷赛却也因此付出代价。在今天日益加快的图片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这些照片将因其突然被静止而被置于放大镜之下,为什么这就是好照片,它们是真实的吗?近几年,获奖照片都会引发的口水大战。在巨大的压力下,荷赛在比赛规则上下了巨大的功夫。我认真地阅读了比赛说明:视频教育片中,那个仿佛来自另一个空间的男人用干涩、带着回响的声音读着提示:这样修饰照片是可以的,那样修饰是不可以的;图片说明的写作明确规定至:第一句应该写,第二句你要写,第三句则是……假使你是个参赛者,一旦被质疑,你要提交原文件,要提交这张照片前后的照片,扫描底片的要提交小样。至于评委,要尽早声明自己和参赛者的关系,不能随便高谈阔论。几个数字技术专家则在一边等候着,时刻准备着扑到照片上翻来覆去地看。

但是,这一切却都不能保证照片都是“真的”。我觉得荷赛的委屈,也代表了所有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委屈,只是他们在图像修辞这个问题上,却因舆论的压力而日趋保守。我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去讨论照片的真假,而是讨论这张“照片图像”在何种程度上再现了现实。但不管怎样,荷赛这样来回折腾,用尽一切力量去靠近事实的努力,却也让人泪奔。这些力求严肃认真的小照片们留下来之后的结果,或许也可借用民族志研究者的话,他们说,我们需要这些事实来建构共识,否则,就只有越来越多的撕裂。

打开荷赛的资料库,上面有一句话,仍有很多故事等待发掘。荷赛所有得奖的照片,这些停留下来的照片,其中涉及到的复杂的社会现状,这每一张照片本身都不能给出一个答案,它们也许只能这样累积下来,呼唤你去严肃思考这些问题。很不幸地,这真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让你头大,闹心。 让你免不了要逃避,免不了要质疑,为什么要给我们看这样悲伤的照片?为什么我要在这些根本就不想停留的照片旁边停留呢?

 

Comments (3) Write a comment

  1. “我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去讨论照片的真假,而是讨论这张’照片图像’在何种程度上再现了现实。” 为这句话点赞!

    Reply

  2. 每年年初都看教室的“歪批荷赛”,今年感觉比较不一样。如果说前几年主要是对这个比赛本身进行补充解释,今年似乎是在讨论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怎么看这个比赛。而看待荷赛的态度,影响着我们能从这个比赛中获得些什么。这似乎也说明了一种情况为何发生:完全相同的东西,能让有的人借以不断进步,有的年复一年无聊重复。荷赛提供的砖瓦很大程度上是中性的,用来构筑相互连通的公共走廊还是自我封闭的高耸围墙,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Reply

Leave a Reply to 北京动物园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