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话题:肖像,懒惰的报道摄影?

今天,我想搬运一篇文章,也搬运一个观点。作者是摄影行业的资深观察家Paul Melcher。《正方的视域》(A Square Vision)非常尖锐地指出了报道摄影中的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用中画幅人像的方式将报道对象格式化,Paul Melcher 认为,这种“肖像报道摄影”必须叫暂停。

A Square Vision

by Paul Melcher

我们必须停止创作这种“肖像报道摄影”。不管那是战争、灾荒、水灾、海啸抑或是飓风,任何一个重大的事件,其中的报道对象,都要让他们在相机面前拍摄静态的肖像,这真是让人感到彻头彻尾地乏味,并且对于我们这些想要知道人物真实经历以及事件发展进程的人来说,毫无作用。这些用方画幅装模作样的摄影记者必须停止把故事变成糟糕的时尚范儿,或者更糟糕——所谓的艺术摄影,他们应该回到真正的报道,或者干脆离开。

让一个受害者在中画幅相机前面摆姿,让他们用一种空洞的眼神张望,表情困惑以及隐藏他们的痛苦,这不但毫无信息完全不上相,摆布某个人站在相机前面甚至是站在废墟上,仿佛是一个游客站在旅游景点的纪念碑前面,不仅削弱了意义显得居高临下,而且对这些经历了灾难的人毫无尊重。照这样下去,接下来可能就是摆布他们身后的废墟,使其看起来更上相更适合整体的构图需要。那么会不会还要弄一些尸体来填充背景呢?

让人们对你摆姿,这根本就不是新闻报道,这是那些在夕阳里拍摄家庭合影以及为时尚杂志拍摄封面的所谓人像摄影师所干的勾当。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新闻报道,他们总是想着要营销什么。摄影记者是记者,他们的使命是要毫无介入地告知信息。

肖像报道摄影是懒惰的、不称职的以及缺乏视觉表现力,这是对接近故事并不要去更改语境的一种恐惧和能力欠缺。它显示了一种摄影者想要改变叙事来适合自己个人视角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种暧昧的宣传、乏味的宣传。

如同任何一种潮流,这种方式已经走得离题太远以及太泛滥。媒体应该停止刊登这种类型的报道摄影,因为它正在侵蚀真正的新闻摄影,并且让年轻的、毫无经验的摄影师错以为他们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它同样也是一种不准确以及对事件的错误指代。既然媒体宣称他们不刊登被PS过的照片,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刊登“肖像报道摄影”?

 

 

 

 

 

 

Comments (34) Write a comment

  1. 说的太好了,说出了我一直以来的心声!! 拿个哈苏,禄来,无论什么题材,只要是大光圈,方片,然后被摄者最好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镜头,当然还有不看镜头的,就是坐在窗口的床边,不穿衣服~~~~ 天啊,整个摄影圈现在都这么干,就连很多年轻摄影师去欧美读master也都拍这样的照片回来~~~~ 这个现象已经成为方程式了,但凡谁要说玩点fine art, 而且脑袋里又没什么想法的人都会真么拍!! Paul 已经算客气的了。ps: 如果在灾区,这样的照片就叫人文关怀,反映灾民的痛苦情绪。 如果是拍都市青年,这就叫什么表象大都市里当下人们的孤独感。 如果是少数民族穿着传统服饰,就叫内容有信息量。 请允许我不客气的说一句,但凡有个相机的人都能拍出这样的照片,那还要你摄影师干什么? 而且不光摄影师,各种编辑,尤其是策展人还有很大责任! 策展人水品不高,自己连照片都不会拍,(当然策展人,编辑会不会拍照片不是前提条件)。 自己不读书, 没什么知识,仅凭着在圈内混出来的关系,就周旋于国内各大摄影节,甚至还出书,写些谁都看不懂,就连自己也不懂得文字,这就叫策展了。 真是笑话。 是耻辱! 如果编辑和策展人能从源头杜绝此类照片在公众视线中出现,就是以后不要这种照片,这才能改变当前荒唐的现状!! 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摄影师们也应该多拍点不同的片子,别就一组图片连续好几年各种展出和出版。你们能看到flickr上,大部分外国专业摄影师也好,发烧友也好,都在不停地更新图片,有几个中国摄影师能做到这点? 我所知道的基本都已经两年没更新过了。总是说要学西方先进摄影,前天美国,然后西欧,几个月前又是东欧,这几天是日本的写真,拜托,无论哪个都比国内的摄影师强! 而且强就强在人家不停的在拍东西,在学习,而我们的摄影师,拍了一组图之后,觉得自己有点名气就不拍了,转而去策展,在微波上各种玩莱卡,或用手机拍菜和文艺青中老年聚会,有的还自己办“小师班”。最后一句话,海燕啊,你可长点心吧!!对事不对人,望海涵!

