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批荷赛:有九万八千张照片没得奖

20140214-lens-worldpress-slide-HYMZ-jumbo

 photo by John Stanmeyer

照片要拍得太完美了,就会很像图库照片,就是那种用来做万用配图的精美照片。看到今年荷赛的年度照片,不知道图片库编辑们会不会手痒痒给它加上一堆好卖的标签:手机、科技、社交网站……

但编辑们绝对不会联想到贫穷、移民、人性,这样的字眼儿,恐怕大家也不会注意到正中间那个男人——他被荷赛的评委形容成具有英雄主义气质,有一种社会现实主义的精神,在触摸他的未来。

如果你肯花点儿时间看说明,才会了解到一些照片里根本看不到的内容:一些非洲移民在吉布提的海滩上手举自己的手机,搜寻便宜的手机信号用以联系他们的亲人。对于来自索马里等非洲国家的移民来说,吉布提通常是他们在前往欧洲寻求好生活的中转站。

关于这张照片的内容分析,我认为博客作者Jorg Colberg做了很好玩的一个事儿——其实这也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用图搜图。

屏幕快照 2014-02-15 上午7.43.51

屏幕快照 2014-02-15 上午7.44.46

屏幕快照 2014-02-15 上午7.44.34

将这张照片放到google image里面搜索,点击相似照片,系统会给你吐出一堆发着蓝光的小照片,大多数都是在音乐会拍摄的,所以,如果你直接用“cellphone+concert” 就会得到更多人们举着手机的照片。

Jorg Colberg指出,这张照片的氛围可能会因此具有一种指向性:音乐会、人们举起的手臂,自由、向往。这难道就是西方评委从这张照片里看到“尊严和希望”的原因?

不过,看到搜索结果,我的想法却和Jorg Colberg稍微有点儿分岔。

1,原本就是一张漂亮照片而已,借助文字说明赋予意义,是否就可以让它显得重要。或者说,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是否可以成为给视觉报道赋值的因素?(请注意:是完全看不到,看不到非洲,看不到人脸)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宣传照片就有了成为新闻照片的理由。

2. 下面这个设想就更无厘头了,如果我也拿一张这样漂亮但有内涵的照片参赛,是否可以得奖。或者说,评委又是怎样“看到”这张照片后面的内涵呢?当然,答案可能是他们读了图片说明——这真了不起,荷赛今年收到了九万多张照片!

也许还有一个答案,啊,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样想太不厚道,太过阴谋论,但如果评委会主席是VII图片社的创建人,年度照片的获奖摄影师则是VII的另一位创始人,这会让人们怎么想?

不过,还是让我把这疯狂的八卦想法扯回来,以上这些问题可能还会归于一个问题,是所有新闻摄影比赛都无法回避的矛盾:新闻摄影评选到底是评摄影还是评新闻?

关于这个问题:一本正经的评委会告诉你,评的是用摄影的方法表现新闻;正经评委会告诉你,其实是有的时候评新闻,有的时候评摄影;而特别不正经的评委会坦白,我们懂的时候评新闻,不懂的时候评摄影。

所以,当我看到荷赛的初评阵容,就对比赛结果完全失去了兴趣。几个在西方媒体常年任职图片编辑的人士,他们的眼光和视野可想而知。

所以,当你看到这样一个声称是新闻摄影的比赛,关于中国的话题,得奖的又是体育、自然和动物,会有什么想法?当然,你绝对不能指望荷赛把一位站在屋顶泼汽油准备自焚的拆迁户这样的照片评为年度照片,这事儿看起来永远都不会发生。但为什么?是这些人不懂中国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总之,你还会发现,近几年,如果荷赛想在中国办展览,再也不会被禁止了。

所以,还是让我们来看好看的照片吧。

关于漂亮,我还有一个疑问,新闻照片一定要这么精美绝伦么?

