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看

针对伊朗国内的局势,奥巴马的发言里有这样一句话:“伊朗政府应该明白,此时,全世界都在看。”(The Iranian government must understand that the world is watching)

他没有说“全世界都听闻”或者“全世界都知道”,他说,“全世界都在看”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式话语。当然,这句话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它似乎也喻示着楚门的世界离我们每个人都不太遥远。


视频链接

尽管数字化影像的出现让学者宣判:最可信赖的摄影,已经死亡。但观看的力量却仍然不能被摧毁。卫报最近报道了一场有关观看的斗争。英国有一个反对政府监视的组织(Fits),他们认为政府把摄像机和照相机瞄准抗议和集会的人群,是一种侵犯,组织的成员会反过来拍摄这些政府的监视人员,将他们的形象放到博客上,或者干脆就盖住他们的镜头。去年八月的一次抗议中,双方的对抗演变成一场冲突。

当时有两位女士质疑警察没有佩戴警徽,其中一个让旁边的人将这位警察的形象拍下来,就在她说完这句话之后,两个人立刻被按倒,随后是野蛮的推搡并带上手铐,最后还招致了拘留。

激发事件的导火索便是那句话:拍下来。而那个女士被按倒的时候,也在呼喊:“就因为我们拍了一张照片?”

有些人还是怕照片的,或者说,怕被看到。这个事情有意思还在于,最后呈现在卫报上说明事情原委的视频资料,就是现场监视的警察拍的。

奥巴马说的话里还有一个重点,那是一个进行时态,尽管伊朗政府有着重重限制,但是在twitter上伊朗人仍然在向全世界直播街头的骚乱。你也可以说,直播这种事儿CNN在海湾战争中已经做过了,但那是一个所谓权威机构一个角度的播出,twitter上的照片来自成千上万的草根。

几年前,伦敦地铁爆炸案的手机影像登堂入室,进入主流媒体的时候,我们还会发出惊呼。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向草根照片和市民记者开放了通道。纽约时报头版上关于伊朗的报道,不是“来自twitter”就是“一则youtube视频”,此时,所有人都不觉得这有任何不妥。

作为一个职业摄影记者,你觉得悲观?有一个人会告诉你,你需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

Fred Ritchin 发表了一篇新的博客,叫做《摄影2.0的未来以及对职业摄影记者的启示》( The Future of Photography 2.0, and for Professionals )指出业余影像的出现给视觉传播带来的变化:

1,我们不再通过一两张被过滤过的照片来了解新闻事件,大量的照片和视频会相互佐证,当然也需要读者花更多时间去辨别信息。不过,这些照片较之被杂志或者媒体“钦点”出来发表的一两张照片来说,它们没有鲜明的传播者意图,因此照片显得更为“中立”和“客观”。但尽管如此, Fred Ritchin认为我们还是需要一两张经典影像,具有隐含意义,成为浓缩的历史象征。

2,市民记者的出现,是一个里面人看自己的视角,这不仅打破了所谓职业摄影记者他者的观看,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职业摄影记者往往来自西方媒体,而这次伊朗的照片,则是前所未有的本土视角的观看。但同样,Fred Ritchin也提出,这些照片的传播缺乏准确性,比如照片上出现的外文字体最好能有翻译,如果有图片说明辅助将更能阐明语境。

因此,面对草根影像,职业摄影记者还能干什么?Ritchin给出的答案是:

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我们的读者仍然需要强有力的作品,能够深入到事件和社会中,告知我们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例如,如果有一个关于伊朗村庄的图片故事,这就非常有益。或者镜头对准北部地区,比德黑兰更为富饶的地区的情况。这样,再面对那些超离愤怒的街头抗议示威者,我们就能够在一个情景中去读取这些信息 。

对于今天的专业摄影记者来说,他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更为了解特定的文化,这个要求比以往更迫切。但不管怎样,他们也必须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报酬,并且找到发表作品的地方,这也很重要。

“全世界都在看”并不意味着职业摄影记者的消失,我同意Fred Ritchin的观点。这只是意味着,职业摄影记者将不再是靠蛮力就能承担的工作,他们会承担更大压力,更应该成为职业的作家——用照片书写内容扎实,逻辑谨严,语言优美,言之有物的文章,这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而他们也应该因为这种更高难度的工作而得到赞赏和鼓励。

我希望用这篇文章来延续昨天关于“照片变成大白菜”的讨论,并与仍然坚信照片证实事实力量,并真正在工作着的职业摄影记者共勉。

Comments (0) Write a comment

  1. “用照片书写内容扎实,逻辑谨严,语言优美,言之有物的文章,这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试想如果作家以为买他书的读者都是傻瓜,那将会是什么情形。
    但是现在很多拍片的确实是这样子的,以为看片的读者是傻瓜,看不懂他的片子。

    Reply

  2. 相机要回归最原始的状态了。
    世界各个地方新闻都在不断的发生,现在关键不是这条新闻你拍的好不好,而是在这条新闻发生的时候你在不在现场。
    最及时的记录一切才是最终的目的

    Reply

  3. 1936年对罗斯福是否能当选进行抽样调查的时候,调查者也相信自己的抽样结果是足够草根的

    只是他们抽样的对象全部是拥有电话和车辆的富人

    伊朗的问题也是一样,能熟练使用网络和twitter的人群本身只是伊朗社会的一部分

    Reply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