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争论

关于荷赛——World Press Photo ,有人评论说这个比赛没有World,也没有Press,剩下的就只有Photo了。针对荷赛的争辩兴许会让我们发现,它其实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摄影”比赛,它也没法做到,否则,“世界新闻比赛”也早就应该应运而生了。

为何在我们的行业里会出现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世界级比赛?荷赛出现的积极意义是,针对摄影记者在媒体的边缘地位,它用一个新闻摄影大家庭的概念让摄影记者找到身份认同,通过强调摄影的视觉表现力,使得这一群体摆脱尴尬的“记录员”的劣等地位。但除此以外,在“新闻”层面上,这个比赛是无法深入触及的,因为如果想要深究这点,就绝对不可能存在一个具有共识的世界比赛。

昨天的文章所激发的讨论,更是让我看到,不少人都从一个非常宽泛的摄影的定义来来看这张照片的调色,并将问题投射到自己身上——我也是一个摄影师啊!那么,我是否可以这样做?很多人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我们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摄影记者的形象素描。

昨天的博客写作过程中,我尝试写一篇新闻稿。即使我本人再不认同这种戏剧性的调色,也要把各种观点都陈述出来,评委的声音、坊间的看法,要让各种观点获得均等的发言机会,而在文章结尾,我也想给自己一点发言机会,但我应该明确让读者们知道,所以应写出:“我的观点是”。

但我还是犯了一些事实错误(脸红……),比如一开始把裹尸布写成塑料布,以及把摄影记者的名字写错了(大错特错,感谢刘旭阳指出),这些我都在之后逐渐校正过来。

今天我还要补充一个事实,外滩画报的记者刘旭阳采访了这位大奖获得者,他本人对此的看法是:在没有photoshop前,摄影师们也会在暗房做些后期调整的。

以上,给诸位呈现的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新闻写作过程(我的博客写作还是比较匆忙,不能成为范本),记者工作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地以接近原貌的方式呈现事实,这其中有规范也有技巧,外行看来简单,内行自己深知其困难:一手材料的获得,事实的再三确认,都耗尽心力。

这里面自然还有主观选择,但却不能因为有人为因素的存在,就轻率地认为可以不必追求客观。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他的痛苦就在于,明知不能获得百分之百的真相,却要一直努力去追寻它。这大概就是这个职业的责任感,并非是那种想要用一张照片改变现实的宏大愿望。当下信息庞杂,并且都指向个人需要,可能会让我们忽视对一些公共话题的事实书写,史官的存在的价值是,如果没有基本事实,谎言就找到了滋生之处。

昨天网上的各种评论中,我比较认同陈更生老师的评价:

“道德标准一直是考验摄影师的重要选择,历史真相是留给后人最基本的东西,摄影师要有史料价值观和操守。”

但这似乎已经成了上一代摄影记者们的思想,书写历史的意识在一些年轻人的头脑里变得淡薄。你是否会去想:站在未来,人们如何看这张照片?

至于有人提出的,那如果变成黑白岂不是修改更大了,这个观点忽略了受众的解读,新闻照片是一个交流的文本,我们追求事实准确,是不能让受众产生误读。读者在阅读黑白照片的时候,会建构他们对颜色的想象,却不会认为那就是真实的颜色。但看到调色后的现场穿着灰色衣服的人,就会想当然地认为那衣服就是灰色。当然,你也会发现,黑白并非是一个很好的叙述事实的手段,色彩缺失让它变得抽象。

谈到受众与传播,自然就要提到受众的视觉素养的提高导致的对照片解读的变化,以及传播技术发展对照片呈现的新要求。在这里,昨天最有启发的是摄影记者贺顿以及图片编辑翟红刚的看法,他们都提到呈现介质的技术性要求对色彩的需要:

“因为现在刊物和阅读习惯都倾向电子化,低饱和在各种显示屏的主动光源下表现好,高饱和在传统纸面刊物需要借助反射光源的情况下表现好尤其是杂志。这也是大势所趋,给杂志拍东西的思路就跟平时完全不同。”

这些事实都很重要,其实这个讨论并非一定要因循守旧,我们更需要获得一些适应当下的新准则,其中有不变的,但肯定也会有变化的。

最后,再回到具体的关于调色的讨论上,我要贴出另外一组调色前后的照片的对比,这是之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小有争议的一个话题。照片的作者是著名的战地摄影师James Nachtwey,他当年的一些照片在911十周年的时候重新发表,但色调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有的资料无法证明这些照片是谁调整的,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调色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趋势,荷赛那张并非偶然。

还是谈谈我的观点,我认为这种色调的调整很拙劣,纯属画蛇添足。一些人在吸引眼球的竞争中已经走得太远。昨天张没空的评论我很认同:

