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o Vaccari: 即刻的展览,即刻的存在

前天提到Photoshow这本书,作者用了Show(秀)这个说法而不是Exhibition(展览),这似乎有一些特别的意思,在我看来,它和所谓摄影画册和摄影书那种微妙且难以言表的差别颇有几分相似。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书中所提到的意大利艺术家Franco Vaccari的《即刻的展览》系列(Exhibition in Real Time)是最好的例子。

Franco Vaccari被称为视觉诗人(Visual Poet),但其教育背景却是硬邦邦的:大学是理工科,学物理。不过,这两者之间兴许也存在某种联系,于Franco Vaccari而言,摄影就像一种光学涂鸦,照片则是事物留下的痕迹。关于摄影,他有这样的表述:摄影,堪比一种记忆的假体,它可被用来帮助记忆,因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对自我的感知已经缺乏一致性。”因为这样的理念,Franco摄影的目的并非拍得一张照片,他将照片看成信号(signal),一种物理的痕迹(physical trace),乃至某种存在的证据留存,他急需通过拍照发现自己,发现周遭的世界。Franco曾拍摄一系列狗眼角度的照片(1967-1968年),他非常”信赖”照相机的中性的视觉,他在尝试”报道”一群宿营者时(1970年),发现自己和这种文化格格不入,于是决定放弃一切主观意图,用”自动”的方式拍摄,每走一百米拍一张,左边一张,然后再右边一张。

正是因为这种理念,摄影对Franco Vaccari来说是个行为过程,而展览也就不可能只是结果的展示, 同样也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展览就是他的秀场。至此,Franco所谓“即刻展览”的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截止到2010年,Franco做了38个这种带有”直播意义”的展览,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即刻展览第四号(No.4)——《留下一个你到场的摄影的痕迹 》(Leave a Photographic Trace of Your Passing),这个展览在197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举办,是Franco的个展,他也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把具有实拍功能的快照亭子搬进展厅的艺术家。

所谓个展,展览开幕的时候只有一面白墙,几行文字,告诉观众到展览现场的快照亭子里拍证件照,然后把照片现场贴到墙上。与Franco所推崇的自动摄影的概念一样,这也是一个自动生成的展览,结果并不可控。据说大概一共有四万多张照片拍出来,可以想象展厅最后的壮观景象。

Vaccari-1

3891_2_61955e_ml

3891_d31722_ml

即刻展览第2号,是请两位摄影师用宝丽来纪录他乘坐地铁的每一个瞬间,当观众来看展的时候,展览则刚刚布好。另一个展览Homage to Ariosto(即刻展览第八号),沿着诗人Ariosto从Carpi到Ferrara同样的路线,Franco前往Ferrara,他沿途拍摄宝丽来快照,将之黏贴在明信片上,旅程的终点就是他的展览。

Vaccari-2

Vaccari, Exhibition in real time n.2 Journey rite, 1971

Vaccari-19

作为一枚先锋艺术家,Franco Vaccari满满都是七十年代的艺术气质。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摄影师,但行为却相当“摄影”,甚至可以说,他彻底理解了摄影。Visual Poet是个相当贴切的形容,与这种诗意和哲思的相逢,让我实在渴望穿越时间隧道回到那个年代,暂时逃离这个乱世。

 

Comments (6) Write a comment

  1. 很有共鸣。我在拍北湖渠村时,也拍了这样行动的照片,每走十步拍一张,把整个村子的主街、村子到外界主街都拍了,很多瞬间很有趣。但我目的不是诗意。

    疑问,他请两个摄影师拍自己乘地铁的“每一瞬间”,什么叫“每一瞬间”呢?咬文嚼字了,sorry。。

    Reply

    • 北湖渠,我可一直惦记着呢。。。。

      每一瞬间,是我没有翻译好,原文是every moment, 其实就是无时不刻,咳咳,就是拍很多很多地意思。

      Reply

    • 你自己都说了,有想法才有创意。所以,所谓“创意”更应该是来自一种想法和对事物的认知。 [:^^2:]

      Reply

Leave a Reply to 任悦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