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nstagram友邻:宋晖

前天站在窗前,看一个大妈翘着脚尖拍迎春花,咔嚓一下,手机一收,悄然溜掉;昨儿北京满街挂着雪,又瞅见很多大叔拿着手机捏景,自得其乐。这都让我觉得手机摄影真是好东西。

其实这个栏目名字本来叫做Flickr英雄,想介绍那里面的各路精灵古怪,但还没等我动身,Flickr就给雅虎差不多搞黄了。不过,instagram这当间又突然红起来,而且这里说起话来更方便,快言快语,肆无忌惮。

这个栏目将介绍我在instagram里面的各路友邻,请他们写写字儿,可能也有我目力不及的地方,欢迎你们投稿。今天第一篇文章是来自兰州的宋晖,他的instagram的帐号是: songhuiphoto

宋晖摄影

被手机解放的街头摄影

文/宋晖

昨晚夜里醒来的时候,手机屏幕闪动着一条instagram通知,lizzie的留言:“你的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故事”。我在黑暗中想她所在的北欧此刻可能正是夕阳下的傍晚。

去年10月,我有了一个iphone4s。之后的11月,读到任悦老师关于instagram的文章,就去注册了一个账户。接下来,很多事情都开始改变了。

两年前,当我的朋友们已经热衷于手机摄影的时候,我还把它当成一件赶时髦的事儿,那些颜色夸张的lomo滤镜怎么也没法让我动心。那时的我肯定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爱上这种方式。

发了几张照片之后,我没事就在instagram里面乱转,想看看剩下的一亿多用户都在干嘛。结果是无数外国美女帅哥的靓照、成吨的美食,还有各种可爱的宠物几乎把我淹没了,这不就是图片版的新浪微博嘛?直到2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德国人不知道怎么看到了我的照片,给我留言,还叫他的摄影师朋友来看。我谢了他,然后去看他拍的照片,很棒的黑白快照,心里一热就把他关注的800多个人挨个点开看,直到一个叫做Francis lane 的亚洲摄影师的作品彻底击中了我。(不多说了,最后有他的IG地址,直接去看吧。)

 

摄影  宋晖

宝藏之门慢慢开启,我逐渐发现了许多勤奋的摄影天才、活跃的讨论群,以及从未在社交网络感受到的真诚的鼓励。而这些精彩的摄影作品,还包括后期编辑、发布和交流,几乎全都是通过手机和ipad完成。Francis 有天给我留言,说在我的照片里发现了一个被西方所遮蔽的世界,这让我高兴了一整天。在外国牛人的热情鼓舞下,我开始了一个新的手机拍摄计划,保持每天的拍摄进度,下班后用snapseed编辑上传,回复评论以及称赞那些让我动心的照片,每天乐此不疲。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即时共享和交流,让人不得不赞叹科技正在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奇异。每天要完成的任务让我渐渐变得像个猎人一样,时刻都在观察四周的动静,寻找拍摄对象,许多过去不会在意的情景开始在我眼前呈现。

除了交流的乐趣,手机摄影对一个认真的街头摄影师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行动方式。在稍纵即逝的日常情境中,只有手机才能完成那么快速的拍摄,并同时考虑到角度、构图、色彩和光线。更重要的是,在小饭馆里、拥挤的公交车上、清早上班的人潮中,哪怕小到索尼RX100,你也没办法让陌生的拍摄对象保持自然的表情,而一部手机就可以做到。因为几乎身边的每个人只要闲下来都在不停地翻动着手机,用手机拍照就成了一个毫无侵犯性的动作,大大增加了在公共空间进行拍摄的可能性。这听起来很像是猥琐的偷拍,对吧,肯定有人会这么想。如果你看过电影《东京日和》就会知道,街头摄影从来都不是什么优雅的行为,荒木经惟也曾经被惊醒的拍摄对象追打,更别说在冲突现场拿出一台单反会导致的后果。莱卡相机最初的流行也就是因为它的小,而在谷歌眼镜普及之前,手机在这一点上绝对是最理想的工具。我有个摄影师朋友包子,他的一些作品是在公共浴室中拍摄的,如果没有手机,这简直无法想象。