荷赛是个什么赛?我每年都“批评”荷赛,却并非在说它不重要。对于1月拍新年,2月拍情人节,3月拍妇女节,一起去战场,一起去跑会,对于大家都按照一个节奏,一个频率生活的职业摄影记者来说,内容就是那个样儿,拼的不就是精美绝伦。荷赛从根本上看,是一个职业技能的比赛。你是这个圈儿里的,年终了就要把这一年的活儿拿出来亮一下。

我把荷赛从奥斯卡降到了技校级别,你会不会不高兴?你一定要注意,我从来都不认为荷赛不重要,相反,它的存在对行业建设很重要。但荷赛中蕴含的恼人现实却又的确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如果你想认真对待,它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需要穷尽一生与之斗争,职业和生存,生存和自由……不过,你也可以假装它不存在,或者粉饰太平,假装自己就是很高尚。

荷赛只是一个比赛,我们所期待的,一个在社会和文化上有建树的荷赛,对它而言有点儿难。

两天前,接到一个电话问我能不能写写荷赛——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忘记了有这样一个比赛,我说那得看看有没有意外。

打开荷赛2014年的获奖作品影廊,和2013年没有什么区别,那一刻我的感觉是,照片都太漂亮了,漂亮得让你不想看。但唯有一张我点开了——最不完美的一张:《死刑前的一刻》。两位伊朗男子因为在youtube上炫耀抢劫过程而被公开执行绞刑,其中一位将头靠在行刑者身上寻求安慰。照片是一位伊朗当地人给美联社的供稿。

屏幕快照 2014-02-15 上午9.02.42

  photo by Amir Pourmand

当我发现自己对这样一张毫无技术难度的照片感到兴趣,剖析自己的心理,觉得有点儿惭愧。可是,这种死亡直播有谁不会想看,偷偷看,再看一眼,甚至放大看呢?

新闻摄影,想要成功大概就是这么简单。拍漂亮了,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解决方案。

真的没有其他可能么?比赛开盘之前,我在心里数了数那些我喜欢的报道摄影师,比如苏珊大妈(Susan Meiselas),比如索契双杰(Rob Hornstra and Arnold van Bruggen),他们该不会来参加比赛。当然,他们活的肯定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

————————————

如果你对俺的吐槽感兴趣,可以回顾歪批荷赛系列之201120122013

Comments (33) Write a comment

  1. 相较于前几年的确定性,我倒蛮喜欢这一届图片的指向不明:想它是啥就是啥。至于中国极端事件照片,大部分都是长焦头吊的模模糊糊的影像,应该都不太符合荷赛老头子们“沙龙摄影”的口味吧。

    Reply

      • 如果从新闻传播动机论上说,eye candy反而最能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这就是学界和业界最大的矛盾点吧,说白了还是金主喜欢啥的事儿。

        Reply

      • 另外,年度照片这张已经被用作各种解读了,比如这个:http://www.huxiu.com/article/27854/1.html

        Reply

  2. 说实话,昨晚在网易新闻上看到那张蓝色图片,底下没有什么说明,标题是《2014荷赛3名中国摄影师获奖》,我就觉得哇,好完美,这该不会是摆拍吧?这图片到底是什么新闻?Facebook的宣传片吗?今天来1416看才知道是一个挺难受故事。
    我一直以为新闻照片就是你能在图上读到一些和这则新闻有关信息,产生一些感想,再通过新闻报道的详细阐述来丰富这个图片和弥补初看图片产生的片面感受。
    嗯。。看了这次的获奖照片我又涨姿势了

    Reply

  3. 我对海杰那篇文章比较有不同看法。他把报道摄影的问题放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去讨论,这个似乎略显荒谬了。再怎么后现代,新闻本身也需要承认在表征之后,存在一个切实的事实,即使他的着眼点在如何技术性的来表征这样的现实。eye candy和赤裸暴力并非非此即彼的二分。如果海杰看过任悦老师评论过去几年荷赛的文章的话,他绝对不会认为任老师是在鼓吹视觉冲击力和所谓暴力嗜好。海杰这篇文章中认为视觉冲击力和暴力嗜好是“浅阅读”,但实际上此次获奖的这些照片除了技术处理的差别,仍然处在同样的“浅阅读”的境地上,仍然是在迎合某些依然存在的视觉图示。新闻要往深处走,需要更多的线索,细节,多元表达。多元并不能够仅仅通过某张照片的多义性来获得。面对赤裸裸的现实,远不是能通过这样玩概念就能实现的。我记得任老师在她文章的最后提到索契双杰,可惜海杰似乎忽略了这一点,从而找错了攻击对象。

