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影者专栏 / Rineke Dijkstra:并不是简单的肖像

文/ 刘张铂泷(1416专栏作者)

一个站在海边穿着绿色泳装的少女,神情姿态像极了波提切利画中的维纳斯,这应该是多数人对Rineke Dijkstra的印象,可能也是唯一的印象。如果看到博物馆或者画廊中展出的她的照片,特点很明显,两个字形容就是:大,冷。因此自然而然的会把她的照片和Richard Avedon,Thomas Ruff这两个人联系起来。不过稍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和另外两位的拍照意图完全不同。

如果说Dijkstra和Avedon有什么相同点的话,那就是两个人都是做商业摄影出身,不同的是Dijkstra完全脱离了商业的束缚,而Avedon在他艺术成就最高的American West系列中也还是用的很商业化的视角。Avedon的照片用8乘10拍,纯白背景布,照片的影调反差很强烈,而选择的人物也都极尽戏剧化的可能,这就是商业的套路,要能够抓住人的注意力,不一定需要人们去细看,只要够震撼就行。更不用说他拍American West到展览整个就是一次商业行为。再说Ruff的照片,拿Dijkstra这组海边的照片和Ruff相比较不太合适,不过她也拍过很多中性颜色背景,半身的人物肖像照。人物神情上来说,两个人的照片中的“冷”这一点是相似的,不过细节上Dijkstra透露了更多的信息,首饰,衣服,非常微妙的表情。而Ruff的照片完全摒除一切可能透露信息的细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照片是抽象的而非具象的。

   

(右图为Ruff的作品)

Dijkstra的照片之所以与他们不同是因为她有其很独特的出发点,这是建立在她自身的经历之上的。她从学校毕业之后做了几年的商业摄影师,后来实在厌倦了就辞掉了工作。在家赋闲的这段时间她遭遇了一次很严重的车祸,因为这次车祸她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而为了恢复她在能够下床之后就去游泳馆游泳。在某一次游完之后她让自己的助手拍下了一张她的自拍像,用的是她新买的4乘5相机(一直用到现在)。照片中的Dijkstra双手捂着嘴,背景是游泳馆的瓷砖墙,人物被孤立在场景之中,眼神中既有疲倦也有戒备。这张照片拉开了她之后人像摄影的序幕。为什么是这张照片?Dijkstra说用大画幅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有一种在拍的时候无法体验的真实,那些细节只有在看到照片之后才会注意到,在游泳之后无比疲惫的情况下卸下了伪装,她在这张照片中看到了一个更接近“真实”的自我,这就是她拍摄海边系列照片的初衷。

Dijkstra的照片初看上去都很简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人物的姿势很简单,没有什么表情,多数时候背景都很单一,沙滩,墙壁,或者纯色背景(公园中的那组照片除外)。但是当照片放大了之后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虽然说现在有照片越来越大的趋势,不过有些人只是为了好卖钱,有些人的大是有其理由的。以海边的照片为例,照片放大到画中人物与真实人物接近的大小,就是要让观者有一种“真实”的感觉,这是她在拍摄的时候就在追寻的。照片放大虽然会使观者的观看距离变远,不过也迫使观者更加注重画面中的细节(就像用投影仪放照片的时候我们会更加仔细的看画面的每一个部分)。来对比一下这两个女孩的照片。左边的女孩来自波兰,一个还留有社会主义气息的国家,还没有受到过度的图像影响;右边的女孩是个美国人,她在采访中有说,她以为Dijkstra是一个有名的杂志摄影师,所以想装扮的很像一个模特(一个在大众媒体塑造下的理想化形象)。波兰女孩的姿势很自然,泳衣的下面有一部分是湿的,看的出来是刚从海里出来;美国女孩的泳衣没有丝毫水迹,她完全是为了拍照而换上的泳装,而且还带了戒指和项链,她在担心风会吹乱她的头发,所以表情很紧张,手去扶头发的姿势也很不自然。最重要的一个细节在她脚下的沙滩上有很多脚印,说明她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姿势为了让自己在镜头前显得更“专业”。Dijkstra的海边系列拍摄的都是一些青少年,他们处在一个开始对外部世界有自我意识的年龄,但是这个意识还很模糊,他们在模仿成人,但他们还不是成人,这是摄影师所探索的边界,而海边这个地点的选择是从她在泳池边的自拍照延续而来的。