 

摄影  宋晖

从最终的成品来看,那些好的手机照片大多数依然遵循着正常的审美标准,情感、结构、色彩和影调,滤镜和图片编辑APP的使用,体现了拍摄者的审美观和技巧。怎样让一张照片达到自己希望的效果,并让别人注目和产生共鸣,这恐怕是所有摄影师每天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和任何时代一样,真正的个人风格一定会凌驾于单纯的技术手段之上。与过去不同的是,不断更新的滤镜会让这些照片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更加灰暗或者更加鲜明,要想在那么大点的屏幕上捕捉到人的眼球,这可能是必须的。(当然一定要小心,使用不当则会变成无聊的陈词滥调。)原来繁琐的PS电脑操作变得轻松而有趣, 许多时候只需要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手指。小CCD所带来的噪点不可避免,而这也被转化处理成类似胶片的颗粒感,或者说是一种全新的质感和真实感,对于视频制作来说这同样有效。图片尺寸是个问题,我没用过Nokia的4100万像素手机,iPhone4s拍的照片放大到8寸以上就已经很勉强了。当然,有了如此便捷的网络平台,很少还有人需要把手机照片打印出来。如果需要做展览的话,现在也有了可以保存为RAW格式的手机软件,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真的用它,这和手机摄影的快照风格似乎有点相悖。我相信更大尺寸成像更好的感光器件很快就会出现在手机上。

手机摄影,以及应运而生的手机图片社交网络,让摄影师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不断涌现出的类似AMPT Community这样的手机摄影团体正在致力于优秀作品的传播,另一些则在想办法帮助手机摄影师取得商业回报,而EyeEm已经在直接向全世界的手机摄影师提交商业任务了。

今天在instagram上看到,美国摄影师Sky Gilbar给他的一张照片上加了醒目的点题单词,但他不能确定这样是否更好,就把原图也发上来请大家评论,在下面七嘴八舌但都很认真的留言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创造和分享的快乐。

摄影  宋晖

文中提到的instagramer

@francislane

@l7zz7e

@asinellone

@sky___

@baoxiaoqiang

 

Comments (16) Write a comment

  1. 表达什么是关键。
    手机摄影以方便快捷取胜,更能准确抓拍瞬息万变的生活。手机摄影正在得到广阔的表现空间和认可,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表达方式。在这里,手机拍照对影像质量要求并不是很高,而对此时拍摄者个人对周围事物感受敏锐程度为主要,起着速记或速写的功能,不失为现代生活迅疾记录表达此时的最佳工具。
    手机所拍摄的内容大多都是我们生活中不经意不被关注的细微之处,但恰恰是可能会打动我们情感的东西。积累日久,便铺就成生活的本质模样。
    对这种表达方式和对影像的理解,大赞!

    Reply

  2. 手机以它的便携性及普及性成为大众消费影像的方式,但是它依然需要一双敏锐而有思想的眼睛,指望用手机就一定能拍出优秀影像的人们恐怕要失望了。

    Reply

  3. 我用上Instagram十多天了,前几天很兴奋,恨不得每天晚上不睡觉地看,但审美疲劳的很快,在我看来,在这里摄影几乎和视觉等同了(比如现在几乎“不滤镜不成片”了——但不得不承认视觉的诱惑力极大,我一边骂一边很心虚的美图秀秀着)。在“冷静”了几天之后,我现在只看两类,一是我所关注的地方或城市的纪实类照片,这是了解世界的需要,二是纯视觉艺术类,这是跟上最新视觉潮流的需要。

    Reply

  4. Instagram正在让摄影陷入一个圈套,即容易无止境地陷入情绪、构图、暧昧的色彩,以及庞杂的琐碎。作为一个类别,当然无可厚非,但过度关注和实践,则会失去很多严肃的探索。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