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消息树

1. 战地摄影师初体验——有人说这就是insta-战地摄影师

25岁的英伦小子Sunil Patel在伊拉克埃尔比勒一间咖啡屋上网时遇到了一个战地摄影师(这是那位先生自己的命名)。

这位只是来伊拉克做志愿服务的年轻人,头脑发热,便和战地摄影师Carlos去了利比亚,打算实现自己的战地记者的梦想。

此事发生在去年八月,但关于这两个倒霉的小子的故事,最近才发表在一份小青年杂志:Vice上。杂志还特地在编者按谈到——Sunil不是Vice派往利比亚的,他自己去的,Vice只是刊登了这个故事。

干嘛要这么说?

因为这篇文章显示,这真的是一次没头脑的旅行,那个据说是战地摄影师的Carlos先生,他们没有丝毫准备,在当地没有任何支援——没有地陪,没有翻译,没有资金,导致两人如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也就几天的功夫,在目睹可怕的死亡以及遭受死亡威胁之后,这位年轻人的战地记者的梦想就破灭了。(这个故事据说投稿多处无人愿登)

诸多好事者看了这篇离奇的故事,发出强烈的谴责——这毛孩儿!

有人查了配文照片的原始数据,显示照片的拍摄数据是——Eos100D,18-55的镜头,感光度1600,光圈f11,快门1/500,拿着这样一个入门的单反去战地,大白天的用1600的感光度?

当然,与战地摄影师谈技术是可耻的。另一位好事者则对配文照片内容之血腥大加不满,从杂志到作者本人似乎都毫无底线(我要提醒你谨慎打开文章的链接),这不免让人得出结论,该记者去战场仅仅是为了猎奇。

文章还谈到他们和几位记者乘车行进,同行者有人用闪光灯拍照引发了阿萨德军队直升飞机的追踪和袭击。但文章评论里立刻就有人出来辟谣,说自己就是和这两个小屁孩做一辆车的记者,完全没有此事发生,因为车上没有任何一个专业记者用那种带内置闪光灯的相机。

这是一篇充满着自恋情绪的小青年的战地笔记,得了,孩子,您还是回家吧。

 2 红红绿绿——instagram视频的滤镜来路绝非你想象

上周instagram发布了视频功能,然后这个功能就被玩爆了,反正我有一段时间什么都刷不出来。

instagram为视频专门设计了滤镜,名称依旧古怪——moon,vesper,你觉得这肯定都和颜色有关,起码也源自某种摄影文化。

嗨!千万别太把instagram太当回事儿,如果你要说“摄影就是你一生的……” 喔,真可怕,不就是一工具么,人为什么要忠于一种工具。好了,我扯远了,在我们当下数字世界里,摄影已经不是之前那种一本正经的面貌,非常好!

下面就唠叨一下instagram video的滤镜命名来由

  • 1.The Stinson,团队里的一个成员的宠物狗的昵称
  • 2.The Moon, 还是一只狗的名字
  • 3.The Vesper, 一款鸡尾酒,instagram团队的最爱……
  • 4.The Clarendon(旧金山一条街道), Helena(Napa的一个镇子), Brooklyn(布鲁克林) Ashby(伯克利的地名)
  • 5. Ginza 是一个日本社区的名字
  • 6. Skyline 是instagram创始人Kevin最喜欢的一条公路:35号公路的别名。

3,这才是战地摄影师——两本书告诉你instagram不能替代一切

荷兰摄影师Geert van Kesteren先后出版了两本书:

纸质版本的Baghdad Calling: Reports from Turkey, Syria, Jordan and Iraq(2008年),书里将摄影师本人的作品与上百张伊拉克当地人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并置。

最近,他又把另一本同样反映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图书 Why Mister,Why?做成app,供读者在pad上浏览。

评论人Joerg Colberg对这个app有颇高的评价

“它说明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也有着很好的未来。新闻摄影不能只是先要努力到达读者(通过把自己包装得很酷),然后再让读者了解故事。相反,它应该首先是制作良好的故事,然后让这些故事到达读者。在一个当下人们迷失在认为用instagram就可以完成新闻报道的时代,这个app展示了专业人士如何利用新媒体,并且同时不损害专业性的可能。”

app售价9.99美金,里面有四百张照片。作者对此的声明是:新闻摄影的力量在于突出、揭示和促进理解。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