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纽约军械库艺术展转一圈儿

军械库艺术展我曾去过一次,被某位艺术家带进去然后迅速又给拽了出来,那态度似乎是,还那样儿,没什么好看的。比起AIPAD摄影博览会,军械库的场域一靠近你就会感到不同,前者都是严肃严谨的中老年人,而这里的人群则花花绿绿。

听说今年军械库展览的焦点是中国,“展示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不那么‘中国’但又富有勇气的作品”——此评论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版。我对此颇为好奇。

非常感谢顾婳琳在纽约给教室发来这篇特稿,关于军械库里的摄影和影像作品,关于那个“中国角”,她为我们展示了这里的热度以及喧嚣。

喧闹的“聚焦中国”
文:婳琳1416教室的脚注是关于摄影的一切,习惯于阅读和观赏摄影艺术的读者们,今天来一些Refreshment, 看看地球那一边纽约“军械库艺术展”(Armory Show)有什么好玩的视觉体验。虽然Armory是一个艺博会,以市场和销售为主,作品有些趋同,但作为北美最重要的现当代艺术展,总会有小小期待;更何况今年的主题是“聚焦中国”,主办方的委托艺术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圈炙手可热的徐震。

先说说摄影和影像

本人之所谓摄影实乃视觉艺术的延伸,影像艺术之互补。和架上绘画、雕塑等传统收藏项目相比,摄影和影像在艺术市场领域始终是软肋,即便是全世界最贵的摄影作品Andreas Gursky的《莱茵河二号》也不到千万美元。毕竟200岁不到的“小弟弟”要动摇“大佬们”千年积累的江湖地位还是要多花一些功夫的。但在西方相对多元化的艺术和市场领域,作为Fine Art的摄影和影像作品有其立足之处。比如在纽约,摄影还是有很大市场的,切尔西的画廊和各类艺博会都不乏巨幅的摄影作品,影像作品也有成交,装置尤其是编程的机械装置也是近年来的小热门。

isaacjulien_ttw_2

Isaac Julien. Ten Thousand Waves. 2010. Nine-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color, sound)

今年,阿姆斯特丹的Ron Mandos画廊在Armory 上展出了Isaac Julien 的摄影《酒店》(Hotel),这个时候在纽约推出Isaac的作品,是精心策划过的。Issac 今年在纽约的艺术圈掀起了不少“浪”,他的9屏影像装置《浪》(Ten Thousand Waves)刚刚在MoMA撤展,新作品《Playtime》也同步在切尔西Metro Picture 画廊展出。顶级艺术机构、基金会和画廊联动式的推广给这位英国黑人艺术家进一步打开了北美市场的大门。Armory再次出现Issac的作品,藏家自然是买账的。 这幅《酒店》(Hotel)其实是《浪》影像作品中的一个场景,赵涛在环球金融中心俯眺上海。那一刻,晨光初现,女神静静地守卫着她的“渔民”。与其说是摄影,更多的是他的影像作品的衍生和静态保存。

屏幕快照 2014-03-21 上午8.26.26

Hotel (Ten Thousand Waves), 2010

屏幕快照 2014-03-21 上午8.30.07

Maiden of Silence (Ten Thousand Waves), 2011

笔者对Issac的关注和钟爱可以追溯到四年前,他和中国其实颇有渊源。《浪》不仅关注了福建偷渡的难民,对妈祖传说进行了现代化解构;而且艺术家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融合了富有诗意的中国历史,从个人经历到人类所处的全球境遇,围绕生命价值进行追问。作品在中国完成,大部分场景遍及了广西和上海,其中国首映放在了上海最老牌的当代艺术画廊香格纳,至今还记得2010年初夏在香格纳画廊展出时的轰动情景。这个展览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布展也困难重重;再加上张曼玉多年息影,却在一个当代艺术作品中露脸,免不了引起骚动……

large

Ahmed Mater Metropolis, 2013

思绪再拉回Armory,沙特阿拉伯艺术家Ahmed Mater的巨幅摄影“莎兰沙漠系列”之《大都会》(Metropolis) 完全把观众沁入了阿拉伯的异域风情。在电脑屏幕前看,似乎不太震撼,但想象一下该作品有245 × 306 cm那么大,整整的一面墙。与之匹配的却是手机屏幕里播放的爆破场景,眼睁睁看着一幢幢几乎崭新的大楼在你面前倒下,纽约客们不忍直视,911的一幕幕似乎又重现了。

Ahmed的作品在摄影圈其实不足为奇,大画幅、高空俯视、变化中的奇葩城市建筑……但恰恰是这样真实的记录,为西方的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东艺术的窗口。那些重型工地、城市变迁对亚洲观众而言是非常熟悉的题材,而这种地域奇观对如今的美国人而言是要小小惊讶一段时间的,要知道美国的工程项目不造个五年、十年根本搞不定。什么“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这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沙特的当代艺术圈和中国一样,兴盛发展、野心勃勃,极力向世界输出带有自家标签的大牌艺术家。

但最终无论是Isaac 还是Ahmed都不会把自己label成摄影师或家,他们不仅仅是“留影者”,更是时代的记录者和思考者。

 

“聚焦中国”

走到中国区,笔者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祖国,那种“菜市场”般的喧闹真的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真实写照。说是“聚焦中国”,但主办方把该展区放在了Pier 94展馆的最南端,“隔离”在边上似乎在小声说“别吵着我们清净!”