    Reply

  2. 真觉得除非拍摄对象自身面孔有明确的可被解读的信息,摄影师不能放弃发出自己的声音,告诉别人他的观点。让照片保持一种整体感很重要,但摄影师关注内在的逻辑关系比视觉上的“看起来很整齐”更重要,至少也更有趣一些。

    Reply

  3. 在真正的新闻事件中用这种肖像拍法确实有点偷懒取巧的感觉,这样摄影师不再需要呈现自己的观点,而且本来是作为一种报道形式的尝试,一旦变成了趋势就失去意义了。

    Reply

  4. 我认识一个小朋友,他在美国读摄影,大学还没毕业,就一大堆类似的照片,内容都是年轻人躺在床上,或坐在地上,面无表情的摆一个pose. 我曾经给他过意见,让他改改,可是奈何明月找沟渠阿~~~~ 这个小朋友给自己的定位是fine art,以后要混画廊的有志青年, 所以没拍过除都市时尚敢脱衣之国内外文艺小青年之外的任何肖像,但偶尔还拍几张写意山水景观中国风的作品。 我估计,像这样的小朋友不占少数。 虽然我反对题材先行,但真要是给他们一个命题作文,我能肯定此类人会死的很惨! 因为除了自己所谓的小怨天尤人强说愁‘爱情文艺小青新的小情感之外,脑袋里空无一物。 画画,不懂得基本素描,却像直接多快好省的进化到毕加索,除了懒惰只剩物质。毕竟在音乐节,不识谱,却不会被人鄙视的只有一个帕瓦罗蒂! 简单几笔抽象,谁都会画,歌唱的好的不止凤凰传奇。方片肖像,就像秋裤,没有,会感觉到冷,多了,就会显得臃肿,让人厌恶。

    Reply

  5. 看过博主的图片编辑手册,有一张图我记忆犹新,是大连女骑警训练的,标注是一张不能被复制的图片。 说的多好阿! 不能被复制的图片,世间只此一张,别人模仿不来,这才是精髓!! 99%的肖像太容易被复制了,剩下的1%,比如愤怒的丘吉尔才是经典。 说道丘吉尔那种图片,明显是摄影师自己有主观的想法,所以才能成功, 而其他的那些,看不出想表达什么。 除方片肖像之外,还有一类图片也很有趣, 国内个大企业家,创业家,环球企业家,环球创业家,创业者,财经人物这样的商业杂志(名字太容易搞混,没有品牌识别度)里的商业人物的图片, 大部分是老板vc们双手放于胸前,或在cbd中某写字楼的阳台上,或在大型仓储里,一个侧面的光源,背后墙上可能有个logo,一份信心满满,面容虽饱经沧桑却保养的很好的成功状(不仇富,技术控谈照片)的此类肖像也太常见了。可能一年前或者两年前在1416上看到过与某企业家/创业家(就说没有品牌识别度了嘛,名字真的记不下来)发起一个类似于实验性质的为老板们拍肖像的活动挺好的,多多尝试视觉的更多可能性才会让人敬佩。博主是否应该奖励游客丙一朵代小红花的,扉页代签名赠语的新 图遍手册2012呢,你看老版手册的内容,游客丙是多么认真仔细的阅读阿! 这年代,好摄影师好找,好读者难求!

    Reply

  6. 看到游客们突然就想到parr了。。。真是充满了消极能量其实我想说的是 虽然这种东西可以被称为懒惰 但是有些人拍它都是吃力的 有相机就能拍出来的照片似乎和和文章里提到的照片还是有点差距的毫无介入地告知信息作为要求和目的 确实该注意 应该积极探索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抓着八股不放 这样才能更深入和全面的还原事实可是效率也是大问题阿 现在这个年代。。。ps原文说的是单纯的用一个66方片肖像作为报道摄影的全部这件事吧 不是说报道摄影里不能出现肖像吧 对吧== 恩 横

    Reply

    • 文章里有两个很明确的语境:1, 报道摄影( photojournalism),唉,这年头要是能把什么是新闻讲明白都不错了,还要报道摄影…… 2,在重大事件的现场给受灾者拍肖像。所以,作者是基于这个前提发出如下批评。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沿着这个批评再谈论其它一些现象,但也要小心也不能什么都往里面套,并且一棒子打死。以下是在ofpix微博上说的:“形式也是工具,不应该被拒绝使用,要拒绝的是滥用:偷懒地使用、不分内容地使用,以及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使用。所以,关键是你是否理解肖像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在拍摄肖像之外再问问自己还能拍什么,更不必把自己的专题弄得跟产品一样整齐划一。”

      Reply

  7. 游客丁丁标识,游客家族我喜欢消极的负能量,为因只有负能量才能挑战人们的神经,让人敏感起来。所以丁丁认为 aggressive是一个讨论问题的有效手段。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当然不能因为游客甲乙丙和paul的看法,以后就不能在报导摄影里用肖像了,我只是讨厌文中说的那样部分题材,用稿媒体,没有原则的堆砌方片肖像,我认为这是无能的表现,从编辑到摄影师。我倾向于更多的视觉可能性,比如一个题材,你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然后去拍摄,而肖像确实一种最为直接的,也是最为简单的表现手段。也是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手法,所以我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东西,拍出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了。sorry ,游客家族的前辈们把战火烧到除photojournalism以外的其他战线,太激动了,因为这篇文章很有同感,没刹住闸。 望海涵呀!

