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编辑,评什么?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兢兢业业的图片编辑

高铁上,我瞅见前座的正在看手机里的照片,指头一划,出来一串儿,前一张,后一张,滚动观看不断比对,然后嗤一声,删掉一张。我明白了,他原来在整理照片。这下,我偷看的更起劲儿了,甚至有点儿入戏。“嗯,两张比较下来还是后一张信息量更丰富。”我心里这么想着,他竟跟我判断一致,又删一张。我心说,这一位,就是在做图片编辑的工作呢。

我手机里存着一篇文章,标题是《人人都是编辑》,在已经让人听到耳朵都磨出茧子来的“人人都是摄影师”上再加上这么一句,恐怕进一步让专业工作者感到疲惫甚至厌倦。

那么,就让我在谈论图片编辑“评什么”之前,先说说图片编辑“凭什么”,凭什么就能成为一个图片编辑呢?

这其实说的是图片编辑的职业素养。关于这点,相关的知识普及到今天,我们也都明白了一个七八,但是,各家媒体却依旧在焦头烂额地找图片编辑,在实践中真正能配得上这个称呼的人仍然屈指可数。抛开图片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而来,又怎么而去,这些相当重要的问题不谈,我们就只看一点:挑选照片。有个学生曾问我:“你说这张照片有意味, 我看不出。”我则反问她:“你觉得自己有个性,我也看不出。”这一小段对话不是在争辩某张图片的好坏,我是想说,如果把挑选图片当成一种视觉游戏,是停留在表面的观看,那就把这个工作看简单了。好的图片编辑会“住”在照片里,把图片内在的东西挖出来,将其中隐藏的宝藏献给读者。其实,更进一步讲,于一位优秀的图片编辑而言,照片没有绝对的好坏,仿佛一个执掌千军万马的司令,就看怎么排兵布阵了。你说说,这是什么气势。

我这么一说,图片编辑们肯定都在苦笑,他们会说,我哪儿是个将军啊,整个就是一个勤务兵。我曾在一位图片编辑的桌前呆过一天,在这一天里,她面前出现的人分别是:一位邀约摄影师的文字记者,一个要给自己的文章找配图的文字编辑,一个因为照片用得不好气鼓鼓的摄影师,一个积极性不太高的美编,一个广告部搞活动的需要找人拍现场照片,办公室的小张拎着几张领导的照片来要求扫描,最后,她还给拎到执行主编办公室里训了一顿,说是这月照片稿费怎么又超支啦!

这么一个图片编辑,得文史哲知识丰厚,有美学素养,文笔要好,英语也得不错;沟通能力要强,脾气好;得谙熟媒体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是走得最晚的一个,如果嫌照片印得不好,那就自己去印厂跟师傅较真儿吧。得,又是一宿。

这样的人,得给多少工资啊!我估计,那些说自己找不到图片编辑的老板们都不说话了。

正因为此,当我拿到那几十位图片编辑的作品集,很想挨个都点赞。但我却有一个恼人的工作,要从中选择出十位最佳。你也看出来了,图片编辑是个说不清的工作,图片编辑们是一群说不清的人,那么,图片编辑奖,究竟评什么?

专门给图片编辑设立的奖,美国有一个,在POYi新闻摄影年赛里,与报道摄影并列的,就有图片编辑奖。它分成杂志和报纸两类,然后又细分成封面和内页几个小类,并且还会根据体育,特写和新闻等不同题材再划分不同组别。分工越精细,说明实践越成熟。这样的分类搬到中国恐怕就有点儿难。你会感觉到,最近几年,关于一张照片的辩论,一组照片的编选,一个选题的策划,这些非常具体的图片编辑业务工作,讨论的声音已经很难听到,甚至不如十几年前中国传媒刚刚开始理解图片编辑这个职业时热闹。

出现这种现象,除了近些年信息流动的速度变快,让媒体有点儿不讲究精细加工,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图片编辑的现实境遇让其有些灰心。较之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对媒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更为敏感,因为任何毛病都会让他们的工作磕磕绊绊。源于系统问题的“媒体病”包括:第一,中国绝大多数媒体,新闻生产的体系都默认以文字为主,较少考虑图片报道的位置,第二,图片生产自身的各个环节也都非常薄弱。如此一来,导致图片编辑在编选图片的过程中,从摄影记者到美编,从文字记者到文字编辑,每个环节都可能会卡一下,这么反复来几次,足以让图片编辑焦头烂额。