徐震《天下》系列之一 2802CF3312

徐震《天下》系列之一  局部

徐震  《天下》Under Heaven

chenshaoxiong

陈劭雄 《墨水媒体》

参展的16家画廊和4个非盈利性机构在相对局促的空间内展出了各种媒介、潮流和概念。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金峰的《社会主义领袖》,黄锐于上世纪末创作的简朴的抽象画,王鲁炎和陈劭雄充满地缘政治意味的《世界腕表》和《墨水媒体》,听陆平原讲“鬼故事”,凑近了闻闻徐震的委托油画作品《天下》是不是有奶油蛋糕的香味;他的另一件作品很容易被忽略,一个展位的四面都被围了起来,好像是建筑上的疏忽,但实际上里面正在进行名为《意识行动》(Action of Consciousness)的表演,时不时地会有个“手臂”和“腿”从里面扔出来。如果你说互动不够,没关系,“双飞”的艺术家们把空间站的展位改造成了“游乐中心”,付晓东在展位前分发刮奖卡,号称参与游戏中奖率99%,可获得录像作品片段等奖品,招揽了许多眼球与生意。逛累了,扭扭胳膊,站上“政纯办”的健身器械,来一场《全民健身》!

这边厢看着热闹,那边厢议论着也热闹。临时为杨画廊坐台的肖戈时不时地打探“邻居”MadeIn 公司的销售业绩“啊!大多卖完啦!”,“多少钱啊?”“……这价格不贵啊!”,一边为友人介绍“陆平原是徐震最铁的哥们儿。”是啊,问问平原,他老板和MadeIn有多少灵感和创意来自于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如果想找个清静点的地方,推荐张鼎的个人项目《轨迹》系列,高大上的节奏;或者离开南区到展场中心休息区和刘韡的装置《仅仅是个错误》一起喝杯咖啡缓缓神。

张鼎

张鼎    黑门神

说着一口流利国语的美国人田霏宇是此次“聚焦中国”的策展人,从艺术媒体人华丽转型成国内最受关注的北京UCCA一把手,他对中国当代艺术近20年的梳理在他的评论和展览中可见一斑。他在Armory诠释的“聚焦中国”,让西方观众看到了一个非常真实、有活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圈,让老外们清楚认识到中国当代除了有艾未未、徐冰、曾梵志,“红色毛”等标签,还有像徐震这样一批聪明、敢想敢做、角色众多又很会自我宣传的中青年“艺术家”。不过,相信田馆长在选择参展艺术家和项目中一定权衡了许久,中国的“Guanxi Policy”中国通们岂能不懂。

展览结束后,评价褒贬不一,不买账的人觉得田霏宇只是成功地证明了“中国也有它的抽象画家、行为艺术家、装置怪人、坏男孩艺术家和聪明的观念主义者”。而买账的人就是看中了中国当代的热闹和“嘈杂”。这同时也是西方市场需要看到的“中国特色”,在别处没有。某馆长说“没有所谓的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打着中国特色或者中国当代社会现状的标签,西方艺术圈为何大老远请来些和自己差不多的作品并买账?“双飞”若不是在中国,早埋没于曼哈顿东村,布鲁克林Greenwich Village以及各大屌丝艺术家狂欢节中。

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即食方便面”一点都不为过,文章的最后用豆瓣activist+艺术圈看客 空想特摄兔男郎 的评论来结束此文:

“怎么评价中国当代艺术?个人以为,中国当代艺术是一碗泡面,用很烫的水,泡三分钟,然后拿出来就能吃。简单直接,目标明确。把整个西方近现代美术史在很短的时间里浓缩起来,佐以通俗易懂的中国元素,来点热度迅速膨胀。泡面真是再好不过的比喻。”

更多有趣作品,请点击: https://artsy.net/the-armory-show

(题图照片为2009年军械库展览)

——————————————————

顾婳琳: 艺术教育和美术理论研究双硕士,

2012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并获得The Paula Rhodes Memorial Award。曾经的艺术媒体人,留美后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教书育人之余,码字和创作仍是挚爱。常为 I-weekly、Asia Art Radar、《公共艺术》、《艺术世界》等文化、艺术类媒体撰稿。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