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上周,911纪念日,《时代周刊》又把十周年做的特辑重新包装拿出来见人,不过却毫无违和感,可见一个好的报道之不朽。“Beyond 911”采访了与911事件相关的各界人士,从政客到消防员,从受害者家属到参与采访的记者,拍下肖像以及视频,请他们口述自己的经历。最终的结果成为一本书、一个纪录片、以及一个在线专题。纳切威的粉丝们可以去瞅瞅,他也是受访者之一,用其向来缓慢平和的调子讲述了那一天的故事。

911

刚刚发现,美联社驻朝鲜的记者换人了。以在instagram上报道朝鲜出名的David Guttenfelder去年7月已经离开,他的“徒弟”,来自新加坡的34岁的女摄影师Wong Maye-E成为继任。她在接受时代采访的时候谈到,师傅给自己的秘诀是:做你想要做的,做自己,这就是正确的选择。David Guttenfelder在其在任期间曾经去过朝鲜40次,Maye目前是每个月去一次,每次十天,她说自己所有的行动都在监控之中,因此必须要保有耐心。Maye也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账号上报道自己的见闻,我觉得风格还是和David有所不同。推荐大家去follow她的账号: @w0ngmayee。 此外,David Guttenfelder回到美国后参与创建了@everydayUSA,是不同的摄影师报道美国的日常生活的集纳,也值得跟随。

nk-1

如何让Robert Frank的作品与年轻一代人见面?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是,鉴于他老人家的名气,89岁的年纪,他早年亲自放大制作作品之罕见,以及最为重要的是,他对作品展览之慎重,要做一个Robert Frank的展览并非那么容易。而加拿大Anna Leonowens Art Gallery最近却有一个大胆的举动,邀请其出版商Gerhard Steidl参与——因为他有《美国人》这本书的数字版权。他们将Frank的照片打印在新闻纸上展出,展览为期一周,随后立刻销毁。Steidl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这样,你就只需要把一卷报纸寄过来,没有包装、运输、保险的费用,也不产生商业价值。展览名叫Books, Films, 1947 – 2014,不仅有他的书,还有电影作品。据悉,Steidl现在正在把Frank所有的16毫米以及35毫米的影片数字化,明年就可以和观众见面,至今还没有人见过这位先生所有的影片。Steidl谈到这次展览的准备,他之前和Frank夫妇在酒店租了一个舞厅,专门进行了模拟。Frank给他的建议是:尽可能做得简单,越少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frank

The installation of “Books, Films, 1947 – 2014,” at Anna Leonowens Gallery in Halifax. photo byJordan Blackburn—Courtesy of Anna Leonowens Gallery

robert frank

布展现场(点击这里看Frank展览的布展视频),这个画廊是加拿大Nova Scotia College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间不大的画廊。目前Robert Frank冬天会住在纽约,夏天则住在这里——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

关于数码打印,阅后即焚这个事儿,这并非Frank的第一次,2008年藉由机灵古怪的普雷基之运作,他的作品也以如此”简陋“的形式在平遥做了展览。

Robert Frank做了将近三十本书,都是他自己设计制作的,这位先生从来都对作品和传播语境的关系相当在乎,你不可能去单独欣赏“一张”Frank的照片。说到书,最后就再提及一个展览。瑞士每年都有一个最美的书的评选,去年的获奖作品正在巴黎展出,点击这里可以看到参展图书的视频介绍,话说翻书的感觉真是美好啊。

book

 

 

 

 

 

 

 

Comments (8) Write a comment

  1.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在电脑显示器上看博客和用手机看微信页面,本身没多大区别,手机观看的方式有种种不好,但也提供一种便利,作为今日普罗大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手机阅读只是阅读的一种方式而已——对于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当然,微信页面无法留言反馈,不过其实读一本书也一样。