改革如果不是自上而下,图片的生存空间就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很明显,那些将系统做过调整的媒体,比如《东方早报》、《新京报》以及《南方都市报》等,他们的图片编辑会更为从容。

在这种情况下,图片编辑的编辑工作(编辑作品)如果仅仅是追求一个漂亮的版面(特刊、专刊),我认为这样的工作虽有必要,但却多少回避了一些根本的问题。图片编辑如果不能从源头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就像一个坐在家里从来也不出门的厨子,整日按既定的菜谱、规定的原材料炒菜,他手头没有新鲜的蔬菜,也从不管食客的口味如何。这道菜总有让人吃腻的时候,这样的厨子随时都会被老板换掉,但新来的却还是一样的宿命。

我们缺少的是为图片赋能的图片编辑,尽管改变系统环境需要很多人尤其是管理层的努力,但即使在日常工作中,一个一线图片编辑的反叛精神,创新精神,都会为图片生态系统的改变做出贡献。因此,关于图片编辑的评选,我宁愿从版面开始,还原图片编辑的工作,寻找并非循规蹈矩的图片编辑,比如,尝试打破文字和图片的壁垒;比如,找到公民记者和职业摄影师结合的路径;还比如,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为图片拓展疆域。说到底,我们需要一些能够改变媒体图片观念的图片编辑。

事实上,图片编辑的沉寂还有一个原因,原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图片在媒体的地位渐渐确立,但传统媒体又突然遭遇新媒体的挑战,危机四伏。媒体自身都难保,更不要说微观上的革新了。可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就会发现,新媒体更需要优质的图片。这句话并非是我的断言,而是来自媒体视觉设计专家马里奥加西亚(Mario.R.Garcia),他帮助全球不少媒体进行改版,近些年则把目光转向移动终端,专注iPad以及智能手机上的媒体视觉设计。加西亚认为:“照片在所有信息传播平台上——从平板到移动终端,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故事的有效讲述,摄影师和图片编辑必须是团队的一员……多年以来,在我们这行如果还有什么没发生改变,那就是一张好的照片必须得到好的展示。”

新媒体整日吞吐大量图片,微博发展五年,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是,人们开始给每条微博都配上图片。Instagram作为一个图片社交应用,迅速蹿红,势头竟有赶超Twitter的样子。这些现象也许会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说法:人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是编辑。但我却不认为这应该让我们感到悲观。因为如果人人不识字,作家就不会被赏识。当受众的视觉素养全面提升,专业工作者才会更有所作为。任何一家有远见的媒体机构,都不应放弃生产优质视觉内容的努力,此时,你同时会发现,由1920年代画报大发展而肇始的图片编辑行业,当年所订立的规矩,摸索出来的视觉传播规律,比如图文结合、对开页、视觉中心,这些理论应用在新媒体上,依然毫不过时。加西亚1980年代提到的WED概念,即记者+编辑+设计师形成团队工作,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全媒体、媒介融合的精神所在,只不过,在今天的团队里可能还要加上一个P,即程序员(Programmer),帮助报道实现在新媒体中的传播。

有人说,现在不是人人都是摄影师,只是人人都在按快门,与此同时,也不是人人都是编辑,更准确的说法是人人都成了图片保管员。你是想要一屋子照片,还是想要请一屋子的人来分享你的照片?对于有传播目的的影像,如果不被分类整理,被使用,被阅读,就只能是存在电脑里无意义的字节;只有当它们经过编选,深度挖掘,通过正确的渠道递送给读者面,这些信息才会产生价值。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图片编辑是赋予图片意义的人,图片的使用可能比图片的生产还重要——不仅图片编辑,摄影师自己也要明白这个道理。

(题图为还乡计划图片编辑工作坊工作现场。本文是为“记忆2013十佳图片编辑奖” 评选所撰写。之前还给报道摄影师写过一篇文章:《出走,写给青年摄影记者》请点击这里观看)

 

Comments (7) Write a comment

  1. 因为如果人人不识字,作家就不会被赏识。当受众的视觉素养全面提升,专业工作者才会更有所作为。现在深深感受到了~ [:Cry:]

    Reply

Leave a Reply to 任悦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