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匣

今天讲两个关于记忆的故事,两个年轻人藉由他们祖辈的照片以及故事回到过去。

Mikolaj Rogowski – Granddad’s archive

1. 波兰

Mikolaj Rogowski 来中国转了一圈儿,他做了一个网站,上面有一些零星的街头摄影照片。但这位年轻人的照片可比不上他姥爷的作品,这才是他最近有点儿火的原因

Mikolaj的姥爷是波兰的政府官员,年轻的时候偶然的机会参与一项建筑培训,最终得以担任波兰卡托维兹的政府建筑部“CityProject”的负责人。之前姥爷还在电影院里当过放映员,也许正是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对视觉媒介的钟爱,在自己的项目里特地设置了一个摄影师的职位,负责记录建筑建造的过程。一次出访苏联,姥爷得到一台照相机做礼物,他自己也就此成为一名热忱的家庭摄影师。

Mikolaj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记忆之一就是没完没了地观看姥爷的那乏味的照片秀。直到2012年,他带着一点儿好奇心,重温了姥爷的照片——全部是正片,被一下子给震住。Mikolaj从中选择了12张照片——时间跨度是50,60,70和80年代,他将这批照片命名为“ Granddad’s Archive”。并对姥爷做了访谈,以下就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妈妈和阿姨怎么看这些照片?”

“她们痛恨极了,尤其是你母亲。每次我设计拍照,她们都哭闹着没玩。然后当冲洗照片和家庭放映的时候,又不停尖叫。”

“这么看来,您这些照片不是摄影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摄影专制了哦,”( “So it wasn’t much of a photographical socialism, more like a photographical tyranny?”)

“摄影专制?哈哈,孩子,所有我想要的无非就是好照片罢了。”

 

2. 德国

德国摄影师Ulrike Schmitz的作品 “记忆之博物馆” ( Museum of your Memories)也在探讨她爷爷的历史。

二战后,Ulrike的爷爷被派往苏联,在莫斯科北部小镇的一个飞机制造公司工作,因为掌握一定的技术,他被当局青睐,被留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54年。

Ulrike用她的照片重构了这段历史,她的照片一部分是自己的摄影作品,另一部分则来自一些苏联电影截屏。她用这些照片形成对一个现实故事的追溯,但照片本身却又构成了一个虚构的表达。没有太多的背景说明,读者的阅读只能就照片本身进行猜测,并在照片的连接之间寻找叙事的线索。

这种方式——挪用、借用资料照片的方法最近非常流行,但弄不好了就是一种做作的故弄玄虚。真希望它不要成为爱玩花俏者花俏的借口。

Ulrike的照片,我在这里介绍,是将之当做一篇小品文。在我看来,要是她能够再直面现实一些,比如去真正寻找祖辈当年的工作的地点、同事,描述具体的故事,这部作品可能会有另外一番滋味。上面Mikolaj的故事也一样。想想看,波兰、社会主义、德国、苏联、航空,这里面该有多少故事……

 

 

Comments (5) Write a comment

  1. “这种方式——挪用、借用资料照片的方法最近非常流行”。脑袋里刚闪过这个念头就在下文看到了。感觉这马上要变成一种被用滥的方式了。最近的那本HOLY BIBLE。。。

    Reply

  2. “,要是她能够再直面现实一些,比如去真正寻找祖辈当年的工作的地点、同事,描述具体的故事”
    做过类似的事情呐,不过是用视频。让80多岁的爷爷讲述了从满洲国到解放后的那段历史,真的是太有趣了。这样才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Reply

Leave a Reply to 陈晓峰-好摄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