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帮的故事:我有大头,下雨不愁

印刷帮的故事好久没有更新了,这是1416教室的一个不定期栏目,内容关于那些在数字时代仍然迷恋纸制品的人和事儿。

去年底,一群年轻人在广州组织了一个独立出版工作坊,每天我在北京看直播,心好痒。工作坊结束之后,立刻约了他们的稿子。

工作坊的组织者是大头(bighead foto)工作室,三个让循规蹈矩者头大的年轻人(陈文俊、朱伟明、江演媚)爱instagram也爱纸制品,悠游在生活中。2012年末,受独立策展人的邀请,bighead foto在时代美术馆做了一个面向广州地区年轻人的独立出版工作坊。

这是一次让大头们倍感压力的经历,一共收到51份报名表,最后工作坊选择了十个风格各异的摄影师,有留学生、摄影记者、客服经理,还有年轻美丽的妈妈。工作坊期间,大家一起讨论照片,研究图片编辑,学习排版软件的应用,灵光不断闪现。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照片从电脑里显影到了纸面。

 

关于这次独立出版工作坊,三位年轻的导师称之为“方向不一样的光”,他们对此各有不同的感受:

  • 大头1: 朱伟明(@dabee102

近段时间相继有杂志报纸停止纸质出版,转而数字出版,也有杂志向数字化尝试但同时出版纸质版,也说明了数字暂时还并不能取代纸张,至少无纸化进程没有想象的快,或许纸媒介也像以前的竹简一样,渐渐成为博物馆的纪念之物。另外传统印刷方法从纸张与纹理上带给人的触感(也是电子阅读与网络浏览无法带给我们的)。这次工作坊给了我们回归最单纯的本质,让每一页的阅读都给人带来乐趣和思考。

工作坊的过程是对自己认知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学员的不同碰撞不断思考也给我及两位同伴带来许多的思考。不同纸张打印同一的图像,来展示不同纸张的特点,直观明了;在空白的纸张上面贴上打样的图像图片进行前后翻阅,来模拟真实书本的翻阅感觉,来调整前后顺序。这些好的做法都是学员相互之间得出来的好方法。整个工作坊时间虽短。却激发大家对于自出版的反思性思考。

一下子有了十本自出版物,使得我们特别高兴,看着书看着学员再看看自己都充满喜悦,说实话这是一个诞生的过程,每个人都是那么期盼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好的揣悉,每位学员都有独特的个性。像王木木的作品带有浓烈的设计味,而梁莹菲的作品带有很强的生命感,这都使我们喜出望外的。工作坊就是要向外传递出以一种自由,独立,专业的出版态度生存于主流出版媒体之外的另外一个区域,以自己为起点,开始编辑,从封面到内页排版,纸张选择,字体运用,颜色搭配等许多细节需要学员去深究探索的,过程中,你会渐渐发现这是个充满欢乐的过程。

 

陈琳冰(@Cillian_王木木) 《Whisper of Life》

梁莹菲(@Islet-YF) 《How to Say Goodbye》

  • 大头2: 江演媚(@小象jym

想起bighead foto的诞生,是3月份的事情了。那时候仅仅是我们三个(陈文俊、朱伟明、江演媚)的游乐场。可能是压抑太久了,有些东西在体内日益膨胀,很想去寻求新鲜的尝试。虽然之前也参加过工作坊,要办一个,压力山大啊,当时我们向任悦求救了。但是要干的还得脚踏实地的干。

十本作品终于诞生了。看着它们躺在温暖的玻璃房的书架上晒太阳,工作坊也完满结束了。其实,每次想起自己的不足还是会耿耿于怀的。记得自己讲得最多的话是,自己回去google吧。为了弥补硬知识的不足,我们买了两本Martin Parr大叔的书,枕头大,能读进去吗,得读啊,呜呜呜~专业是基础。

在作品装帧上,我们私下噼里啪啦爆出好多实验性的想法,很兴奋。可是到了学员那里,还是会退回来不少,心里暗暗不爽。其实,问题出现在我们身上,定位不清晰。工作坊与大头出版是不一样的。工作坊是为学员服务,重点应该落在他们身上,各种实验还是留在bighead foto出版再出来晒太阳吧。