    Reply

  8. 即使包括了Paul的前提,即在灾难现场拍摄方片肖像,那这一定是懒惰的么?前两天楼上的greg君还在微博上说与采访对象交流的问题,能够说服被采访者放下顾忌拍一张肖像,好像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吧。至于表情传达的信息,我个人一直觉得读图有点类似于文本解读,你心里有个啥,读出来的就是啥。同样一张喝牛奶的照片,丐帮的读出来的可能是满足,公知们读出来的可能就是体制问题了。肖像本身带有信息,只是不是白纸黑字框住的罢了。其实最后想吐槽的是,面对着面前的某媒体稿库,真心觉得现在有记者传点能看的照片来就是幸福啊,更何况是还算有点技术的方片肖像呢。

    Reply

    • 戊先生说的又是另一方面,因为那种真正拿方片儿来做新闻报道——请注意啊,是新闻报道(信息量+受众需要+传播),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泛滥成灾,这玩意儿似乎被更多人看成是艺术。那么也正好,我们还可以拿米国的例子来吸取经验教训。

      Reply

  9. 此篇使人覺得,為啥那個能按讚的功能這麼受歡迎,而甚至有手指上手指下小圖示的贊同與不贊同在留言功能中是該要的。(當然這也有簡化作用。)個人以為可以看討論情況後加這種功能?「标注是一张不能被复制的图片。 说的多好阿! 不能被复制的图片…」沒看過此照的我表示慚愧。(沒印像啊! 那應該就沒看過。)Pual Melcher:「….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新闻报道,他们总是想着要营销什么。摄影记者是记者,他们的使命是要毫无介入地告知信息。」「….懒惰的、不称职的以及缺乏视觉表现力,这是对接近故事并不要去更改语境的一种恐惧和能力欠缺。它显示了一种摄影者想要改变叙事来适合自己个人视角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种暧昧的宣传、乏味的宣传。」遊客戊:说与采访对象交流的问题,能够说服被采访者放下顾忌拍一张肖像,好像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吧。話說那天我看了某英文文章說:你們現在知道甚麼是photojournalism了(貌似我派弟子下山師門/為師臨別贈言那樣;我派戒律為abcd…)裡面有一條說你們現在知道新聞照片跟肖像是不同種的了。個人是心動了一下。最近看了正好中、台都有出現狹小空間房客租戶報導。這種報導那是非常適合拍照的啦。而且人你想避開都難,即已「深入交流」到登堂入室,那就拍吧~裡面每個人的名字都問了,該訪的也訪了,對方目前工作生活處境都寫了。個人結論就是,這些照片都不是肖像照呢! (空間肖像? 喔耶~!~!)另一件是: 見過不少攝影記者;心中認為自己終究是有那文青味,新聞攝影我行當代術攝影咱也行的(在說自己嘛你這遊客Z)。個人以為:能分清可是不客易的。好多攝影(攝影記者)不以為/不認為/不覺得自己是記者滴!!!

    Reply

    • 嘿嘿,“見過不少攝影記者;心中認為自己終究是有那文青味,新聞攝影我行當代術攝影咱也行的……”摄影记者难呢……

      Reply

  10. 同意ki-one的,最重要的,是很多摄影记者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摄影记者,在微博上、博客上为自己冠以摄影师的title

    Reply

  11. 以我个人理解,“肖像”本来就是摄者和被摄者互动的结果。而其中的“摆拍肖像”、尤其是“非专业模特的摆拍肖像”,这里的“互动”二字则几乎可以用摄者主观“设计”替代。从报道摄影角度来说,这种手段毫无客观可言,这和摄者“发出自己的声音”简直是两码事。

    Reply

  12. 摄影这件事,不是一直都这样么,很多人在拍摄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被限制在某种方式里,或者无法控制自己不去那么拍,因为流行,因为讨读者群喜欢,或者类似的原因。比如最近我和朋友的WORKCAMP刚刚启动,其中有一个很年轻的摄影师在拍一个《青春期》的题材,出来的片子全是性感漂亮的女孩儿用各种傲慢的表情演绎叛逆,我当时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拍? 他说他想表达青春期的叛逆和颓废,我又问,难道大家的青春期只有性感少女和叛逆颓废吗? 虽然他有点不高兴,我还是继续告诉他:至少大部分人看到你的照片,不会联想到自己的青春期,只会觉得照片很时尚范儿,姑娘很性感,大家会喜欢你的照片,但是你并没有把他们带回青春期。

    Reply

  13. 其实我一直没想明白用肖像方式做专题报道除了形式上整齐好看还有什么意义,琢磨了好久了。。。

    Reply

  14. 肖像很难拍啊 要拍出比“面无表情”看起来更有含义的表情很难,但也不能一味否定啦,好的肖像真的可以代言一个人,并且简单直接,让观看者记住很久。

    Reply

Leave a Reply to 游客丁丁 Cancel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摄影如奇遇
Top