“技术赋予摄影师更多自由,这考验我们如何使用这些自由,以传统观念看,抒情文和议论文的书写方式并不一样,报道摄影领域好比严肃的议论文,如果摄影记者不谨慎使用书写的自由,不考虑自己职业和文体的定位,滥用“抒情手法”,就会破坏报道摄影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最后,各位看完这篇文章的亲,我会把纳切威的这个段子作为这篇文章的导读转发到那140个字中,尽管昨天的帖子转发了几百个,但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真正点进文章看到底。我认为微博的语境只能引发关注,不能激起深入讨论。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人,愿意讨论这个问题的各位,能够把您的想法——事实和观点,留在底下,它将成为我本学期第一堂课和新闻系学生分享的内容。

 

 

 

 

 

 

Comments (17) Write a comment

  1. 好看的照片,全部都被调坏了。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新闻人的身份越来越模糊了。一方面他们是职业共同体,需要坚守真相的追求,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贩卖新闻的商人,需要考虑迎合潜在读者,需要包装自己的图片。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全民制造照片的情况下,很多职业记者也就只能越走越偏,越来越追求那些最浅层次的视觉冲击了。

    对荷赛评委的选择,实在难以苟同。我觉得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更需要这些有话语权的人的冷静,他们应该坚守住新闻对真相还原的导向,对干预现实的导向,对深度报道的导向,而非那些形式化的东西。新闻到底是需要追求接近真相,深度报道,制造历史档案,还是需要能够卖得更多,迎合大众趣味?

    Reply

  2. 最近读到几篇论文是在讨论新客观主义摄影的,不管它本身如何,论文中都提到了它的地位介于报道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顾铮特别提到类似于新客观主义这样模糊两者界限的尝试乃是一种创新之举,或许还可以称为摄影的新方向,但我觉得这个观点要谨慎看待。

    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将摄影同报道摄影两个概念混同(比如对顾铮那个观点的理解上),仿佛对摄影其本身的探索放之摄影中的各个领域是皆准的,而这显然是一个误解。报道摄影有其自己的规范,比如必须比较详尽地建立自己的语境,比如通过图片编辑和文字说明尽量避免照片在线性叙事上面所表露出来的不足。

    我个人的观点是,报道摄影其存在是非常必要的,但它有个比较矛盾的特征:照片本身是开放的,虽然它因此而饱受非议(有关照片的道德拷问还少吗?),但开放却也意味着富有“神秘感”,是照片魅力的很重要的源泉,我们甚至可以说,许多照片被称之为杰作就是因为这些几乎可以被认为是视觉以外的东西(桑德那张母亲带着孩子在草坪上小憩的照片是个典型的例子,我想想有不少新闻照片也是如此)在我看来,照片是想象的绝佳材料。然而,报道摄影在面临这个“更高更次的审美体验”的时候却不得不保持克制,这是因为其与之俱来的责任感要求它不是将照片诉诸神秘,而是通过“牢笼”的方式将影像变得尽可能精准地反映现实。

    昨天看到了谷歌眼镜的视频新闻,我觉得那个玩意绝对是颠覆性的,不过在它之前就出现并闻名于世的摄影就带着我想说的那种颠覆性——影像延伸了人作为个体的经验,可令人感到恐怖的是,在这些影像跟大家见面之前却有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观看者并不知道它们在面世之前究竟面临了怎样的手术,是做了双眼皮,还是去韩国做了个底朝天的超级整容?而报道摄影就是要减少对影像本身的干涉,即便是在安排叙事的过程之中,报道摄影也要确保其客观性。倘若911事件当天是蓝天白云,看起来令人心情舒畅,难道我们一定要去把天空弄得仿佛是预示着悲剧要发生时的色彩吗?当然不行,这种东西是艺术的修辞,是影像的抒情散文。何况好得不行的天气和规整、象征着极度理性的摩天楼本身就是对911事件最大的反讽。

    我不太喜欢荷赛的照片,之前去国贸的PAGE ONE看过两三本荷赛的画册,大多数都像布景一样,充满着剧场感。一两张才凑合,要是有不少都是这样的照片,那只是将镜头前的真实与观看者的距离拉远了而已,那么报道摄影必将沦为带有自恋倾向的审美实践,这是非常可悲的。

    Reply

  3. 以上想法还不成熟,几百字读下来我发现有不少缺口,还是需要仔细想想。。。不过想来那种夸张的修辞手法从摄影师的行为选择上确实值得同情,现在图片那么多,倘若不去加强诸如悲情这种情绪的密度,有谁还会记得它们呢。大家都那么忙,还又都那么健忘。。。

    Reply

    • 当下在报道摄影中最新的一个思路是,着重于寻找照片和读者沟通和传播的渠道,以及充分利用新技术平台。这年头,好好说话还挺难的,但我们还是得学着好好说话。

      Reply

  4. 非常赞同陈更生的观点,新闻记者应该有“史官”附体的态度,把自己的照片和文字展示在公众面前,不能因为艰难而不去坚守这条底线,平时的坚守就很重要,更何况在各种如此重要的平台,更要以“史官”的态度附体来展现自己的照片和文字。

    Reply

  5. 我喜欢客观性带来的思考,而不是仅仅靠视觉冲击带来的“感官享受”。需要有一个群体或者一种信仰维护照片场景的客观性,但是这种客观性很难把握,调色这个问题,如果不发生在后期,发生在相机的感光器件上,客观性地发生了“调色问题”,那又当如何解释,我们关注的到底是“改变照片的主观行为”还是“照片颜色本身”?