接下来,讨论会是重点。俊老说,讨论会不说哭一两个是效果不大的。我也相信是。可是,理想中的激烈场面没有出现。最后,我认识到讨论是有技巧的,要学习,才能螺旋上升……

工作坊完结之后,有人问我们接下来可以做什么呢?不赚钱怎么吃饭?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搞这种杀脑细胞的工作坊的确很累,但搞完有快感,只希望能把工作坊继续做下去。赚钱的事情暂不考虑了。如果有一天,摄影师们都能安心去创作,其他东西有人来帮忙打理,那多美好。为什么?因为我也在努力做一个非职业摄影师。

骆昌威(@骆昌威) 《大衾岛》

陈川(@hk701) 《晚间医院》

  • 大头3: 陈文俊(@cchenko

总结这次的工作坊,就是很刺激。

回想当晚还在加班,似乎凌晨时分了。突然收到这个“邀请”,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玩!有机会当然去玩!

接下来,呵呵,是各种后怕,确实怕。虽然我也参加过工作坊,角色更是一位并未进入状态的参与者。这次变组织者了,各种空白,各种不知所措。可以说,整个实验方案是借过来的,这次的确是一次实验。实验也许也是好事情,因为即使最低层次的,我们终于又再次开始继续往前走了。:)

另一种刺激,是关于我自己本身。我不是科班出身,一直凭一种“直觉”、“个体感受”和不断地做,走过来的。所以,也许我实在给不出太多既有的规则、案例等(仅指现阶段),没有既有的,如何提供信息供了解、参考、和讨论呢?我又害怕了。不过,这也许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至少还有我自己本身。为什么要“独立出版”?怎么做?做了以后又如何?我自己就有答案嘛,呵呵。所以,这次工作坊,并没有好的流程计划、案例、专业知识、讨论等,但我想,我已经完成了我的第一次,很诚恳。而以上所说的,就是结束后还在纠结的东西,所以有了继续走下去的方向。:)

前景是我们的还乡盒子耶,盒子,多么好的独立出版教学参考~

再一种刺激,就是讨论。其实我觉得,整个工作坊当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在讨论。也许每个人脑袋里面的东西都有限,不管数量或界限。似乎只有通过讨论,脑袋才能被击中要害,然后防线慢慢松散,进而可能是修补、重组、甚至呆滞。哈哈。这样的事情其实很棒,我觉得没有这个过程,脑袋不会更清晰和更丰满。而,“独立出版”的目的,我觉得就是渴望说自己的话,而且得不断说下去。还得补充一点,讨论是需要训练的,这次是原生态的讨论,也许不算“有效”或“成功”。但,我手上已经有一本关于儿童讨论的书,也许就是下次的继续实验。呵呵。当然,做也非常重要,勇敢去尝试和接受现阶段的自己。

最后一种刺激,就是13位同学的拥抱,这种拥抱需要互相敞开心扉。这也是我的纠结,我也该好好接受自己,敞开心扉,拥抱别人。也许这次工作坊的主要感觉是纠结和时间不够,哈哈,我们还有时间,互相敞开心扉地拥抱。:)

如果还非得要说说工作坊的成品,10本书,其实我真觉得非常好。其实远在工作坊未开始之前,还在邮件聊天阶段,我已经觉得足够好了。(这似乎有点问题)因为,我能听到,属于你们自己的声音。:)

再补充一点,就是关于寻路走下去,摄影师的继续成长。这是另一项爆脑袋和爆肌肉的事情,已经在做了,请期待吧。嘿嘿。

胡若灏 《Drifting In or Out》

这是一本变形金刚,很难定义它是一张海报,还是一本书。也许无需定义,拿起剪刀,按着操作方法,就能找到答案。如果能超越既定的操作方案,变出了另一个模样,胡同学会立马告诉你,还有另一个模样呢,我演示给你看,脑袋里面多着呢。

马建锋(@尖锋97) 《白事》

最后,请出三位“大头”~~独立出版之光,寻路啊,一定要继续————》

 

Comments (11) Write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to 尖锋97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