  

与海边系列相似的是她拍摄刚生完孩子的母亲的照片,在这两组照片中Dijkstra都很注重时间点的选择,刚生完孩子的母亲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折磨之后已经无力再用任何伪装来掩盖自己,脸上的表情既是精疲力竭也是如释重负。同样,细节在这里很关键,左边的母亲用手捂住了孩子的眼睛,怕闪光灯吓到孩子;右边的母亲腿上还有一条血迹,很明确地表现出这是刚生产后不久。

 

如果说这两组照片都是横向的时间对比,那么Almerisa和Olivier这两组照片就是纵向的时间对比。Dijkstra第一次拍Almerisa是在莱顿的难民中心,当时她是受托去拍一些难民的照片。那个时候Almerisa5岁,Dijkstra给她拍了第一张照片,而这之后她大概每隔一两年去给Almerisa拍一张照片,从1994年一直持续到2008年。在第一张照片里面最显眼的是Almerisa的袜子,和她的衣服显得很不协调,这是因为当时在难民中心没有合适的衣服穿。这之后的照片椅子成了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最初的三张照片中可以从Almerisa的脚看出她成长的变化,在第三张中她坐着时脚可以着地了,而第三张中也可以看出她开始涂指甲,抹了淡淡的口红。背景如此简单使得观者的注意力能够完全集中在人物的细节上。Dijkstra在拍摄时很注重和拍摄对象的关系,她不会过多的指导动作,而用大画幅拍摄时因为准备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拍摄对象会自然在等待中进入一种沉静的状态,她会在面对镜头的这段时间内自己进行姿势的调整,调整到她所想展现给相机的样子。但是一个人自己想展现的面貌和最终呈现出来的面貌是不一样的,这种面貌既是伪装也是一种无法伪装而呈现出的“真实”。

   

如果看到Dijkstra拍摄的双胞胎系列的照片那么很容易就将她的照片和Diane Arbus联系到一起。事实上她在学校的时候曾有一次被同学说她的照片和Arbus的有相似之处,之后她还写了论文研究Arbus,因此可以说她的照片是受过Arbus的影响的。当我们看双胞胎的照片时我们注意的并不是她们的相同之处,而是她们的不同之处。在Arbus的照片中,地平线稍微向右倾斜使得画面不是完美的对称,两个孩子的表情略有不同,右边的女孩似乎带着一点微笑;Dijkstra的照片也相似,右边的女孩稍微张开了一点嘴,身体相较左边的女孩完全面向镜头,不同的是Dijkstra刻意选择了颜色相近但是却不一样的衣服,更强调了两个人之间的不同。Arbus对她拍摄的人物一直在反复提到“flaw(瑕疵、缺陷)”这个词,她认为是瑕疵生成了这个世界,形成了无穷无尽的不同,而摄影的功用则是在黑白灰的变化过度之中复制这些不同,这些瑕疵。画面中微妙的不平衡让观者在两个人物之间不停地游移,就像“大家来找茬儿”那个游戏,人在下意识当中会去寻找不同。

   

综观Dijkstra的肖像照片,她用一种极简的方式来暗示隐藏的内容,这与通常看到的大多数肖像不同。传统的如Richard Avedon,Irving Penn,Arnold Newman这些人都是以一种极具戏剧化的方式来表现人物,而现在更为流行的则是环境肖像,以人物周围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Dijkstra的照片中既无戏剧性也摈弃一切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肖像照片(不考虑Ruff的照片,他的不是为表现人物的人物肖像),但是她照片中所留下的种种细节暗示着,这并不是一张“简单”的肖像。

