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专栏:纽约来信

上周已经讲过,我要邀请更多年轻人加入1416的写作,今天又请来一位专栏作者:布罗迪报告。这位同学也在纽约读书,但攻读方向却是经济学博士,照他自己的话说,他是“ 副业研究摄影史和摄影理论,主业不知道自己在研究什么,时常有主副颠倒的冲动。”

布罗迪报告的专栏名叫:《纽约来信》,他的学校位于纽约的城乡结合部,他自己也不是个摄影圈里人,这倒是正好适合他以这么不远不近的距离带我们观看纽约摄影界。不多说了,这就打开他的第一封来信:

美国天天见——一段关于视觉的历史

专栏作者  布罗迪报告

《Everyday America》是最近在纽约切尔西Steven Kaster画廊开幕的展览,展出的是Bruce Berman——Village Roadshow电影公司CEO的私人照片收藏,参展摄影师堪称梦之队,从Margaret Bourke-White一直到William Eggleston,都是熠熠闪光的大名。

拿起相机的时候,他们的镜头不约而同地对准美国这片土地,山姆大叔这个略微粗鄙和臃肿的形象,却是他们不折不扣的梦中情人。看看他们画册名称中”美国”出现的频率,“美国”这个模特的地位就毋须多言了:

  • Walker Evans《American Photographs》
  • Robert Frank《The American》
  • Joel Sternfeld 《American Prospects》
  • Mitch Epstein《American Power》
  • Stephen Shore《American Surfaces

从名称:《美国天天见》(Everyday America)就能得知这个展览中不会出现什么戏剧化的场景,能见到的都是普通至极的生活画面。按进门开始,依次看到的照片分别拍摄了:几棵树,一个商店,一个仓库,几幢民宅,以此类推。所有照片不带说明,甚至没有摄影师的名字,像个美国摄影史的小测试(我的成绩也是不及格)。刻意隐去说明的目的我推测是为了弱化摄影师的存在,以保证这些照片作为一个系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而结果其实也较为成功:汇集在一起这群著名的摄影师,他们的摄影哲学各不相同,却都用一种平实冷静的视角审视,平铺直叙地交代这个国家的点点滴滴。Dorothea Lange也一改FSA那种苦大仇深的印象,贡献了几张颇为平静的照片。这些照片陈列在一起,从Walker Evans 30年代黑白的理发店到Mitch Epstein 21世纪初彩色的奇怪糕点橱窗,无意中构成了一部结构紧凑的美国视觉编年史。

Dorothea Lange, Built in Texas by Texans, Oakland, California, 1957

Mitch Epstein, Untitled (Bakery Shop Window), New York City, 1996

Stephen Shore, North Black Avenue, Bozeman, Montana, January 16, 1981

距离生活的时代太近,反而使我们看不清这个时代的真正面貌。从摄影角度来说,能“旁观者清”的无非两种人:一是带着猎奇眼光的异邦来客(如同80年代来华的玛格南摄影师们);或者是具有敏感前瞻性的本土摄影师。而这两种眼光又大相径庭。在Eggleston和Shore的眼中,像脸一样大的牛排是”显然“,干巴巴的麦当劳汉堡是”显然“,一望无垠的荒漠是“显然”,造型粗犷的福特车也是“显然”。他们在搏斗显然,试图从乏味陈腐之中挖掘视觉的新可能性;而对外来的摄影师,一切都不那么显然了:Martin Parr说,我很喜欢亚特兰大,那里充斥着各种食物。他们的眼神惊讶,好奇,还有些许嘲讽,信手拈来都可供细细品味。两种视角相互交织,才造就了这样立体的视觉史。

这个展览的介绍将这些照片称为“纪实式的”。但是用纪实风格来概括他们是过于笼统,没有意义的。(关于这个吊诡的概念,可以参见傅老师最近的大作)策展人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引用了两句话:

“ 即使在我介入最深的照片中,依然有一种疏离感将我孤立在外(in my most intimate photographs there is a detachment that speaks of my isolation.)” ——Doug Duboi

“反过来也是对的:就算是最超然的照片,也能看到其中摄影师和作品纠葛的亲密关系。(the reverse is also true: even in the most detached photographs of this type there is an intimacy that speaks of the photographer’s involvement.)” ——Colin Westerbeck

这些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话绕了一圈,无非表达了这么个意思:摄影师的在场和缺席永远是个纠缠不清的话题。在Robert Frank和Martin Parr们身上,答案比较直截了当:他们毫不掩饰地用外来人的方式解剖一个看起来异样甚至荒谬的美国,并独断地将它的肌理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在这个展览中,最格格不入的可能也就是Martin Parr的这一张插满小国旗的草坪God Bless America Lawn

Martin Parr    God Bless America Lawn

说句题外话,从Robert Frank拍下那张被美国国旗盖住脸的照片开始,星条旗作为美国最所向披靡的武器,就常常被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摄影师们调转方向对准了自己的心脏。奇怪的是,我并没有看到Robert Frank的照片,如果在场的话,我打赌它必然也是最不合群的。但当更多的是本土摄影师试图陈列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国图景时,这个问题就更加难以厘清了。他们分享自己关于家乡故土的经验,是更准确,还是更偏颇?所以,这必然是一段带着严重主观色彩的历史,但是他们经验中的美国,比起历史书籍,是否会更加鲜活动人呢?

最后不得不说,在这段历史中我更偏好彩色的部分。Kodachrome浓烈的红色伴随和见证了美国那个奔放热烈的年代。而令人伤感地,它们也在同时谢幕退场。在柯达宣布停止Kodachrome冲印服务的今天,曾经色彩鲜艳美国福特肌肉车横行的街头亦不复前貌。在对种种变迁冗长的文化政治解读开始前,摄影师已经抢救了那个年代逝去的色彩,同时留存了两种遗迹。他们孜孜不倦探索的视线通过这些视觉废墟穿越时空,同我们自省的目光在今天交汇。

(纽约来信是1416的专栏,作者是布罗迪报告,他在纽约读经济学博士,副业研究摄影史和摄影理论)

Everyday America参展摄影师:

Margaret Bourke-White,Harry Callahan,William Christenberry,William Clift,Jack Delano,William Eggleston,Mitch Epstein,Walker Evans,Robert Frank,Todd Hido,Evelyn Hofer,John Humble,David Husom,Birney Imps,Dorothea Lange,Russell Lee,Helen Levitt,Martin Parr,Christian Patterson,Gene Petersen,Sheron Rupp,Stephen Shore,Aaron Siskind,Joel Sternfeld,John Szarkowski,George Tice,John Vachon,Chris Verene,Camilo José Vergara,James Welling,Henry Wessel。

Comments (5) Write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to 叼烟头的上校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