    反馈与交流自然重要,无论是作者很在意读者反馈,还是作者以某种冷静的心态对待种种反馈……前提是作者能够虚怀若谷,否则不外乎就是那种“只爱听爱听的话”或者当遇到与期待不符的反馈的时候,徒增烦恼。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不如是作者对于反馈“视而不见”的好。

    今日之传播愈发多样,曾经占主流的种种传统媒介纷纷式微。对于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读者关注的自然是内容本身,至于形式,无大碍即可。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那就“管他呢”。

    眼界影响心态,关注点很重要。

    Reply

    • “今日之传播愈发多样,曾经占主流的种种传统媒介纷纷式微” 哈哈。这句好。多谢分析 [:^^1:]
      我的意思是:1,要照顾一下写作者的情绪与体力,这儿弄完再放到微信上面其实很累人——时间是半个钟头,弄不顺就一个小时,于是就会反问自己,我干嘛要把东西再搬到微信上呢? 这儿不是也一本书。没人留言反馈什么的,我也不是很沮丧。因此,那更不在乎在哪儿发表了。
      2,手机里的订阅真的很骚扰,这是我的体会啊。基本都没有时间看。
      3, 本人没有不写微信的意思。但不用太频繁。那种一天一帖的,会让读者感到负担。想看的就周末用您的手机打开网页来溜达一下,瞅瞅还有什么感兴趣的,不是很好么。
      4,嘿嘿,我心态很好,没有不开心,只是寻找一些合理分配时间的方法。。。年纪这么大了,久经沙场…… [:Automan:]

      Reply

  2. 另外,如果再跟着说几句。互联网时代,产生了一种所谓的“读者”,你我当然都在其中。我们的心态就是要免费获得各种资讯、文章,至于这之外的其他,资金支持、可持续发展等等,我们认为它默认都可以用“互联网思维”来解决。

    在博客时代,像我这样的blogger纯属为了倾吐和交流而写作,我有理由获得我的读者的支持,某种角度来说,这就是读者对我的唯一的回报。我所说的支持,不是附庸叫好,而是一种同好同仁的关系,我也希望得到批评,这是进步的给养,但那不是一种站在敌对角度上,以批判为指向的谩骂,比如傻大姐,比如没文化,比如我知道你就想出名。(自然,你写东西,肯定少不了这个。)但到了微信时代,原先的blogger在这里被赋予了一个新的说法——个人品牌,这是微信公众账号的口号。所谓品牌就有一个暗示,它可能给blogger一个希望,你可以通过经营账号获得写作的收入。那么,点击量无疑是一个硬指标,事实上,点击量肯定会影响作者的写作,我可能就会只是选择写迎合读者的文章。经过一番个人审查,内容选择之后,我们似乎获得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为什么微信成了我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这难道不是一种垄断?

    不过,我当然还会发微信,我对这个流行的玩意儿的逻辑充满了好奇,其实当年写博客也一样。我只是觉得自己同时要对之保持警惕。

    Reply

    • “为什么微信成了我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这难道不是一种垄断?”这句问的好!我也惊讶于自己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得不承认手机占用了我最多的阅读时间——比读纸质书的时间多——虽然那也是一种阅读。

      我一向很傻很天真,惯于把问题想得很简单,并以此作为一种想象中的标准,用来粗暴地衡量他人——因为我想象别人和我差不多,和我一样很傻很天真。我想解释的是,在我这种很傻很天真的看法里,阅读就是阅读,无论哪种形式——这是我之前码出的那几段“无情的批评”的注解。我只是试图呈现和分享自己的看法,没有改变他人观点的野心。

      关于“微信垄断生活”这件事,我没有太多看法,毕竟我自己也是“受害并享受着”的一份子,我和你一样始终在试图保持警惕,并且怀疑未来。不过当下的情况更多是无意识状态,我们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被卷入时代的洪流(这么说好像有点邪乎),而且暂时也没有什么有效对策。

      最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直觉比大脑好使。

      Reply

Leave a Reply to Bitosia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