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PiX报道摄影师沙龙:你想听什么?

冬天的屋子里很热,以致对外面的天气不知应该如何估量。消失了一个星期,今天来冒个泡。

最近在做另一样尝试,带领大家从更小的单元出发探讨问题——这就是已经做了五次的“报道摄影师沙龙”。沙龙每次十几个人,话题皆围绕报道摄影,从这个核心出发观察疆域内中的各种现象,刺探它与其它领域纵横交错的边界地段。

报道摄影沙龙仍然秉承我们一贯的精神——要有一种人与人的交流,这种面对面的讲述与倾听,不能也无法被虚拟的交往所替代。我甚至有些抗拒录像与录音,因为那场域中的气氛、人情,不能被任何机器转录。

这大概就是报道摄影工作的困难所在,摄影师处于现实的场域之中,四周是不断流逝的人、事、情,他的那一帧定格会是徒劳的么?

那种怀疑与不确信,那些徘徊和无奈,大概只有这样,才会离真相越来越近吧。我们也许正是在讨论这个。反过来想一想,还有多少人愿意浸在事实之中,对自己的观察展开反复的质询与争议?

昨天晚上的沙龙讲演者是来自青年志的Cindy和David,话题从他们的个人项目:《沙发人类学》展开。如何从一个沙发,沙发上的一个人开始,寻找你与这个沙发上的人的关系?这个话题不仅仅只是有趣而已,做人类学研究的David还为观众提出了更多对事实展开观察的建议:

  • 1. 透过理解你所在的情境(context)解读背后的意义
  • 2. 警觉你所解读的意义是有偏见的
  • 3. 保持个体的批判性思考与自省

强调情境可以避免将他人对象化,而观察者自身则必须随时警惕并承认自己的主观性与偏见,也正因为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意义才能得到复调与开放的观察与解释——这种反思对于那些总是为“抓住某张好照片”自信满满的摄影师来说,实在太重要。

但可惜的是,昨天这个沙龙并未激起太多摄影师的回应,也许是大家都在年底的繁忙中吧。

如果你对这个活动感兴趣,请跟我们的微博(@ofpix),每次活动都会在上面发布通知,但沙龙不是带着耳朵来听讲座,你来了,你就也是主讲者之一。

下面我列出已经做过的OFPiX报道摄影师沙龙的主题,很想知道大家还对哪些话题感兴趣?

第五回:胡同沙发人类学:此次沙龙将围绕胡同里的沙发这一文化符号,讲述胡同内的生活故事,并讨论如何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进入社群生活,并重建自己与社群的联系,成为这一生态系统的成员。主讲人为@青年志candy 与@青年志david

第四回:表征与文本制造:此次沙龙将探讨社会纪实摄影与人类学的关系。社会纪实摄影师常会提到要运用“人类学方法”。到底什么是人类学方法?其学科发展与自身反思又将如何启发今天的纪实摄影和报道摄影?由OFPiX摄影师@程新皓 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三回:我也在故事里;摄影师和故事之间的关系该是怎样,报道摄影师难道必须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TA在故事中的存在应该显现还是隐藏?摄影师张立洁将主持交流会并放映她的最新作品《天真者的像》。

第二回:我的相机会说话,本期沙龙主题是报道摄影的语言,如何用摄影的方式写作——让视觉的归视觉,文字的归文字;新一代报道摄影师该怎样遵循传统并同时寻找自己的语言。 OFPiX摄影师沈伯韩主持交流会。

第一回:致亲爱的被摄对象,本期沙龙主是报道摄影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与被摄对象相处。镜头太具侵略性,怎样才能把扭转紧张气氛?OFPiX摄影师刘飞越将主持交流会。

 

 

Comments (11) Write a comment

  1. 每次能否出一篇小文章略微介绍前日沙龙情况?由于不是摄影星居民而无法参加,却又对此深感兴趣的外星人恐怕不在少数。

    Reply

  2. “强调情境可以避免将他人对象化,而观察者自身则必须随时警惕并承认自己的主观性与偏见。”这句话太重要了,1、很多能说会道的人会以一种十分强势的方式将自我的相反灌输到其他人的意识里,而后者便不加分辨的接受。2、没有反思、质疑自我意识的习惯。另外我十分好奇DEAB都说啥子了!

    Reply

  3. 對於人類學和攝影的關係,不是紀實攝影,而是攝影、和人類學,的關係;我實在是怕怕。

    Reply

  4. 老师还是费心把每次沙龙的内容整理出文字让我们外地娃看看吧。顺便一说,最近有个大残念,我在本地和朋友组织的CAMP,直接偏离我的预想,从报道纪实主题变成了以肖像、艺术类为主题……

    Reply

  5. 赞同:每次能否出一篇小文章略微介绍前日沙龙情况?由于不是摄影星居民而无法参加,却又对此深感兴趣的外星人恐怕不在少数。

    Reply

    • 谢谢关注,在这篇文章里已经谈到了为何没有文字的原因,以及已经把沙龙的基本概况都做了介绍。以我一个人的力量,目前最多只能做到这里了。您们的要求恐怕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才能够做到的。如果你在北京,你可以报名来参加活动,我们的活动不限制是不是摄影从业者,不过,由于讨论都重点放在报道摄影的实务,若您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实可以从更广义的摄影文化角度去看书。

      Reply

  6. 我这个发言大概已经是太晚了,但这几行字应该也不会占用太多页面空间哈!我想听到的是:关于一个比较典型的或常见的主题,全世界摄影师都用了哪些不一样的方法来拍摄和表现,效果分别怎样,应该要有一组组的作品(世界范围内的),以及对作品效果的评价,尤其是从“公众影响力”的角度。举个手边的例子,比如对罕见病的拍摄,能不能把世界上不同摄影师用不同手段拍摄的表现罕见病的作品搜集到一起,然后大家可以看看,不同拍摄手段、不同切入角度、观察方法、不同摄影语言、呈现形式、不同语法等等,对于这同一个主题的表现,各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Reply

Leave a Reply to ki-one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