    Reply

  4.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很想问一句,到底懂不懂看照片?从一个过分武断的判断开始,接着进行简单的比对,再用阴暗的无厘头心理进行中国式揣摩,文章一路歪着走,最后歪得没边,果然是歪批呀。

    Reply

    • 可以理解你的感受。毕竟一篇短短的、没有表情动作速度语气全由汉字码成的文章,表达效果总是落在一个可能性范围内。而事实上文章可能并没有我们感觉的那么好,也没那么糟。如果以善意理解的态度,多看看同个作者的其他文字,也许能给自己的感觉提供更为深广的参照背景。

      Reply

      • 谢谢北京动物园,也非常感谢你的回答。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评论者,所以,就把他的意见保留在这里。希望不要因为这个而感到我在冷落他。

        我喜欢你的这句话,这文章可能并没有我们感觉的那么好——就是这样了,它就是一篇文章,并且是一篇博客文章,表达了一些态度,是我真心想说的,也有没有表达出来的,说的不准确的。

        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对事物认识,尽管别人的意见和自己不同那有多么不爽。我们应该愈发认识到,在今天的社会中,没有任何人能够占有一个事物的意义,事物的意义并非是某个权威赋予的,我们能够有看这张照片的很多不同的方式,那也是很好的。

        问题可能在于,我们要明了自己的话语的出发点,到底在坚持什么,思考什么问题,我不喜欢辩论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往往最后,就都气势汹汹变成了一种要占有一切意义的霸权心态,为了私人的面子而战斗。

        说实话啊,我并没有打算抹黑荷赛而办一个自己的荷赛的目的~~~~~~我发誓!

        Reply

        • 博客对字数没有约束,作者也就可以喘口气再好好说话——看看春晚语言类节目,为了赶在时限内抖完备好的包袱,把演员都逼成什么样了。既然如此,作为读者就更不必着急忙慌地想着回应——瞧瞧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为了抢在节目演完前率先点赞或者带头吐槽,常常精神紧绷。跑题了,觉得博客给了彼此机会与空间从容以对,我们可以慢慢来。

          Reply

        • 首先,照片好坏,不是基于表象。所以文章第一句话,“照片要拍得太完美了,就会很像图库照片,就是那种用来做万用配图的精美照片”就很值得玩味。且不说这张照片是否称得上是那种“拍得完美”的照片,就算一张照片拍的很完美,技术性很强,只要作品本身是个好作品,就应该算得上是好作品。
          其次,对于这张照片获奖我没什么想法,它只是一个既定事实。但是,通过将这张图片与网络上那些举着手机拍照的照片做简单的形式上的比对,就以此做出判断,这只能说明是解读方式的简单粗暴。
          再次,至于图片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文章中的论述也过于武断。尽管有部分伟大的优秀的照片可以非常完美的全面的传达出足够丰富的信息,但是,绝大多数的照片是无法做到的。片面要求一张照片完全脱离文字说明,是不合理的。作为读图者而言,所有的他人的照片都是陌生的,都是无意义的。如果没有语言的补充,图片是很难真正起到传达所有信息的作用。但是,图片有引起他人注意的功能,新闻摄影的出现带来的结果不是抛弃文字,而是文字跟着图片走。这张照片能吸引到评委,让评委愿意去看图片的文字说明,这就说明这张照片充分发挥了它自身的作用。而一张拙劣的照片,是会让人对它毫无兴趣,更谈不上去看它相应的图片说明。也就是说,参赛的九万多张照片中,很多照片可能根本无法引发让人阅读图片说明的兴趣。从这一点上看,孰优孰劣也就立见分晓了。同时,更不能简单的认为,“借助文字说明赋予意义”,如果“可以成为给视觉报道赋值的因素”,“那么宣传照片就有了成为新闻照片的理由”。这里的表述也是一个错误的嫁接,是偷换概念。
          最后,对于评委的身份以及涉及中国的那些揣测,个人认为,人有质疑的权力,但是,在没有充分切实的证据的情况下,是不应该拿出来说的。
          另外,荷赛为什么被中国人如此看中,是否应该更多的从中国人自身的问题去考虑,而没有太多必要去对荷赛指指点点。只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摄影人可以以平常心对待荷赛。
          说这么多,我对任悦老师并无不敬之意,也没有想要辩论什么。之前的说法,只是一时冲动,过激之处,实属不该,在此道歉。