————————

刘张铂泷,美国视觉艺术学院(SVA)摄影硕士在读,《留影者》是刘张铂泷在1416教室的个人专栏。

Comments (15) Write a comment

  1. 学习了。阅图者的洞察力和思考联想让图片有了内在的东西和时间感。

    Reply

  2. 不知道是不是看太多.天呀. 竟然可以把 averdon / arbus 與之聯想
    真是太有梗.梗到牽拖在一起.基本上每個攝影作品都是獨立的.與之相比較.特別在於年代錯亂.比較錯亂.
    套句中國詞.為賦文章亂比較.: )
    這使我想到共產黨起來時.也會喊蔣委員長/中華民國萬歲萬萬歲.
    拜託.基本上 .Dijkstra 跟 Ruff, Averdon, Arbus 是竿子打不著.且作品呈現亦是不同.
    用冷.用大.用比較.真是夠奇怪呃.
    別說偶老是抓這專欄語病.真的若稍微有攝影常識.看到這些比較會很想在螢幕前大笑的.
    還好只是博客文. 就像是ruff所拍的net sex. 只坐在電腦前看看就好.應該不會被誤導的.

    Reply

  3. 我觉得楼上的兄台说得有些过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对多数人来说是个挺不错的参考,至少对我自己是有启发的,这里面的一些观点也符合我先前的一些设想,但这里阐述的更清楚。还有,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明是作者的个人感受和观点,你自己不喜欢就说不喜欢不同意好了,没必要上纲上线地说那些话。我要谢谢作者。

    Reply

  4. 呵呵。欢迎批评。批评才能使人进步。观点,任何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保留意见。您是这样,刘张是这样,读者也一样。
    要谢谢那些愿意阐释自己观点的人。期待刘张的下一篇文章。

    Reply

  5. 完全沒懂ls那位兄台在說什麼……
    他的論點是『每個攝影作品都是獨立的,所以不能拿來比較』嗎?有點頭疼….
    我也喜歡Dijkstra的肖像
    但arbus的肖像是更直接更瘋狂更主觀的
    我覺得這其實與她們使用的相機和拍攝方式也有蠻大關係把

    Reply

  6. Avedon拍的America West算/是/whatever–商業套路?????
    我個人以為是反商業套路可能還比較接近。
    但那個「反」可有的說了。

    馮建國拍西藏人相…..嗯好吧我有問過他為甚麼用白色背景
    為啥不用灰色背幕或西藏民居土牆或現場(當時問沒講那麼細)
    他就說他覺得這樣最好。(那就好。)
    (我很討厭人家說這是Avedon或誰誰誰的style所以不行這種說法)

    至於說到背景單不單純….好吧就說戲劇性吧
    RD的方式是選的人,他/她的狀態是戲劇性的。
    她很小心的控制照片的溫度。
    她很小心的挑選背景。
    除了美學上的判斷,
    這可能跟她的工作方式有關。
    (沒有用太多助理跟燈之類的)

    Reply

  7. 基本上能看懂楼上的兄台或台兄(如果没猜錯)想说什么。用比较的方法做学问,文学上有,美学上有,摄影当然也可以。至于学问做得如何可以讨论,但否认这种做学问的方法显得有点少见多怪。作者提及的botticelli和dijkstra,虽然时代、艺术种类不同,但在美学上还是有比较的价值(可惜作者没有深化),更不用说同时代的,使用相同艺术语言的摄影师了。另外作者提及的"冷"作品,大概在摄影史上还末出现(个人观点),除了天安门上掛着的那件可算经典。

    Reply

  8. 在看《这就是当地摄影》,又搜索到了这篇文章,可见国内对于当代摄影的研究真的很缺乏。楼上很多人不理解“冷”,刚好rinker dijkstra的作品在书里是归于Deadpan,翻译为冷面。

    Reply

  9. 在看《这就是当地摄影》,又搜索到了这篇文章,可见国内对于当代摄影的研究真的很缺乏。楼上很多人不理解“冷”,刚好rinker dijkstra的作品在书里是归于Deadpan,翻译为冷面。

    Reply

Leave a Reply to 路過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