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年度大奖照片的一连串问号

荷赛,它是一个文化符号,视觉的、政治的、内中包涵各种隐喻,它又是一个行业标准,代表新闻摄影的流行趋势,为年轻摄影师所参照。而这恐怕也是荷赛必须被讨论,被八卦的原因,当然,所有的这些争议,都对事并非对人,这是一个形成良性的讨论环境的关键。

前两天写文章就谈到,荷赛过后肯定会有各种八卦消息传出,各大博客近几日按兵不动,让我颇有些奇怪,不被讨论,这可能才是荷赛的坏消息。今天,好消息终于传来。关于年度照片,一连串问号正纷至沓来。

率先发难的是Allen Murabayashi,他的疑问是:为什么比赛得奖者的作品好似电影海报?在文章中,他提出:“照片的真实感降低,过度修饰,让我们面临着诚信危机。假使新闻摄影的目标是告知真相,那么这种做法会让我们身陷迷雾。”

而最终引爆这个话题的是法国博客作者André Gunthert ,他贴出了一张对比图,是大奖摄影师获奖作品发表在丹麦一家报纸头版时(下图,发表时间2012年11月11日)和参加荷赛时的对比。可以看到,参赛照片整体色调从原来的暖色变成了死灰。Andre对这种改变持否定态度,引用法国一家媒体的评论指出:摄影师的调色似乎是在把一张抓拍照片变成绘画。结果当然很令人震惊……,但它的缺点在于,这种做法只是为了增强情绪。这是在催泪,而不是催人思考。

但是,这种关于PS限度的争论,在作者没有触及底线——增加和减少任何视觉元素,变得非常麻烦,向来是新闻摄影领域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它讨论的是一种新闻摄影美学上的正确性,因为技术的发展,摄影记者的词汇变多了,这些形容词怎么用就成了一个问题。

荷赛评委对此持肯定态度,一位评委的回答是:“当目标是为了美学上的追求,我不认为这有任何问题?这就好比记者在文章里一开始会写:乌鸦盘旋在战场……”另一位评委则谈到:评委调阅了摄影师的全部RAW文件,认为他的调整并非是为了什么隐瞒,他没有为了强调鲜血而做调色,也无任何遮蔽事实的行为。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传统暗房里被允许的。

关于Photoshop的使用限度,我们的行业标准至今还停留在向暗房看齐的这个底线,这实在有些无可奈何。美国摄影记者协会的Donald R. Winslow也就这一事件专门撰文,他提醒大家注意,在这样一个比赛中,评委的意见就是在设立一些新的行业标准,年轻人可能就会照着这样去做了。那我们更应该审慎思考。

Donald声称,自己已经使用Photoshop多年,熟知这种软件。他请大家仔细看调整的图片:从左到右的六个男人的脸,裹尸布的色温,两个孩子脸上的光线和层次,人群头顶上背景的那一点点烟雾,天空的密度,以及照片中11点方向(左上方)墙面的阴影。

Donald发出疑问:这些处理,是可以写进教案的,无关紧要的,还是应该值得讨论的呢?

这些问号却无法立即给出答案,观察在这些帖子下面的留言,正反两方阵营是五对五的胶着状态。

我自己的观点是不予鼓励。我们应该把技术给摄影记者带来的摄影语言表达空间的增强,能动且谨慎地使用,用来抒情而不要煽情。从事实层面来看,照片背景中的那个男人——其衣服的颜色,由蓝色变成土黄,这不符合摄影记者的职业准则。更进一步讲,把照片变成电影海报,就好比把灾难变成电影录制现场,这种看电影剧照的感觉,无益于读者接近新闻事实,摄影者还是把自己放到了偷窥猎奇的角色上。

 

 

 

Comments (15) Write a comment

  1. 我相信这是在数码时代凸显并由技术原因而放大的问题,本质上是道德问题: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对其指点评论,良好的评论对于营造健康的语境有积极意义,尤其是这种容易被人忽略的、位于界限附近的“隐性”问题。
    毫无疑问这样的讨论无法为以后确立教条(确立教条也不是好事),但我相信这评论对所有看到评论的读者都产生意义。
    (胡说八道一通,请海涵。)

    Reply

    • 呵呵,你说的挺中肯,没有胡说八道啊。。是的,这种讨论并非为得到结论,达成统一,我们需要先把各种事实和观点先呈现出来。

      Reply

  2. 其实每张图片在被媒体使用前,都会经过调图处理。像这种死灰,反差小的图片,印刷效果不好。为了有更好的传播效果,通常都会对图片进行处理。或许摄影师拍的就是这样死灰的呢。