          Reply

          • 哈哈,谢谢交流。这样特别好。

            其实你都看出来了,我这就是歪批,我每年都歪批荷赛,并且还歪批好多东西,咱们要是特别严肃讨论歪文,两人就走远了。对待歪文的态度要不就是一乐,要不就是呸,然后走开(呜呜呜)。当然,我也希望你乐着然后再想想。

            图与文的关系很复杂,这里还真一两句说不清。但这张照片已经有人提到了第一观感:“以为是Facebook的宣传照片呢”,也有人提供了线索,说是被一个财经网当成科技报道的配图了。对于新闻照片来说(尤其是照片里那些流离失所的偷渡者来说),恐怕并不是很好。图文关系究竟多远才不算太远呢?

            你别太客气,欢迎批评。也不用道歉。呵呵。新闻比赛,真没有太多说的,我一年就说这一回,我觉得新闻摄影除了比赛之外,还能做太多事儿,咱们都得赶着去做事儿呢。

          • 文字必然是被构造的,而照片来自对事实的引用,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客观性——或许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然后文字却正因为其主观性而更容易被正确的来理解(被普遍认为具有修辞、隐喻,本身就是主观的产物),而图片却因为表面上的中性而更容易被用来操纵观看者对图片所引用的事实的想法。
            前段时间毛卫东老师翻译的《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中用了相当篇幅在谈论这个问题,特别讲到塞库拉和罗斯勒的新纪实摄影实践,实际上都是在思考图片文本和文字文本在具体社会场域中的意义传递。他们的做法我觉得和大讨论后的人类学界的做法很想,就是保留文本的制造痕迹,让观看者能够看到虚构的成分,而非伪装成客观的再现。
            我觉得在文字对图片的“赋值”之外,更隐蔽或许也更重要的也许是图片的某种既定图式对图片本身的赋值。我感觉很多摄影师,特别是摄影记者,都在自觉不自觉的使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圣母抱圣婴的图式(貌似去年荷赛中某张照片就是这样),再比如这次得奖这张照片。从这个角度看,任老师用搜图来谈论这张照片其实是很有道理的。这样的场景和场景的再现,本身就很符合我们所习惯的一些图片(夜晚的音乐节的照片),作者使用这样的图式,客观上已经自然的形成了某种语境,这样的语境看似在图片之外,实际已经不可避免的包涵在了图片之中。

  5. 在那個單純的年代(也就比較單純一點而己),
    我的老師告訴我:新聞攝影有兩把尺:
    一把尺是新聞性,另一把尺是視覺性,
    有一個得高分,就很夠了(舉的例子是美蘇兩大頭頭握手,喔喔~)。
    至於美到極致也行,因為有另個標準達標了嘛。

    後來我去上班,看到同業競以個人觀點,或、表現主義為榮,
    心中也有點怪怪的,不是說不敬服那個努力啊,
    只是,或許自己也沒那麼多個人視角,
    或者覺得事事表現主義也有點變態。
    (寫到這裡真有點反高潮)

    Reply

    • 如果心思多了嘛,就应该大到能够宽容下别人的心思(表现主义)。所谓普天之下个人视角皆同,但可惜又不成。

      Reply

  6. 《死刑前的一刻》这幅作品让我想起巴特在《明室》里的“时间犹如’Punctum’”。巴特在阐述一幅死刑犯临行前的照片时,这样说:他已经死了,他就要死了!图片来自网络!

    Reply

Leave a Reply to renyue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