    Reply

  6. 关于生活的样子如何,何苦用手来骗眼睛。。。话又说回来,高饱和对乌突突报纸和亮闪闪显示屏的吸引力,图编简直难以抗拒 (要自省。。。)

    Reply

  7. 纪实,纪念真实的存在。荷赛的“剧照化”和评委的摊手之辞,给纪实打了折扣。标杆不谈,这种引导趋向比较无奈,也比较可怖。

    Reply

  8. 其实我们在谈论这些照片的时候,无意中把这些作品的受众局限在摄影记者内部,所谓内行看门道,经过专业训练的摄影师才能看出其中的调色的成份,试问一个普通的读者,他会知道吗?他更多地会在乎图片传达的信息,至于说是否进行了额外的加工,在没有看到最原始的底片之前谁也不知道,更何况即使是底片(包括电子底片)第一次呈现出的照片形态,就能说这就是标准吗?相机本身的设置都会影响到图片,如果是raw文件,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可控因素,那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Reply

  9. 我们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摄影记者的形象素描。
    *******

    I am not an artist. I am an image maker.——Thomas Hoepker

    Reply

  10. 不管是数码后期调色还是选择特别的胶卷,我还是希望拍的照片能和自己的眼睛所见保持尽可能地一致。就是不知道我的眼睛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会不会有很大区别,就像不同的数码相机色调不一样,眼睛会不会也有这种功能。。。

    Reply

  11. 问题是眼睛看到的和实际拍摄得到的图片并不一样 刚才给getty uk的图编回复了一封邮件 因为前几天拍的开罗的一组图片拍摄时把相机饱和度设置了-1 结果变成了悬而未决的图片 虽然getty的图片总监已经说是允许范围内 但是这也成一件我和那位图编看来还在争论的事情 其实我总觉得拍出的图片和眼睛看到的太不同 特别是高反差 高强度光照的时候 相机的宽容度无法用来表达 当然这在某些时候也是一个优势

    Reply

  12. 我个人觉得:新闻摄影以追求报道客观真实为宗旨,但其实要想做到100%的所谓客观真实记录是不可能的。也许你身处现场亲眼看见发生的一切,你可以说我见证了100%真实的这一事件,但其实这也只是对你自己而言的这一事件的印象,还有别人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印象,还有事件背后你所不知的东西,这些局限或来自于你个人的局限,或来自于客观因素的局限。所以当你是一名新闻摄影师时,你的照片不可能100%的还原客观真相,任何人任何方式都不可能还原这所谓的100%。既然这个100%还原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我们要过分的去追究画面上这个男人的衣服颜色是否真实再现了。这男人的衣服在不同的光线下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追求这种“所谓真实”无异于追求摄影师相机的白平衡100%准吗?有意义吗?什么叫100%的准,有这个标准吗?就算我们不剪裁新闻照片,取景时也以舍去了大部分“客观现实”,这也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明讨论新闻照片是否100%真实还原现场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我认为,能还原九成的真实却是新闻照片的重大意义,这九成中,人物是真实的,场景是真实的,时间是真实的,瞬间是真实的,摄影师的感受是真实的,这些真实足以成就新闻照片反映真实的力量。所以回到这张年度照片来说,如果说这个调色不能被接受,那么何不争论下这个取景是否能接受?它同样去除了真实,甚至我认为取景去除的比调色去除的还要多。我的观点:调色是该有一个限度,但这个限度目前也不明确,应另作讨论,就这张年度照片来说,它的调色我认为在可接受范围内。
    最后,这张照片的“九成真实”是到位的,作为新闻摄影的真实,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而所谓的去追求那个100%的技术真实,我认为没有实际意义。

    Reply

  13. PS:我上面讨论的是荷赛年度照片,不是911这几张。911这几张的调色我倒觉得是莫名其妙的,是不是网站刊发时技术环节的问题?

    Reply

  14. 重點是在於海報化。這個海報化在這裡是調色。
    在許多其他的案例裡也是,這比較好理解。
    但是像Luc Delahaye把照片巨型化也是一種海報化。
    這樣,他們就偏離了「新聞照」的語脈,
    或者說這些照片就被讀者理解為戲劇。
    我想這就是新聞同業們質疑的根本原因:
    在數位化崩解底片真實這個神話的當下,
    –有些新聞照片就像攝影網站上修得神乎的艷麗或高寬容HDR照片,
    保護新聞照的語言脈絡–對讀者而言謂之真實,是嚴肅的。

    「…去追求那个100%的技术真实,我认为没有实际意义。」
    「…能还原九成的真实却是新闻照片的重大意义,这九成中,人物是真实的,场景是真实的,时间是真实的,瞬间是真实的,摄影师的感受是真实的,这些真实足以成就新闻照片反映真实的力量。」
    這兩句話我感覺都有真確性,不過又覺得危險。
    在照片從相機、電腦傳達到讀者的眼前時,發生了斷裂。

    Reply

Leave a Reply to cc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