    Reply

  3. 1攝影是主观的,新闻攝影也如此。2黑白時代的暗房技术与数字时代的电脑调较真难断言那个更多或更少。3数字机的色饱和高于胶片,说不定那张较灰暗的更接近真实(或者说更接近胶片)。4由于新闻媒介的改变(新闻纸,低质印刷到数字化,高清显示),照片更注重观感的冲击性,这只能说是顺应时代的改变。一张平淡的照片靠调整色调而变得催人泪下,言过其实。5如果照片切割是可以接受的话,两相相较色彩调较真是无足轻重。

    Reply

    • 1.您可以說人造物都帶有主觀的成份,這正是客觀性被提出來做為一種要求和提醒的原因。
      也就是,不可能百分百客觀,但是要做到接近。
      攝影的選擇是主觀的,那光學上的變形這部份算不算客觀的。當然它在影像軟體前將崩解。
      新聞攝影上的紅線還是要慎戒以對。
      2.個人認為這兩張照片都調得過度,這就是攝影者自己的問題了。

      Reply

  4. 技术赋予摄影师更多自由,这考验我们如何使用这些自由,以传统观念看,抒情文和议论文的书写方式并不一样,报道摄影领域好比严肃的议论文,如果摄影记者不谨慎使用书写的自由,不考虑自己职业和文体的定位,滥用“抒情手法”,就会破坏报道摄影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当然,对一种抒情手法使用的判断,议论文和抒情文之间的界限,到底是适当渲染还是矫揉造作,并不那么容易分辨,但底线应不过于“乌鸦盘旋在战场”吧。从这张照片所使用的“渲染”手法来看,荷赛专家的回答令人失望。。

    Reply

  5.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继续争论

  6. 首先的问题是哪一张更接近于真实?我们应该首先假定,因为生理原因或者是心理原因,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同一景象的感知是不同的。所以一千个人眼里存在一千张真实的照片。

    Reply

    • 嗯,也没有那么悬啦,衣服是蓝色还是灰色(后排的胖老头),人类还是有共识的。这里不是说的那种微妙的差异,就是最基本的事实。

      Reply

  7. 降饱和度,调整色调。。。记得这是好流行的方法。虽然现在用得少到连步骤都有点记不清楚了,但是以前有阵子片子不这么做就总觉得不能拿出来见人。

    Reply

  8. ……那个处在前景中的孩子与2001年度照片中静静躺着的孩子何其相似,难怪有人开玩笑地说,荷赛只关注两类人,妇女和儿童,在新闻摄影领域,似乎只有这两类人的苦难才能引起全人类的注意。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其实对于照片本身是否修饰我并没有太在意,我只看到了影像本身所传达的意义,再说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原底图片,我们通过影像看到的世界,都是加工过的,加工的目的无非是两个,要么为更好的反映这个世界,要么是想得奖,排除一心想得奖的拍摄初衷(毕竟是少数),多数摄影师无非是想更好地传达某种信息,只要不对影像进行虚假的处理,个人认为未尝不可。所以其实对于这样的获奖照片,不必纠结于它是否进行了修饰,影赛和选美是一回事,谁也不会素颜就去参加,即使天生丽质也得稍微化妆一下,哪怕只是淡妆。其实说穿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大家早晚掌握,但是摄影的精髓不是你一下子就掌握的,想到这一点,大家心里应该都平了。(节选自2月22日无锡日报第80期快门影像周刊)
    呵呵,一点个人看法。

    Reply

  9. 是否调节图片的色调,这是摄影师自己的审美、对真与假、对新闻摄影等等各种思想活动所决定的,做与不做都可以,只要不引起很多人工业化产品链式的模仿,其实,摄影本来就是个个人的事情,为什么需要模仿别人呢?自己看着好,感觉表达了自己,记录了自己想记录的东西,就达到了目的。获奖,应该是一种偶然,正因为获奖的未知性和偶然性,图片获得的未知性和偶然性,才是奖本身的魅力所在。

    Reply

  10. 照片让人透不过气。刻意的影调就像情绪饱满的悲情的背景音乐,就等观众酝酿情绪了,就差准备纸巾了。这种摄影师是彻头彻尾的控制狂。为什么不能留点原汁原味的空间给观者自己去感悟思考呢。

    Reply

  11. Pingback: 1416 教室 » Blog Archive » 周一消息树:汉森先生的照片

Leave a Reply to OFPiX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